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協力,眾人拾柴火焰高!力敵強敵漢尼拔的羅馬群英

2020-12-17 皓哥的歷史英雄譚

作為西方歷史上最具威名的統帥之一,名將漢尼拔不可謂不有名,而說到漢尼拔的失敗,大多數人,要麼會歸功於羅馬名將西庇阿,要麼就歸功於羅馬獨裁官費邊,或者兩者兼而有之。但是,在西庇阿崛起之前,即使有費邊制定了成功的拖延戰術,羅馬共和國也必須要有直面漢尼拔大軍的支柱存在,而正是這批人,為羅馬共和國爭取了寶貴的生存時間,為擊敗漢尼拔奠定了基礎。

這些人,就是直面「戰神」漢尼拔的羅馬群英。

漢尼拔戰爭,即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始於公元前218年,以羅馬盟邦薩貢託被漢尼拔攻陷,迦太基政府拒絕羅馬使者要求交出漢尼拔以審判的通牒為開始的標誌。隨後,漢尼拔出乎意料地走陸路,從西班牙出發,通過現在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一線進入義大利,從羅馬共和國設想中應對迦太基的後方出現。此後,漢尼拔以2萬6千人左右的部隊,通過四場主要戰役,即提契諾戰役、特雷比亞戰役、特拉西梅諾戰役以及坎尼戰役,粉碎了當時羅馬共和國寶貴的有生力量,將羅馬人的大本營、義大利半島的力量對比一下逆轉。

漢尼拔採取軍事外交兩手抓的策略,從公元前215年起,漢尼拔趁著敘拉古統治者希倫病死的機會,派遣少數精兵混入當時的敘拉古反對派中,幫助他們叛亂,成功誅殺了希倫15歲的孫子,取得了敘拉古的統治權。希倫本人是堅定的親羅馬派,曾經在第一次布匿戰爭中幫助羅馬人打敗了迦太基,反對派上臺以後,漢尼拔承諾,一旦擊敗羅馬共和國,將把全西西里島送給敘拉古,於是羅馬共和國南部,又出現了一個強敵-西西里最強的城邦敘拉古。

更有意思的是,漢尼拔此前沒有接觸過的馬其頓王國,居然在國王腓力五世的領導下主動加入到漢尼拔的陣營中來,再加上原本就和羅馬共和國敵對的高盧民族,實際上,羅馬共和國稱得上是四面受敵,再加上領土內部還有漢尼拔的主力軍,羅馬人已經到了絕境。

此時正是公元前215年。

由於多處戰線的存在,再加上漢尼拔本身強悍的軍事才能,羅馬共和國的思路,變成了抵禦其它敵人的進攻,切斷漢尼拔與盟友的聯繫,因此,羅馬人阻礙馬其頓軍向西渡海的企圖,不主動進攻敘拉古,在與高盧人的作戰中遭受損失後主動撤回盧比孔河以南,唯一保持進攻的地方,則是西班牙,科爾涅烏斯家族的兩位親兄弟在這裡向漢尼拔的巴卡家族的根據地發動攻勢,企圖根絕這裡對漢尼拔的援助。而對於心腹大患、聯軍核心的漢尼拔,羅馬人必須對其保持防守態勢,同時又不能與其正面決戰。

羅馬共和國史上最艱難的防禦戰役開始了。

在漢尼拔日後的大敵西庇阿登場前,羅馬共和國出現了以四個人為首的堅定抗戰派,他們分別是「拖延者」費邊·馬克西姆斯,平民出身、日後與漢尼拔進行貓鼠遊戲的克勞狄烏斯·馬爾凱魯斯,平民出生、訓練奴隸參加戰爭的森普羅尼烏斯·格拉古以及主導外交的瓦萊裡烏斯·拉埃維努斯。另外,身為獨裁官的費邊的兩個兒子也親自率領軍團與漢尼拔對峙。羅馬共和國在這場十多年的戰鬥中與其它民族不同,積極保家衛國的不僅是上層貴族,還有絕大多數羅馬平民,從此刻開始,漢尼拔的對手就是全體羅馬人,而不是羅馬共和國政府了。

在1年左右的時間,羅馬共和國又緊急編組了20個軍團,這裡需要說明一下,在漢尼拔戰爭期間,羅馬共和國雖然編組了大量的軍團,但是由於大量的人員損失,還有一些盟友城市倒戈向漢尼拔,因此羅馬人的軍團實際人數比過去要少不少,質量也不高。

但就算是這種情況,羅馬人也採取了正確的戰術,僅以當年為例,羅馬軍隊採取駐防戰略要地,用多支軍隊與漢尼拔對峙,同時抽調軍隊打掉從其他地方來增援漢尼拔的軍隊。每當漢尼拔企圖進攻其他地方,對峙的羅馬軍隊便兵分兩路,一路尾隨漢尼拔的軍隊,伺機襲擾,另一路則攻佔之前漢尼拔盤踞的城市。

因此,從公元前215年到公元前213年,漢尼拔居然只得到本國迦太基的一次援助,其他方向的支援全部被羅馬共和國擊潰,西班牙的巴卡家族與羅馬人激戰正酣無力增援,馬其頓國王被羅馬海軍以及羅馬外交上爭取的埃託利亞同盟和帕加馬王國的牽制動彈不得,敘拉古則在西西里島與當地駐守的羅馬軍隊鏖戰。漢尼拔組建的聯軍,實際上在2年時間裡,根本就無法完成匯合的計劃。

不過,漢尼拔也不是沒有收穫,義大利南部最大的三座城市,加普亞、塔蘭託以及敘拉古都在漢尼拔的陣營,他的軍隊中也補充了大量高素質的希臘兵員,如果再不能制止漢尼拔的攻城略地的話,即使其他地區的戰線維持住,也終究會被漢尼拔的軍隊從義大利內部打穿通路。

為此,羅馬軍隊對漢尼拔的軍隊打起了陣地戰,公元前212年,羅馬共和國投入6個軍團進攻漢尼拔之前的老巢加普亞城,同時在塔蘭託和加普亞中間安排格拉古領著奴隸軍團攔截漢尼拔,不過,羅馬人深知格拉古的軍隊被突破也不過是時間問題,因此,圍攻加普亞的6個軍團,只能在圍城的地方修建營壘,以包圍戰圍困加普亞。

羅馬軍隊的行為,實際就是避戰,雖然顯得軟弱,但是卻非常有效,漢尼拔的確從塔蘭託突破了奴隸軍團的防線,但已經沒有了突破6個羅馬軍團、替加普亞解圍的能力,他試圖讓6個軍團與他的部隊決戰,但羅馬方指揮官明白,與漢尼拔交戰則必敗無疑,因此就是死守營壘,同時拒不攻城,以此和漢尼拔對峙,就這樣將「戰神」釘死在了加普亞附近的平原。

這裡順便插一點,其實這一期間羅馬人也在距離漢尼拔較遠的西西里發動主動進攻,準備攻克敘拉古,奈何敘拉古在敘拉古數學家阿基米德指導發明的新式攻城設備的面前陷入了苦戰,因此戰況再次膠著。不過有一點我們可以肯定,那就是在整整1年時間裡,羅馬人的軍隊沒有與漢尼拔指揮的主力軍隊發生一場主要戰役。

然而,在對抗漢尼拔的四位主要領導人中,卻已經開始減員了。曾經直面漢尼拔的奴隸軍團指揮官格拉古,因為相信了漢尼拔留在塔拉託一帶的軍隊留守投降的偽裝,在帶領一小隊騎兵前去會面時,遭遇對方捕殺。這位敢於直面百戰百勝的漢尼拔的男人,就此隕落了。不過這也說明了漢尼拔軍此時的窘迫,正所謂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漢尼拔軍的行為,在古典時代已經反映出了他們越發困窘的處境了。

公元前211年,敘拉古陷落,並非是因為羅馬人破解了敘拉古的防禦器械,而是馬爾凱魯斯精選了1000名士兵,採用了特種作戰的方法,乘著敘拉古人沉迷節日慶典、麻痺大意時夜襲,翻越城牆,除掉哨兵,從內部打開了敘拉古城門,從而攻克了這座堅城。

消息傳到漢尼拔的耳朵裡,此時他的三座基地,即加普亞、塔蘭託和敘拉古,已經丟了一座、被包圍一座,只剩下塔拉託還可以正常運作,漢尼拔於是主動讓軍隊趕往羅馬城附近,自己騎著高頭大馬耀武揚威,企圖用激將法迫使羅馬軍團主動放棄加普亞的圍城,結果自然是毫無用處,反而激化了羅馬人有些疲憊的鬥爭熱情。最終,加普亞城在得不到漢尼拔主力的援救下被羅馬軍隊攻克。

這時,西班牙戰線卻發生了異變,與漢尼拔的兄弟們有來有回的科爾涅烏斯兄弟,在迦太基友邦努米底亞人增援西班牙後敗亡,西班牙戰線岌岌可危,於是這時,未來漢尼拔的死敵西庇阿才姍姍來遲,出現在了漢尼拔戰爭的舞臺上,前去重整瀕臨崩潰的西班牙戰線。

不過,此時的義大利戰場上,羅馬軍隊依然要完成自己的任務,那就是在不與漢尼拔決戰的情況下,壓制迦太基軍隊的生存空間,這個極端危險的任務,在格拉古死後落在了馬爾凱魯斯身上。此時是公元前210年,戰爭已持續近10年之久,「拖延者」費邊主動領軍,與當年另一位羅馬執政官一起率領兩個軍團圍困塔蘭託,而負責遲滯漢尼拔主力的人,正是馬爾凱魯斯。

漢尼拔深知一旦重鎮塔蘭託丟失,那麼自己在義大利會陷入沒有立足之地的情況,因此拼命回援塔蘭託,而已經60多歲的馬爾凱魯斯為了遲滯漢尼拔軍的攻勢,也只能瘋狂追擊漢尼拔,遺憾的是,漢尼拔不愧是當時的「戰神」,馬爾凱魯斯的友軍凱恩圖馬魯斯先與漢尼拔接觸,結果慘遭失敗,大軍死傷慘重,他本人也戰死。

然而,馬爾凱魯斯依然繼續追擊,受到他的影響,漢尼拔也不敢全力趕路,只能邊打邊走,雖然多次擊敗馬爾凱魯斯的先頭部隊,但這個人就像牛皮糖一樣,始終黏在漢尼拔軍的背後。從夏天一直到秋天,漢尼拔始終無法擺脫馬爾凱魯斯,但只要他主動發起攻勢,這個人就又選擇避戰。終於,在馬爾凱魯斯的糾纏下,漢尼拔還沒有來得及回到塔蘭託,這座城市就已經宣告陷落,同時,西庇阿也在西班牙攻克了重鎮卡塔赫納,取得了與巴卡家族西班牙主力決戰的資本。

漢尼拔大勢已去,軍隊被釘死在了僅剩的根據地卡拉布裡亞地區,可惜地是,就在羅馬人即將勝利的前夜,馬爾凱魯斯的生命也到了盡頭,在向漢尼拔最後盤踞的地區發動進攻的路上,馬爾凱魯斯所部遭遇漢尼拔安排的伏擊,老將最終戰死沙場。原本漢尼拔已經將他的遺體火化,用黃金盒子裝著,準備送還羅馬,結果由於幾個士兵對盒子有非分之想而打鬥了起來,馬爾凱魯斯的骨灰撒了出來,被風吹散,漢尼拔於是感慨地說道,「不能埋進墳墓也是他的命。」

但格拉古、馬爾凱魯斯的努力已經有了明顯成效,漢尼拔的軍隊被牢牢壓制在一隅之地,無法再對羅馬共和國發動攻勢,此時,西庇阿也在西班牙取得大捷,瓦解了巴卡家族在西班牙的多年經營。公元前203年,戰爭已經到了羅馬人的全面反攻階段,漢尼拔迫於已經出現在本土的西庇阿軍的威脅,不得不全軍返回本土。當迦太基的旗幟消失在義大利近海的海平面時,72歲的費邊也咽下了最後一口氣。曾經四位帶領羅馬共和國撐過最黑暗歲月的人,卻有三人看不到漢尼拔被徹底擊敗的一天。

公元前202年,漢尼拔在扎馬戰役戰敗,迦太基投降,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持續十多年的戰爭,終於畫上了句號。

世人常將漢尼拔的失敗,歸結於漢尼拔的對手西庇阿以及迦太基本國的不積極,而可以忘記那些與漢尼拔鬥爭多年的普通羅馬人。然而,如果不是這些人頂著漢尼拔帶來的恐懼與死亡,與這位「戰神」百般對決,又怎麼會有最終西庇阿的輝煌勝利呢?

相關焦點

  • 眾人拾柴火焰高 多品牌加盟蘇寧空調大忙
    眾人拾柴火焰高 多品牌加盟蘇寧空調大忙 字號:TT 2020-08-03 08:43
  • 漢尼拔對羅馬的遠徵是如何開始的?
    因此,他們肯定不會對羅馬宣戰。由於迦太基當局不想宣戰,漢尼拔只能想辦法讓羅馬在西班牙的盟友薩貢託人破壞和平。但是,羅馬的盟友做出的行動僅僅是向羅馬抱怨。羅馬接到自己盟友的抱怨後,特地派了一個委員會來西班牙處理事情。
  • 《羅馬2:全面戰爭》新DLC「兵臨城下的漢尼拔(Hannibal at the...
    世嘉在不久前向媒體公布了一條消息:《全面戰爭:羅馬2》的粉絲們將會在3月27日迎來本作的第二個大型戰役擴展包,著名的迦太基軍事天才漢尼拔將成為這此的主角。
  • 漢尼拔:小看了羅馬
    漢尼拔:背水陣、火牛計我都會用》一文,我們明白漢尼拔不缺謀略,那麼為何漢尼拔再第二次迦太基戰爭中,還是以失敗告終?我們首先要明白漢尼拔的第一步戰略,漢尼拔進入羅馬之後,採取的是分化瓦解戰術。這裡我們可以從以下事例中看出,再拉西美諾湖之戰之後,他很仁慈地對待羅馬的同盟者,沒有勒索贖款而釋放他們回家去,以便安撫他們的市鎮。
  • 將羅馬人連續三次打趴下,漢尼拔靠的不僅僅是戰略?
    然而,漢尼拔研究專家派屈克·亨特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西方戰略之父:漢尼拔的一生》中發現,漢尼拔之所以能僅憑一群烏合之眾,接連將世界最強的羅馬軍隊打趴下,靠的不僅僅是傑出的戰略思想和軍事指揮才能,還有他對自然地形環境的充分了解和利用。
  • 漢尼拔一戰滅8.7萬羅馬精銳,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為何功敗垂成
    可漢尼拔不懼兵少將寡,依舊頑強前進,不斷激勵屬下:羅馬近在眼前,只要攻下羅馬,有吃有喝有女人。如此激勵下,漢尼拔孤軍越戰越勇,數次戰勝前來阻擊的羅馬軍團兵,打的羅馬前敵主帥老將昆圖斯·費邊居然想出堅壁清野的戰術,遲滯漢尼拔軍隊的兵峰。也讓這老將獲得了「拖延者」的評價。
  • 古代軍事戰略大師迦太基人漢尼拔
    羅馬人警告漢尼拔不要進攻薩貢託,漢尼拔覺得這是一個挑起迦太基與羅馬戰爭的好機會,於是他不顧警告攻擊了薩貢託,並且他成功說服了迦太基的元老院支持他的行動。很快戰爭就開始了,羅馬人準備兵分兩路,一路進攻從西西里進攻迦太基本土,另一路進入西班牙境內牽制漢尼拔。
  • 漢尼拔的先行者!屢敗羅馬、進抵羅馬城的希臘英雄
    羅馬軍隊和馬其頓方陣軍隊孰強孰弱,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早在很久以前就已經有了一個公認的答案,但是大多數人對於這兩支軍隊的交鋒,總認為最早發生在布匿戰爭期間,不過,這兩支軍隊最早交鋒的時間,其實比布匿戰爭要早得多,同時,這支與羅馬人交戰的馬其頓式希臘軍隊還有一個壯舉,那就是他們比漢尼拔率領的迦太基軍隊更早地來到羅馬城附近,讓羅馬人在成為義大利強權後,第一次體會到了敵人兵臨城下的恐懼感
  • 迦太基人的璀璨之星——漢尼拔
    與此同時羅馬人的勢力也擴展到了西班牙的北部和中部地區,並且在東部地區和西班牙城市薩貢託結盟,薩貢託成為羅馬在西班牙地區的盟友,相對的說也成為了漢尼拔的眼中釘,於是漢尼拔率領大軍包圍了薩貢託,在圍城8個月之後漢尼拔的軍隊攻下薩貢託,並將城內的青年男子全部殺害,還掠奪了許多財物補充軍需。
  • 迦太基神將漢尼拔的徵戰一生
    少年的漢尼拔一直為對抗羅馬準備著公元前六世紀,迦太基成為了北非地區實力強橫的國家,這一切的都是因為漢尼拔積極與羅馬開展。在漢尼拔的年幼的時候,"第一次布匿戰爭"正在猛烈地開展。由於戰爭的緣故,漢尼拔一直在戰火中接受薰陶。
  • 漢尼拔的悲劇和迦太基的沒落
    這讓人想起那位被拿破崙奉為「戰神」的迦太基名將漢尼拔。 迦太基位於北非,跟強盛的羅馬一度勢均力敵。公元前218年,漢尼拔挺進到義大利腹地,甚至有望攻克羅馬城,但他的遠徵並未得到國內的支持,最後難以為繼。國內輿論的短視,讓漢尼拔撤回北非本土,後又因為政敵和輿論的內外打壓,出走小亞細亞。羅馬共和國的真正目標不是漢尼拔,而是迦太基,乃至整個地中海世界。
  • 漢尼拔:我勝利了,但我依舊處於弱勢
    雖然西庇阿的軍隊一直在撤退,但是他撤退的位置既可以讓高盧軍隊無法與漢尼拔的軍隊會和,又可以讓別的羅馬軍隊迅速與自己會和。因此,他成功阻止了漢尼拔的前進。此時此刻,漢尼拔看著西庇阿撤退後,並沒有繼續往羅馬的方向前進,而是在西庇阿所在地的對面紮營。
  • 《最強蝸牛》漢尼拔鴆毒酒杯怎麼獲取 漢尼拔鴆毒酒杯獲取方法
    導 讀 最強蝸牛漢尼拔鴆毒酒杯怎麼獲取,新貴重品圖鑑大全怎麼查看,想知道漢尼拔鴆毒酒杯有哪些效果,抽獎怎麼獲取漢尼拔鴆毒酒杯呢
  • 漢尼拔:成績從來就不是用來記憶的,而是用來遺忘的。
    於是,第一次布匿戰爭爆發,結果,羅馬戰勝,迦太基被迫籤訂合約。漢尼拔的父親為了迦太基的未來,出兵伊利比亞半島,幼小的漢尼拔選擇跟隨父親前去西班牙,而父親讓他立誓永遠做羅馬的敵人。父親在西班牙立穩腳跟後,在戰爭中被殺,父親所屬的軍隊由姐夫掌控。之後,姐夫被當地居民刺殺,漢尼拔被擁立為統帥。
  • 你可以不知道迦太基,但你必須要知道漢尼拔?
    迦太基主帥漢尼拔率6萬大軍穿過阿爾卑斯山,入侵羅馬。羅馬則出兵馬賽切斷漢尼拔的補給,此時迦太基國內矛盾激發,漢尼拔回軍馳援,羅馬乘機進攻迦太基本土。迦太基戰敗,喪失全部海外領地,交出艦船,並向羅馬賠款。第三次布匿戰爭(前149年-前146年),這是一場羅馬以強凌弱的侵略戰爭。羅馬主動進攻,長期圍困迦太基城,迦太基不甘被進攻,於是奮起作戰。
  • 坎尼會戰,名將漢尼拔是如何打出這場經典殲滅戰的?
    公元前218年4月,漢尼拔率領一支九萬人的軍隊開始遠徵義大利,這支軍隊主要由迦太基人和在伊比利亞半島徵召的僱傭兵組成,包括1.2萬名騎兵和37隻戰象。漢尼拔無視羅馬的警告,跨過埃布羅河,向東北進軍,羅馬宣布開戰,第二次布匿戰爭爆發。為求兵貴神速,漢尼拔選擇在冬天翻越阿爾卑斯山脈,突然出現在羅馬本土義大利平原上。
  • 世紀歷史:著名的軍事統帥漢尼拔,竟然落個悲慘的結局
    漢尼拔完成一系列對羅馬人作戰的準備之後,決定迫使羅馬人首先向迦太基宣戰。為達此目的,他首先進攻羅馬的西班牙同盟者——富足的薩貢姆城。 薩貢姆城遭到突然襲擊後,急忙派使者前往羅馬求援。羅馬元老院向漢尼拔髮出警告,漢尼拔反而責備羅馬乾涉薩貢姆內政。公元前218年,羅馬向迦太基宣戰。第二次布匿戰爭正式開始。
  • 從戰略之父到英雄末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漢尼拔的英雄末路
    弗拉米烏斯不顧長途行軍奔波勞苦,與漢尼拔軍隊短兵相接。歷史再一次重演,憑藉著戰象和體力充沛,以及漢尼拔的過人戰術,迦太基軍隊成功將羅馬軍隊引入埋伏中,展開屠殺。,根據羅馬史學家李維的記載,弗拉米烏斯在戰爭中陣亡,羅馬士兵死亡三萬餘人,剩下的也如鳥獸散。漢尼拔乘勝追擊,又一舉殲滅了在伊特魯裡亞駐守的近八千名羅馬士兵。
  • 東西方兩位戰神:漢尼拔與項羽驚人相似,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與此同時,讓羅馬吃了很大苦頭的漢尼拔也在扎馬會戰中失敗,最終 失去了與羅馬人一戰的資本。從項羽和漢尼拔的經歷來看,有著驚人的相似點——都是將門之子,都是戰術天才,都擅長長途奔襲,都背負著國讎家恨,等等。然而他們倆又有著諸多不同,漢尼拔在某些方面都要遠勝於 項羽。現在,筆者瑾結合歷史,將漢尼拔和項羽做一個綜合性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