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看過《裝臺》這部電視劇的人,80%都會打四顆星,就是這樣一部由閆妮和張嘉譯領銜主演的群像劇,裡面每一個人都土得掉渣,卻成了口碑成績雙豐收的良心劇。究其原因只有一點:真實
文:汪漁泊(用心寫娛樂,用文字寫心)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裝臺》是以陝北西安「刁家村」這個城中村為大背景,可能整部劇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吃吃,一天到晚光知道吃。」
每集裡光胡辣湯、涼皮、肉夾饃、羊肉泡、臊子麵等等這些已經名聲在外的美食都讓人目不暇接,更別提蔡素芬在工地給裝臺工人們做的油潑辣子夾饃,燉菜,在家裡給刁順子頓頓不重樣的燃面,餃子,炒菜,就連生吃個西紅柿都讓人流口水等。
「一天到晚光知道吃」咋一聽像是形容飯桶一樣的貶義詞,但是在這個世界生存,僅靠空氣活著的大概只剩神仙了,普通人必定是要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幹活了才能掙得美好的生活,就像拼命掙錢的大雀一樣。
迫不得已,微笑面對
提起大雀兒,最先想到的是他面對交警直接將三輪車扛過馬路的情境,那個看起來強壯的讓人心酸的背影,所有人都在說他拼命掙錢是為了兩個「女人」,他的確是為了兩個女人,不過有一個是燒傷的女兒。
這部劇裡所有裝臺的底層人民,都皮膚黝黑,就這樣他們脫下衣服的時候,太陽曬出的背心印字還清晰可見,大雀典型的靠出賣力氣掙錢,他沒事蹬三輪,幫別人扛水泥袋子,搬煤氣罐,卻連兩碗面都不捨得點,吃不飽就多要辣子,就著饃,最後他還是倒下了。
當然也有想靠橫財發家致富的墩墩,幽默的猴子,悶聲幹活的油餅等等,他們似乎只關心三件事,每次幹活應得的工錢,每頓飯吃的啥,膚白貌美的女人。他們獲得清醒又真實,就像劇裡他們面對3000萬的活動費,只惦記鐵主任答應的10萬塊工錢,他們知道不該自己的絕不惦記。
有好有壞,環境使然
如果這個劇裡提出讓你討厭的幾個人,鐵扣主任算一個,他前面拖欠裝臺工人的工錢,下一秒去賄賂瞿團長,每次包攬了活搞砸了,他第一個不見蹤影。但是他身為秦腔團的一個主任,面對團裡的落寞,不得不去外面攬活,本想為家裡買個車,入股被騙,不上不下貧困的生活讓他嚮往成為有錢人,對有錢人的那種生活嚮往讓他迷失。
第二個應該就是蠻橫無理的刁菊花了,所有人都怕她,說她是刁順子家的「神」,神在陝西話裡就是沒人敢惹的意思,她打疤叔,罵父母,鄙視富二代,跟拜金的姐妹玩樂等等,看樣子像被慣壞的富家千金。但是她從小生活在魚龍混雜的城中村,父親又是靠體力掙苦錢的底層人民,母親又拋棄了她,那份缺失的安全感讓她生的一幅驕橫的模樣,她用這份驕橫偽裝自己。
最後一個應該是三皮,他陰魂不散地跟著蔡素芬,心裡那份愛慕最終扭曲,他隨意的向別人道出自己老師不堪的過往,站在暗處窺探蔡素芬的一舉一動,甚至睡在離她最近的地方,這些都讓人覺得他是一個變態。劇中對他的過往很少交代,但是也有提及,他上學時候沉默寡言,估計被學生疏離欺負,也許在某一刻蔡素芬給過他生的光芒,所以他才用近乎變態的方式關心著蔡素芬。
人人都在搞裝臺
臺子搭好了,誰來唱戲,國際巨星。裝臺工人為明星裝臺;蔡素芬給裝臺工人做飯,裝臺他們的胃;蔡素芬是女人,女人用的一切靠商家,商家又為女人裝臺;國際巨星表演獲得開發商報酬,他們為開發商裝臺;最後這一齣好戲,變成開發商手裡的房子,房子又為老百姓的油鹽醬醋,百味人生裝臺,如此循環往復,誰都想成為臺子中央的人物。
富二代有房有車,卻求刁大順在秦腔團給他弄個表演的角色,鐵口老婆為了C位關了瞿團長的門等等,那個裝臺的人生高光時刻,永遠都讓人神往。
總結:#新聞聯播推薦裝臺#
一部《裝臺》真實的城中村場景,真實底層刁大順和蔡素芬重組夫妻生活,離婚的小賣部疤叔夫婦,坐擁百億的黑總,送快遞的,擺攤的,賣菜的,就是這些讓我們覺得活在了電視劇裡,希望國內多出這種精品的影視劇,不要動不動就是狗血的流產青春,莫名其妙的煽情雞湯,還有泛濫的粗糙劇情和滿屏分不清長相的僵臉。
(原創文章,轉載註明,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