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產業發展至2020,已經是人設統治的世界。聚光燈打在身上,明星被迫表演。無論給的設定是否真實,這場危險遊戲已經開始。
人設,作為一種並不新奇的產物,正在強姦娛樂工業。
過去,它是二次元角色的專有名詞。但自2016年起,這個詞逐漸被粉絲佔領。如今,我們談「人設」,談的是一場「造詞」運動,一種明星如何賺錢、如何被喜愛的認知變遷。
在浩浩蕩蕩的追星進程中,一些詞語迅速崛起,又被光速淘汰。人們一邊追捧「人設」,偏愛那些身披「吃貨」「富公子」「美強慘」的偶像,一邊恐懼「人設」——當單薄的假面私下,失去「人設」的明星,似乎就無法維持體面和有尊嚴的生活。
娛樂產業發展至2020,已經是人設統治的世界。這個世界,就像一臺高速運轉的離心機,將那些不夠注目的年輕人殘忍地甩出體制。聚光燈打在身上,明星被迫表演。無論給的設定是否真實,這場危險遊戲已經開始。
一個詞,如何流行,又如何被顛覆。我們總結了2020年最易翻車,以及最受歡迎的人設,希望能從中找到某種規律:是個體的身份認同變了嗎?亦或是這個「多情」的產業,正變得更加「無情」?
翻車向
闊少 | 公子 | 大小姐:財富本身,已經足夠吸引眼球
(代表人物:周震南)
2017年,《明日之子》節目組曾前往周震南家中拍攝,別墅裝修奢華,母親穿金戴銀。當時,就有人稱呼他是「渝商富少」,但這一稱謂沒有出圈。回頭看,短短3年,偶像產業已經成了富人的天下——遍地是闊少、大小姐,似乎沒有點家底,都不夠資格做練習生。
是什麼讓娛樂圈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遙想10年前,我們愛的是草根偶像。有錢有勢的不是沒有:華晨宇大學開跑車,但出名靠的是「實力」和「二次元」;周筆暢出身音樂世家,是呂驥的重外孫女,也沒多少人提。那時,我們嚮往的是「英雄不問出路」的故事,做的是「北漂成名」的美夢。
然而,現在娛樂圈的階級變得固化了。搞藝術,成了中產階級以上的家庭才能實現的夢想,練習時間更長,出道風險未知的偶像產業尤甚。要出名,先投資,而財富本身,已經構成了這個時代吸引眼光的最大理由。有的偶像,不惜貸款、買假貨,也要撐起自己的「有錢」人設。
粉絲們愛「富二代」,愛的是「有錢」背後的「純粹」、「純潔」。言下之意,家中有礦,還來當明星,一定是真心熱愛、品味高級。而且有錢,還能避免娛樂圈大染缸的侵蝕。
但在「富二代」變成「賴二代」、「失信執行人」之後,這個人設已經成了經紀公司和偶像們避而遠之的形容。要知道,人設立得越招風,房子塌得越驚險。老話講「財不外露」,在愛顯擺的娛樂圈也是一樣。
打工人 | 社畜 | 土狗:僅屬於2020的一次性狂歡
(代表人物:章宇、楊超越)
《王牌對王牌》中的關曉彤
2020年的中老年頂流是靳東,青年頂流則屬於「土狗」。
過去,我們以為自己愛的是高嶺之花,是那些或威猛、或纖細、或霸氣外露、或仙氣纏繞的男人。我們的確愛他們,但遮羞布揭下,隱秘的心底藏著的都是充滿性張力的土系男孩。
「土系」,意味著靠譜。他們的英俊,本分老實;他們做事,不一定體面但妥帖;最重要的是,他們不像站在頂峰的偶像,真正距你千裡之外。因為說到底,跑得再遠,飛得再高,披上再華麗的皮毛,還是遮不住土壤的腥氣。
在娛樂圈,「土」不是個好形容,卻是個「貼近人們群眾」的好技巧,就例如下半年的人設還有「社畜」、「打工人」。在「打工」風流行的那一陣,娛樂圈人人都想「打工」。他們穿著上萬的衣服表演鋤地,把高奢品牌凹成居委會大媽的「戰袍」,甚至還有人把拍廣告、上綜藝比喻成「乙方打工」......
拜託,北京市最低時薪24元/每小時還領跑全國。要是有拍幾小時視頻,就能拿走幾百萬、幾千萬的工作,麻煩介紹給我好嗎?
年輕的白領們自稱「打工人」,折射的是時代心態的變化。而高收入還業務能力堪憂的藝人們這樣說,就太不合適了。如果登上福布斯的鹿晗、以「富有」出名的虞書欣都算是「打工人」,那麼為他們應援、控評、切專切雜誌的粉絲,又算得了什麼?
娛樂圈還能稱得上跟「打工人」和「土味」沾邊的,或許只有「村裡的希望」楊超越。但當楊超越都能在上海落戶、買房的時候,粉絲們就該清楚:那些曾經的土味少年、少女,在成為明星之後,已經實現了階級的飛升。他們就像那些混得不錯的親戚,過年的時候說自己辛苦、掙得少,其實不過是借抱怨炫耀罷了。
恐男 | 恐女 | 釣系:體現偶像專業素質的極端表演
(代表人物:裴珠泫)
驚恐的裴珠泫(最左),圖片:網絡
如果說,偶像職業生涯的攔路虎是「戀情」塌房,那麼,就有聰明人走向了它的反面——不僅不和異性打招呼,甚至看上去「恐男」、「恐女」,仿佛面前的不是同行,而是洪水猛獸。
這一「人設」從韓國女團Red Velvet隊長裴珠泫開始流行。只要和男藝人合作,她就是一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如果對方還有拉近距離的舉動,她就露出非常驚恐的表情。這樣的人設不是沒有好處,出道6年,她幾乎從未傳出戀情緋聞。後來,這種「技巧」傳到了內地,連2020的塌房之家「R1SE」也有好幾位「恐女」,時刻表現自己的職業素養,不忘和女性拉開距離。
可是,偶像們真的恐異性嗎?R1SE以實際行動給出了否定答案,10月,男團R1SE成員任豪被前女友控訴出軌,夏之光戀情曝光;11月,任豪被曝與姚琛、何洛洛私聯網紅玩密室逃脫;12月,焉栩嘉前女友曝光其劈腿......粉絲們這才發現,那些說好「談戀愛就失業」的哥哥們,私底下都玩得飛起。
圖片:《超新星運動》
且不探討「禁止偶像談戀愛」是否是一種畸形的飯圈文化。在「愛豆」的身份之下,偶像們的確有許多不成文、但約定俗成的職業要求。不談戀愛,走向極端是「恐男」、「恐女」,而對粉絲好的極致,被稱為「釣系」。
所謂「釣」,就是偶像們在普通的營業之外,還會主動迎接、說一些虐心暖心的話,或是根據粉絲的喜好做適當回應。打個比方,「釣系」偶像就是行業裡的「海底撈」,服務態度顯然高出一截,也就因此有了許多死心塌地的粉絲。
但無論是「釣」還是「恐」,只要是不合本質性格的人設,極端的表演必然伴隨著徹底翻車的危險。偶像們不會永遠不接觸異性,「釣」系看多了,也有油膩、做作的時刻。用力過猛,總會有反噬的時候。
吃香向
金瓜 | 金花:本質是安全的「拉郎配」
(代表人物:萬茜)
萬茜和姐姐們,圖片:萬茜微博
偶像們不敢找異性對象,又不想放棄CP熱度,怎麼辦?
這時就有了新詞:金瓜/金花。瓜為1,花為0。在飯圈內,粉絲常常私下給男明星拉CP。長相偏硬朗、荷爾蒙爆棚的一方,屬於稀缺物種,像被鍍了金身的「金瓜」。相反,偏陰柔的一方,則被稱作「金花」。無論是瓜,還是花,最大的特點是,幾乎能和所有人「和親」。就這樣,借著「和親」對象的熱度,金瓜金花們成為百家牆頭、萬人路好。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萬茜。在「人淡如菊」人設被群嘲之前,萬茜是人人稱道的「金瓜」——姐姐們都欣賞她的演技,想和她組隊。緊接著,她自彈自唱的清冷氛圍又被誇有氣質,有少年感。真正讓「金瓜」形象出圈的是她和其他姐姐的關係——海陸不自信的時候,萬茜安慰她:「我們都是站在一起的,女人是可以幫助女人的」;許飛被淘汰後,在微博上誇讚萬茜的魔力:「萬茜徵服這個世界的方式最獨特,大約就是眨眨眼,張張嘴,回回頭,跳跳腿,身後的人就都已迷出三尺口水,不人不鬼......」
且不討論「人淡如菊」這個只要還在娛樂圈,就必然會崩的人設,單純說「金瓜」。能被稱為「金瓜」「金花」的偶像,大多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萬茜成為「金瓜」後,熱度上漲,一度在虎撲女神大賽中打敗了楊超越。這都是「金瓜」「金花」人設獨特的好處——它意味著異性都喜歡他/她的同時,同性不嫉妒他/她。
一個好的「金瓜」「金花」,往往能憑藉著良好的路人緣吃飯。例如頂級「金瓜」嶽雲鵬,頂級「金花」賈玲。他們只靠B站用戶的剪刀手視頻,和各類頂流組CP,就足夠在圈內賺取熱度了。
泥塑 | 動物塑:模糊,不止性別
(代表人物:長得像柴犬的劉昊然)
這張柴犬的表情包又叫「劉昊然的邪魅一笑」,圖片:網絡
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結尾,託馬斯的妻子特蕾莎,夢見自己的丈夫變成了一隻兔子。她把「兔子」放進自己的口袋裡,感到很安全,也很哀傷。作者昆德拉說,哀傷以我們知道為前提,裡面是有美感的。有讀者解讀到,女主是希望丈夫變得弱小,變得和自己處在同等地位,而自己可以掌控他。
如果從粉圈的角度來看,特蕾莎的想像無疑是一次「動物塑」。近些年來,娛樂圈的「動物」越來越多,大多數是狗:「柴犬」劉昊然、「哈士奇」張若昀、「牛頭梗」孫紅雷。還有一些熱門動物是貓、兔子、豬、雞、鴨......
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可愛、弱小,同時都是家養動物。很少有粉絲說自己的偶像像狼、老虎、熊、鱷魚.....它們不夠萌,同時也具備太危險的攻擊性。南韓有偶像的暱稱是「豹子」,不過也只是學步的「小豹子」而已。
「塑」的另外一個重要分支叫「泥塑」。「泥塑」是「逆蘇」的諧音,是「正蘇」的反義詞。它的主要表現是,把男偶像「女化」化,把「哥哥」泥塑成「妹妹」、「女兒」、「嬌花」。這和動物塑有一些相似,當男性明星成為了「女性」,粉絲則擁有了兩性關係的主動權。
全員公主風的男團WayV
很多明星無法接受自己被「泥塑」。粉圈不成文的規定是,泥塑不要舞到正主前,有的明星(比如白敬亭)甚至會直接懟回去。但無論他們接不接受,「泥塑」已經從粉絲中的小眾圈層破圈了。伴隨著粉絲愈發強烈的「自我意識」,娛樂圈勢必要接受「萬物皆可泥」的準則。
比起等待粉絲「泥塑」,不如主動出擊。你看,某穿著公主服跳舞的男團就上熱搜了。玩笑而已,開得起玩笑的明星更迷人。
美強慘 | 溫度差:「反差」,是一種屢試不爽的創作潛規則
(代表人物:BLACKPINK)
臺上臺下的Lisa,圖片:網絡
反差,是小說故事的創作源。在讓故事更戲劇化的同時,也更加接地氣、更加真實。
這套創作論在粉圈也百試不爽。臺上是高冷御姐,臺下是甜妹;長相是清秀的小鮮肉,性格確實愛踢球的北京爺們兒;外表酷酷的「天王」,私下卻是愛喝奶茶的「小公舉」......在韓國女團BLACKPINK的走紅過程中,「反差」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試問,誰不喜歡生活中軟萌可愛,臺上又實力與魅力齊飛的Lisa呢?
舞臺人格和生活人格的反差,是最常見的一類。它的創作秘訣是,「裡」一定要比「表」更圈粉。外表可以酷炫、多情、高冷,但所謂的「真實人格」一定要吸引人。好的「內」人格,可以快速拉近與粉絲之間的距離,打造強烈的「溫度差」。
但要論吸粉能力,有一種最強反差人設叫「美強慘」,意為樣貌絕美,能力強大,命運坎坷。頂鍋蓋說,上一個因「美強慘」而出圈的是「魏無羨」「敖丙」和「潤玉」。女生裡,《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裡的白淺、《名偵探柯南》裡的灰原哀、《凡爾賽玫瑰》的女主角奧斯卡·傑吉爾都是標準的「美強慘」。
魏無羨,《陳情令》劇照
可惜,近幾年的娛樂圈都沒人能貼上這個標籤了。「夠強」這個形容,就已經擊倒了大部分的明星。如今的「美強慘」,只存在於文學和影視作品中,便宜了那些飾演「美強慘」的演員。換個角度看,如果「夠強」,誰還稀得用「夠慘」造人設呢?
總結
其實,只要在某個方面能做到極致,明星們就不再需要所謂的「標籤」了。可是在做到極致和走捷徑表演人設的分叉路上,大部分的明星都選擇了後者。把成功寄托在虛無的形容上,就像一輛行駛在冰面的汽車,啟動速度越快,翻車時間越短。
如果非要有一個「人設」,我們建議,比起追熱點,更安全和有效的方式是創造自己的標籤。就像沒有下一個「村花」,也沒有下一個「菊外人」、「爽言爽語」、「康巴漢子」。在魚龍混雜的娛樂圈,人人都有標籤,做不到同類中最閃亮,也要做最特別的那個。
——————
請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全現在」,朋友圈的世界也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