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新技術讓我們看得到RNA病毒翻譯和複製的動力學過程

2020-12-14 BioArt生物藝術

我們耳熟能詳的冠狀病毒、寨卡病毒、諾如病毒、登革熱病毒等等都是正鏈RNA(+RNA)病毒家族的成員,這一年來,我們已經看到,+RNA病毒感染帶來的不僅僅是健康威脅、還有巨大的社會負擔。然而,針對大多數+RNA病毒感染的治療方案,目前看來是太少了。

大多數+RNA病毒侵入宿主細胞後會執行病毒RNA(vRNA)的翻譯、複製、包裝等多個過程,這些過程的切換對於病毒後續的繁殖至關重要【1,2】,但是翻譯複製切換的機制是什麼,目前還不清楚。

與此同時,細胞自己也有一套檢測和控制病毒感染的機制,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許多RNA病毒會關閉宿主的翻譯和轉錄,妨礙宿主抗病毒反應。因此,病毒感染能夠成功是否就取決於最初幾個小時中病毒翻譯複製和宿主抗病毒信號間的動力學競爭呢?然而,目前的方法還無法靈敏地對病毒入侵初期的變化進行觀察。

2020年11月13日,荷蘭烏得勒支大學Frank J.M. van KuppeveldMarvin E. Tanenbaum研究團隊聯合在Cell雜誌上發表題為Translation and Replication Dynamics of Single RNA Viruses的研究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作者開發了一種新的單分子成像分析技術—VIRIM,以此來研究+RNA病毒的翻譯、複製,以及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利用這項技術,作者既觀察到了病毒在翻譯和複製過程中的動力學特徵,又找到了其中的瓶頸,為未來抗病毒的研究提示了可能的切入點。

作者開發的這種新的單分子成像技術VIRIM全稱為病毒感染實時成像(virus infection real-time imaging)技術,用以研究單個RNA病毒在活細胞中的翻譯和複製,這項技術的基礎是作者在2014年開發出的SunTag螢光報告系統【3】,作者將N端5個SunTag重複序列插入腸病毒CVB3,SunTag-CVB3完全能夠再現野生型CVB3感染的動態過程,實現螢光實時成像(圖1)

圖1:單分子成像技術VIRIM原理圖

這個成像系統幫助作者觀察到了CVB3感染的翻譯和複製中相互協調的動力學過程(圖2)。在大多數RNA病毒的傳播過程中,先天抗病毒應答中最顯著的是IFN信號轉導【4】。作者檢測了IFN信號隨病毒感染時間的變化,發現病毒與宿主之間的競爭發生在感染早期,CVB3誘導的宿主細胞變化在感染後迅速發生,IFN信號阻滯、宿主細胞翻譯停止以及核轉運障礙在感染後幾分鐘內出現,1~3小時內完成病毒的初次感染。作者將這種感染過程在宮頸癌細胞、肺癌細胞、腸道類器官中都做了驗證,證明了病毒感染的動力學過程具有普適性。但是在同一時間,單個細胞之間是具有異質性的。

圖2

圖2:早期CVB3感染的5個階段(phase1是vRNA的翻譯;phase2是vRNA的複製;phase3是新和成的+RNA的翻譯;phase4中的+RNA在準備新一輪的複製,同時一部分vRNA還在複製;phase5又是一波新+RNA的合成和翻譯。)

利用VIRIM技術,作者還確定了病毒成功感染的重要瓶頸。病毒RNA一旦成功複製,病毒就會大量複製;而如果轉入的病毒RNA複製失敗,病毒感染就會消失。因此,vRNA的複製是早期抗病毒信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是宿主發揮其抗病毒活性的重要靶點,這段時間的病毒信號轉導過程也是未來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

圖3:作者的思路圖

病毒感染的單分子成像技術VIRIM是研究病毒複製和病毒與宿主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它能夠讓我們觀察到病毒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不同狀態(圖3),作者認為這項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多種RNA病毒的研究。同時,作者推測自己的新技術未來還可以用於觀察解析抗病毒藥物的作用機制,幫助篩選在病毒早期感染時具有特定作用的新藥物。

原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10.019

參考文獻

1. Baggen, J., Thibaut, H.J., Strating, J.R.P.M., and van Kuppeveld, F.J.M. (2018). The life cycle of non-polio enteroviruses and how to target it. Nat. Rev. Microbiol.16, 368–381.

2. de Wit, E., van Doremalen, N., Falzarano, D., and Munster, V.J. (2016). SARS and MERS: recent insights into emerging coronaviruses. Nat. Rev. Microbiol.14, 523–534.

3. Tanenbaum, M.E., Gilbert, L.A., Qi, L.S., Weissman, J.S., and Vale, R.D. (2014). A protein-tagging system for signal amplification in gene expression and fluorescence imaging. Cell 159, 635–646.

4. Belkowski, L.S., and Sen, G.C. (1987). Inhibition of vesicular stomatitis viral mRNA synthesis by interferons. J. Virol.61, 653–660.

相關焦點

  • 新方法可研究單RNA病毒的翻譯和複製動態
    新方法可研究單RNA病毒的翻譯和複製動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16 15:24:48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醫學中心Marvin E.
  • 分子寄生蟲技術能干擾病毒複製?這可能是抵抗新冠的另一種方法
    從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出來,寄生蟲只是寄生物中的一個種類,而原文報導裡的molecular parasite應該翻譯成分子寄生物,如果翻譯成了分子寄生蟲,就變成了一個專有的學科的名字。 所以小夥伴問的問題其實是國內媒體翻譯的鍋。解決掉翻譯問題以後,應該是如何運用缺損性幹擾顆粒技術來治療新冠病毒?
  • Cell|利用單分子成像揭示應激顆粒中mRNAs翻譯過程
    近年來,在活細胞中使用單分子成像技術的研究已逐步揭示SGs的mRNA募集動力學,但是仍不清楚將mRNA隔離到SGs是否對基因表達有任何影響【2,3】。由於SGs的形成往往與翻譯沉默相吻合,人們推測SGs直接導致應激下的翻譯抑制,且普遍認為SGs中只包含非翻譯mRNA。然而,卻很少有直接證據支持這一猜想。
  • Cell:新研究繪製出SARS-CoV-2的高解析度基因圖譜,並指出這種病毒...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韓國基礎科學研究院、首爾大學和韓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剖析了SARS-CoV-2 RNA基因組的結構。他們通過實驗證實了這些預測的亞基因組RNA的存在,並且它們可經核糖體翻譯為病毒蛋白。此外,他們分析了每個亞基因組RNA的序列信息,並揭示了這種病毒的基因在基因組RNA上的準確位置。
  • Science:新研究揭示可複製RNA的起源和複製機制
    2020年4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雖然遺傳信息通常編碼在DNA中,並通過DNA模板複製的方式傳遞,但是RNA也可以作為遺傳物質通過RNA模板複製的方式傳遞。人們已經描述了兩類蛋白催化的RNA複製系統。在第一種RNA複製系統中,專門的RNA依賴性RNA聚合酶複製流感病毒和登革熱病毒等RNA病毒的基因組。
  • Cell:重大突破!發現一類新的小RNA分子保護哺乳動物基因組
    圖片來自Cell, doi:10.1016/j.cell.2017.06.0132017年7月2日/生物谷BIOON/---我們的基因組是雷區,散布著潛在破壞性的DNA序列,不過在這些DNA上,存在著數以十萬計的哨兵在站崗。
  • 新冠重要藥靶RNA複製酶怎麼結合瑞德西韋?上海科學家聯合團隊搞...
    圖說:新冠肺炎病毒的RNA複製酶結合RNA和抑制劑瑞德西韋複合物的冷凍電鏡結構 中科院上海藥物所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郜陽)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抗疫攻關團隊聯合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等多家單位,首次解析新冠肺炎病毒重要藥靶RNA複製酶和抑制劑瑞德西韋的高分辨冷凍電鏡結構
  • 複製失敗後「倒戈」 這種病毒「殘次品」或是新冠剋星
    湖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及省部共建生物催化與酶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純琪介紹,在病毒領域,這種寄生現象比較常見。比如丁肝病毒,我們很多人體內都有,但是並不影響我們的健康,只有丁肝病毒和B肝病毒感染了同一個細胞,才能進行大量複製,丁肝病毒外殼使用了B肝病毒的外殼。
  • 施一課題組揭示新冠病毒的核心聚合酶複合物結構和生化特性
    自2020年1月以來,該病毒已迅速傳播到中國大部分地區和其他國家,形成全球大流行。截至目前(2020年6月1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全球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630萬例,死亡人數達37萬。SARS-CoV-2屬於冠狀病毒科(Coronaviridae),這是一組具有廣泛宿主範圍的正義RNA病毒。
  • |新冠病毒的複製和神藥Remdesivir的作用機理
    徵集活動自2月3日開始已經陸續收到各位大朋友和小朋友的稿件了,即日起我們會遴選一些精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宅在家裡玩科學 ●___今天讓我們來聽聽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的高級老師、同時也是咱們全國高級科技輔導員——和淵老師給咱們講講有關新冠病毒的知識。
  • 最牛逼的方法:通過手機來檢測新冠病毒
    研究人員結合SARS-CoV-2 RNA的crRNA來提高敏感性和準確性,並使用酶動力學直接定量病毒載量。與基於手機的閱讀器設備集成後,該檢測方法有可能實現SARS -CoV-2的快速,規範,即時檢查。研究人員表示,新型呼吸道病毒SARS-CoV-2已成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但檢測有症狀,無症狀和症狀前攜帶者仍是難題。
  • B肝在研新藥2項發現,鴨動物模型,降低肝腺病毒複製能力
    近期,科學家發現一種新治療慢性B肝策略,即肽核酸(PNAs)和小分子非編碼RNA(包括小幹擾RNA)一類新的寡核苷酸。這項研究發現是由加彭利伯維爾醫學院細胞和分子遺傳學生物學系等研究人員發表在2020年12月21日的Pharmaceuticals上。
  • Cell:從結構上揭示新冠病毒複製/轉錄複合物中解旋酶-聚合酶偶聯機制
    除了在病毒基因組的複製和轉錄中發揮核心作用外,RdRp還包含一個N端套式病毒RdRp相關的核苷酸轉移酶(nidovirus RdRp-associated nucleotidyltransferase, NiRAN)結構域,這個結構域功能未知,但具有對病毒傳播必不可少的酶活性。 holo-RdRp被認為在病毒生命周期中與一些輔助因子進行協調。
  • Cell觀點|功能性長非編碼RNA從「垃圾」轉錄物演變而來
    因此,人們期望在弱選擇下進化的多細胞真核生物的基因組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大量的,低豐度的非編碼RNA,這些RNA會產生小的(正和負)適應性效應。偽造的基因產生非特異性的轉錄噪聲(transcriptional noise),預計會被中性進化不斷產生和破壞。因此,複雜真核生物的進化動力學必定會產生一個充滿不斷變化的轉錄噪聲的基因組。
  •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新技術助力單細胞RNA測序數據聚類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6 14:35:34 英國威康桑格研究所Mara K. N.
  • 病毒的複製傳播與繁衍是怎麼回事?由新冠肺炎談病毒
    科學距離我們很遙遠嗎?不,其實我們每一天都與科學伴行。就拿當下我們正在抗擊的新冠肺炎來說吧。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體是一種先前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
  • 蝙蝠病毒為何如此致命?新冠病毒、SARS、Ebola絕非偶然!
    近年來,世界上爆發了幾次比較嚴重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包括SARS病毒、MERS病毒、Ebola(伊波拉)病毒、Marburg(馬爾堡)病毒以及新出現的2019-nCoV
  • 斯坦福駱利群院士2年5篇CNS:3篇Cell,1篇Nature和1篇Science
    參考消息: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19)31391-1第二篇 2019《Science》: 觀察全腦細胞動力學生理需求產生動機驅動,如口渴和飢餓,調節生存所必需的行為。
  • Cell:揭秘維持機體組織生長的分子機制
    2020年5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成年人機體組織中,組織和器官中的細胞數量保持不變,任何由細胞分裂所產生的新細胞都需要由其它細胞的損失來補償,相比之下,在出生後機體的生長過程中,當維持組織功能的同時,機體會產生過量的細胞來保證組織擴張所需,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確保機體從出生到成年過程中維持機體組織生長的分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