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婺新語|蔡豔:如何打造世界級「幸福河」重點做好三篇文章 六大工程

2020-12-22 浙報融媒體

【編者按】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21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這是浙江省第6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本期八婺新語刊發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在《「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

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 蔡豔

一、「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遺,為金華再添一張世界級金名片

在金華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陳龍同志的親自關心重視下,婺城區從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一年的努力,於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21時,國際灌排委員會(1950年成立,全球80多個國家為成員)(ICID)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全國共23個、浙江省第6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三十六堰成功申遺,婺城人民感到無比激動自豪和無比榮耀。這是我們無上的榮光,是婺城為金華增添的一張閃亮的世界級「金名片」。這是婺城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婺城建設「重要窗口」一項具有國際辨識度的標誌性工程。

申遺成功10天以來,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光明日報等國家以及省市主流媒體報導達100多篇,全球億萬網民廣泛關注,特別是我們婺城人民歡欣鼓舞、頻頻刷屏,極大地提高了我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二、白沙古堰潤澤千年,見證了婺城人治水興水、護水愛水的責任與使命

白沙溪流域位於錢塘江上遊婺江支流,流域總面積320平方公裡,主流長56公裡,三十六堰猶如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輔國大將軍盧文臺率部將修築白沙堰,引水灌溉,其「深掏潭、低作堰」的梯級群堰壩體,距今已有1900多年,當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達27.8萬畝,至今恩澤百姓。

水是婺城獨特而引以自豪的自然資源。我區大小水庫65座,山塘199座,全區Ⅰ-Ⅲ類水質斷面達到98.4%。不僅孕育了全省最大的南山自然保護區,更是養育著金華市區百萬市民4億立方米的大水缸,水質位列全國三甲。婺城區歷屆黨委政府一直十分重視水利事業建設,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我們大力開展「五水共治」,深入實施「婺城水·幸福城」「人文婺城·幸福城」的發展戰略,「十三五」期間,我們先後完成五水共治投資86億元,兩奪大禹鼎,打造了白沙溪、武義江、莘畈溪三條省級「美麗河湖」,打通「兩山」轉換通道,大力發展美麗經濟,建成美麗鄉村風景線3條、省級示範美麗鄉鎮4個,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1個,207個村莊中40%的村達到A級景區村;大力開展「花滿婺城·幸福城」休閒文化旅遊年系列活動,通過舉辦「盧文臺治水」、中國山水四項等活動和賽事,大力打響白沙溪水品牌,全域開展文旅體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去年來婺城旅遊遊客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近百億元。截至10月份,全區207個村實現總收入20萬元且經營性收入超12萬元,其中90個村實現經營性收入超20萬元,城鄉收入比例縮小至2:1,高水平建成全面小康,有效破解城鄉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此次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成功,是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一代又一代婺城人薪火相傳、努力奮鬥的結果,充分展現了婺城人民新時代治水的新成就,也是我們對白沙溪最好的禮敬。當前白沙溪不僅是灌溉之河,她更是展示婺城人民圖強發展的人文之河、創新之河、奮鬥之河和幸福之河。

三、白沙古韻再譜新篇,開啟打造世界級幸福河的新徵程

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出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偉大號召。今年3月,浙江省率先提出推動「美麗河湖」建設向「幸福河」迭代升級,作為新時期浙江治水的新目標。打造「幸福河」成為新時代水利工程的新方向新使命,就是要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好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和水經濟四篇文章,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為「重要窗口」建設打造幸福婺城樣板。

白沙溪三十六堰申遺成功,為我們把白沙溪打造成世界級「幸福河」創造了重大機遇,也賦予我們重大責任與使命。圍繞如何打造世界級「幸福河」,做好申遺後的文章,重點做好三篇文章、六大工程。

一是做好學習與宣傳的文章,擦亮白沙溪三十六堰金名片。首先要積極學習國際、國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先進做法,學習古人治水,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做好遺產保護工作。其次,全面充分挖掘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水利文化、民俗文化、工匠文化、家風文化、生態文化、紅色文化,加強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歷史研究成果的全媒體展示傳播,講好婺城故事,激發廣大百姓強大的文化自信。切實增強守好綠水青山、創造金山銀山的使命擔當。第三是依託白沙溪沿線21處文物資源,打造一批國家級、世界級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為「人文婺城·幸福城」注入新的文化動能。

二是做好保護與利用的文章,讓世界遺產資源造福百姓。建設幸福河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考古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四條原則,堅持保護第一,強化系統保護;堅持守正創新,強化古今交融;堅持人民共享,強化融合發展;堅持美美與共,強化交流互鑑;堅持雙輪驅動,強化固本培元,全方位保護和利用好白沙溪三十六堰。具體要做到「六個一」:成立一個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領導小組、專班運作;成立一個專家委員會,提供專業指導;從頂層設計做好一個高質量的規劃;全面開展創建一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成立一個白沙溪文化研究會,開展系列文化研究活動;打造一個白沙溪三十六堰世界遺產展陳館,為保護和利用好白沙三十六堰的世界遺產資源提供全方位組織、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與保障。

三是做好傳承和發展的文章,打造全域幸福河。美好生活幸福城是我區重要戰略和持之以恆的奮鬥目標,要學習盧文臺治水精神,傳承和弘揚他一心為民、造福百姓的民本思想;創新創造,勇創一流的創新精神;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全流域治理、全要素推進、全方位覆蓋、全領域普惠的思路,以文化為魂、水系聯通、水岸同美,全域推進「幸福河」創建,大力推進新時代水利事業發展,譜寫新時代江河保護治理新篇章,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構建共享共建共治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發布會現場

在推進三篇文章的過程中,重點實施「六大工程」,即:實施白沙溪文化解碼工程,揭秘白沙溪文化的神奇魅力;實施白沙溪八景工程,文化賦能打造婺城文化新地標;實施白沙溪生態廊道工程,打造錢塘江詩路上的最美風景線;實施白沙溪古堰壩修復工程,讓古堰煥發新顏;實施白沙溪錢塘詩路e站工程,數字賦能科技助力;實施白沙溪「花滿婺城幸福村」工程,打造婺城新時代 「富春山居圖」。通過「六大工程」,構建以白沙溪為核心的產業經濟圈、生態活力圈、人文幸福圈,打造「兩山」實踐的先行區、生態文明的先行區和鄉村振興的樣板區。

一朵金茶花,千年幸福城。婺城是一個文化禮儀之邦、一座仙山婺水之都、一方物華天寶之地、一座創新奮鬥之城,站在奮進「十四五」、圖強新婺城的新徵程上,我們將高質量建設「雙城」戰略,爭當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的排頭兵,譜寫建設「重要窗口」十方面高分答卷、打造十塊金字招牌的婺城華彩篇章。

值班主編:徐賢飛

相關焦點

  • 聚力「做好三篇文章、實施六大工程...
    今年3月,浙江省率先提出推動「美麗河湖」建設向「幸福河」迭代升級,作為新時期浙江治水的新目標。打造「幸福河」成為新時代水利建設發展的新方向新使命,就是要堅決踐行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好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和水經濟四篇文章,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打通「兩山」轉換通道,為「重要窗口」建設打造幸福婺城樣板。
  • 水潤婺城湧金泉,白沙溪畔幸福城
    於興勇攝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蘇曉婕 記者沈貞海浙江報導12月18日上午,金華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就婺城區「保護白沙溪三十六堰,打造世界級『幸福河』」的有關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了介紹。
  • 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 我市開啟打造世界級...
    記者從12月1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開啟打造世界級幸福河新徵程。婺城區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今年北京時間12月8日21時,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是全國第23個、浙江省第6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白沙溪流域位於錢塘江上遊婺江支流,流域總面積320平方公裡,主流長56公裡,三十六堰猶如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 「開源、增效、節流」做好「水」文章 「一河一策」「一湖一策...
    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加快打造「五個濟南」、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必須具備強有力的水資源作為保障。下一步,濟南市城鄉水務局將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新時期治水方針,以水源工程和水網工程為重點,形成常規水源、應急水源、戰略儲備水源三級保障,統籌解決濟南市資源型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問題,具體做好「開源、增效、節流」三篇文章。
  • 蔡豔: 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
    區委書記蔡豔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緊扣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主題主線,政企同頻共振、攜手並進,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謀劃「十四五」發展目標,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打造新優勢,奮力譜寫「十四五」婺城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區領導陳旭輝、範鋒鑫、王興國參加會議。
  • 婺城重點項目現場擺擂拼實績促趕超
    在他的身後,新建工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施工中,城市教育功能不斷完善,周邊產業發展步入快車道,一座集行政綜合樓、教學樓、風雨操場等於一體的教育綜合體在婺城新城區拔地而起。區委書記蔡豔帶領與會人員看時間表、問完成量,勉勵與會人員靠前謀劃與服務,做好平臺拓展與招商引資,繼續為「優學婺城幸福城」孕育新希望、注入新動能。
  • 「先發力 帶好頭」 蘭州人努力打造幸福河
    原標題:「先發力 帶好頭」 蘭州人努力打造幸福河近年來,蘭州市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黃河生態治理保護時提出的「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和「蘭州要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力、帶好頭」的重要指示精神,突出重點任務,夯實基礎工作,堅持靶向發力,強化治水治汙,全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推動黃河蘭州段生態治理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蘭州人民的幸福河。
  • ...強化「三陣地」建設,譜寫「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後半篇文章」
    強化文化服務陣地建設,搭建市民意識培養「融合橋」「新市民·追夢橋」工程「前半篇文章」離不開文化之功,「後半篇文章」同樣需要文化助力。一是繼續深入開展感恩教育。以生產生活發生巨變為主要內容,教育和引導群眾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恩黨中央。通過感恩激發奮進,樹立不等不靠、自強自立的思想。
  • 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打造世界級先進...
    廣東「十四五」規劃建議:打造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即將邁入「十四五」時期,如何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是推動廣東經濟邁上新臺階的重要命題。
  • 王昱正:做好旅遊業農業特色文章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書記王昱正:做好旅遊業農業特色文章■ 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通訊員 何莉雅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如何把省委七屆九次全會精神落實落細?談及「十四五」規劃,王昱正強調,保亭將逐項對標對表全省「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任務,結合自身實際,知責、履責、盡責,堅定不移扛起保亭責任擔當。
  • 巧拼「七塊板」打造幸福河湖新名片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水利局局長 胡久剛  近年來,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以「守護好一江碧水」為目標,以「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為總基調,保護「盆」裡的水,管好盛水的「盆」,在山水之間巧拼「七塊板」,建設山水嘉禾的幸福河湖新名片。
  • 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花溪區大力實施「新市民·追夢橋...
    連日來,貴陽市花溪區充分發揮共青團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好「五橋」建好「五家」,把實施「新市民·追夢橋」工程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以打造全省示範點為目標,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半篇文章」。花溪區易地扶貧安置點南溪苑。
  • 浙江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浙江金華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今天,浙江省金華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報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給金華市再添一張世界級「名片」。
  • 濱州鄒平:為群眾打造幸福河!孝婦河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根據省委、省政府「根治水患、防治乾旱」的總目標,濱州鄒平市實施孝婦河提升改造工程,對河道進行疏挖、堤防加高培厚,並對橋涵閘等配套建築物進行改建,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
  • (廊坊群)凝聚協同發展動力源,做好「三篇大文章」——2020廊坊...
    1月18日,時任廊坊市人民政府代市長的趙革在廊坊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上第五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說,廊坊將聚焦全面完成協同發展中期目標,推動「三篇大文章」升級加力,切實把重大戰略機遇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現實成果。「三篇大文章」指北三縣與通州區一體化發展,中部三區兩縣與大興國際機場投入運營及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互聯互動,南部一市兩縣與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對接銜接。
  • 做好四篇文章,2021章丘區打算這麼幹
    做好「融」的文章。順應區域發展趨勢,拓展賦能空間,發揮帶頭作用,彰顯省會強區擔當。一是加快城鄉融合。突破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試點改革,以三區共美、四廊共舞為骨架,以土地制度改革和載體集成創新為重點,加強區域分類指導,健全城鄉要素雙向流動機制,實現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與美麗宜居鄉村建設互補互動。南部山區注重以城哺鄉,對接「南美」規劃,完善生態補償機制,拓展明山秀水資源轉化通道。
  • 河洛大地流淌著幸福的河
    以黃河幹支流為重點,以伊、洛、瀍、澗及中州渠、大明渠、鐵路防洪渠、秦嶺防洪渠、邙嶺渠等「四河五渠」綜合治理為切入點,洛陽一體推進全市域水環境綜合治理,累計投資400餘億元,實施截汙治汙、引水補源、河道治理、遊園溼地、沿河路網、沿河棚改等一攬子重大工程,地表水環境質量居全省前列,實現水清岸綠惠民生、一河清水潤洛城。
  • 蔡豔:打造具有浙江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奮力展示建設「重要窗口...
    7月16日下午,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帶領區委辦、區經濟商務局、區科技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大數據局、區農業農村局等部門負責人,先後到中國電信金華分公司和浙江採雲間茶業有限公司調研。蔡豔強調,要牢牢把握「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機遇,堅定不移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促進先進位造業與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的深度融合,力爭取得更多具有浙江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奮力展示建設「重要窗口」的婺城擔當作為。區領導杜建明、範鋒鑫、江少華分別參加調研。
  • 李強:做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篇大文章
    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深化改革創新、加快轉型發展,積極打造新的突破點、增長點,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在服務新發展格局中進一步打響品牌、開拓市場,朝著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目標堅定前行,努力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上汽集團乘用車造型設計中心匯聚了來自全球的優秀設計人才,具備從產品概念到設計發布的全流程設計能力。
  • 潮州市加快實施能源體系「補短板」工程8個重點項目總投資超96.3億元
    日前,我市出臺的推進實施「六大工程」行動方案,將能源結構優化工程列入其中,提出要加快實施能源體系「補短板」工程,推動總投資超96.3億元的8個重點項目建設。圍繞8個重點項目建設,我市將大力推進燃氣「一張網」建設,完善天然氣主幹管網建設運營機制,全力推動國家主幹管網、省主幹管網和城鎮燃氣管網建設,著力構建全市「燃氣一張網」。同時,強力推進冷能產業園建設,科學做好園區規劃設計等前期工作,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動項目落地建設,構建智能化、規模化的冷能綜合利用產業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