你需要了解的最新影像技術運用,都在這!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全記錄

2020-12-19 長沙新聞網

        2020年12月4日,由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北京電影學院主辦的2020年「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在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召開。

  「國際特種影像論壇」由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和北京電影學院主辦,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專業委員會、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技術系、中國電影高新技術研究院承辦,旨在促進我國特種影像技術及相關行業的發展,提高國內外特種影像技術標準,加強其製作流程的優化及創新觀念的交流。

  活動開場,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振宇,北京電影學院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教授,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所長張偉依次上臺致辭。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副理事長、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雷振宇

  北京電影學院副書記、副校長胡智鋒教授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所長張偉

  

  本次「國際特種影像論壇」打造了2020 年國內最為「豪華」的影視技術領域演講嘉賓團隊,吸引了近 500 名影視產業從業者與技術專家們前來參會,論壇現場座無虛席。

  為了促進從業者的溝通,滿足其學習需求,現場加設了大屏實時直播。同時,為了照顧無法到達現場的影視從業者,論壇開展了線上視頻直播和圖文直播,讓近2萬名從業者通過網絡直播形式,遠程提問,與論壇嘉賓交流互動。

  「先進影像作品獎」佳作頻出

  12 月 4 日,論壇現場還成功舉辦了兩項頒獎活動,「第七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作品獎」及「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裝置影像2020創作大賽」。對在高質量影像技術應用創新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作品、團體、個人予以了獎勵。

  

  裝置影像2020創作大賽最終評選出了CAVE 類、建築投影類、半球幕類共三個類別、9個獎項。其中,《聚散浮生》(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胡清雅)、《大雁塔-溯源解構》(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 徐文駿 梁祖銘 徐啟)、《藻井·藻景——生態樂園》(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神秘玻璃房團隊)分別獲得三個類別的「最佳作品獎」(完整獲獎名單附後)。「最佳作品獎」獎品為希捷科技公司提供的萊西LaCie 2big Dock雷電3磁碟陣列。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作品獎最終評選出了高技術格式影像類、立體(3D)類、虛擬實境(VR)類共三個類別、15個獎項。在高技術格式影像類獎項中,劇情長片《八佰》(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和紀錄長片《風味人間》第 2 季(北京稻來傳媒科技有限公司)分別獲得最佳劇情長片獎和最佳紀錄長片獎,《美麗中國》系列4K風光紀錄片(央視風雲傳播有限公司)則獲得最佳紀錄短片獎。電影《狄仁傑之四大天王》(遞加(天津)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拿下立體(3D)類最佳劇情片獎(完整獲獎名單附後)。

  「最佳作品獎」獎品為杜比實驗室提供的「杜比視界母版製作軟體一年期許可」。

  專家薈萃,論壇精彩紛呈

  就影像發展新趨勢,本次國際特種影像論壇邀請了高質量影像、先進影像製作流程、虛擬實境影像製作和未來影像技術等多個領域的國內外頂級專家前來分享和交流。

  全天活動由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專委會主任陳軍和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專委會秘書長朱梁兩位老師主持。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專委會主任 陳軍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先進影像專委會秘書長 朱梁

  論壇上半場,首先由中國電影科研所高新技術研究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達做了關於《高新技術支撐引領新時代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的主題分享。演講以全球電影科技發展新趨勢新特點與高新技術支持引領電影高質量發展為開場話題,深度拓展分析了我國科技發展的主要成就與關鍵短板,並對未來科技發展的影響與趨勢做了總結、思考。

  中國電影科研所高新技術研究部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劉達

  

  

  隨後,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歐陽玥帶來了《解讀<5G高新視頻-沉浸式視頻技術白皮書>》主題演講。她從編寫者角度和大家全方位分享了該白皮書的內容簡介、意義和作用。

  中廣電廣播電影電視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歐陽玥

  

  

  

  

  當今社會的娛樂內容消費,越來越呈現多元化傾向。除了繼續在影院中製造「奇觀」,如何為家庭娛樂和移動娛樂提升視聽體驗,成為了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同時,影像作品的創作意圖如何在終端上準確還原,這也是創作者們孜孜以求的目標,當然,這一切更離不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行業標準。

  因此,論壇也邀請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媒體技術專家袁樂帶來了《走近CUVA HDR,迎接超高清HDR》主題演講。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媒體技術專家袁樂

  

  緊接其後,來自杜比實驗室的圖像技術資深應用專家鄭鳴昊發表了主題為《杜比視界:助力HDR內容的多屏發布》的演講,針對HDR多屏實現方案進行了不同角度的解釋。

  杜比實驗室圖像技術資深應用專家鄭鳴昊

  

  上午的分享嘉賓們從理論的高度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見解,下午的雲製作、虛擬製作、沉浸式影像等主題演講則從實際應用的角度為大家帶來各自的解決方案。

  受疫情影響,「雲製作」已經成為一個重要手段。來自歐特克軟體公司的資深技術專家劉靖就《面向未來的雲生產平臺》介紹了雲製作目前發展的機遇與困境,也分享了歐特克軟體公司對於雲生產平臺所制定的戰略布局。

  歐特克軟體公司的資深技術專家劉靖

  

  美劇《曼達洛人》的播出,將幕後的虛擬化影視製作概念帶到公眾面前,而其技術平臺的重要支撐-虛幻引擎,起到了至關重要作用。來自Epic Games 的商務發展經理徐良安發表了《虛幻引擎在影視製作行業的應用》為主題的演講。

  

  Epic Games 商務發展經理徐良安

  

  

  

  在論壇現場,徐良安詳細介紹了Epic Games 在傳統娛樂行業的發展與未來。還介紹了剛剛發布的虛幻引擎4.26和即將發布的UE5,讓人備受期待。

  日本藝術團隊teamLab的中國區代表仲巧榮,受疫情影響通過視頻形式分享了《ART by teamLab》的主題演講。這場演講,為現場帶來了超一流的視覺享受。

  

  teamLab的中國區代表仲巧榮

  

  在演講中,仲巧榮還展示了teamLab諸多案例,並闡釋了teamLab 的理念:通過藝術來探索人與自然、人與世界的新關係,通過團隊創作去融合藝術、科學、技術、設計和自然界。

  隨後,北京電影學院教師駱駪駪分享了《沉浸式影像設計與實現》主題演講。駱駪駪老師從沉浸感知、存在感、存在感的設計原則、設計流程四個方面進行了分享。

  北京電影學院教師駱駪駪

  

  

  來自贏康科技的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楊英俊進行了主題為《數字投影技術打造沉浸式視覺盛宴》演講,從投影顯示技術特徵到室內室外應用場景,分享了很多實戰經驗與心得。贏康科技也為本次裝置影像2020創作大賽提供了球幕、CAVE和大雁塔Mapping的評審環境和技術支持。

  贏康科技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楊英俊

  

  同樣受疫情影響,GSCA國際巨幕協會董事、製片人、導演Michael Daut(美國)通過視頻形式分享了《沉浸式球幕影像的敘事》演講。

  Michael Daut從球幕影像語言與傳統影像的差異入手,系統地介紹了球幕影像創作中值得應用的手段與需要注意的問題。

  GSCA國際巨幕協會 董事、製片人、導演Michael Daut(美國)

  

  

  

  在精彩的主題演講後,演講嘉賓與參會人員、線上直播互動觀眾展開了Q&A對談。各位技術專家與來自線上、線下的影視從業者對於高質量影像帶來的挑戰與機遇進行了熱烈討論。

  問答現場

  如果你還想更加想詳細的了解論壇現場,或回看直播,識別下方二維碼,進入直播間,即可觀看。

  

  最後

  不管是固定場所裡的球幕、環幕、巨幕,還是臨時或者永久公共空間的新媒體藝術展示,亦或是在景點、晚會現場的高科技聲光電技術,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有觀眾,以及觀眾能參與其中。

  在當下,和常規的手機、電視、影院等影像技術相比,以上提到的這些都屬於特種影像,屬於先進影像技術的範疇。但是隨著採集和顯示技術的發展,在若干年之後,如果萬物皆可成屏、隨時隨地成像,這些所謂的「特種影像」就會變得再常規不過。

  

  本次論壇分享雖然涉及各個領域,參會嘉賓均為各自領域的佼佼者,但也都提到了以下關鍵詞:敘事、講故事、沉浸感、互動、跨越藝術和技術、創新。

  總而言之,行業需要大家一起向前看,迎接新的挑戰,抓住新的機遇,創作出屬於這個時代的影像故事。

  附:

  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裝置影像2020創作大賽完整獲獎名單

  裝置影像2020創作大賽最佳作品獎:

  【CAVE類】最佳作品獎

  《聚散浮生》

  北京電影學院美術學院

  胡清雅

  【建築投影類】最佳作品獎

  《大雁塔-溯源解構》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

  徐文駿 梁祖銘 徐啟

  【半球幕類】最佳作品獎

  《藻井·藻景——生態樂園》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

  神秘玻璃房團隊

  裝置影像2020創作大賽入圍作品獎:

  【CAVE類】入圍作品獎

  《FUNKID GUYS》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

  黑酷野仁團隊

  《中國風:燈火萬家》

  天津美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Wingman團隊

  【建築投影類】入圍作品獎

  《雪女出》

  北京電影學院影視技術系

  王佳唯

  《彌》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

  席琳峰 文逢傑 伍雨晴 鄭嘉希

  【半球幕類】入圍作品獎

  《原點》

  北京魚果文化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孫瑜 王之綱 馮爽妮 徐墅木 郭瑞韜 陳愷希

  《紀元·新域》

  廣州美術學院視覺藝術設計學院 LTL團隊

  附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第七屆先進影像作品獎完整名單:

  虛擬實境(VR)類:

  最佳獎空缺

  【優秀新聞與紀實片獎】

  《東嶽廟VR全景漫遊影片》

  北京市朝陽規劃藝術館

  北京電影學院

  《徽派建築》

  北京意景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儺神》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 XR Lab

  【優秀CG動畫片獎】

  《末日雙生 OUT OF RANGE》

  上海勁樂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大科學裝置「科學」號考察船VR漫遊》

  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高技術格式影像類:

  【最佳紀錄長片獎】

  《風味人間》第二季

  北京稻來傳媒科技有限公司

  【最佳劇情長片獎】

  《八佰》

  華誼兄弟電影有限公司

  【最佳紀錄短片獎】

  《美麗中國》系列4K風光紀錄片

  央視風雲傳播有限公司

  【優秀劇情長片獎】

  《白蛇傳·情》

  珠江電影集團有限公司

  廣東粵劇院

  佛山文化發展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優秀廣告短片獎】

  《世茂起雲灣——擁抱海的奇思妙想》

  絲路視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數字媒體部動畫一組

  《秘境神草》

  廣東廣播電視臺傳輸製作部

  【優秀紀錄短片獎】

  《The Origin》

  林嘉澍

  【優秀劇情短片獎】

  《舞之夢》

  北京上造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立體(3D)類:

  【最佳劇情長片獎】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

  遞加(天津)多媒體科技有限公司

  【優秀劇情長片獎】

  《流浪地球》

  中影電影數字製作基地有限公司

  北京虛擬映畫科技有限公司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玩轉未來影像科技!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餵飽」你的眼球
    有沒有想像過3D、球幕這些沉浸感十足的觀影體驗在未來,會走入千家萬戶敢不敢設想今天的特種影像可能會是未來的常規影像>戳視頻↓↓↓記者帶你走進國內最權威的影像技術盛會12月4日,2020國際特種影像論壇在京舉辦。
  • 2020「電影未來影像」國際論壇在寧波東錢湖舉行
    後疫情時代和5G同時到來,改變了人們的觀影習慣,對電影技術領域也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對未來影像發展路徑和邊界的探索,成為電影技術與藝術界共同關注的話題。12月4日,由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浙江傳媒學院、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0「電影未來影像」國際論壇在風景優美的寧波東錢湖舉行。
  • 首屆北京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11月28日,第一屆「北京醫學影像診斷及新技術應用高峰論壇——精準醫學影像先行」在京隆重舉辦。本次論壇主題聚焦於:腫瘤影像診斷及醫學影像新技術應用。旨在通過學術交流、技術探討、高峰論壇等多種形式,統一影像診斷共識、推廣影像新技術與理念,促進多學科交叉與融合,為民眾提供更早的診斷和更及時的治療。
  • 國內外電影界大咖齊聚寧波,探討「電影未來影像」
    12月4日,諸多國內外知名電影人、電影影像技術以及藝術界、研究界「大咖」聚首寧波,在東錢湖畔召開2020「電影未來影像」國際論壇,探討這些問題的答案。該活動由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浙江傳媒學院、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
  • 世界電影人探討「電影未來影像」
    後疫情時代和5G時代的到來,正在改變人們的觀影習慣,給電影技術帶來新機遇和新挑戰。對未來影像發展路徑和邊界的探索,成為藝術界關注的話題。12月4日,由中國影視攝影師學會、浙江傳媒學院、寧波東錢湖旅遊度假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的2020「電影未來影像」國際論壇在寧波舉行。
  • B站UP主給80年前老上海影像上色,影像修復需要修舊如舊嗎?
    「我們到博物館看青銅器,因為那是了解歷史的方便途徑。觀眾想看的是修舊如舊下呈現的歷史原貌,而不是通過上色、填補刻意地把一尊青銅器弄得亮麗如新。」在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鍾大豐看來,一些民間自發修復的老影像作為大眾娛樂目的無可厚非,但對於想要了解當年真實電影拍攝狀況的人存在誤導可能,需要在片中加以註明。
  • IGN公布無縫開放世界FPS新作《潛行者2》最新影像!
    由開發商GSC Game World製作的《潛行者》系列最新作《潛行者2(S.T.A.L.K.E.R 2)》的最新影像在IGN公布,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遊俠網】《潛行者2》新影像  這次的影像採用In-Engine製作,我們可以看到遊戲中的廢墟場景和狂暴的天氣,和前作相比遊戲畫面有了顯著的進化。  《潛行者2》將FPS、令人沉浸的模擬與恐怖元素進行融合,將會帶來一個無比巨大的無縫開放世界環境。本作旨在講述一個史詩般的、非線性的故事,不僅如此,玩家的選擇還將會造成短期的後果和全球性的後果。
  • 會議專題 | 醫工交叉,合作共贏——CNS 2020人工智慧與前沿影像論壇精彩薈萃
    11月7日下午,第四屆中國臨床神經科學峰會神經系統疾病人工智慧與前沿影像論壇召開,來自醫科/工科領域的權威專家共聚一堂,進行了多維度的精彩匯報。 來自清華大學統計學研究中心的俞聲教授介紹了第一個完整意義的高通量表型鑑定算法——PheNorm。俞聲教授指出,自動表型鑑定具有快速、低成本建立研究隊列、大樣本、可發現罕見病患者等優點。
  • 萬代公布《噬神者》系列介紹影像 3分鐘帶你了解系列的主要劇情...
    近日萬代南夢宮在官方油管頻道發布了一支《噬神者》系列介紹影像,旁白用3分40秒的時間就將整個系列介紹了一遍,一起來了解一下。《噬神者》系列介紹視頻:【遊俠網】《噬神者》系列介紹影像  從這段介紹視頻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噬神者》系列的主要劇情,但是官方在介紹《噬神者3》的角色之後卻戛然而止,需要玩家自行去體驗遊戲,最後也為NS版《噬神者3》(2019年7月12日發售)打了個廣告。
  • VR技術顛覆傳統醫學影像設備教學模式
    隨著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組合創新對社會各個層面的深度滲透,當前的教育生態系統將迎來巨大的歷史性變革。學生只要帶上VR眼鏡,操作著手柄,便能「走」入虛擬醫院,第一視角漫遊觀察醫院布局、各個科室配置以及MRI、CT等影像設備結構,並可角進行色分配,自行模擬操作、使用過程。這樣的場景聽起來是不是很神奇,其實隨著VR技術的發展和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這一「神奇」的場景目前已經在國內一些高等院校教學中悄然出現。
  • 中外紀錄片角逐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在廣東省佛山市千燈湖公園舉行。在推優分享會上,戶外影像評選揭曉,7部影片在102個國家和地區上千部作品中突出重圍,斬獲8項榮譽,《山癮》獲年度優秀紀錄片。
  • 實測谷歌衛星影像與高德微軟ArcGIS影像精度對比,差距驚人!
    衛星遙感影像是我們最經常用的地圖數據,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而能及時獲取所經地區的各種地表現象的最新資料,或根據新舊資料變化進行動態監測,這是人工實地測量和航空攝影測量無法比擬的。遙感影像能動態反映地面事物的變化,遙感探測能周期性、重複地對同一地區進行對地觀測,這有助於人們通過所獲取的遙感數據,發現並動態地跟蹤地球上許多事物的變化。同時,研究自然界的變化規律。尤其是在監視天氣狀況、自然災害、環境汙染甚至軍事目標等方面,遙感的運用就顯得格外重要。
  • 上海影像周來了!
    一大波優秀藝術家創作正在向你靠近��而伴隨著一系列最新展覽的開幕,大家還可以同步體驗線上導覽、影像工作營、溼版攝影工作坊等活動。其中,影像藝術博覽會攜手OCAT上海館舉辦的放映活動「此時彼地」絕對不容錯過。
  • 人工智慧在醫學影像中的應用研究——超聲跨模態影像分析
    多模態學習: 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 為了使得人工智慧全面了解周邊的世界,它需要像人類一樣學會處理和融合多種模態的信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研究者們便致力於開發能夠處理多種模態信息的機器學習算法。
  • 15 cm HD 影像:清晰度最高的商業衛星影像
    我們將專利 HD 技術應用於我們的 30 cm 原始影像,從而生成 15 cm HD 影像。HD 技術通過複雜的數學模型(該模型可根據具體影像需求進行調整)智能地增加像素數量,帶來卓越的視覺體驗。利用這一創新技術,可以生成清晰的地面特徵,幫助人類和算法更好地提取有意義的信息。
  • 北京電影學院胡智鋒:影像北京與「北京製造」
    三地是北京和廣州的三個空間,中國藝術研究院是主論壇,再加上北京電影學院的分論壇、廣州大學的分論壇。這三個論壇的內容、主題和參與人員都有所不同,不同空間連結起來的學者也增加和拓展了本屆論壇和年會的豐富度。廣州大學的分論壇更多聚焦於傳播方面,而我們北京電影學院的論壇更聚焦於北京影像和未來影像方面,中國藝術研究院的主論壇則更聚焦於影視史本身,所以這三個空間其實承載著不同的內容,這樣就形成了一種合力。
  • 智能與影像的強耦合:華為Mate 40系列的視覺探索
    而在優秀手機電影作品湧現背後,則是像華為P系列、Mate系列手機能夠提供專業影像拍攝能力的生產力工具的出現。 在這場備受行業矚目的手機電影論壇上,華為Mate40系列,作為華為最新款、高性能旗艦機型,在影像技術上實現了進一步的全面進化,引起了專業影視創作者和影像愛好者的關注,自然也成為我們剖析未來手機影像能力的最佳樣本。
  • 匯集國際高校影像作品  第二屆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即將開幕
    繼2018年首屆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成功舉辦後,第二屆鳴鳳堂國際青年影像節系列活動也即將於2019年8月28日和29日在日本福岡舉行。參賽作品以劇情短片、動畫、紀錄片、實驗片、手機影像及平面作品六個單元所呈現。設在中國、日本、美國的「影像節」評委會評委對這341部作品進行了嚴格的初選,初選後的入圍作品共計161部,分別來自於中國、日本、美國、越南四國的高等學府。
  • 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正式開幕,8項榮譽揭曉
    12月4日晚,2020中國國際戶外影像嘉年華開幕式暨推優分享會在佛山市南海區桂城街道千燈湖公園舉行,會上重磅揭曉戶外影像評選結果。經評委的層層篩選、優質影片間激烈角逐,最終7部影片在102個國家和地區上千部作品中突出重圍,展獲8項榮譽。
  • 在這個戶外影像嘉年華上,你能感受到極限運動的魅力
    這項運動需要挑戰者行走於固定在兩點之間的扁帶之上,保持身體平衡,甚至完成各種技巧性的動作。在這部短片中,幾位扁帶愛好者來到雅魯藏布大峽谷,嘗試在峽谷間的扁帶之上行動,寒冷的天氣和溼滑的扁帶都將給他們帶來挑戰。《跨越雅魯藏布》入圍了英國山地電影節,這次在佛山千燈湖活水公園的放映是世界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