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記者 6月17日,2020年全國國別和區域研究高端雲上論壇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國語學院舉行,來自南航外國語學院和國內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師生300餘人參加了本次在線論壇,論壇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巴爾幹地區研究中心承辦。
論壇匯集了羅林、李晨陽、鍾智翔等幾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在國別和區域研究領域的頂級專家。
專家們在報告中給師生們展現了中外國別和區域研究的宏大歷史背景,結合中國的南亞、東南亞、巴爾幹地區等研究,以及歐美國別區域研究智庫建設的國際經驗,提出了新時代新文科背景下中國特色國別和區域研究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以及國別和區域研究與外語學科的轉型路徑。
參會師生圍繞國別和區域研究的理論、方法與實踐進行了在線交流互動。
南航巴爾幹地區研究中心聚焦於絲綢之路和亞歐匯合處的戰略要地的土耳其、希臘、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四國,以服務國家戰略和全面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為指引,依託校十三五規劃,制定了中長期發展計劃。結合本校「航空」「航天」「民航」的學科優勢和發展特色,以外語為工具,定位於巴爾幹地區國家的民航、歷史、宗教、民族、文學等領域的交叉研究,研究相關的民航業發展現狀、未來需求及其文化歷史教育等方面的特徵,研究中國與巴爾幹國家社會經濟合作等產生的影響和制約作用。
中心成立了13名語言學、教育學、翻譯學、社會學、歷史學及文化學的多學科研究隊伍,其中教授5名,博士10名,外籍兼職研究學者2名,形成了三航為特色的職稱、年齡梯度合理的專業研究團隊。
本次論壇是對南航巴爾幹地區研究中心三年來發展的一次「檢閱」和推動。三年來,中心學術研究成果不斷,先後獲批教育部和校專項基金多項,完成2018年教育部的指向性課題《巴爾幹與歐亞地區國家高等教育政策》和《羅馬尼亞教育情況手冊》,向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工作秘書處上報中心工作動態月報,提交的諮政報告2019年被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採納,中心成員在《德國研究》等刊物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多篇,出版論著多部。
中心還與土耳其安娜特魯大學等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2017年以來,中心先後派出謝小苑等教授赴土耳其安納多魯大學開展外漢語教學,傳播中國文化,也邀請了安納特魯大學外國語學院Taşkiran博士等多位學者到巴爾幹地區研究中心進行文化和學術交流。中心注重專業人才培養,2018年派出了陳羽麗等同學赴安德魯大學進行交換學習,以走出去和請進來方式,推動對象國漢語教學和中華文化傳播,為文化互鑑提供智庫支持。
通訊員 張立新 交匯點記者 楊頻萍 劉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