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衍生出非常多的網絡流行語。最近我注意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字,那就是大家所說的「撩」字。我查了一下,這個字大概有兩個意思:
其一、撩撥。我想大抵可以理解為,利用高情商的智慧語言獲得對方的認同和取悅對方的一種方式吧!或許這也是有趣的靈魂的一種體現吧!
其二、就是作為動詞講,把某樣東西從低處往高處掀或者挽的意思。
當然,網絡上大家所謂的「撩」大概就是第一種意思。在我看來,這樣的「撩」缺乏一種意境美,顯得有一些空洞,從而就顯得不那麼高級。說到「撩」字,我更推崇古詩詞中撩人的意境之美。就比如:歐陽修《南歌子.鳳髻金泥帶》描寫的那樣。「鳳髻金泥帶,龍紋玉掌梳。走來窗下笑相扶,愛道畫眉深淺入時無。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閒妨了繡工夫,笑問鴛鴦兩字怎生書。」新婚燕爾的小嬌娘,化了一個美美妝容,淺笑盈盈地來到夫君的面前,嬌滴滴的問:夫君,你看我畫的眉毛好看嗎?明明知道答案,可是她還是想要得到夫君肯定的回答。夫君肯定是寵溺地把她擁入懷裡,輕聲的對她講:你畫得真漂亮。小嬌娘躺在夫君的懷抱久久不願離開,手裡擺弄著繡花用的東西,可是她卻什麼也沒幹。突然嬌憨的輕抬娥首,俏皮的問夫君鴛鴦兩字怎麼寫,那種甜蜜,那種意境,那種撩人的美感,任何語言都顯得那麼匱乏。
另如李清照的:《點絳唇.蹴罷鞦韆》「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這首詞把小女兒家的那種情態描繪得淋漓盡致。剛玩得盡興,就有客人推門而入,我想此時進來的一定是一位青年才俊的訪客,所以見到客人進來,鞋都來不及穿,穿著襪子就一溜煙跑了。小女子見到這位訪客心裡是害羞的,但是還想細細地打量一下這位帥哥。所以跑到門邊的時候,倚門回首偷偷的用眼角餘光不時地打量來人,這時候還不忘用一個動作來掩飾,玉手輕捻花枝,裝著聞花香的樣子。這樣的意境,這樣的撩非常有畫面感,帶入感。
又如李清照的另一首《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大清早在門口遇到一個賣花的,鮮花特別的漂亮,還帶著清晨的露珠。害怕郎君說我不如花好看,就把花朵斜插在雲鬢上。哼!我倒是要叫他說說到底是花漂亮,還是我漂亮。
諸如此類「撩人」的古詩詞不勝枚舉,這樣的一種意境美,才是真正的撩人。無需任何語言的修飾,那種意境,無言已撩到極致。你覺得那首古詩詞的意境最撩人呢?歡迎評論留言,一起欣賞詩詞的美好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