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科學老師一起感受神奇的「三原色」

2020-12-17 今報網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龔豐碩 通訊員王耀輝

「在千變萬化的色彩世界中,人們視覺能感受到的色彩非常豐富,鮮紅的花瓣、碧綠的樹葉......你知道這些色彩是如何形成的嗎?下面的小實驗將為我們揭開它們神秘的面紗!」12月16日,管城區十八裡河中心小學科學老師周潔帶領學生開展了課後延時實驗課《色彩魔術師》。

課堂上,周潔先帶領學生認識三原色的定義,然後講解實驗過程,引導學生做實驗:第一步,準備三個量杯,往杯子中各加入50ML的清水,將紅、黃、藍三種色素分別滴9滴在三個杯子中,並攪拌均勻;第二步,在三個空量杯中各裝入40ML乾淨的水,分別倒入10毫升的紅色水加10ML黃色水,10ML紅色水加10ML的藍色水,10ML的黃色水加10ML的藍色水兩兩進行混合;第三步,將紅黃藍色水各倒入20ML在第四個杯子中。最後讓學生對比這四杯水的顏色有什麼區別,從而得出實驗結論。通過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顏色混合帶來的變化,感受其中科學原理。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學生的自主探索和親身實踐更重要。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既可以培養他們學科學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又可以提高孩子在科學教育活動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周潔總結說。

相關焦點

  • 調色實驗 神奇的三原色 科學小實驗 童話故事
    這周的科學課上,金龜子老師為大家講了三原色,本來打算去實驗室做實驗,可是老師的鑰匙找不到了,實驗只能作罷,螞小蟻和蟲小子非常失望。「這周我們去哪裡玩呢?」蟲小子問螞小蟻。「我們去坐時光機旅行吧!」螞小蟻想了想說。「恩,好,聽你的!」
  • 美育課堂|巧用三原色,打造超神奇的色彩魔術!
    你們知道三原色嗎?通常三原色有以下三種:色光三原色、印刷三原色和顏料三原色今天我們來講有關於顏料的三原色從理論上來講,三原色可以調出任何顏色。>不用擔心畫小可讓我們的老師給大家變一個小魔術大家就能明白啦!
  • 色料三原色和色光三原色,它們有什麼不同?
    色光三原色與色料三原色色料三原色和色光三原色表現形式上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它們的混合原理不同,色彩學將色彩的混合分為相加混色與相減混色、黃、青三種顏色,這些顏色顏料和其他不發光物體為基礎的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種多樣的顏色,不過不能調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
  • 你來評評理,三原色究竟是紅黃藍,還是紅綠藍?
    ,原因是物理老師說三原色是紅綠藍,美術老師則堅持認為三原色是紅黃藍。兩人爭得不可開交,直到兩支畫筆"咻咻"兩下插進了物理老師的鼻孔之後,他才終於明白美術老師是一個文武雙全的全能型選手。對於這件事,我和柯雪妹都努力勸誡了自己的老師。我從身後一把抱住物理老師,說:喂,大哥,冷靜一下,算了算了。
  • 江蘇公務員面試必讀熱點:想像力「三原色」
    誰掌握了想像力資源,就掌握了描繪未來世界畫卷的神奇畫筆。就像五彩繽紛的畫卷由紅黃藍三原色組成一樣,想像力也有自己的「三原色」。科學是想像力的藍色。藍色代表這冷峻,廣博。想像力發端於人的頭腦,天然會受到固有觀念,思維方式的束縛。科學獨有的懷疑、批判的氣質是想像力能夠掙脫觀念枷鎖的武器。
  • 當兒童節遇上科技節:小小的科學,大大的神奇
    ,帶領孩子們走進生動的科學世界,感受「小小「科學帶來的「大大」神奇,讓「裹」上科技節的兒童節走到萬千小朋友們身邊。例如:《中國第一》節目中,研究員將小朋友們關心的有關「嫦娥四號」的一系列問題,通過模型演示、真人遊戲等方式,讓觀眾們充分感受了一把「嫦娥四號」登陸傲嬌月背的神奇。《科學家VS小小「科學家》節目中,小小「科學家」們與機器人「小加」「小胖」和「蛋殼」近距離互動,小朋友們充滿智慧的AI十問和智能化幼兒園的暢想等內容讓節目妙趣橫生。
  • 小小的科學,大大的神奇 —新聞—科學網
    圖片說明:小朋友正在進行空間搭建  中科院幼兒園供圖
  • 《神奇校車》作者去世,她剛寫完了最後一個捲毛老師和孩子們的故事
    科爾和迪根剛剛完成了最新一本《神奇校車》——「神奇校車系列之人類進化的故事」,而且這本書的英文版即將在明年春天出版! 我立刻發消息給顏小鸝老師,詢問她蒲公英是否打算引進這本中文版。
  • 好奇心日報|為什麼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色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小學美術課告訴我們三原色是紅黃藍,初中物理課又告訴我們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為什麼偏偏都是三種?這兩套三原色為什麼又不一樣?它們之間有關係嗎?但這樣一來,聰明的讀者可能就注意到了一個問題:波長為580nm的黃光會同時激發代表綠色的M視錐細胞和代表紅色的L視錐細胞,那它看起來和綠光與紅光兩種單色光的某種疊加有何區別呢?答案是,沒區別——在人眼看來。這就是為什麼在人眼看來綠光+紅光=黃光,藍光+綠光=淺藍光,三原色與色光疊加原理都是我們人眼的這三種視錐細胞帶來的。
  • 趣味玩科學:調色大師——用紅黃藍三原色調出任何你想要的顏色
    (3)拿起裝有紅色水的量杯和黃色水的量杯倒入第1杯清水(分別倒入大約10毫升),再將紅色的水和藍色的水倒入第二杯清水,然後將黃色的水和藍色的水倒入第三杯清水,最後將紅、黃、藍三種顏色的水倒入第四個空量杯(分別倒入大約20毫升),小朋友們注意觀察顏色的變化。
  • 科技老師變身在線魔法師,科學狂歡日...
    一瓶可樂、一包食用鹽、一瓶白醋、一隻橙子,這些平時日常生活觸手可及的東西,是不是能超乎想像,碰撞出不一樣的科學火花?今天(10月1日),「科學狂歡日」長寧青少年科學愛好者迎國慶特別活動在B站和鬥魚平臺進行網絡直播。科技老師變身「魔法師」,選取平時身邊容易獲取的材料,設計了5個有趣的實驗,讓孩子們在家感受科學的樂趣。
  • 有光才有顏色 解讀色光三原色加色法原理 RGB三原色和它的互補色
    其實有這種感覺一點都不意外,也別覺得困惑,因為大多數朋友都沒有經過專業的色彩知識訓練,對於顏色的產生和走向不夠敏感,也屬正常現象。以前我也寫過一些關於色彩的文章,比較鬆散,不夠系統,不必著急,從本節起,我們就掰開了,揉碎了,用我自己對與顏色的理解,系統的聊一下關於我們攝影中所接觸到的顏色,也就是色光三原色:RGB。
  • 三原色搭配不是你想的那麼死板
    三原色最聞名的運用是荷蘭藝術家蒙德裡安以「紅黃藍」三原色搭配橫平豎直的黑白幾何的創作,他是風格派運動幕後藝術家和非具象繪畫的創始者之一
  • 《閃耀暖暖》色彩三原色是什麼 色彩三原色知識分享
    導 讀 閃耀暖暖色彩三原色分析 是什麼?"
  • 顏料的三原色是什麼
    三原色介紹三原色光模式(英語:RGB color model),又稱RGB顏色模型或紅綠藍顏色模型,是一種加色模型,將紅(Red)、綠(Green)、藍(Blue)三原色的色光以不同的比例相加,以產生多種多樣的色光。RGB顏色模型的主要目的是在電子系統中檢測,表示和顯示圖像,比如電視和電腦,但是在傳統攝影中也有應用。
  •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跟著「嘟嘟」一起探索大自然的神奇奧妙!
    ,培養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慾,萌發幼兒愛科學的情感。」通過科學教育活動,能激發幼兒對科學現象的興趣和參加科學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幼兒積累科學經驗,萌發初步的科學意識;培養幼兒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促進智力和動手能力的發展。雨是怎麼形成的?
  • 球球大作戰三原色咋弄 最新三原色攻略教程
    球球大作戰三原色怎麼弄?在球球大作戰遊戲中,不少球寶想知道三原色的獲得方法,接下就讓小編來聊一聊,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 ACR-LR相機校準三原色實戰操作!
    今天,桂林語翔跟您一起,學習「相機校準三原色」的工作原理,徹底揭開它的神秘面紗,掌握它最內核的規律和操作秘訣,同時也指出它的缺點和不足。今後,即可一馬平川、隨心所欲地使用它進行調色。(請點擊下面的視頻連結,觀看教程:)(溫馨提醒:以下全文均屬原創,約4500字,讀完約需30分鐘)目前為止,全網所有關於相機校準三原色的教程,無論是百度、B站,還是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所有老師都是告訴我們「相機校準三原色的滑塊,往左拉會變成什麼顏色,往右拉會變成什麼顏色...,」,
  • 「神奇校車」作者喬安娜·柯爾離世:「再見,捲毛老師」
    她所創作的科普童書《神奇校車》(Magic School Bus)系列風靡全球。在《神奇校車》中,深受孩子們喜愛而性格略顯古怪的科學老師弗瑞絲女士(Ms. Frizzle)帶領著孩子們開展了各項實地考察,穿越時空,甚至了解人體的內部構造。
  • 楊紅櫻科學童話:足不出戶也能盡情探索美麗神奇的大自然
    2020年6月由果麥出品的「楊紅櫻童話」系列中「科學童話」系列上市(以下簡稱《楊紅櫻科學童話》),該系列深入海洋、森林與沙漠的神奇領地,帶領孩子們認識一個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了解了它們獨特的生活習性、繁衍規律和與大自然相適應的生存方式,讓孩子獲得許多生態、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