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這裡的減貧成效,我們一起見證——跟隨...

2020-12-10 每日甘肅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洪文泉 楊唯偉

11月21日,甘肅宣布最後的8個深度貧困縣脫貧摘帽,這意味著全省75個貧困縣全部退出貧困序列。甘肅,這片曾經因「貧」聞名的土地,從此撕下了「苦甲天下」的歷史標籤。

階段性勝利的喜悅驅走冬日的寒意,時隔3天,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再次降臨。

24日,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

研討會現場,與會嘉賓正在認真聽取經驗分享。

來自模里西斯共和國等多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的近百名代表齊聚甘肅隴南,聚焦甘肅,實地聆聽甘肅減貧故事,放眼全球,共同探討全球減貧事業的「中國智慧」。

隴原減貧成效,我們邀世界一起見證。

感受:甘肅脫貧攻堅喜人成就

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任務最重的省份,甘肅的減貧成效具有相當的說服力。

隴南,是甘肅省脫貧攻堅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全省最後脫貧摘帽的8個貧困縣中隴南就佔了3個。

選擇在這樣的地方研討「減貧」,意義非同一般。

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陳志剛說,此次研討會安排在隴南舉行,就是要以隴南為縮影,努力展示中國奮力向絕對貧困宣戰的生動實踐。

甘肅脫貧攻堅,到底怎麼樣?

為了探尋這個問題的答案,研討會除了視頻連線聯合國機構高級別代表,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官員,還安排一個實地參觀考察的環節。與會嘉賓走進武都區和成縣,走進脫貧攻堅一線,實地考察感受。

賈斯汀·戴維斯接受媒體採訪。

冬日的清晨,籠罩在隴南大地上的寒霧還未散去,隴南祥宇油橄欖油生態園的加工車間裡早已是一派忙碌景象。作為隴南當地最具特色的脫貧產業之一,引自歐洲的橄欖樹不僅為這片土地帶來綠色,更讓當地數以萬計貧困戶脫貧致富。

政府提供多方面的資金扶持,企業提供免費的技術指導、免費的良種苗木,且以高於市場的收購價格,自2014年以來,祥宇累計帶動建檔立卡的貧困戶4817戶21678人脫貧。

在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美國專家賈斯汀·戴維斯眼中,祥宇橄欖油公司的扶貧模式是個非常有趣的模式。它讓很多人參與進來,提高收入,過上更好的生活,還與研究人員、大學以及國際組織建立起了緊密的合作關係。

「這些產品也獲得了很多國際獎項,品質非常好。所以隴南已經成為了國內和國際橄欖產品的領跑者。」賈斯汀·戴維斯說,「企業、合作社、以及不同的機構之間也建立起了使多方都能盈利的關係。一些農民可以通過出租土地獲取租金,有的則可在生產線工作。參與項目的村民可以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收入。」

與會嘉賓現場考察甘肅特色農產品

短短兩天的考察,一個個減貧成效有目共睹:大山深處路通暢了,水入戶了,新房蓋起來了,貧困群眾生活條件大幅改善。依託甘肅拉開架勢打造的「六大」「五小」等產業模式,貧困群眾收入不斷增加。甚至在最偏遠的山村裡,依託電子商務,走出一個個帶頭致富的「網紅主播」……

深度貧困的地方竟取得如此顯著的減貧成效!隴南答案不僅代表甘肅,更代表中國減貧事業的真實成就。

探尋:中國減貧事業「甘肅實踐」

消除貧困,不僅是隴南、甘肅或者中國的問題,更是全球共同面對的問題。

「我認為中國在過去40年裡取得了非凡的減貧成就。想想40年前,還有8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以下,7年前,還有上百萬人處於貧困之中。今天,我們正在試圖幫助消除絕對貧困。」作為國際農業發展基金駐華代表,馬泰奧對於中國減貧情況十分熟悉。

馬泰奧接受媒體採訪

「在甘肅召開這次非常重要的國際會議,邀請來自不同組織、不同國家的專家來甘肅討論扶貧問題,是對甘肅省在扶貧方面所做努力和所取得成就的肯定。」馬泰奧說,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一直陪伴中國走過這一歷程,並在過去幾年裡支持中國政府減少農村貧困。這也包括甘肅,我們於2013年在甘肅完成了一個非常成功的項目,得到了中國政府和甘肅人民的高度評價。

在絕大多數貧困地區,產業是減貧的必由之路。但在甘肅隴南這樣山大溝深、人多地少的地方,信息閉塞、銷售渠道狹窄、市場對接層次低等眾多因素一度成為當地產業發展的羈絆。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利用有限的扶貧資金,在補齊基礎建設「短板」的同時,打破空間壁壘,實現減貧效益的最大化,成了重中之重。

脫貧攻堅開始後,隴南市委市政府經過反覆論證,認為電子商務正是那把可以打開空間桎梏的「鑰匙」。

政策傾斜,培育人才,發展物流,鋪設網絡,建設配套硬體設施……一系列精準的動作,讓電子商務在短短幾年內成為隴南後發趕超的「數字動力」,從1個到450多個,覆蓋全市貧困村的電商服務點,構起一張連接「山裡」與「山外」的無形之網。

「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各大快遞公司的專車上門取件。

「滴滴滴……滴滴滴……」25日下午,走進成縣「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網絡訂單提示音此起彼伏。

接訂單、分裝、打包、發出……數十位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工作井然有序。

「我們經營的500餘種特色產品涵蓋隴南8縣1區。萬名『合伙人』分布在全國各地。」負責人趙武強說,以前是隴南人賣本地農產品,現在是全國各地的人都在幫我們賣隴南農產品。

2018年成立的「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是成縣中小網商提供網貨「一件代發」服務的專業網貨供應平臺。目前,吸納了隴南市100多家合作社和農業企業生產的500多種優質農產品入駐平臺,吸納分銷代理1.5萬餘人,日均銷售額達5萬元。

在「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隴南電商服務中心等的深入考察,令馬泰奧印象深刻。

「隴小南」網貨供應中心,與會嘉賓紛紛購買甘肅特產

「減少貧困的主要問題是,你必須幫助農戶進入市場,他們才能銷售產品,才能增加收入。」馬泰奧說,「在過去,我們投資的主要方向是修建連接農場、市場和倉儲的公路,幫助農民儲存和銷售。當今的世界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戶可以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直接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這是一個電商幫助農民和貧困戶增加收入的很好的例子。」

展望:全球減貧合作美好未來

一路東行,高聳的山間雲霧繚繞,白牆灰瓦的中式民居錯落其間,每個村落都有水泥硬化路面通往村外,脫貧攻堅帶給隴南山區顯而易見的變化。

順著這些路,年輕人走出大山闖前景,孩子們考進城裡的大學,從未翻過山頭的老人們,也能走進城裡看看。

羅伯特·沃克用手機記錄甘肅減貧的細節。

如何能將眼前看到的變化和經驗與世界共享,讓其他國家和地區借鑑和參考,是英國皇家社會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外籍教授羅伯特·沃克一直在探索的事情。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外國友人,我希望我們可以成為朋友,請你們將我們隴南的土特產宣傳給更多的人。」成縣陳院鎮白馬寺村的95後「網紅」尚育康,在向與會嘉賓介紹自己的貴妃雞養殖合作社時,還不忘推廣當地特色農產品。

5年前,原本在外打工的尚育康看到家鄉開始發展電子商務,決定回鄉創業,養殖貴妃雞,成為了村裡少有的「留守青年」。他成立貴妃雞養殖合作社,統一為貧困戶發放雞苗,上門傳授養殖技術,回收貧困戶養殖的雞進行電商銷售。

如今,尚育康合作社已帶動周邊27戶貧困群眾養殖貴妃雞5000餘只,年銷售額達100餘萬元。

與會嘉賓認真記錄隴南電商扶貧模式。

「電子商務是令人驚喜的銷售方式,人們可以站在或者坐在鏡頭前,卻像在市場裡一樣輕鬆購物。」考察途中,羅伯特·沃克認真地拿起手中的手機,記錄下所有細節。

「這改變了我的思路。」羅伯特·沃克說,網絡銷售不是面對兩三個人,而是成千上萬人,這是鼓舞人心的模式,是可以在世界的另一端複製的。問題是有多少人可以參加到這個進程中來,如何讓他們共同工作,以得到網絡帶來的力量,我將會帶走這裡的信息,繼續做此方面的研究。

深入思考,持續探討,讓考察變得更有價值。

鍥而不捨,馳而不息,讓取得的成效得以持續和提升。

甘肅還在進一步查漏補缺,堅持「四個不摘」,實現鞏固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接續推動脫貧摘帽地區鄉村全面振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前路漫漫,任重道遠。

與會嘉賓現場聽取成縣鑫園中藥材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模式介紹。

「這次研討會,毫無疑問對甘肅是一種鼓勵。通過這樣的交流活動,我相信甘肅在這方面的工作會做得更好。」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屈四喜說。

肯定的目光讓隴原兒女備受振奮,探討的聲音讓前行的步伐愈發有勁。

在世界的矚目下,我們篤定前行。

(文中圖片均由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洪文泉 楊唯偉攝)

相關焦點

  • 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舉行 視頻連線阿根廷副議長、正義黨主席...
    北京時間11月24日下午,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視頻連線聯合國機構高級別代表,拉美、非洲等發展中國家官員。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外文局、甘肅省人民政府、中國國際扶貧中心、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農業發展基金和世界糧食計劃署聯合主辦,主題為「後疫情時代全球減貧創新與合作」。來自政府、駐華使館、高校、私營部門等12個國家和4個國際組織近百人參加了研討會。與會嘉賓圍繞會議主題,探討如何在全球範圍內縮小數字鴻溝,讓貧困人群從數字創新中受益,加速抗疫合作和減貧知識分享和交流。
  • 唐仁健會見參加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外方嘉賓和國際組織代表
    省委副書記、省長唐仁健11月24日下午在隴南市武都區會見了前來參加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的外方嘉賓和國際組織代表。他說,甘肅是全國脫貧任務最重的省份,貧困面積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我們充分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緊緊圍繞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六個精準」,因人因地、因貧困原因、因貧困類型分類施策,支持和鼓勵全社會參與扶貧,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和歷史性成就。甘肅脫貧攻堅的實踐探索,從地方層面生動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向貧困宣戰的宏偉實踐。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中國援寮國減貧示範合作技術援助項目在萬象市版索村和琅勃拉邦省象龍村開展。自2017年9月啟動至今,兩個示範項目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項目取得顯著成效。朱海鵬攝(人民視覺)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  自然資源的利用更可持續  詹姆斯·林奇  臨近歲末,中國在實現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的目標方面取得了令人讚嘆的成就
  • 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戰脫貧攻堅|推動全球減貧事業發展
    國際人士普遍認為,中國如期實現全面脫貧目標不僅是本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偉大成就,也將為全球減貧事業注入信心和動力,為各國推進減貧工作提供參考借鑑,加快推動全球減貧進程。通過打造「中外減貧案例庫及在線案例分享平臺」,開展全球減貧案例有獎徵集活動等舉措,中國同各國決策者、國際組織的實踐者共享減貧項目信息,方便各方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中國將生態文明寫入憲法,並確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這促使人們關注自然資源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應對空氣、水、土壤和塑料等汙染挑戰的必要性。在農村地區落實生態文明理念的成效顯著。
  • 國際社會: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
    人民網聯合國10月16日電(記者 李曉宏)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同中國國家行政學院16日聯合舉辦「加強公共機構作用,實現減貧和可持續發展」線上研討會。與會各方表示,中國減貧成就令全世界矚目,為全球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作出重大貢獻。
  • 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將走向何方?——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側記
    「中國為全球經濟的發展,促進經濟、拓展貿易、擴大投資等都作出了貢獻。」……在日前召開的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來自比利時、匈牙利、柬埔寨、塞內加爾等國家和地區的外方參會人士紛紛高度肯定中國減貧成就及經濟發展貢獻。
  • 《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圖書首發
    11月24日,在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中國外文局發布《中國關鍵詞:精準扶貧篇》多語種版本、《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 2020》英文版。此外,他在序言中表示,「2020年也是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與中國合作的第40周年。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與中國在消除世界範圍內的貧困和飢餓方面有著共同的願景。我很高興地看到,在消除農村貧困的進程中,國際農業發展基金一直是中國的重要合作夥伴。我希望這本書有助於分享中國的成功減貧經驗和知識,並為其他國家實現農村可持續發展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啟示。」
  • 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為在全球層面更高效地解決貧困問題,我們需要展開更多更具包容性的多邊合作。幾十年來,各國在貿易投資和公共衛生等領域持續展開合作,許多國家成功擺脫貧困,走向富裕。我們面臨的貧困挑戰不分國界,一定要努力推動和深化多邊合作。媒體在減貧問題上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媒體能夠推動各方對減貧議題保持足夠關注度,讓貧困群體能夠更多參與減貧決策。
  • ...多語種系列圖書和《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圖書發布
    央廣網隴南11月24日消息(記者王妍)11月24日下午,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的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上,《中國關鍵詞:精準脫貧篇》多語種系列圖書和《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正式對外發布。2020全球減貧夥伴研討會24日在甘肅省隴南市召開(總臺央廣記者 王妍攝)《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由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編著、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聯合策劃,外文出版社於2020年11月出版。
  • 潘基文:亞洲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劉亮)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15日在北京舉行。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在視頻致辭中表示,亞洲國家是全球減貧事業的排頭兵和主要貢獻者。中國對全球減貧有著突出貢獻。潘基文稱,今年年底,中國有望實現既定脫貧目標,成為第一個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消除貧困」的發展中國家,這堪稱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蹟」。這意味著,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將獲得糧食和必需品,並能獲得基本福利保障。
  • 人民日報和音:為加速全球減貧進程貢獻智慧和力量
    僅中國的努力,就極大促進了與世界減貧有關的千年發展目標的實現。」立己達人,兼濟天下。在推動自身減貧進程的同時,中國始終在力所能及範圍內向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從設立中國—聯合國和平與發展基金和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到在「東亞減貧合作倡議」、中非減貧惠民合作計劃框架下紮實推進合作項目,再到不斷深化共建「一帶一路」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對接……中國以實際行動為推進全球減貧事業作出貢獻。根據世界銀行報告,「一帶一路」倡議全面實施將使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今年6月,中國作為創始成員參加聯合國「消除貧困聯盟」。
  • 《數據與世界》: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櫟):博鰲亞洲論壇15日發布的《亞洲減貧報告2020》指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影響亞洲各國貧困變化的最直接因素。儘管面臨重重挑戰,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伴隨著巨大經濟增長,亞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轉型從根本上改變了全球經濟和貧困治理的格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的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報告還指出,在各國均面臨疫情衝擊的背景下,中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減貧成果。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成功使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累計脫貧人口接近歐洲總人口數,對亞洲乃至全球減貧事業作出的貢獻最大。
  • 《亞洲減貧報告2020》:中國減貧成果令人矚目
    12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亞洲減貧報告2020》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報告以「全球化變動與公共危機影響下的亞洲貧困」為主題,梳理了亞洲減貧最新進展和面臨的挑戰,總結了亞洲減貧的成就和經驗。  報告指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亞洲各國和地區減貧工作面臨重重挑戰。儘管如此,亞洲仍是對全球減貧貢獻最大的地區。截至2019年,大部分亞洲發展中國家貧困發生率已經降到了3%以下。如果以收入性貧困指標來衡量,亞洲的極端貧困發生率僅為1.85%,正進入徹底消除極端貧困的重要階段,邁向緩解相對貧困的新時代,有望在2030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一個目標上取得較大進展。
  • 中國減貧的奧秘是什麼
    原標題:中國減貧故事為何如此動人在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上,一位國際人士讚嘆:「因為經歷過貧困,我深深感到,貧困不僅會在物質上,也會在精神上削弱人們的能力,讓人失去自我價值認同。正因如此,消除貧困才顯得如此重要,中國成功的減貧故事才如此動人。」
  • 「地評線」京彩好評:黨建領航 澎湃全球減貧中國偉力丨時評
    12月14日,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在賀信中指出,中國將繼續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水平。消除貧困是人類共同理想。日前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中國在積極履行國家責任的同時,為全球減貧事業貢獻出有速度、有力度、有溫度的「中國方案」,這離不開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正確性,離不開各條戰線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科學性,離不開把黨的理論轉化成為幹事新動力的系統性。
  • 《中國扶貧案例故事選編2020》英文版圖書在隴南首發
    這一成就將使中國成為第一個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1的發展中國家,這比全球目標的實現提前了10年。這一非凡的成就將極大地激勵其他國家。中國在消除貧困方面取得的成功將為這些正在努力減少並最終消除貧困的國家提供寶貴的經驗。
  • 積極促進國際減貧合作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堅持南北合作為主渠道、南南合作為補充的國際發展合作格局,推動發達國家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援助,構建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夥伴關係,為減貧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我們提倡國際社會交流分享減貧經驗,鼓勵支持發展中國家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提升自身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國際減貧的內生動力。
  • 【地評線】南方網評:「中國成就」加速世界減貧進程 「中國力量...
    習近平主席指出,要打造包容性、可持續、有韌性的未來,不斷推進全球減貧事業至關重要。中國即將提前10年實現消除絕對貧困目標。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7億多人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中國願同各國一道,合力建設遠離貧困、共同發展的美好世界。  貧困是人類長期面臨的社會現象。
  • 專訪:希望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訪比利時前首相萊特姆
    新華社布魯塞爾12月16日電 專訪:希望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訪比利時前首相萊特姆新華社記者潘革平出席人類減貧經驗國際論壇的比利時前首相伊夫·萊特姆15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新冠疫情正在影響全球減貧進程,希望各國通過相互學習、多邊合作恢復經濟增長,幫助全球減貧事業儘快重回正軌。
  • 推進全球減貧、分享中國經驗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
    「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 中國社科報楊崇海 攝中新網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陳溯)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高端智庫主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農村發展研究所承辦的「國際減貧理論與實踐」專題論壇舉辦,會議旨在推進全球減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