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什麼樣子的,可以通過傳統國畫作品尋找答案。五代時期,董源、巨然開創了描繪江南山水的多種皴法。明末董其昌甚至把董源奉為南派山水的開山鼻祖。在董其昌的影響下,清代很多畫家都喜歡畫江南山水,他們選擇的創作技法不同,但風格大多相近,都是表現江南風光的柔美恬淡。這幅《平湖春色》採用工細的筆法,描繪出江南春天的明快清新,畫面色墨並重,看上去就心生歡喜。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樣柔柔的、美美的風景,就是夢中的江南。

這幅畫的作者叫徐玫,他是清代康熙年間的畫家,關於他的生平經歷畫史中記錄很少,通過隻言片語的記載能夠推測出他的大概經歷。徐玫是蘇州人,原本是一個民間畫家。康熙皇帝打算畫一套《南巡圖》,由於徐玫山水、人物、屋舍都能畫,就被當地官員推薦到北京,參與到《南巡圖》的創作中。此後他就留在京城,成了一名宮廷畫師。這幅《平湖春色》從風格上判斷應該是徐玫成熟期的作品,其中既有注重裝飾感的一面,也有強調華美大氣的一面。

徐玫在畫中寫道,這幅畫是他學了李唐的技法。李唐的創作生涯跨越北宋和南宋,他作為宮廷畫家的代表,對後世影響很大。李唐在繪畫創作上是個多面手,山水人物樣樣精通,徐玫畫這幅畫的時候,隱約之間也是拿他自己和李唐進行對比。坦率講,徐玫的這幅作品當然不及李唐的成就,他畫《平湖春色》的路數更像明末畫家藍瑛。如果畫中沒有款識,很容易把這幅畫錯認為藍瑛的作品。藍瑛是明末裝飾性風格的開創者,他一輩子都靠畫畫和傳授技法養活自己,他在創作中特別強調「看上去很好看」這件事。

《平湖春色》畫得是江南風光,雅致很要。徐玫在構圖上選擇了兩岸一水的模式,並將其複雜化、精細化。這樣既能表現出曠遠幽深的空間遞進,還能讓畫面看上去有融入感。近景處有一所宅院,童子開門待客。隨著畫面向遠處推進,就是浩渺的江河,一掃繁密細膩帶來了燥氣。美中不足的是,遠景畫得過於細膩,也過於寫實,少了一點點虛幻縹緲的味道。如果徐玫能夠在虛實對比上再強調一下,那麼這幅作品會更加完美。

徐玫畫《平湖春色》能夠讓人感受賞心悅目的快感,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他的畫帶有「民間味」。他在創作中不排斥色彩的運用,也不排除儘可能地表現華麗感。這樣的表現形式讓作品顯得通俗易懂。
拓展閱讀
青銅器全形拓加寫意花卉,這就是金石味
富麗堂皇,美輪美奐,這樣的山水你喜歡嗎
一生困頓不得志,李商隱的悲劇人生
生前豪橫,死後有十四條大罪加身,只活了39歲的清初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