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骨骼裝備邊防軍,45公斤負重健步如飛,中國重新定義機械化部隊

2020-12-16 嚮往天空的兔子2

近日根據208所官方消息,國產外骨骼裝備首次在高原部隊試用,並且在基層部隊獲得了較好的反響,第1批訂單已經裝備完畢,後續大規模訂單正在預定中。這麼多年來,老大哥陸軍終於用上了高科技玩意。隨著海軍與空軍的裝備更新迭代速度逐步加快,陸軍更換作戰裝備的呼聲也愈發高昂。隨著希望多次落空,一陸軍甚至有自嘲道:空軍換裝殲20,海軍換裝型055,陸軍換新鞋。直到此次外骨骼裝備裝備西部邊境邊防軍,人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陸軍所說的機械化不僅僅僅限於主戰坦克和裝甲車輛,士兵也要搞機械化啊

同樣是來自國防時報的消息,本次使用的外骨骼來自兵器工業208研究所。實際上這並非是208所研究的外骨骼系統第一次在公共場合亮相。2019年年末,在北京由陸軍裝備部主辦,陸軍裝備研究院某研究所承辦的「超能勇士2019」單兵外骨骼挑戰全國總決賽中,208所的單兵穿戴式助力外骨骼科技創新團隊,拿到總共5個比賽項目的三項第一,一項第二。當時208所參加比賽的外骨骼已經可以做到普通士兵負重25公斤,在複雜地形下保持7.5公裡每小時的速度;負重45公斤,在複雜地形下平均時速達到5.88公裡每小時,完全超越了人類極限。

目前國外的絕大多數外骨骼都是採用電機驅動來進行行走輔助的,它們實際上是一種新型的可穿戴助力機器人,其主要通過對人體關節施加驅動力有效的幫助士兵或者患有行走障礙的患者進行獨立行走,提升人的運動性能。但是這種電驅動的外骨骼僅下肢部分質量有18~25公斤,市場售價高達30萬到68萬美元,而且由於採用電池驅動制動效果格的續航時間基本只有半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由於這些技術限制導致帶動力的外骨骼,實際上並不適合大規模軍事裝備。

所以本次外骨骼與大眾想像中的《流浪地球》裡的那種帶動力的外骨骼不同,208所使用的外骨骼採用了被動行走的原理,將人體重量及負載通過外骨骼分擔到到身體的其他部分和地面上,從而提升人的負載能力和行走速度。這項技術首先要由日本名古屋大學與金山科技研究所率先提出,並且成功研發了基於被動行動原理的踝關節行走助力器——acive。但是由於acive作為無動力外骨骼初期產品,其模型非常簡單,對於複雜的行走場景考慮不夠,一直都是一件新奇的玩具罷了。無動力外骨骼在國外市場上一直處在不溫不火的狀態。

與國際市場上的遇冷不同,國內無動力外骨骼系統有著極大的市場。中國國土廣闊,邊境線狹長,而且邊境大部分都是高山、森林、戈壁和寒冷地帶等,這限制了使用輪式車輛進行裝備運輸和人員補給任務,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邊境,尤其是西部邊境使用人力和畜力進行物資裝備運輸,仍然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運輸方式。邊防部隊非常需要一種可以有效節省人員體力,並且提升運載裝備數量的助力裝備。208所就是準確的抓住了這一軍隊需求的痛點,提出了軍用無動力外骨骼概念。

實際上雖然無動力外骨骼相對於美軍目前研究的有動力外骨骼助力效果和負載能力都相對較差,但是由於電池技術遲遲不能突破,目前美軍的動力外骨骼依舊只能停留於實驗室中。並且由於動力外骨骼本身電機驅動系統及電視系統死重較大,實際負載能力相對於無動力外骨骼優勢也有限。再者動力外骨骼價格十分高昂,即使是美國這種財大氣粗的玩家,也無法在部隊進行大規模裝備。而208所的無動力外骨骼其本身的結構實際非常簡單,主要有輕量材料支架及旋轉軸承組成,預計單兵無動力外骨骼價格只有動力外骨骼的幾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

實際上除了現在邊境部隊裝備的基礎版外骨骼外,航天206所已經開始了下一代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研製。下一代敏捷性無動力外骨骼將使用大量纖維材料,將該外骨骼總體重量降到4公斤以下,能將人的負載能力提升4倍到5倍,並且可以在負重25公斤的情況下快速奔跑。敏捷型外骨骼使用了彈性儲能技術,這就像給士兵穿上了一雙彈簧鞋,可以幫助使用者節省更多的體力。

根據206所研發人員的說法,隨著第1批外骨骼裝備規模擴大,第2代外骨骼的研製也正在加速,只要部隊有需要,我們完全有能力在10年的時間內完成部隊全部外骨骼化,向世界重新定義什麼叫「機械化」部隊

長按點讚,一鍵三連,高品質內容需要你的支持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裝備單兵外骨骼,女兵力大無窮,背著男兵跑不費吹灰之力
    與此前更多用於測試和驗證階段的試做產品不同,根據報導,這款外骨骼的使用已經成為了該部戰地醫療演練的環節,說明它已經開始正式裝備部隊了,這也很可能是全世界第一款真正裝的實用化外骨骼系統。穿上外骨骼的女兵可以輕鬆背起男兵按照報導中的描述,原本不善於負重的女衛生員,在穿戴該型外骨骼裝備後,能夠輕鬆地背負140斤重的傷員快速轉移至後方,如果加上衛生員必備的單兵裝備,那意味著這套外骨骼也80公斤以上的載重能力,目前雖然僅僅展示了其運送傷員的能力,然而強大的負重能力讓它絕不僅僅可以用於進行後勤支援,還有著巨大的作戰改進潛力
  • 越來越科幻:我軍裝備單兵外骨骼,重火力步兵時代即將到來
    在戰況比較激烈的情況下,士兵可能還要額外攜帶PF-97式73毫米單兵雲爆彈,如果再算上單兵口糧、炊具等各種物資,每名士兵的負重高達40公斤,這個重量已經接近士兵的負荷極限。在這種情況下,已經有不少國家為本國步兵準備單兵行動輔助系統,通俗來講就是單兵外骨骼。
  • 新單兵裝備配發,穿上帥氣又實用!|單兵外骨骼|單兵外骨骼系統|央視...
    作者|軍路君 資料|央視軍事 國防和軍事 中國軍視網等12月9日,央視軍事發布了一條消息披露,我軍駐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阿里邊境新疆軍區某師一線官兵開始在日常生活訓練使用一種「科幻裝備」——單兵外骨骼。
  • 負重70公斤,西藏高原解放軍再獲神器,單兵外骨骼實戰部署
    美國科幻片《明日邊緣》大家如果有看過的話,阿湯哥一身外骨骼裝備特別顯眼,集武裝、負重、彈跳增強等為一體。在打怪升級中表現優秀,當然現實中外骨骼也不再稀奇,只不過性能方面還沒有這麼「高檔全面」。目前國內外都有同類同品,根據需求不同在性能上有所區別,主要還是以負重增強物資運送為主。
  • 解放軍列裝機械外骨骼,高原崎嶇山路健步如飛,印軍默默選擇撤離
    據俄塔斯社12月10日報導,近日央視公布了這樣一條消息,我軍駐紮在海拔5000米的某師一線官兵已經開始在日常生活和訓練中使用單兵外骨骼。這款單兵外骨骼無需使用電源,能夠讓佩戴者負重大幅度增加,還能夠在高原山路上健步如飛。
  • 中國邊防部隊裝備單兵外骨骼!美國:我當年吹的那些牛,你怎麼當真了?
    根據資料顯示,該外骨骼系統總重小於五公斤,穿戴後人體最大承重可達70公斤,行走時可為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快速穿戴時間小於兩分鐘,快速解脫小於30秒。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
  • 中國的外骨骼裝備技術水平可能稍低,但更實用
    中國軍方正在進行多個項目的研發工作,項目內容是設計新一代自帶電源電力驅動外骨骼系統。還好這種外骨骼系統不能飛(對美國人來說這很幸運),它只是減輕了人體肌肉工作時的負擔—這很有用,尤其是在高海拔地區。中國軍方已經開發出戰鬥專用外骨骼系統,它能減輕士兵在高海拔地區時的體能消耗,大大提高人的負荷能力。
  • 現實版「鋼鐵俠」:我軍交付首批「外骨骼裝備」,助力高原作戰
    近日,為了應對助力我國高原作戰,中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成功研製並交付了針對高原地區專用的首批的「外骨骼裝備」。 報導中,航天科工二院206所的副總師張利劍先生向《環球時報》的記者展示並介紹了外骨骼動力裝備——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動力裝備,就是針對高原地區研製,幫助部隊在高原地區進行體力工作。 據張利劍先生介紹,本次交付的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在攀爬和搬運重物時,可以節省5%到10%的體力。
  • 中國邊防部隊配備黑科技,對面的印軍卻還在挨凍
    不過,換一種思路,把起點降低一些,現有的機械化輔助裝備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並開始投入應用,即單兵外骨骼。最近,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外骨骼設備,令人眼前一亮。 如果有人在作戰中負傷,意味著救助者要在幾十公斤負重的條件下,再運載一個同樣重量不輕的人,即使兩三個人協助也很不容易。
  • 西藏阿里邊防戰士穿外骨骼背20公斤爬高山
    來源:蔣蔣的兵工廠12月9日,央視一則視頻顯示,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邊防戰士已經裝備了新型單兵外骨骼,並且背負了20公斤補給物資向山上哨所輸送。這也是第一次確認該型無源外骨骼裝備一線邊防部隊,極大的減輕了邊防官兵的身體負擔,提高了運送效率。
  • 單兵外骨骼讓解放軍戰力倍增,印軍卻連防寒服都湊不齊
    就在日前,解放軍西藏邊防部隊,公開了單兵外骨骼裝備,使得單兵做戰力得到大大提升,單兵外骨骼究竟能給士兵帶來什麼?它能在未來戰場上發揮怎樣的作用?與此同時,為何對面的印度軍隊,如今連防寒服都湊不齊。在很多科幻動畫和遊戲作品中,各種高大威猛的機甲類武器都頗為搶眼,不過正要到三次元裡打造這種人形武器,人類現有的材料,動力武器等方面,都還遠未達到這種程度,不過換一種思維,把起點降低一些,現有的機械化輔助裝備,已經發展到相當成熟的地步,並開始投入應用,現在已經有很多機械化輔助作戰的裝備已經列裝,許多相關技術以發展相當成熟,並陸續投入應用,即單兵外骨骼。
  • 大批機械外骨骼運抵西部高原,邊境印軍心態崩潰:這下更打不過了
    ,並在不久之前已經大量裝備部隊,首批使用外骨骼裝備的部隊將會是西部高原某部。為了應對高原地區的嚴寒環境,整個外骨骼沒有採用任何塑料材料,而是採用的新型複合材料,不僅重量很輕,而且強度非常大,即使遭到碰撞也不容易損害。記者穿戴這種外骨骼進行了體驗,在負重25公斤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非常輕鬆的奔跑甚至攀爬,而且感覺遊刃有餘。
  • 負重70公斤,邊防戰士海拔五千米健步如飛,單兵外骨骼全面列裝
    身穿一身外骨骼裝備,能夠達到集武裝、負重、彈跳增強等為一體的效果。在電影中為觀眾展示了外骨骼強大的威力和作用。當然了,外骨骼在現實中也不再稀奇。但是在性能方面未能達到電影中的「高檔全面」。就在前不久,中國央視軍事發布了令人振奮的消息稱,在海拔5000米的高原上,西藏邊防戰士配備了單兵外骨骼系統,也正是「單兵外骨骼」大顯身手的好地方。
  • 國產單兵外骨骼再亮相!輕鬆搬動80公斤重物,機甲戰士真的來了?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單兵外骨骼開始逐漸的出現,不但讓單兵的負重能力越來越強,也開始讓電影中的「機甲戰士」有望成為現實! 而更讓人驚訝的是,這款單兵外骨骼甚至不需要電池的支持就能大幅度地減少使用者負重時的疲勞感覺,真正稱得上是戰場實用利器。
  • 「外骨骼」披掛上身 負重立馬減一半
    「外骨骼」通常是由鋼鐵框架構成、供人穿著的機器裝置,可有效減輕人體負重。圖為在瑞士洛桑,截癱患者、殘疾人運動員茜爾克·帕恩使用「外骨骼」裝置登上樓梯。如,針對景區資源提出遊戲化解決方案的智慧旅遊項目「魔法地圖」;360度全方位紅外雷射探測汽車防撞的雷射雷達汽車安全駕駛輔助系統;還有應用液體活檢技術解決肝癌早期診斷難題的循環腫瘤細胞(CTC)臨床診療應用……「參加路演的項目各有千秋,大部分項目都體現出『創新創業創造』三大主題。」
  • 軍用外骨骼現身西藏邊防,機動負重搬運三不誤
    文\唏兮中國官方媒體傳來軍方最新消息,海拔5000米的西藏阿里山出現了一款新兵利器-單兵外骨骼,在裝備該系統之後,邊防戰士可以直接負重相當於一個成年人體重的軍需物資,還能有效保障自己的安全,避免腰部以及腿部的損傷。
  • 我軍又一款「黑科技」,首批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已投入高原部隊
    而最近,我國單兵裝備就傳出新消息,我國科研團隊航天科工二院研製的「黑科技」已得到應用。 據《環球時報》在11月12日的消息顯示,我國航天科工二院206所成功研發的單兵敏捷型無動力外骨骼,第一批產品已經成功交付高原部隊使用。主要作用,就是幫助前線士兵在高海拔地區和山地地形的活動,更加輕便、省力。
  • 西藏阿里地區的人民解放軍邊防戰士裝備單兵外骨骼
    但是近日位於西藏阿里地區的人民解放軍邊防戰士裝備了全新的單兵外骨骼。雖說與電影中有很大差距,但是其帶來的效果是獨一無二的。 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的單兵外骨骼由中國兵器集團202研究所研製,並在2015年7月在中國軍民融合技術裝備博覽會上首次亮相。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根據資料顯示,該外骨骼系統總重小於五公斤,穿戴後人體最大承重可達70公斤,行走時可為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快速穿戴時間小於兩分鐘,快速解脫小於30秒。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
  • 電磁炮、單兵外骨骼、雙脈衝飛彈……只有在中國成真了
    根據資料顯示,該外骨骼系統總重小於五公斤,穿戴後人體最大承重可達70公斤,行走時可為肩部減重30%,站立時肩部減重50%,快速穿戴時間小於兩分鐘,快速解脫小於30秒。根據穿戴裝備的戰士反饋,在背上20公斤的物資後,重量全部由外骨骼承擔,不會下到身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