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2020-12-22 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浙江金華12月1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今天,浙江省金華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該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報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給金華市再添一張世界級「名片」。

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在發布會上介紹,從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一年多的努力,於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21時,國際灌排委員會(1950年成立,全球80多個國家為成員)(ICID)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白沙古堰群潤澤千年,見證了婺城人治水興水、護水愛水的責任與使命。白沙溪流域位於錢塘江上遊婺江支流,流域總面積320平方公裡,主流長56公裡。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修築白沙堰,引水灌溉,其「深掏潭、低作堰」的梯級群堰壩體,距今已有1900多年,當前仍有21座古堰繼續發揮著引水灌溉作用,灌溉農田達27.8萬畝。

蔡豔介紹,首先要積極學習國際、國內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保護和傳承的先進做法,廣泛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做好遺產保護工作。其次,全面充分挖掘白沙溪三十六堰的水利文化,加強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歷史研究成果的全媒體展示傳播,講好婺城故事。具體是成立專家委員會,提供專業指導;從頂層設計做好高質量的規劃;全面開展創建一個國家級水利風景區;成立白沙溪文化研究會,開展系列文化研究活動;打造白沙溪三十六堰世界遺產展陳館,為保護和利用好白沙三十六堰的世界遺產資源提供全方位組織、技術、人才、資金等方面的支持與保障。

金華市水利局黨委委員、總工程師駱紅旭表示,該市以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報為起點,深入開展水文化調查研究。組織水利、文化等專業人才成立水文化研究會,對轄區內水文化開展一次摸底調研,形成水文化遺產名錄和金華水文化資源庫。婺城區副區長範鋒鑫說,該區將高起點規劃建設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將「龍橋映月」「寶塔搖鈴」「白沙古堰」「琅琊峰迴」「鐵店古韻」「雙湖煙雨」「烏雲橋渡」「澗道雄關」等景點串點成線、使之成為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圖片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 攝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 我市開啟打造世界級...
    記者從12月18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以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為契機,開啟打造世界級幸福河新徵程。婺城區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今年北京時間12月8日21時,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是全國第23個、浙江省第6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白沙溪流域位於錢塘江上遊婺江支流,流域總面積320平方公裡,主流長56公裡,三十六堰猶如錢塘江詩路文化帶上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 群堰臥霽虹 沃野自茲始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成為浙江第6個世界灌溉...
    浙江在線12月9日訊(記者 陸欣 楊振華 通訊員 江勤學)北京時間12月8日22時07分,原定於在摩洛哥舉辦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改為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會上公布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金華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與福建天寶陂灌溉工程、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和佛山桑園圍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
  • 群堰臥霽虹 沃野自茲始 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成為我省第6個世界灌溉...
    浙江日報北京時間12月8日22時07分,原定於在摩洛哥舉辦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改為視頻會議的形式舉辦,會上公布了2020年(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金華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與福建天寶陂灌溉工程、陝西龍首渠引洛古灌區和佛山桑園圍4個工程全部申報成功。自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已達23項。
  • 它們憑啥成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國4處灌溉工程勝出絕招
    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園圍8日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些灌溉工程憑什麼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們有哪些勝出「絕招」?三十六堰:連續築堰,因地制宜白沙溪三十六堰位於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始建於東漢,距今1900多年。「歷史上,三十六堰為金華農業發展、糧食增產做出重要貢獻,至今仍然保持著充足的活力和良好的發展勢頭,並且具有先進的科技價值、悠久的歷史價值、巨大的效益和豐富的文化價值。」金華市婺城區區委書記蔡豔說。
  • 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它們憑什麼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4處新入選灌溉工程的勝出「絕招」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園圍8日成功入選2020
  • 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已上榜23處
    據新華社報導,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於12月8日晚,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四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分別是福建省福清天寶陂、陝西省龍首渠引洛古灌區、浙江省金華白沙溪三十六堰、廣東省佛山桑園圍。
  • 水潤婺城湧金泉,白沙溪畔幸福城
    於興勇攝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訊 蘇曉婕 記者沈貞海浙江報導12月18日上午,金華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金華市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就婺城區「保護白沙溪三十六堰,打造世界級『幸福河』」的有關工作情況向大家作了介紹。
  • 水利部:我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央視網消息:來自水利部的消息,國際灌排委員會8日晚公布了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申報的4項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選。這4項水利工程分別是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和桑園圍。
  • 寫給三十六堰的「情詩」
    >   攝影卓德強  白沙溪三十六堰  ——賀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孫昌建  逝者如斯夫  斯夫是誰,是流水嗎  是一部流動的山川地理嗎  自上而下,要把水儲存起來呀  在天地之間,用碗,用盆,用缸
  • 聚力「做好三篇文章、實施六大工程...
    12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一「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申遺,為金華再添一張世界級金名片在金華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書記陳龍的關心重視下,婺城區從去年7月開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通過一年的努力,於北京時間12月8日,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公布了金華婺城白沙溪三十六堰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 八婺新語|蔡豔:如何打造世界級「幸福河」重點做好三篇文章 六大工程
    【編者按】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21時,婺城區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這是浙江省第6個,金華市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本期八婺新語刊發婺城區委書記蔡豔在《「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新聞發布會》上的發言。
  • 它們憑什麼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它們憑什麼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4處新入選灌溉工程的勝出「絕招」   新華社記者劉詩平   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園圍8日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 36座古堰 書寫婺城1700年傳奇
    白沙溪是南山的主要河道,是南山文化的源頭,也是婺城人的「母親河」。1700多年,白沙溪水涓涓而下,如大美南山奔騰的血液,經由三十六堰疏導千百溝渠,靜謐而溫柔地哺育著婺南山區萬物生靈、千年生態。前不久,「白沙溪三十六堰」入圍今年中國申報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單,這在金華市尚屬首例。
  •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福清天寶陂:道法自然 澤被僑鄉
    (八閩千姿)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福清天寶陂:道法自然 澤被僑鄉中新社福州12月9日電 題: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福建天寶陂:道法自然 澤被僑鄉作者 林春茵 滕端欽北京時間12月8日10時許,原定於摩洛哥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通過線上視頻會議舉行,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第七批)評選結果,福建省福清市天寶陂成功入選。
  • 入選世界名錄!
    12月8日晚上10點,正在通過線上視頻會議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71屆執行理事會,公布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第七批)評選結果,福清市天寶陂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據了解,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被稱為「灌溉工程界的諾貝爾獎」。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是世界上最大的灌溉排水非政府組織——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評選並授予的榮譽稱號,每年審定一次。
  • 【中國新聞網】「花滿婺城 看見幸福」 浙江婺城「引媒」聞「花香」
    張斌 攝 白沙堰文物保護標誌碑。婺城地處「浙江之心」,是「一帶一路」和長三角經濟圈的重點城市,也是浙江省第二大信息港和第四大都市區的核心區。婺城也是著名的中國火腿之鄉、中國花卉苗木之鄉、中國茶文化之鄉、中國茶花之鄉,先後被評為浙江省級示範文明城區等。
  • 佛山桑園圍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北京時間12月8日晚上10點,國際灌排委員會(ICID)第71屆執行理事會以線上視頻會議的形式,宣布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佛山桑園圍正式入選,成為廣東省內第一個入選該項名錄的工程,也是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中歷史水利工程遺存最多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