嚼得到的顆粒感!每一口都欲罷不能~
上海作為最早開放的一批沿海城市,憑藉得天獨厚的優勢,形成了本地特有的海派文化。
除了豐富的文化底蘊,上海的美食也是一絕。不管是藏在犄角旮沓裡的老上海味道,還是人均1000+的外灘高逼格餐廳,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風味。
想快速了解這座城市,吃是最快的方法。
「一頭尖來一頭圓,麵皮包肉米又黏。」
說的就是燒麥。
除了生煎和小籠,燒麥也是上海人民的心頭好。
它絕對是一種被嚴重低估的食物。
同樣是皮兜餡,包子早出人頭地了!天津的狗不理、上海的小籠包、開封的灌湯,都人盡皆知。
其實,相比咬下去才能知味的包子,敞口的燒賣更懂得藏露的學問。
創立於清宣統元年(1909年)的百年老字號「喬家柵」,就深諳這一點。它穿越了厚厚的時間之牆,把最地道的老上海風味帶到了我們面前。
直到現在,喬家柵依然上海人喜歡的老味道,特別是他家的三丁燒麥,更被青睞有加。
鬆軟的糯米、超鮮的肉丁、脆嫩的筍丁、嫩滑的香菇丁,用傳統手工擀制的麵皮一兜,一隻個大飽滿的三丁燒麥就集結完畢了。
小編拿到手就驚了!原來燒麥的頭頂也可以是「平」的!別覺得小編沒見過世面,實在是樓下早餐店的老闆心「太黑」!
這款燒麥絕對是小編吃過最良心的!裡面真的嚼得到肉粒,香菇和筍丁。肉粒超大顆卻一點都不柴!香菇和筍丁都很有嚼頭,搭配糯米毫無違和感~餡料超豐富,吃到就是賺到!
除了三丁餡,他們家還有一款三丁蛋黃。
蛋黃餡精選了高郵的鹹蛋黃,肥而不膩,口感醇香。小編為了搶最後一個蛋黃燒麥,差點沒摔著!
但是值啊!一口咬去,蛋黃綿沙,三丁鮮香,差點沒把我舌頭也吞了。
關鍵是分量超足!一般的燒麥一隻最多50克左右,這款燒麥重達90克左右,餡料豐富,一個頂倆!平時要三個燒麥才能被滿足的小編,吃一個半就被拿下了。
價格也是真的很優惠!這樣皮薄餡足的燒麥,只要98元就可以帶回家,趕快入手吧!
每一口都嚼得到顆粒!拿回家當早餐也太絕了吧!
現在購買即享廚房限時特價優惠
組合裝原價127元
現在低至98元
(12隻三丁+12隻蛋黃)
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咯!
詹姆士的廚房精選商城
為你帶來
百年老字號出品
個大量足餡料超豐富
喬家柵燒麥
▼
百年老字號,品質值得信賴
說起滬上知名的點心店,喬家柵一定榜上有名。
喬家柵,最早的時候只是一個挑擔叫賣的小吃攤。
只是在上海老城廂的喬家柵街道,沿街支起一頂油布帳篷當做固定攤位。一開始這家店叫做永茂昌。後來幾經周折,最終更名為「喬家柵食府」,並沿用至今。
雖然經過了數百年的變遷,喬家柵依然穩穩地傳承了老上海的風味。
2006年,喬家柵食府被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
2015年,喬家柵傳統糕點製作技藝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他們家的燒麥,不油不膩,餡料足而且個頭大,1家分店每天能賣出2400個燒麥!平均每分鐘能賣出3.33333個!
兩種口味隨心搭,餡料豐富超滿足
這是我見過最良心的燒麥了,薄薄的麵皮裡裹著滿滿的餡料。
它的外皮選用優質面粉製作,手工擀制而成,筋道有嚼勁!
燒麥的餡兒是將糯米和三丁以7:3的比例調和而成。
三丁的顆粒又大又多。
豬肉丁使用新鮮豬腿肉製作,肉質鮮而緊實;香菇丁採用幹香菇製成,比新鮮香菇更濃鬱;筍丁更是脆嫩極了!
連糯米都是精選的優質東北糯米,米香濃鬱,糯而不爛。
被醬料拌過的糯米金黃油亮,顆顆分明,三丁融入糯米中,一口下去,滋味豐富,層次鮮明。
一般燒麥吃膩了?沒關係,他們家還有一款蛋黃燒麥供你選擇,餡料也非常優秀。
還記得中學課文對高郵鹹鴨蛋的描寫嗎?「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沒想到我是在燒麥上感受到的。
選用高郵的鹹鴨蛋黃入餡,口感細膩,味道鹹鮮,每一隻燒麥都藏著一顆小炸彈!
一口咬開,綿密的蛋黃混合著軟糯的糯米,簡直滿滿的幸福感!再配上濃鬱的菇香、鮮嫩的豬肉、飽滿的糯米,包你停不下來!寫到這小編又開始回味,嘴角的口水實在管不住了,愛吃鹹蛋黃的朋友千萬不能錯過了!
個大量足,秒殺一眾冷鮮貨
這款燒麥還是高溫蒸過的熟燒麥。
拿到以後,只需要入鍋蒸10分鐘左右,就能在家品嘗地道的老上海滋味,非常方便。
常見的燒麥一隻頂多50克,而我們選出的這款燒麥一隻的重量就能達到90克左右,一次吃1到2個就很扛餓了。
不是手包的燒麥怎麼會有靈魂呢?
放心~絕對純手工製作,阿姨們的手藝妥妥的!
每一步都是人工製作,每一種食材都嚴格把關,絕對純天然無添加,老人孩子也能放心吃!每一口都能嚼到肉丁!吃燒麥就選百年老字號——喬家柵。
價格也是真的很優惠!出去隨便一家醬油燒麥都要兩三塊,這樣皮薄餡足的燒麥,現在平均一隻只要4元!吃得到的真材實料,你難道不心動嗎?
現在購買即享廚房限時特價優惠
組合裝原價127元
現在低至98元
(12隻三丁+12隻蛋黃)
喜歡的朋友不要錯過咯!
詹姆士的廚房精選商城
為你帶來
百年老字號出品
個大量足餡料超豐富
喬家柵燒麥
▼
來源:《詹姆士的廚房》
責編:熊懿 | 編審:王曉海 | 終審:牟行芳
點擊原文連結,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