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舉辦第二屆艾青詩歌節: 研究艾青詩學,弘揚艾青精神

2021-01-14 光明日報

5月27日,第二屆中國(金華)艾青詩歌節在艾青故裡金華市金東區傅村鎮畈田蔣村開幕。詩歌節由中國詩歌學會、北京大學詩歌研究院、中共金華市委宣傳部、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政府、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中國作協副主席白庚勝、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謝冕、中國詩歌學會會長黃怒波,中共金華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林丹軍,中共金華市金東區委書記程天雲等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金華市金東區區長陳峰齊主持。

林丹軍在開幕式致辭中不無動輕情地講到,傅村鎮畈田蔣村是艾青先生的家鄉,這裡有先生兒時的記憶,是他成長過程中對人民大眾的同情之心、對祖國故鄉的熱愛之情的萌發地。舉辦第二屆中國(金華)艾青詩歌節開幕式,並開工建設詩歌公園,是家鄉人民對艾青先生的無限追思,也是我們立足當前,踏著先輩足跡,繼續努力奮鬥,追求和創造美好生活的具體舉措。

程天雲在開幕式上表示,為紀念艾青,金華市金東區修建了艾青紀念館、艾青公園,修繕了艾青故居,命名了艾青中學、艾青路,就是要讓艾青詩歌和艾青精神永遠傳承。

開幕式上,黃怒波盛讚了浙江金華和金華市金東區,他說,中國的詩人們應該感謝畈田蔣村的鄉親們,感謝他們在雙尖山下、松樹林前為中國培養了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們相聚在艾青故裡,不僅是向偉大的詩人艾青致敬,更是要反思和討論新時代的詩歌美學究竟該往哪裡走,要回歸到哪個位置,在紀念新詩百年之際,思考詩歌為誰而寫,詩歌應該建立什麼樣的美學標準。

開幕式結束後,詩歌節舉辦了「艾青詩歌公園奠基儀式」、「艾青詩歌音樂會」、「金華文旅產業論壇」和「大堰河論詩」主題沙龍等系列活動,強調「節慶儀式」與詩歌研究的結合,拓展詩歌節內涵,提供詩歌研究與對話的空間。

在研討中,與會學者圍繞艾青詩歌的「散文美」、「意象的開放性」、「詩歌語調與節奏」等話題展開研討。孫紹振談到,百年新詩仍面臨很多爭議,需用史學的方法去解決,艾青是中國新詩第二個十年中出現的代表性詩人,他的產生不只是個人的天才,也是時代的產物,他的出現,是中國新詩去除舊辭調、打破古典詩歌語言封閉性的標誌。駱寒超、吳思敬、楊牧等都談到艾青詩歌中所包含的現代漢語的「語調與節奏」,這種內在的節奏、自由的節奏,不是詩人個體的修辭,而是大自然內含的節奏,包含著強烈的自由精神,而今天的「口語詩」採用了很多口語詞彙,但是恰恰忽視了至關重要的「語調」與「節奏」。王光明認為,「世界包含中國,世界讓我們發現自身,發現自己語言的特點。」在今天重新談論艾青,要深入思考什麼是新、什麼是現代性,對一個詩人的創作不能只在自己的文化傳統內部進行評價,而應該有廣闊的世界語境。與會專家認為,艾青的藝術積澱、思想構成、文化視野、詩歌影響,真正呈現了一位「世界詩人」的境界。

詩人于堅在主題演講中談到,當人們一直在追問新詩還有沒有生命力的時候,在艾青故裡,我們看到艾青的詩被寫在鄉村的大地上、牆壁上、門楣上,這就是最好的答案。他認為,在媒介、圖像如此發達的時代,文學的部分功能被取代,而文學的核心——「詩」,將是文學對新媒體時代最後的抵抗。他認為,我們輕視了中國詩人的使命、中國詩歌的作用,漢語文字、漢語詩歌從誕生之日起,就是「招魂」的語言,是中國人與上天的溝通,而從來不是個體抒情的修辭,這是漢語與歐美詩歌的巨大差別。他提出,中國新詩在開始的時候,在郭沫若等詩人那裡,仍有一種「招魂」氣質,但是比較粗糙,這種氣質到30年代有些凋落,直到艾青的出現,使新詩達到了一個高峰,他恢復了詩歌的「興觀群怨」中「群」的作用,他重新回到語言的本身。「艾青不寫令人費解的東西,他退到語言的背後,他相信語言自己的力量。」于堅認為,今天,漢語詩歌如果離開了它最初的功能,必將邊緣化。

與以往詩歌活動不同的是,主辦方特意邀請了高巖(最後的衛道者)、李雲龍、羅煜(阿越)、馮震(馮和尚)、魏忠山(冷海隱士)、劉福強(意念春光)、黃志強(千幻冰雲)、嚴新(妖孽)等知名網絡作家與詩人對談,研討科技給漢語寫作帶來的改變,探索新媒體時代漢語寫作的難題與空間,更希望能打破「傳統作家」與「網絡作家」之間的認知壁壘,在實際的接觸和深入的交流中共同探索漢語寫作的未來。

在對談中,詩人孫曉婭、藍藍都表現出對網絡文學強烈的興趣,她們自己也曾連夜追看網文,認為很多網絡作家的寫作功力超出預期,敘事特別吸引人,這其中的「奧秘」值得研究。詩人臧棣作為一名早期的博客寫作者,對網絡寫作的「快感」深有體會。「我很矛盾。網絡寫作很好,也很可怕。」臧棣說,網絡改變了寫作和人的關係,網絡讓每個人的生命形態得以展現,但是也讓人迷茫,網絡寫作中有一種「死亡快感」,快速激發你生命的快感,但這是非常危險的;而傳統寫作以緩慢的方式,讓人獲得一種生命意識。他提醒說,沉浸在網絡寫作中的生命個體應該自我警醒,讓生命的表達更有力量。「說到網絡化、網絡詩歌,知識界總是難免排斥,但是從生命與個體的關聯上,要支持它,儘管它存在很多陷阱和弊端。」臧棣說。

網絡作家阿越在網文界是個「異數」,他習慣作品經過反覆修改、打磨之後再發布,甚至和傳統作家一樣,將十幾萬字的文稿推倒重來。他感到,用筆寫作和用電腦寫作是不同的,用電腦寫作是發散的,一眼就能看到一整頁的內容、能迅速看到前面的「劇情」;用筆寫作會凝聚到一點去,遣詞造句會更講究。「我不分網絡作家和傳統作家,我就是一個寫作者,我不能給自己打標籤。」他認為,發散的方式、「打字」的方式可能對小說更合適。

曾凡華、劉玉琴、徐忠志、李彬、綠蒂(臺灣)、王家新、趙振江、西渡、劉向東、唐曉渡、耿佔春、田禾、田湘、柯平、徐芳、臧思佳等詩人、作家,天津詩歌節、上海詩歌節、徐志摩詩歌節、李白詩歌節等8個城市的詩歌節代表,以及徐濤、李立宏、程志等藝術家參加了本屆艾青詩歌節相關活動。

中國詩歌學會會長助理木汀稱,第二屆艾青詩歌節,致力於創新、細耕和解析新時代新文學使命,努力使詩歌節凸現地方文化內涵,從而實現各地詩歌節舉辦形式和內容的差異化。 (光明融媒記者 牛夢笛)

相關焦點

  • 著名詩人艾青誕辰110周年,家鄉組織網絡活動緬懷
    為紀念艾青誕辰110周年,金華市金東區委宣傳部開展了網絡紀念活動。沒有舞臺,也沒有文藝活動,在疫情期間,金東的大人和小孩以朗誦經典艾青詩歌的方式,在網絡開展相關紀念活動。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首屆艾青詩歌節組織人木汀將珍藏多年的新中國前出版的艾青詩選、艾青各個時期的照片及影像資料與網友們共同分享。
  • 用詩歌唱響「我愛這土地」全國知名詩人作家走進和美金東
    7月23日至7月25日,第三屆艾青詩歌節之「我愛這土地」全國知名作家詩人艾青故鄉行第一次活動在金東區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詩人們以詩歌的名義,相聚在偉大詩人「艾青」的故鄉。今年是詩壇泰鬥艾青誕辰110周年,是金東區迎接設區20周年的關鍵之年。
  • 紀念艾青:抗疫時期這句詩何以成為集體表達?
    詩歌評論家張同吾說,「他所創作的長詩《向太陽》和《火把》,以磅礴的氣勢表現了中華民族所煥發出的振奮精神和英雄氣概。」  艾青曾留學法國,受到西方現代派詩人的影響,同時他又繼承了中國詩歌的傳統。(如杜甫的「土地情懷」)  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木汀也持相同觀點:「中國詩歌有悠久的傳統。今天很多新詩,過多倚重對西方詩歌的模仿,傳統的積累不夠,這是一種道路的偏離。」
  • 劉炳晨:紀念詩壇泰鬥艾青誕辰110周年——重讀《艾青詩論》一書感悟
    該書1983年9月出版,距今已將近40年了,今天重讀《艾青詩論》仍感十分親切。艾青關於詩歌創作的一些精闢論述以及豐厚的寫作經驗無疑是艾青為詩壇留下的一筆極其寶貴的詩歌藝術財富。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研究及其成果論著主要靠抽象思維的方式,即邏輯學的推理和探討。而表現在文學藝術的創作,特別是在詩歌的創作過程中,主要靠形象思維的方式,沒有富有形象思維的詩即便是押韻再好,排列再整齊,也不能算好詩。詩只有藉助形象思維的方法才能產生持久的魅力,古往今來,凡是存在長久生命力的詩歌其創作特點無不是借用形象思維寫出來的。
  • 《艾青詩選》綜合診斷
    《艾青詩選》綜合診斷一、填空題。1.艾青(1910-1996),原名,中國詩人,他的成名作是《》《》等。2.20世紀30年代艾青詩歌的主要意象是和。4.艾青的詩歌語言富於色彩美,下面對其詩句色彩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三、問答題。1.閱讀《樹》,回答文後的問題。
  • 2020年再讀艾青:以火把照亮人類的「至暗時刻」
    就在特殊的今年,在被文學界命名為「艾青詩歌月」的語境下,重讀這位詩歌先賢的詩歌,從他的啟示和歌詠中,我依然感受到他穿越幽冥的時空對靈魂的鞭打。 在現當代文學史上,艾青無疑是現代詩的大家。早年他受林風眠的推薦,到巴黎求學,深受印象派繪畫和法國象徵主義詩歌浸淫。然而,艾青並非食洋不化,他將現代主義精神營養有機地融化為自己創作生命的血肉,他詩作中西方色彩並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活的精神。
  • 以火把照亮人類的「至暗時刻」——2020年再讀艾青
    來源:中國作家網 作者:楊克  就在特殊的今年,在被文學界命名為「艾青詩歌月」的語境下,重讀這位詩歌先賢的詩歌,從他的啟示和歌詠中,我依然感受到他穿越幽冥的時空對靈魂的鞭打。在現當代文學史上,艾青無疑是現代詩的大家。早年他受林風眠的推薦,到巴黎求學,深受印象派繪畫和法國象徵主義詩歌浸淫。然而,艾青並非食洋不化,他將現代主義精神營養有機地融化為自己創作生命的血肉,他詩作中西方色彩並不是顯而易見的,而是活的精神。
  • 為祖國和人民燃燒 艾青和他的詩歌
    今年是著名詩人艾青誕辰110周年。1910年3月27日,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華市傅村鎮畈田蔣村。作為中國社會發展重大歷史進程的見證人,作為一位詩人,艾青將他的名字、他的詩歌深深地刻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文化記憶中。艾青的詩歌有著公認的歷久彌新的生命力。
  • 艾青狂追學生韋瑩,婚後卻後拋妻棄子愛上別人,艾青:婚姻不幸
    艾青隨後,艾青和原配匆忙離了婚,娶了小自己11歲的女學生韋嫈,可是誰能想到,曾經愛得要死要活的艾青,在僅僅16年後就又以同樣的方式和韋嫈離婚,娶了別人了呢?這年,班上來了一個姓蔣的國文老師,他玉樹臨風,談吐不凡,尤其是課堂上的詩歌朗誦別有韻味,讓原本枯燥的課堂煥發出了生機,大家都很喜歡他。沒錯,這位蔣先生,就是著名詩人艾青。艾青原名蔣正涵,1910年出生於浙江金華,在巴黎留過學,主攻繪畫和現代派詩歌。
  • 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
    他,就是當代中國有世界影響的大詩人——艾青。在民族危亡的年代,艾青沒有失去對光明的信念,而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禮讚光明、禮讚太陽、禮讚人民,表達了對和平與尊嚴的熱切呼喚。在蒙受屈辱與苦難的日子裡,他沒有低下高貴的頭顱,而是堅信「即使是磷火,還是在燃燒」。
  • 名著考點 國家靈魂的守護者《艾青詩選》
    主要作品集:《大堰河—我的保姆》、《我愛這土地》、《北方》、《他死在第二次》、《向太陽》、《黎明的通知》、《雪裡鑽》、《歸來的歌》、《彩色全詩》、《雪蓮》、《艾青詩選》等。考點二:《艾青詩選》—主題思想 (帶著思想去讀艾青的詩歌)1.
  • 《光明日報》上的艾青足跡
    ● 1991年8月21日刊發報導《〈艾青全集〉出版發行》,報導稱,《艾青全集》收編了艾青從1928年至1990年幾乎全部文學作品、具有權威性研究資料,其中某些作品是首次向公眾披露。● 1996年1月20日刊發作家周明的短文《看望艾青》,文中寫道,「我們剛一坐定,艾青不無感慨地對曉雪說:『一生認準一個人不容易。
  • 中考必讀名著系列——《艾青詩選》複習題
    詩的第二節,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兩幅對立的畫面.一幅是礁石渾身傷痕累累,「象刀砍過的一樣」;另一幅則是礁石「但它依然站在那裡/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畫面之間,對照鮮明.這裡,藉助「站」、「含著微笑」等詩語,賦予礁石以生命,使之人格化,並將其長期受浪迫害卻依然堅強不屈、樂觀自信的精神形象生動地表現了出來。2.
  • 跟隨聶魯達和艾青的腳步
    在中智建交50周年之際,拉美發行量最大的詩歌季刊《筆記本》推出了「中國詩歌專刊」(見圖,資料圖片)。這是其創辦31年來首次推出單一國家專刊,收錄了莫言、吉狄馬加等20位中國當代作家的詩歌。主辦該雜誌的巴勃羅·聶魯達基金會主席勞爾·布爾內斯·卡爾德龍在專刊前言中寫道:「以『中國詩歌專刊』形式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智利共和國建交50周年,令人倍感欣慰。」
  • 艾青:憂鬱的抒情基調,永恆的土地情結,譜寫民族的苦難
    艾青詩歌創作與西方象徵派的聯繫艾青的詩歌創作,主要受到了西方象徵派、印象派的影響,他的詩歌表現出了明顯的西方現代詩歌的藝術特徵。但是艾青沒有忘記他是中國的兒子,這也使得他大部分詩歌都是在描寫這多難的土地與貧苦的人民。
  • 艾青:永遠和正直、勤勞的人在一起(文末有贈書)
    他,就是當代中國有世界影響的大詩人——艾青。1986年1月30日,詩人艾青在《詩刊》會議上。張祖道攝在民族危亡的年代,艾青沒有失去對光明的信念,而是以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禮讚光明、禮讚太陽、禮讚人民,表達了對和平與尊嚴的熱切呼喚。在蒙受屈辱與苦難的日子裡,他沒有低下高貴的頭顱,而是堅信「即使是磷火,還是在燃燒」。
  • 九年級上冊名著導讀之《艾青詩選》,收藏學習
    出版了《艾青選集》等。另有論文集《詩論》、《論詩》、《新詩論》等著作。1985年,獲法國藝術最高勳章。其詩作《我愛這土地》《大堰河--我的保姆》被選入人教版中學語文教材。詩歌風格詩歌風格上看: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建國後,又一如既往地歌頌人民,禮讚光明,思考人生。
  • 流浪詩人艾青:我用我嘶啞的喉嚨歌唱
    一個叫艾青的年輕人,冥冥中仿佛聽到了祖國深切的呼喚。他從沉湎於藝術的殿堂裡,他從嚮往著流浪的天真裡,走,走了出來,走至那熱烈的太陽與滾燙的土地。01向著熱烈的太陽,向著滾燙的土地1932年1月28日,艾青從遙遠的法國回到了久違的家鄉金華。
  • 艾青:為太陽、土地和火把寫詩
    文\本刊特約撰稿 吳辰  今年3月27日,是我國現當代文學家、詩人艾青的110周歲誕辰。  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原名蔣正涵,字養源,號海澄。出生於浙江金華,1928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國立杭州西湖藝術院。1933年第一次用筆名發表長詩《大堰河——我的保姆》。
  • 艾青:多情詩人風流客,一生三個女人,認真愛過,從不辜負
    艾青作為一個「擺脫枷鎖的歌手而寫詩」,受到民族苦難命運的感召而成為「時代的號手」,之後又跌落到歷史的深谷。太陽、土地、乞丐是他詩中出現最多的意象,太陽代表熱愛,土地代表民族,而乞丐則代表貧窮。艾青不是一個貧窮的人,精神的貧瘠皆因渴求太多,他是一個豐富的、情感滿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