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臺》爆火背後的另一層含義:百味人間,生活不易,互相裝臺

2020-12-14 汪漁泊

前情提要看過《裝臺》這部電視劇的人,80%都會打四顆星,就是這樣一部由閆妮和張嘉譯領銜主演的群像劇,裡面每一個人都土得掉渣,卻成了口碑成績雙豐收的良心劇。究其原因只有一點:真實

文:汪漁泊(用心寫娛樂,用文字寫心)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裝臺》是以陝北西安「刁家村」這個城中村為大背景,可能整部劇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吃吃,一天到晚光知道吃。」

每集裡光胡辣湯、涼皮、肉夾饃、羊肉泡、臊子麵等等這些已經名聲在外的美食都讓人目不暇接,更別提蔡素芬在工地給裝臺工人們做的油潑辣子夾饃,燉菜,在家裡給刁順子頓頓不重樣的燃面,餃子,炒菜,就連生吃個西紅柿都讓人流口水等。

「一天到晚光知道吃」咋一聽像是形容飯桶一樣的貶義詞,但是在這個世界生存,僅靠空氣活著的大概只剩神仙了,普通人必定是要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幹活了才能掙得美好的生活,就像拼命掙錢的大雀一樣。

迫不得已,微笑面對

提起大雀兒,最先想到的是他面對交警直接將三輪車扛過馬路的情境,那個看起來強壯的讓人心酸的背影,所有人都在說他拼命掙錢是為了兩個「女人」,他的確是為了兩個女人,不過有一個是燒傷的女兒。

這部劇裡所有裝臺的底層人民,都皮膚黝黑,就這樣他們脫下衣服的時候,太陽曬出的背心印字還清晰可見,大雀典型的靠出賣力氣掙錢,他沒事蹬三輪,幫別人扛水泥袋子,搬煤氣罐,卻連兩碗面都不捨得點,吃不飽就多要辣子,就著饃,最後他還是倒下了。

當然也有想靠橫財發家致富的墩墩,幽默的猴子,悶聲幹活的油餅等等,他們似乎只關心三件事,每次幹活應得的工錢,每頓飯吃的啥,膚白貌美的女人。他們獲得清醒又真實,就像劇裡他們面對3000萬的活動費,只惦記鐵主任答應的10萬塊工錢,他們知道不該自己的絕不惦記。

有好有壞,環境使然

如果這個劇裡提出讓你討厭的幾個人,鐵扣主任算一個,他前面拖欠裝臺工人的工錢,下一秒去賄賂瞿團長,每次包攬了活搞砸了,他第一個不見蹤影。但是他身為秦腔團的一個主任,面對團裡的落寞,不得不去外面攬活,本想為家裡買個車,入股被騙,不上不下貧困的生活讓他嚮往成為有錢人,對有錢人的那種生活嚮往讓他迷失。

第二個應該就是蠻橫無理的刁菊花了,所有人都怕她,說她是刁順子家的「神」,神在陝西話裡就是沒人敢惹的意思,她打疤叔,罵父母,鄙視富二代,跟拜金的姐妹玩樂等等,看樣子像被慣壞的富家千金。但是她從小生活在魚龍混雜的城中村,父親又是靠體力掙苦錢的底層人民,母親又拋棄了她,那份缺失的安全感讓她生的一幅驕橫的模樣,她用這份驕橫偽裝自己。

最後一個應該是三皮,他陰魂不散地跟著蔡素芬,心裡那份愛慕最終扭曲,他隨意的向別人道出自己老師不堪的過往,站在暗處窺探蔡素芬的一舉一動,甚至睡在離她最近的地方,這些都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變態。劇中對他的過往很少交代,但是也有提及,他上學時候沉默寡言,估計被學生疏離欺負,也許在某一刻蔡素芬給過他生的光芒,所以他才用近乎變態的方式關心著蔡素芬。

人人都在搞裝臺

臺子搭好了,誰來唱戲,國際巨星。裝臺工人為明星裝臺;蔡素芬給裝臺工人做飯,裝臺他們的胃;蔡素芬是女人,女人用的一切靠商家,商家又為女人裝臺;國際巨星表演獲得開發商報酬,他們為開發商裝臺;最後這一齣好戲,變成開發商手裡的房子,房子又為老百姓的油鹽醬醋,百味人生裝臺,如此循環往復,誰都想成為臺子中央的人物。

富二代有房有車,卻求刁大順在秦腔團給他弄個表演的角色,鐵口老婆為了C位關了瞿團長的門等等,那個裝臺的人生高光時刻,永遠都讓人神往。

總結:#新聞聯播推薦裝臺#

一部《裝臺》真實的城中村場景,真實底層刁大順和蔡素芬重組夫妻生活,離婚的小賣部疤叔夫婦,坐擁百億的黑總,送快遞的,擺攤的,賣菜的,就是這些讓我們覺得活在了電視劇裡,希望國內多出這種精品的影視劇,不要動不動就是狗血的流產青春,莫名其妙的煽情雞湯,還有泛濫的粗糙劇情和滿屏分不清長相的僵臉。

(原創文章,轉載註明,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裝臺》:你真的看懂了嗎?這才是「裝臺」的真正含義
    刁順子1句話,深度還原《裝臺》靈魂!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味民俗特色劇《裝臺》,開播以來,收視破2,央視一套黃金檔新高、豆瓣開分8.4、口碑領跑同期國產劇、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相關話題更是熱搜不斷,堪稱本年度「現象級」的熱劇之一。
  • 刁順子1句話,深度還原《裝臺》靈魂!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
    刁順子1句話,解釋《裝臺》真正含義!今日,以裝臺為話題爆上熱搜!許多人不明白這部劇為什麼叫《裝臺》。《裝臺》播出首周,央視一套收視破2%,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豆瓣開分8.4,知乎8.7,成績一路飄紅的背後,盡顯貼近生活、細節紮實的大劇活力,成為了年底當之無愧的國產劇大熱門。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裝臺》以秦腔劇團裝臺的農民工們為主角,講述一系列接地氣小人物的人生百態,講真,這種題材,這樣的人設,並不符合一個爆劇的調性,它太不網紅了。但是,熱播初始,網友即拋出「白鹿原後陝西的另一張文化名片」這樣的熱評,各種元素的集合之下,《裝臺》整部劇,在當下追流量和熱點的大環境中,走出了特立獨行的姿態。
  • 《裝臺》導演感嘆: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秘拍攝故事
    這是陳彥先生原著《裝臺》裡的結尾。再看電視劇最後結局:三皮去了蘇州當保安,給刁大順把蔡素芬找回來,大雀媳婦周桂榮和女兒麗麗沒有跟著大順,菊花與二代過上了幸福生活。大團圓結局。「小說受眾面少,陳彥先生劇情衝突比較激烈,人物最後呈現出悲劇的走向,但是電視這個傳媒,要顧及大眾感受,把三皮與素芬和菊花的結局改編了,這也是得到《裝臺》作者陳彥先生允許。」《裝臺》導演回應了這一質疑及改編的構想。47歲的《裝臺》導演李少飛,這位畢業於陝西藝術學校的寧夏人,實際上幾十年一直生活在西安,跟著大名鼎鼎的導演劉惠寧學習導演。
  • 熱播劇《裝臺》背後真實的「裝臺」人生
    由閆妮和張嘉益主演的《裝臺》正在熱播,影片講述了一群「裝臺人」的故事。他們是每場精彩演出的堅實後盾,也是每個流光溢彩舞臺背後的「隱形」表演者。今天就跟隨記者的鏡頭,走近真正的幕後裝臺人。  這個周末,西安演藝集團的百年秦腔劇社三意社將來到寶雞太白山腳下演出。提前兩天,裝臺團隊就進駐劇場進行準備。
  • 《裝臺》背後的「裝臺」:用寫作裹挾社會生活的「湯湯水水」與方方...
    「現實生活劇的一股清流」,在評分「嚴苛」的豆瓣網友那裡,《裝臺》獲得了8.4分的高分,可見年輕一代也高度認可這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當參加讀者活動,被問想到沒想到《裝臺》電視劇如此火爆時,陳彥說:「我真的沒有想到,我是根據自己的精神和生活需要寫作。」的確,無論是《裝臺》所展現的後臺繁瑣工作,還是後來獲茅盾文學獎的作品《主角》中所呈現的演員的多面人生,陳彥始終在寫他最熟悉的生活、最打動他的生活。
  • 口碑爆棚的《裝臺》,央一大結局,央八接棒開播,續集也即將上映
    很明顯,這部《裝臺》之所以能在收視率和觀眾口碑上獲得雙豐收,主要是因為它展現了真實的生活狀態,帶有人間煙火氣。基於這一現實,我們看到了普通民眾的生活,也看到了這些看似不易的生活,給觀眾帶來了昂揚向上的人生鬥志,也帶來了更為深刻的人生思考。
  • 煙火味《裝臺》,比情節更打動人的,是什麼?
    但小編還是想說說跟我們最接近,最接地氣的《裝臺》。好劇,讓我們都回歸現實!《裝臺》的好評,讓蕭瑟了一年已進入寒冬的庚子螢屏驟然春意盎然。這是一部好劇——好看的劇不少,但好劇少有。這是嘛意思?哈,就像漂亮女孩不少,美女則鳳毛麟角。好看的劇多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
  • 說實話,看過《裝臺》,被勾起了很多欲望……
    不僅如此,劇中刻畫的小人物群像,更打通了全年齡層受眾的審美壁壘,該劇儼然已經一躍成為了當下最具話題討論度的「下飯劇」。8.4的豆瓣高評分無疑是《裝臺》品質的有力證明。小編還特意去翻閱了豆瓣評論區前幾頁的熱門留言,四五星好評幾乎是常態。
  • 《裝臺》導演道出真相: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開幕後秘密!
    《裝臺》雖然火了!但是你們根本不知道這背後的護故事!在這裡邊,有一個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想必你也猜到了,就是張嘉譯!裝臺因為張嘉譯的家,陝西省煤炭科學研究院和《裝臺》作者陳彥、電視劇編劇馬曉勇(電視劇匯中黑總扮演者)工作的陝西戲曲研究院在一條大街上,都是陝西人。
  • 《裝臺》究竟給我們 「裝」出了什麼 劇情是什麼 為什麼火了
    在2020年進入收官的時候,電視劇《裝臺》無聲無息地火了,這多少讓人有點意外。這部講述城中村一幫打工人碎碎子事和一個中年人矛盾糾纏的家庭故事的劇,似乎完全不是當下市場爆款該有的配方。  非典型《裝臺》究竟給我們 「裝」出了什麼,能一眼就將觀眾吸引住?  《裝臺》裝出了凡人生活的離合悲歡  追尋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描摹複雜多樣的世態人心,一直是中國電視劇的重要創作傳統。但就像前幾年流行的「小鮮肉」一詞所隱喻的那樣,當下電視劇的藝術創作普遍存在過度濾鏡化的問題,在追求爽感的過程中遮蔽了生活本身的褶皺。
  • 《裝臺》央視開播,原作你看了嗎?
    區別於市場常見的「流量 IP」的類型組合,《裝臺》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為國產劇市場注入一股細膩真實的西北風。故事鏡頭對準以刁順子為首的一群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從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揭秘《裝臺》配樂:貼近底層生活 突出高級陝味
    西部網訊(記者 趙昊)隨著電視劇《裝臺》的播出,這部充滿煙火氣的作品就一直被人們津津樂道,而除了劇情強大的吸引力之外,豐富巧妙的配樂及《不愁》、《我待生活如初戀》這兩首歌曲也為整部劇增色不少。「像刁順子的愛情,裝臺兄弟幾人的友情等等都是在凸顯溫情,然而劇中也深刻描繪了生活的艱辛,以及人們為了過上好日子去拼搏奮鬥的精神,那在這些情緒情感當中,再加入一些幽默詼諧的基調,就會體現出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就是我們當初敲定這四個主題的原因。」劉小山認為,這樣配樂會更有助於調動觀眾情緒,幫助大家深刻理解本劇想表達的內容。
  • 電視劇《裝臺》是一部濃烈、夠味的生活好劇
    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1套黃金時段播出,由著名演員張嘉譯、閆妮領銜主演,宋丹丹、秦海璐、陳小藝等助演,把演出舞臺後裝臺人的喜怒哀樂刻畫地入木三分,出神入化,他們隨著社會改革大潮而不斷求變,做著自我調整與適應,總是快樂地面對現實,在生活中不斷尋找樂趣和自身價值,有抓住時機提早富裕的有錢人,他們闊綽的生活,豪車、盛宴,一擲千金,有蹬著三輪車收舊貨的
  • 《裝臺》體驗百味人生,傳統藝術的發展全靠補貼,演出要有人領掌
    《裝臺》體驗百味人生,傳統藝術的發展全靠補貼,演出要有人領掌!說到傳統藝術大家第一反應就是要繼承,要發揚。但現實是殘酷的,很少有人願意為傳統藝術買單,傳統藝術少了角兒,就少了靈魂。在央視播出的電視劇《裝臺》裡面,陝西的秦腔是陝西人民的喜愛,也是傳統藝術,但是要想自力更生,很難。《裝臺》裝的是唱戲的臺,體驗的是生活不易。拋棄家裡的瑣事不說,就說裝臺。刁大順帶領著兄弟7~8個,在秦腔團幹裝臺工作。
  • 《裝臺》這部劇,裝了什麼樣的西安?
    11月29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芒果臺同步播出,小哥我不太看電視劇,但這部還是很興奮,畢竟劇在西安拍攝,還有很多西安元素,講述著西安人的故事。道北男神張嘉益、額滴神啊代言人閆妮主演,這倆在一起,已經十分期待。裝臺,就是給各種舞臺搭臺子的人,苦力活。
  • 電視劇《裝臺》:人民倫理和底層經驗的藝術表達
    但從喜劇表現的背後,仍然可以意會到原作者對生活和生命的更為深入的思考,理解作者以裝臺人為典型,書寫時代和更多人的命運的宏闊志向。《裝臺》的一個重要的「發現」,是將鮮為人知的裝臺群體推到了藝術世界的舞臺中央,讓他們以自身的經驗講述普通人的生命故事。刁大順從事著為劇院裝臺的工作,他的口頭禪是「咱就是個下苦的」,就是為他人搭臺,讓主角唱戲。
  • 「裝臺人」的 「愛」——我看電視劇《裝臺》
    文/臨海憑風愛情,這個詞真的很有魅力,古往今來一直出現在現實生活和影視等等文學作品中,讓人回味和思忖,她的酸甜苦辣和無窮魅力。眼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裝臺》在很好的表現接主旋律的同時,也全景式地講述了各方人物的愛戀,像天女散花般,色彩紛呈,給人以生活和生命的啟迪。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西安的「俗生活」如此親切
    《裝臺》的難得之處在於,以極為樸素的創作態度,把市井平民的生活狀態、精神世界、價值觀念等,盡最大可能地呈現在了屏幕上。它讓人想起播出於20年前的《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裝臺的工人管舞檯燈光設計的負責人叫「丁大師」,有一次這樣稱呼時被「丁大師」喝令停止,因為那次「丁大師」的老師也在現場,在老師面前承認「大師」的稱謂,這顯然是對老師的冒犯——類似這樣的細節,讓《裝臺》擁有諸多令人玩味的空間。  當然,據此認為《裝臺》有「媚俗」的嫌疑是不對的,它表現的就是俗世生活,俗世生活中的那些塵土與煙火,才讓一個個具體的人,有了血肉感、幸福感與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