骯髒的中世紀歐洲

2020-12-17 大懶貓ST

如果搜索高跟鞋的起源,搜尋引擎會告訴你有好幾種起源版本。

一說是15世紀威尼斯有一個商人,出差時對漂亮的妻子不放心,便給妻子定製了一雙後跟很高的鞋,以防妻子外出,結果後來其他人發現穿高跟鞋可以讓自己身形更好看,便爭先效仿。

另一個說法是說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當時路易十四苦於自己身材矮小,不能在臣民面前展現自己的高大偉岸和高貴的氣質,就吩咐手下給自己定製了一雙高跟鞋,此後法國貴族們便紛紛效仿。

當然最可信的還是第三個版本,高跟鞋是為了防止外出時踩到糞便,很高的跟就不會弄髒襪子和褲腿。

為什麼需要專門發明一種走起來很不方便的鞋,來僅僅是為了躲避糞便呢?

因為當時糞便實在是太多了,整條馬路上都是糞便和各種腐爛的動物屍體,中世紀的歐洲經濟迅速發展,人口也飛速膨脹,但是卻沒有相應的城市建設和衛生意識。

當時的歐洲,上萬人就算是大城市了,缺乏相應的城市經驗,沒有專門的清潔工打掃衛生,也沒有環保意識,過往的馬車,路過就會留下大量的馬糞,死掉的動物也會隨手丟在大街上。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歐洲,廁所是一個奢侈品,只有少量的貴族才擁有廁所,其他人沒有廁所那怎麼辦呢,那就走到哪,方便到哪,只有有了衝動,隨地就可以解決,稍微能埋一下的都算好的了,更多的人提上褲子就走。

有了廁所的貴族也好不到哪去,當時根本沒有下水道處理排洩物,所以每家每戶都是直接潑在大街上……

你如果行走在中世紀歐洲的馬路上,不光要小心腳下,還要隨時注意樓上的突然襲擊。

某次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巴黎巡視時,就差點被排洩物擊中。

其實早在1279年就有一項法律規定,「任何人均不得自樓臺傾倒「水」及「糞便」,白天晚上均不可,否則必受罰金懲處。

但是當時的罰金是40便士,擁有廁所的有錢人根本不在乎這點錢,照潑不誤。

後來管理者沒有辦法,為了其他人的人身健康,頒布了新的法令:「如果願意大喊三聲注意尿水,便可以正常傾倒糞便。」

人的排洩物,動物糞便以及腐爛的屍體,和各種垃圾混合在一起,馬路上能有好幾公分厚,烈日炎炎下,蚊蠅漫天飛,整個空氣中都瀰漫著醉人的氣味。

不光平民這裡如此,連國王也要受此煎熬。

根據歷史記載,羅浮宮的情形是這樣的:

在宮廷的裡裡外外,在四處的走道和門後面,以及幾乎所有的地方,人們都可以看到數千堆糞便,人們會嗅到臭不可聞的氣味,這是那些生活在羅浮宮的人,以及每日上朝的人的自然需求所引起的……

這種情況誰頂的住,逼得路易十四想出了凡爾賽宮,羅浮宮和丹楓白露宮來回搬家的辦法,住一個地方,打掃另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受不了了,就換下一個地方。

14世紀插畫描繪的士兵褻瀆神聖

1364年,一位名叫託馬斯·杜布松的人「受薪在羅浮宮內塗上很多朱紅色十字標記,以防有人將這些地方當作便溺之處。」因此,除了罰款以外,在紅色十字標處便溺會犯下冒犯神靈罪。

後來馬路上堆的太多,實在走不了了,歐洲人終於把目光放到了河裡,直接在河邊上廁所,直接就被排洩物衝走了。

早期的倫敦橋,公共廁所是直接高空拋物,落入泰晤士河,從橋下過的船員每次都要小心不被砸中,上廁所的人也要小心,萬一不注意也會掉入河裡。

再後來,歐洲人開始把糞便集中起來,堆積在城牆外,結果堆積了幾百年的糞便把整個城都圍起來了,外人如果要侵略,必先經過糞牆。

當時的人沒有任何衛生的觀念,在過去一千多年時間裡,我們現在習以為常的個人衛生,卻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滔天大罪。從羅馬帝國滅亡到維多利亞時代。

「肉體的清潔就是對靈魂的褻瀆,最受人崇拜的聖賢之人,就是那些衣服結成硬塊的穢岙。」威廉萊基在《歐洲道德史》一書中這麼說。

所以當時的人都不願意洗澡,某些修道院的修女一輩子都不洗澡,只願意洗洗自己的手指,一聽到洗澡兩個字就感到作嘔。

也有些修道院允許修士們一年洗兩次澡。著名的克蘭尼修道院有一條規定,整個修道院只能有三條毛巾。

羅密歐長著一口黃牙,朱麗葉一輩子只洗過3次澡,滿身惡臭。

而這一系列的行為最終招來了上帝的懲罰,黑死病

當時黑死病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而且是傳染性疾病,以老鼠和跳蚤為傳播媒介。

僅從1348年到1353年這5年時間,歐洲就損失了三分之一的人口,約2500萬人,很多城市就因此毀滅。

當時的醫生為了防止傳染,而發明出了鳥嘴面具

直到18世紀左右,歐洲才意識到是跟衛生有關,大幅加強衛生設施的建設,改善衛生後,傳染病才得到有效的控制。

國際上將此稱為,「第一次衛生革命」。

相關焦點

  • 中世紀歐洲皇室有多骯髒?皇帝一輩子不洗澡,皇宮臺階到處是糞便
    講衛生對現代人來說是一種常態,但是對中世紀時期的歐洲皇室成員來說,講衛生卻是極為少見的,因為他們中有人可以一輩子不洗澡,甚至臥室裡還塞滿了蝨子,生活環境極其骯髒。可是很多人不知道,在中世紀時期,有這樣一群外表風光無限的歐洲皇室成員,其私下裡的生活卻極其邋遢,而他們居住的宮殿更是髒亂不堪,令人聞之作嘔。那麼,這些皇室成員生活的地方到底有多髒呢?
  • 中世紀黑暗時代:是誰把歐洲推向地獄?基督教也有很大「功勞」
    大約公元前476年至公元前1453年,歐洲大陸經歷了一個史前最黑暗的時期,其黑暗程度不亞於原始蠻荒時期,歐洲人的生活難有一絲光明,人類所能想像到的苦難與骯髒似乎都疊堆到那段時間,形同人間地獄。
  • 中世紀的歐洲真如電影中整潔嗎?不洗澡、滿地糞便,顛覆你的認知
    但如果跟你說在堂堂朝會城堡中,人們隨地大小便,是不是會感到不可置信,然而不必驚訝,這在中世紀的歐洲,一切都顯得那麼理所當然。中世紀歐洲的髒亂在中世紀的歐洲,國王們經常對國家進行巡視,然而這些巡視除了鞏固統治、激發臣民愛國之心外,還有一點就是為了躲避骯髒的王宮。
  • 為何中世紀是歐洲的黑暗年代?
    一,中世紀從公元5世紀持續到公元15世紀,中世紀始於西羅馬帝國的滅亡(公元476年),最終融入文藝復興和探索時代(地理大發現)中。 西方歷史學家將歐洲分為三個時代: 古典時代:古希臘和羅馬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交相輝映。)
  • 中世紀夢魘——鼠疫「黑死病」竟然對歐洲文明發展產生如此大影響
    封建時代的中世紀歐洲,說它髒亂差三個字,字字屬實。在將近一千年的時間裡,歐洲人的物質生活水準簡直可以說是低到令人髮指,不要說跟同時期的天朝上國比了,就是連一些非洲國家都不如。中世紀歐洲的衛生條件相當惡劣中世紀的歐洲人不講究衛生,又很少洗澡,長期沒有使用餐具的習慣(這一點對比起東亞人簡直差多了)。
  • 歐洲中世紀生活與今日世界重塑
    難怪有學者評價道歐洲就是一個天然的火藥桶,一點就燃。從英法百年戰爭到拿破崙霸業,直到二次世界大戰歐洲都是所有戰爭的策源地。那麼歐洲中世紀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呢?和今天有什麼不同?首先中古時期的歐洲和人們今天印象中的歐洲是不一樣的,今天的歐洲經歷了君主立憲制,工業革命,資本主義,所以構建了一個全新的秩序,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能理解的世界面貌。
  • 中世紀有一種比新冠更恐怖的瘟疫,奪走了歐洲二千四百多萬人生命
    目前,新冠肺炎席捲全球,歐洲更是徹底淪陷,義大利、西班牙、德國、英國等多國確診人數超過十萬,死亡人數也不斷刷新。整個歐洲都籠罩著一層厚厚的陰霾。但在六百多年前,有一種傳染病曾橫掃歐洲,導致歐洲約2400多萬人命喪黃泉。
  • 中世紀城市與歐洲文明成型
    【論點摘編】城市發展和社會的城市化是歐洲文明突出的特徵和優勢,城市文明是歐洲文明所凝結的最重要表現形態之一。從11世紀到16世紀,歐洲進入了世界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城市共同體自治時代。在這幾個世紀裡,歐洲文明逐漸成熟,文明的諸多特徵也基本形成,因此中世紀城市必然與歐洲文明的成型有著深刻的、有機的密切聯繫。中世紀城市培育和發展了新的政治文明因素,如共同體觀念和自治意識、自由和平等觀念等,孕育了市民階級這一新的社會力量,並預構了近代國家的政治形式。
  • 中世紀歐洲的騎士教育體系
    歐洲中世紀的騎士階層的形成有著其獨特的歷史背景和特色,從古希臘時期莊嚴的武器授予儀式,具有忠誠關係的親兵制,以及具有依附關係的古羅馬庇護制中誕生的維繫領主和軍事力量之間的正式紐帶關係,形成了騎士制度和文化體系。
  • 中世紀歐洲背景角色扮演遊戲《中世紀王朝》專題上線
    中文名稱:中世紀王朝英文名稱:Medieval Dynasty製作公司:Render Cube發行公司:Toplitz Productions遊戲類型:角色扮演RPG遊戲平臺:PC遊戲語言:英文發售日期:2020-12-
  • 從天堂來到歐洲中世紀,他們能否締造新的奇蹟?
    背景設定由天堂變成了歐洲中世紀,講述一個和上季截然不同的故事內容。本季整體延續了之前的風格,演員陣容基本採用原班人馬,因此我們依舊能夠看到丹尼爾·雷德克裡夫和史蒂夫·布西密在本季出演。這兩位演員算得上是本劇的亮點,也是吸引一些觀眾追劇的原因。
  • 黑暗的歐洲中世紀為何沒有農民起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記錄員範煒,ID:fw-note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大陸像掐斷了能量源一樣進入了長達千年的黑暗中世紀。(宗教裁判所審判女巫)除了恐怖的黑死病,中世紀的歐洲社會生活也也粗鄙不堪,和同時代的中國和阿拉伯完全不能相提並論。如當時的《禮儀書》居然規定:「痰不要吐到桌子上,也不要飛過桌子」。某宮廷規矩有這一條:「每一個人,無論是誰,白天黑夜,餐前餐後或就餐期間,都不能在走廊裡、居室內、樓梯上、石階上隨地大小便」。
  • 論歐洲文化的特性——看中世紀歐洲的契約精神
    契約精神是歐洲文化的重要特性之一,它對歐洲中世紀的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對現代全球文化也是影響深遠。契約精神在歐洲封建社會中的作用則甚為明顯。這一思想範式對近現代歐洲的民主革命運動起了深刻的影響。一、契約精神的來源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是由日耳曼傳統、古典文明和基督教在一定社會條件下融合而生的,因此此時期契約精神的來源也應從這三個因素中發掘。契約精神在日耳曼人的社會中就有體現。
  • 捷克布拉格——中世紀歐洲城市的「活化石」
    捷克首都布拉格是一座非常受全世界遊客喜歡的城市,可以說是最能夠代表歐洲文明的城市之一。在布拉格,你很難看到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整座城市都遍布著紅色屋頂的歐式傳統建築,其間點綴著教堂的綠色尖頂,讓人感覺就像是來到了歐洲的童話中。
  • 中世紀歐洲的黑暗時代
    中世紀的歐洲,城鎮十分稀少,大部分地區只能看見森林和田野。有人煙的地方,除了一些莊園農奴居住茅草房外,就是那些坐落在險要地帶的城堡。這些城堡實際上就是當地的政權中心,領主和騎士就是這些城堡的主人。中世紀的歐洲,沒有強大的國家政權,封建領主各自割據一方,為了保護領土和擴張勢力,經常混戰。領主多是騎士出身,未接受教育。再加上當時教會踐踏、摧殘古代希臘和羅馬文化遺產,只知宣揚神學,束縛人們的思想,以致整個社會長期陷入愚昧和迷信的狀態,部分史家稱之為「黑暗時代」。
  • 歐洲中世紀十大著名城堡風景圖
    中世紀的歐洲,由於採邑制度的實行,使得土地的所有權被分散到各位貴族,騎士的手中,政治上四分五裂,帝國,王國,公國,騎士領地等多種多樣,大大小小的封建政治實體遍布各地。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們之間的邊界,也沒有人能夠完全梳理清楚他們之間的聯繫。各等級的封建貴族之間經常爆發各種原因引發的戰爭,所以他們時時備戰,常常參戰。
  • 布拉格酷刑博物館,體驗歐洲中世紀的愚昧與恐怖
    中世紀刑具布拉格酷刑博物館展出了來自中世紀和歐洲近代早期的近一百件刑具原物或模型。地上的展廳與一般的博物館無異,都是形形色色的刑具,刑具上配有中世紀風格的卡通漫畫,說明了它們的用法,並用八種不同的語言進行詳細的解釋。而真正驚悚的是地牢部分,用蠟像復原了中世紀行刑的現場,如燒死女巫、斬首罪犯、鋼針盔甲等。
  • 派屈克·格裡 歐洲認同在中世紀早期的構建與當代挑戰
    在討論我們得出的結論之前,我想先討論一下歐洲中世紀史學家在理解歐洲歷史多樣性及統一性方面的方法問題。>通過這些新方法和新技術,這一代研究中世紀早期的歷史學家開始討論「歐洲認同」的遙遠起源,尤其是基於不同的族群認同,橫跨整個中世紀,慢慢出現的一個新的歐洲認同。
  • 歐洲中世紀大瘟疫——黑死病的功與過
    著名的「鳥嘴」面具,其實是中世紀醫師們的防護服大約在1347-1353年期間,黑死病在歐洲發生了一次大規模爆發,幾乎可以說是席捲了整個歐洲大陸,總計奪走了約2500萬人的性命,佔當時整個歐洲總人口的1/3,而據史料記載,即使是號稱人類史上最慘烈戰爭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整個歐洲死於戰火的人口數也不過只佔了總人口數的5%,由此可見當時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是何等的可怕。
  • 一面是文藝復興,一面是獵殺女巫,歐洲中世紀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歐洲中世紀,一股「獵殺女巫」的運動瘋狂興起。在《舊約出埃及記》中說:「行邪術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在巫術理論家們看來,女性因為其思維能力的低下、身體的薄弱、強烈的欲望,所以她們非常容易被魔鬼引誘,成為魔鬼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