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蜀漢將領中,受劉備、諸葛亮器重的都有誰?大家肯定會想到五虎將、魏延等人,這是肯定的,否則這些人的地位也不會這麼高。不過,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位將領同樣受到了劉備、諸葛亮的器重,不過他卻不屬於咱熟知的那些知名將領,而是一個演義故事中的龍套將領,他的名字叫陳式。
一、演義故事中的龍套將軍
陳式在《三國演義》中出現主要有兩個場景,不過都是為了凸顯別人。在漢中的定軍山一戰中,老將黃忠一舉成名,用諸葛亮之計,乘曹魏軍不備,一刀斬殺曹魏名將夏侯淵於馬下,順利幫助劉備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大捷,威震華夏。在這場戰鬥發生之前,羅貫中為了凸顯黃忠的忠勇無敵,還鋪墊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黃忠的部將陳式被夏侯淵生擒活捉,而黃忠愛惜下屬,又用自己活捉的夏侯尚把他交換了回來。
從以上故事中,大家也看出來了,陳式在演義故事中,完全是一個為了襯託別人而存在的龍套角色。在黃忠死後,陳式追隨諸葛亮南徵北戰,結果,在第三次北伐時,因為追擊魏軍失敗,被追究戰敗的責任,遭到斬首。而與之同犯軍法的魏延因將來有用而免死,陳式又一次成為了襯託魏延的龍套將軍。
二、正史中的重要將領
根據歷史記載,陳式其實跟隨劉備的時間很早,屬於劉備陣營元老級的人物,也是蜀漢軍中少有的從基層幹起,最終成為高級將領的人物。在曹操取得漢中,留下徐晃與夏侯淵與劉備周旋的戰役中,陳式與五子良將之一的徐晃有了一次正面交鋒。當時,陳式受劉備的派遣,率領十幾個營的將士去截斷馬鳴閣道,陳式與徐晃有了一番激戰,不過最後還並未取得戰爭的勝利。陳式雖然這次沒有成功阻擊徐晃等人,但是也未落下風,因此,劉備對陳式更加看重。
在後來劉備發動的夷陵之戰中,陳式也是少數跟隨劉備親徵的蜀漢將領之一,由此也可見劉備對他的信任。不過,在這場戰役中,因為劉備戰略失誤,陳式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劉備死後,陳式仍然受到諸葛亮的信任和器重。在第三次北伐中,諸葛亮派陳式帶兵攻打武都、陰平,陳式不負所托,一舉拿下了這兩座城池,迎來了自己軍事生涯的高光時刻。
從正史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陳式屬於「起於行伍」逐步成長起來的將領,具備一定獨當一面的能力,而且因為其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作風,深受劉備、諸葛亮的器重。陳式的另一個特質是忠誠,無論面對什麼情況,只要領導有令,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執行。陳式無論是資歷、忠誠度,還是能力都屬於蜀漢中期將領中的佼佼者,是不可或缺的將領,在軍中地位低於魏延、吳班,但高於其他人。
三、結局成迷的將軍
陳式在蜀漢中期的將領中地位還是很高的,但是奇怪的是,陰平之戰後,在史書上卻再也沒有了任何記載,到底是戰死、被殺還是病死都沒有任何記錄。有人說陳式是《三國志》作者陳壽的父親,但是事實上卻立不住腳。
在第一次北伐時,陳壽的父親為馬謖參軍,馬謖失街亭後受到牽連,也受到了懲罰,而且過了沒多久就死了,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第三次北伐軍中。而陳式第三次北伐的時候還去攻打陰平、武都,可見在時間上、邏輯上都前後矛盾。而且古人講究為長者諱,陳壽如果是陳式之子,就不會在《三國志》裡直呼其名,所以說陳式和陳壽只不過都姓陳,根本不可能是父子。至於演義中的陳式被殺的情節,則是作者為了襯託別人而寫,根本沒有歷史依據。
胡侃文史其他歷史文章:
看到劉禪的最後一道聖旨,你還覺得他是昏君嗎?專家:平庸而有仁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黃月英?他後來納妾了嗎?答案很現實但依然美好
為何諸葛亮上戰場總是坐行動緩慢的小推車?原來這才是他厲害之處
諸葛亮為何拒絕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專家:聽了魏延的,蜀國就完了
「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徐庶,為何曹操不殺他?徐庶結局又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