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前景不容樂觀,但內需卻在加速回暖,紡織業離「恢復正常」僅差...

2020-12-24 全球紡織網

外貿前景不容樂觀,但內需卻在加速回暖,紡織業離「恢復正常」僅差轉換思路!

2020-11-06 07:33:11 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2020年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我國紡織行業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持續推動復工復產,生產需求穩步改善,產業循環保持順暢,企業利潤逐步修復,經濟運行實現承壓回升,為促進國民經濟平穩向好,保持全球紡織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轉和助力疫情防控提供積極支撐。


但是,全球經濟貿易活動尚未走出疫情低谷,貿易摩擦、地緣政治等各類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條件下,紡織行業持續復甦向好的基礎仍待鞏固,持續保持平穩發展面臨較大考驗。


行業景氣度保持擴張,生產增速逐季回升


三季度,紡織行業景氣度明顯回升,產能利用水平加快恢復。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調查數據,2020年三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61.5,較二季度提高10.5個點,達到2018年以來的最高水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前三季度紡織業和化纖業產能利用率分別達到72.4%和79.1%,較上半年分別回升2.1和2個百分點,但較上年同期分別放緩5.6和4個百分點。


行業生產降幅逐季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紡織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4.6%,增速低於上年同期7.5個百分點,較今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回升11.9和2.1個百分點。


產業鏈各主要環節中,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在防疫物資拉動下,延續今年以來的高速領跑態勢,前三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5%,增速較上半年加快1.7個百分點。在市場需求回暖的支撐下,化纖行業和長絲織造行業增加值實現由負轉正,1~9月同比分別增長0.2%和1.4%。


由於產業鏈傳導尚需過程,終端消費品環節生產增速仍呈負增長態勢,1~9月服裝、家紡行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減少10.6%和3%。


內需市場保持回升


三季度以來,紡織品服裝內需市場逐步走出疫情衝擊,呈現加速回暖跡象。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0年前三季度,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商品零售額同比減少12.4%,降幅較上半年回升7.2個百分點。


網際網路與紡織品服裝消費各類業態深度融合,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有力促進了消費回補,紡織品服裝線上消費需求加快釋放。前三季度,全國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3.3%,增速自8月以來實現由負轉正,增速較上半年回升6.2個百分點。


在疫情造成國際市場下滑、國際供應鏈受阻的情況下,我國疫情防控率先取得積極成效,紡織行業依託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和穩定的優質供給能力,不僅努力保障了國際防疫物資供給,而且有效彌補了國際供應鏈缺口,滿足了海外經濟重啟後的消費需求,出口增長有所加快。海關快報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157.8億美元,同比增長9.4%,增速較上半年回升6.2個百分點。


從產品結構來看,紡織品出口額1179.5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33.7%,增速較上半年提高5.9個百分點;服裝出口額為978.3億美元,同比減少10.3%,增速較上半年回升9.1個百分點。


企業盈利逐步恢復,投資降幅有所收窄


在抗疫物資需求拉動、國內外市場逐步回暖等因素影響下,紡織行業效益逐步恢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3.4萬戶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1477.2億元,同比減少12.1%,降幅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收窄13.3和4.3個百分點。利潤總額為1263.3億元,同比減少12.1%,降幅較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別收窄32.2和6.9個百分點。


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已恢復至上年同期水平,較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盈利能力突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大幅增長32.9%和240.1%,營業收入利潤率達到12.3%,居於產業鏈各主要環節之首。家用紡織品行業利潤總額也實現正增長,前三季度增幅為20.1%;利潤率為5.1%,均高於全行業平均水平。


儘管利潤呈現修復趨勢,但紡織企業生產經營壓力仍然較大,運行質量有所下滑,全國規模以上紡織企業虧損面為28.6%,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43%;總資產周轉率和產成品周轉率分別為1次/年和11.5次/年,同比分別放緩17.2%和15.3%;三費比例為7%,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隨著消費市場的復甦以及國家「穩投資」相關政策顯效,紡織行業投資降幅持續收窄。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推算,前三季度,紡織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同比減少20.4%,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13.4個百分點,較上半年回升6.9個百分點。


不確定因素仍待化解,「雙循環」格局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年前三季度,紡織行業克服了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主要經濟運行指標逐步向好,為實現平穩回升奠定基礎。但四季度到2021年,紡織行業的發展形勢仍將錯綜複雜。


從外部環境來看,全球疫情拐點尚未出現且存在反彈可能,世界經濟仍處於衰退之中,複雜形勢驅動全球紡織產業鏈、供應鏈分布格局調整重構,我國紡織行業發展的面臨著多重不確定、不穩定因素。



從自身情況來看,儘管國內外市場需求有所回暖,但仍未恢復至正常水平,企業生產經營壓力尚未緩解,發展信心仍然不足,效益及投資尚未扭轉負增長態勢,繼續保持平穩向好發展的基礎仍需鞏固。


總體上看,我國紡織行業仍具備持續回升的重要基礎和優勢條件。在全球疫情「大流行」背景下,我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果,宏觀經濟實現率先復甦,全年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突破100萬億元,為紡織行業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速消費潛力釋放,進而形成「企業利潤修復—居民消費改善—投資信心提振」的良性國內大循環提供根本性的發展支撐。


我國紡織行業具備完整的產業體系和穩定的優質供給能力,在全球紡織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也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國家助企紓困、「六穩」「六保」各項政策效果持續顯現,也將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回歸至正常軌道。


相關焦點

  • 把握好外貿內需精準施策的「寸勁」
    把握好疫情下的貿易機會,發掘新技術催發的貿易潛能,把握好提振外貿動能的「寸勁」,就能化危為機。面對外貿外資的現實難題,也須打出穩定外貿外資「組合拳」。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給出了多項舉措,包括對除「兩高一資」外所有未足額退稅的出口產品及時足額退稅;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外貿信貸投放,落實好貸款延期還本付息等政策,對受疫情影響大、前景好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可協商再延期;做好籌辦春季廣交會的準備工作,大力促進對外貿易合作;抓緊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使更多領域的外商投資能夠享受稅收等有關優惠政策。
  • 行情回暖訂單回流 外貿行業與包裝行業開啟滿血復活狀態
    生意社10月28日訊   2020年初的疫情使得相關產業鏈進入停擺期,外貿作為進出口貿易活動最為頻繁的行業受到首當其衝的打擊,被唱衰的論調也此起彼伏。「九成外貿訂單被取消」、「出海商業不再吃香」、「外貿企業進入停擺期」等觀點開始浮現在外貿行業。
  • 做外貿這六大行業今後好做?貿發網採購外貿平臺行業前景分析預測
    一、六大行業國際貿易近況分析和前景預測1. 電子行業:出貨量逐步恢復,但需求量仍未能恢復疫情前水平由於全球電子產業從垂直結構向水平結構轉變、價值鏈分工的日益細化,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電子製造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 嘉興南湖區外貿出口持續回暖
    原標題:南湖區外貿出口持續回暖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之下,今年初以來南湖區外貿出口成V型走勢,目前呈現持續回暖的態勢。 位於餘新鎮的浙江亞特電器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今年前8個月外貿出口總體保持平穩,其中8月出口實現1.5億元,同比增長達37.1%,顯示出強勁的回暖態勢。該公司主管銷售的負責人介紹,他們的電動工具、園林工具等產品在美國市場深受歡迎,今年初以來增長明顯,歐洲市場也保持穩定,同時正積極開發東南亞、「一帶一路」等新興市場,開拓更加多元化的市場,實現外貿出口的穩定增長。
  • 對外國際外貿平臺行業前景分析!
    結合2020年上半年大環境、國際貿易行業回顧,外貿平臺「貿發網採購」就此分別列舉電子、玩具、母嬰、燈具、禮品、鐘錶等六大主要行業的現階段情況和前景分析,以助外貿人繼續在本行業「乘風破浪」!一、六大行業國際貿易近況分析和前景預測1.電子行業:出貨量逐步恢復,但需求量仍未能恢復疫情前水平由於全球電子產業從垂直結構向水平結構轉變、價值鏈分工的日益細化,中國內地已成為全球電子製造的主要生產基地之一。
  • 外貿訂單逐步回升紡織服裝廠緊缺生產員工
    紡織外貿訂單5月起小幅回暖近期,隨著歐洲地區進一步解封,不斷有國際市場回暖的消息傳出。我國外貿企業有訂單了嗎?紡織服裝出口市場情況如何?從最近出爐的5月份相關數據來看,目前的情況喜憂摻半。不少外貿企業接到實單5月以來,部分國家陸續開放港口,國際物流也在逐漸恢復,同時對於原來協商延遲發貨的訂單,少數國家也已同意發貨。外貿行業終於打破停滯狀態,開始逐漸有了起色。
  • 外貿出口恢復增長,繪王(HUION)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外貿出口恢復增長,繪王(HUION)跑出「加速度」) 「
  • 下半年路徑圖明晰 擴大內需戰略提速推進 _ 經濟參考網 _ 新華社...
    今年下半年以來,「兩新一重」投資項目加速推進,出口企業紛紛開拓國內市場。瞄準龐大的國內市場,不少企業正積極轉型,基於國內大循環背景下的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圖景正在各地、各領域展開。  在浙江樂清的正泰電器科技產業園區,8條自動化生產線正在抓緊建設。
  • 全面減稅抓緊退稅 助外貿商家渡過難關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介紹,商務部正全力強化財稅、金融、保險領域的穩外貿舉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有序恢復外貿生產運營秩序,包括及時足額實現出口退稅,切實降低企業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最大化防止訂單流失,保證外貿企業正常運行。
  • 外貿回暖:電子、醫療等行業訂單大增 物流費用高漲
    (原標題:外貿回暖的東莞鏡像: 訂單回流國內 企業面臨出海難題)這段時間,東莞市環華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品牌總經理羅蘭桂異常忙碌。從10月份開始,國外市場訂單猛增,環華家居的生產線不得不開足馬力,應付旺盛的訂單需求。「按照現在的接單情況,我們的訂單已經排期到了明年5月份。」羅蘭桂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 日本經濟明年恐難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縱觀全球,疫情在日本的擴散相對緩慢、平穩,那麼,日本經濟何以出現如此深度的下滑,且恢復緩慢? 實際上,在疫情發生之前,日本經濟已經開始走下坡路,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日本經濟已連續3個季度下滑。受消費稅加稅等因素影響,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內需低迷就成為經濟疲軟的主要拖累因素。
  • 這些產品出口「異常火爆」,2020年外貿回暖行業有這些!
    在我國控制住疫情開始全面復工後,外貿業內出現了冰火兩重天的分化,一些產品因疫情的催化而火爆異常,令業者接單接到手軟,訂單甚至排到了明年。 究竟哪些行業是今年的幸運兒?
  • 外貿訂單驟減,內循環能否拯救中國服裝企業
    綺麗95%的營收依賴外貿,今年各大品牌給綺麗的訂單下降了20%-40%不等,其中優衣庫訂單下降近30%,H&M訂單下降20%,只有American Eagle這一個客戶去年做了3400萬元,今年能出3200萬元,降幅不算大。廣東襯衫生產商溢達集團中國區內銷總監黃宏預計訂單的下降趨勢還會繼續,「海外疫情控制前景不清晰,經濟恢復也需要時間。」
  • 東莞外貿回暖明顯,企業面臨出海難題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東莞外貿回暖態勢明顯。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表示,今年以來,我國電子、紡織、醫療等領域的出口保持高速增長。加上國外聖誕節等出口旺季需求的疊加,日用消費類產品的需求超出預期。
  • 中國紀檢監察報: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
    原標題:國民經濟恢復態勢持續顯現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12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就11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從數據來看,中國經濟延續著復甦進程,投資、消費、外貿呈現繼續向好態勢。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環境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該怎樣不斷鞏固擴大經濟恢復成果?如何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競爭新優勢?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態勢,「六穩」「六保」政策體系持續發揮支撐效應11月經濟數據顯示,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
  • 廣州下半年外貿訂單有望持續恢復 出口企業積極開拓新市場
    調研顯示,目前廣州市出口市場有回暖跡象,估計1~6月進出口降幅略為收窄。預計上半年全市進出口下降6%左右。下半年外貿訂單有望持續恢復。昨日,記者採訪外貿企業時了解到,產業鏈、供應鏈受衝擊成為出口企業迫切解決的問題。
  • 線上直播引流 家居線下賣場漸回暖 配送及裝修施工四月起恢復正常
    但隨著疫情好轉,記者走訪廣州各大家居賣場了解到,線下市場在逐步回暖,進店顧客開始增多。不少經銷商表示,後續的物流服務已經恢復,但由於小區管制未減除,很多還不能送貨上門,裝修師傅們也在陸續復工,全面恢復正常預計要到4、5月份。家居開年「冷上加冷」在疫情的影響下,家居行業開年「遇冰」。
  • 年終經濟觀察:2021年,中國外貿將續寫「速度與激情」?
    今年中國外貿特別是出口單月同比增速接連走高,甚至不乏10%以上高水平,與疫情之下不少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受到重創甚至「停擺」,中國的競爭優勢迅速凸顯有關。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奇淵表示,因疫情防控、復工復產進度和經濟回暖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居於領先地位,中國對其他國家出口形成了替代效應,因此出口逆勢大增。
  • 應勢而變尋機遇 柯橋外貿企業加速融入「雙循環」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影響,我國外貿發展面臨巨大挑戰,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