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相信能有無數人脫口而出大和號這個名字,那是在1941年的12月16日,人類歷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正式服役。這艘出自於日本的巨無霸排水量達到了驚人的6.4萬噸,同時裝備三聯裝460毫米主炮三座,三聯裝155毫米副炮四座,主炮副炮同舷指向射擊時的後坐力達12000噸,火力簡直可以用逆天來形容。
想當年,日本為了建造這種空前強大的戰列艦,節衣縮食東挪西借增添大量新式設備,並且專門從德國購進了15000噸水壓機以及3臺70噸酸性平爐,為此除了超高1000萬美元的花銷,吳海軍工廠的船塢也加深了一米。這艘巨艦造成之後,被冠之以「大和」之名,成為日本的鎮國神器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然而在實際上,這一艘日本國寶6.4萬噸級別超級戰艦「大和號」並沒有創造出什麼太驚人的戰績,作為大炮巨艦時代最後也是最大的輝煌,大和號的出現可以說是「生不逢時」,加上日本這艘巨艦被視為國寶,大部分時間都在海港遊弋示威,輕易也捨不得動用,反而在有限的作戰任務中還會遭到美軍潛艇的襲擊,所以其象徵意義遠大於實戰效果。
在二戰之末的1945年,在衝繩島戰役中,為了將美國大兵們遏制於日本本土最後一道屏障之上,日軍方面在3月初制定了代號為「天一號作戰」的計劃,短時間集中了3000架飛機,單單是自殺式飛機就達到了2000架,部署在衝繩島等戰略要地,企圖在美軍登陸時實施突擊。
為了配合這一計劃,日軍本部總算想起來大和號的理論上的絕對戰力,隨即命令「大和」號配合這次的行動。4月6日,以大和號為旗艦的第2艦隊10艘軍艦在伊藤整一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從瀨戶內海西部的德山錨地起航。結果,艦隊剛剛出動就被美軍潛艇發現,沒多久,美軍密密麻麻的戰鬥機、轟炸機、魚雷機蜂擁而來,這支艦隊的命運危在旦夕。
1945年4月7日12時31分,美國海軍58特混編隊開始進行第一波攻擊,大和號左舷被集火,有4枚炸彈落到了第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千克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
12時43分,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23分,又經歷了多次攻擊的大和號主炮彈藥庫發生爆炸,大和沉沒全艦2498名陣亡倖存者僅269人生還。
在大和最後的戰鬥中,美軍一共損失四架「地獄俯衝者」轟炸機、三架「地獄貓」戰鬥機、3架「復仇者」魚雷轟炸機,共計十架飛機,除了被日軍菊水自殺式飛機撞毀的,這一艘巨艦對美軍造成的損失僅僅只有三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