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想不到的結局 史上最強戰列艦大和號 最後戰績僅三架美軍戰機

2020-12-03 聊歷史的書蟲

如果要說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相信能有無數人脫口而出大和號這個名字,那是在1941年的12月16日,人類歷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正式服役。這艘出自於日本的巨無霸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6.4萬噸,同時裝備三聯裝460毫米主炮三座,三聯裝155毫米副炮四座,主炮副炮同舷指向射擊時的後坐力達12000噸,火力簡直可以用逆天來形容。

想當年,日本為了建造這種空前強大的戰列艦,節衣縮食東挪西借增添大量新式設備,並且專門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以及3臺70噸酸性平爐,為此除了超高1000萬美元的花銷,吳海軍工廠的船塢也加深了一米。這艘巨艦造成之後,被冠之以「大和」之名,成為日本的鎮國神器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然而在實際上,這一艘日本國寶6.4萬噸級別超級戰艦「大和號」並沒有創造出什麼太驚人的戰績,作為大炮巨艦時代最後也是最大的輝煌,大和號的出現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加上日本這艘巨艦被視為國寶,大部分時間都在海港遊弋示威,輕易也捨不得動用,反而在有限的作戰任務中還會遭到美軍潛艇的襲擊,所以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戰效果。

在二戰之末的1945年,在衝繩島戰役中,為了將美國大兵們遏制於日本本土最後一道屏障之上,日軍方面在3月初制定了代號為「天一號作戰」的計劃,短時間集中了3000架飛機,單單是自殺式飛機就達到了2000架,部署在衝繩島等戰略要地,企圖在美軍登陸時實施突擊。

為了配合這一計劃,日軍本部總算想起來大和號的理論上的絕對戰力,隨即命令「大和」號配合這次的行動。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結果,艦隊剛剛出動就被美軍潛艇發現,沒多久,美軍密密麻麻的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機蜂擁而來,這支艦隊的命運危在旦夕。

1945年4月7日12時31分,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開始進行第一波攻擊,大和號左舷被集火,有4枚炸彈落到了第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千克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

12時43分,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23分,又經歷了多次攻擊的大和號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大和沉沒全艦2498名陣亡倖存者僅269人生還。

在大和最後的戰鬥中,美軍一共損失四架「地獄俯衝者」轟炸機、三架「地獄貓」戰鬥機、3架「復仇者」魚雷轟炸機,共計十架飛機,除了被日軍菊水自殺式飛機撞毀的,這一艘巨艦對美軍造成的損失僅僅只有三飛機。

相關焦點

  • 是誰擊沉了「世界最強」戰列艦大和號——來自227架艦載機的群毆
    1945年,4月6日入夜前美軍偵察機就已經發現了駛向衝繩的「大和」號,當晚兩艘潛艇也發現了大和。美軍計劃動用386架飛機,但由於天氣和其他原因最終只有227架進行了攻擊。來自搭載於「大黃蜂」號上的14架「地獄俯衝者」,掀起了下一輪攻勢。SB2C「地獄俯衝者」比炸彈更具毀滅性的是魚雷攻擊。從「大黃蜂」號起飛的由8架「復仇者」組成的機群,從「大和」號的左舷接近。美軍從攻擊「武藏」號的過程中,學到了一個寶貴經驗,即需用魚雷集中命中一邊舷側,來加速戰列艦的傾覆。
  • 大和號戰列艦,最強的戰列艦,最豪華的旅館,美軍艦載機最貴靶船
    4月1日,美軍發動衝繩登陸戰,在這場被英國首相邱吉爾稱之為戰爭史中最激烈、最著名的戰役中,日軍高層不甘註定的失敗,決定出動其鎮國之寶——海軍第二艦隊旗艦大和號戰列艦,準備對衝繩周圍海域的美軍艦隊發動自殺式攻擊!
  • 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美軍僅僅損失十架戰機就將其命運終結
    1912年首次出航的鐵達尼號,其建造噸位和各項設施在當時都是最頂級的,被稱為「永不沉沒的船」和「夢幻之船」,卻在大西洋觸碰冰山釀造了史上最大的海難。誰會想到建造數年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會被美軍以損失十架飛機的代價擊沉呢?
  • 戰績全靠「蹭」:大和號戰列艦最終被現實打臉
    【話說軍世】頂著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這一光環,1945年大和號戰列艦看著自己巨大的身軀,再看看手中的戰績列表,比剛服役時僅僅多了幾行字而已完全驕傲不起來。戰績全靠「蹭」:大和號實際戰績確實有點水作為大和號的「最佳的戰績」,甘比爾灣號護衛航母一直被認為是大和號擊沉的,至少在大和號自己看來是這樣的,不過,實際上雷伊泰灣海戰美軍的統計卻不是這樣的。
  • 日本的最強戰列艦,大和號戰列艦,為何會得到海上怪獸的稱呼?
    所以日本在1937年11月4日的時候,開始動工建造大和號戰列艦,1941年12月16日,也就是在二戰期間,大和號戰列艦開始服役了。不過為什麼大家會將其稱作是一艘海上怪獸呢?大和號戰列艦其實是屬於四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其中一艘,要說到怪獸的話,大家的第一反應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那龐大的身軀,而大和號戰列艦人類海軍軍艦史上規模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了。
  • 海軍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
    海軍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來自」鐵霾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大和」型戰列艦的誕生可謂是生不逢時
  • "大和"最後一戰:美軍戰機終結大艦巨炮時代
    前一年的雷伊泰灣海戰中,幾百架美機經過9個小時的空襲,將20枚魚雷、17顆炸彈和18顆至近彈打進「武藏」號的軀體,終於把這艘巨艦送入海底。但同行的「大和」號成功挺過了從天而降的鋼鐵風暴,全身而退。1945年3月19日,美軍轟炸日軍殘艦雲集的吳港,「大和」號再度成功避走。現在,這艘幾度脫逃的敵艦正以22節航速南下,朝集結於衝繩海面的美軍第五艦隊主力直撲過來。
  • 1945年,逃命中的大和號戰列艦,遭到美軍艦載機集中轟炸
    1945年4月7日,日本九州島西南海域,美軍艦載機編隊在巡邏時發現了日本海軍的大和號戰列艦,雖然大和號察覺不妙立刻開溜,但軍艦的速度如何能與飛機相比?大和號還是遭到美軍的集中攻擊。 了解二戰史的小夥伴應該知道,大和號是日本海軍的旗艦,號稱世界上體型最大的戰列艦,可以說日本海軍耗費了大量資源,才打造了這麼一艘巨艦。
  • 空艦對壘時:空中攻擊處於主動態勢,大和號戰列艦被空中戰機擊沉
    日本海軍建造2艘大和級戰列艦,不僅滿載排水量大,而且主炮口徑大彈丸爆炸威力大,就是走了質量建軍之路,企圖憑藉大和級戰列艦的巨大威力,尋戰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主力戰列艦進行決戰,以取得對美海軍太平洋艦隊的優勢。
  • 大和級戰列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它的結局如何?
    我們今天就以當時最強大的戰列艦大和號為例講述它悲慘的結局。二戰最強戰列艦是日本的大和級但只有2艘大和級戰列艦隻有大和號和武藏號建成,本來計劃建造4艘但最終只完成了這兩艘。大和號是1941年12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武藏號是1942年8月編入日本聯合艦隊。
  • 日本二戰歷史唯一,一艘擊沉美軍航母的戰列艦,金剛號,戰列艦 雷伊泰灣大海戰
    而日軍兵力只有:4艘 航空母艦,9艘 戰列艦,19艘 巡洋艦,34艘 驅逐艦,約200架飛機,另有駐 菲律賓、臺灣的約500架陸基飛機提供支援。 從以上兵力來看是日軍此戰變得毫無意義,幾乎難以取勝。 1944 10月23號,日本水兵在日記中寫到: 明天就決戰了心情難以平復,我相信我帝國海軍一定戰勝敵人,我軍已經快抵達指定位置,美軍絲毫沒有動靜,這讓我在不安中,度過一個平靜的夜晚,剛才鈴木中尉說明天將率領,四架戰機組成的敢死隊員
  • 登峰造極的大和號戰列艦,大炮巨艦時代的落日餘暉
    美國的衣阿華級戰列艦,從二戰後期服役到21世紀,是美國最大的戰列艦。他的參數比起大和級來差了不少,標準排水量44560噸,滿載排水量55710噸,主炮為9門406毫米火炮,副炮為20門127毫米火炮,裝甲總重18466噸。對比大和級來說,衣阿華級戰列艦全面處於下風。
  • 日本無敵的大和號戰列艦,海上力量的霸主,只能用飛機輪番炸沉
    雖然在二戰時航母已經出現,但是日本方面的「大和」號戰列艦,依然在其海上力量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和」與「武藏」兩艘戰列艦是日本絕對的戰力代表,有人曾經分析認為,這兩艘戰列艦的服役對後來偷襲珍珠港有一定的影響,給予山本五十六很大的底氣。
  • 極度保密的大和號戰列艦,從生到死都是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二戰日軍虛報戰績,山本五十六信以為真去前線,結果被美軍擊斃
    一、潛艇戰績吹牛:結果中途島失敗拿1942年4月珊瑚海之戰來說,結果是日軍輕型航母祥鳳號被擊沉,翔鶴號和瑞鶴號被炸傷,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沉沒,約克城號受傷。雖然損失差不多,但是列剋星敦號航母是重型航母,也是當時美軍最大的航母。
  • 五炮塔重巡洋艦:慘遭三十架戰機轟炸,最終被自己人善後
    而換下來的20座155毫米主炮塔,並沒有「浪費」,每艘大和級戰列艦分到了四座,兩艘大澱級輕巡也共用了4座(實際只完成一艘),不過大和級戰列艦最終只完成了兩艘,用了8座主炮塔,在大和號最後的防空戰中,其密集的防空火力,看似強大,不過實際上效率十分低下,和「與空氣搏鬥差不多」。
  • 大和號戰列艦的裝甲防禦有多強?美軍戰列艦抵近射擊後結果是這樣
    「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耗巨資建造的一艘超級巨艦,它的終極任務是與美軍最新型的戰列艦來一場世紀炮戰,因此,它的裝甲防禦力尤為受到重視。 舊日本海軍建造的世界最大戰列艦「大和」號裝備了9門460毫米的巨型主炮,這或許是軍迷最為津津樂道的事,不過,「大和」號厲害之外,不僅僅是此巨炮,其防禦力也遠遠凌駕於其之前的其他戰列艦之上。 舊日本海軍在「大和」號之前建造的戰列艦是1920年下水,1921年服役的長門級二號艦「陸奧」號。
  • 德國俾斯麥號,與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誰的實力更強
    與日本大和號戰列艦,誰的實力更強  俾斯麥號戰列艦,是當時德國工業最發達的時期建造的,按照戰列艦為主的一戰思維,裝甲厚哭,火力猛,後被當時海上號稱第一的英國海軍擊沉,從而改變了已戰列艦為主的海戰思路,轉而發展已潛艇為主的海戰思路。
  • 日本海軍絕密「王牌」,被各種保密措施「包裹」的大和號戰列艦!
    大和級戰列艦,不但是日本海軍建造噸位最大的戰列艦,也是世界戰艦史上迄今為止服役最大的戰列艦,沒有之一。在航母稱霸海洋的最初階段,守舊的日本海軍將領仍然在堅持著戰艦「大」既是戰力的強的觀點。原本計劃建造四艘大和級戰艦,因戰爭原因實際上僅完成了其中的兩艘。
  • 二戰中,日本擁有多少艘戰列艦,沉沒了多少艘
    其中長門級戰列艦是當時舊日本海軍所擁有的戰力最強的戰列艦,其8門410毫米主炮是口徑最大的,3萬9000噸的滿載排水量也是最大的,在現代化改裝後,雖然航速有下降,不過依舊有25節的最大航速。到1940年,兩艘大和級戰列艦相繼下水,並於1941年服役後,日本海軍共計擁有12艘戰列艦,尤其是成為最大戰列艦的大和級,理論上擁有戰勝全部同時代戰列艦的強大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