惲南田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書畫家,開創了沒骨花卉畫的獨特畫風,是常州畫派的開山祖師。與王時敏、王鑑、王翬、王原祁、吳歷合稱為「清六家」,他山水畫初學元黃公望、王蒙,深得冷澹幽雋之致。 他的山水畫,不讓「四王」,小幅逸筆草草,寄鬱勃於悠閒,枯而有潤,淡而有奇,自成格局。
惲南田創作態度嚴謹,認為「惟能極似,才能傳神。」「每畫一花,必折是花插之瓶中,極力描摹,必得其生香活色而後已」 。他畫法不同一般,是「點染粉筆帶脂,點後復以染筆足之」,創造了一種筆法透逸,設色明淨,格調清雅的「惲體」花卉畫風,而成為一代宗匠。
南田先生一生精力全部用於繪畫藝術,而且他不受世俗的幹擾,堅持走自己的路,走創新之路。當時的畫壇是以山水畫作為正派,他本人山水畫水平也極高,但他始終沒有放棄對現實主義藝術創新的追求,將絕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花鳥畫的創作上。
南田面對花鳥畫的日漸式微,開始專攻花鳥畫,他繼承北宋徐崇嗣的畫法,然後幾乎是獨創出一種「沒骨畫」法,直接用顏色或墨色繪成花葉,而沒有「筆骨」。給當時的花鳥畫創作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為此後中國畫的均衡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對明末清初的花卉畫有「起衰之功」,被尊為「寫生正派」,影響波及大江南北。
《國朝畫徵錄》上載:「近日無論江南江北,莫不家家南田,戶戶正叔,遂有『常州派』之目」。中國繪畫史上所載,常州畫派畫家即達百人之多。南田在繪畫理論上的成就也很高,畫論詳見於《南田畫跋》。他的畫論主要有:「攝情說」;要「師古人」,更要「師造化」。還有「似」與「不似」,當時的主流觀點是認為要「不似」,似了就成了庸俗。
蘇東坡曾經說過:「論畫以形似,見於兒童鄰。」後來的文人就以這句話來攻擊畫得似的畫家。在南田看來,「似」與「不似」都不是繪畫的最高要求,最高境界在於「傳神」。他說:「世人皆以不似為妙,餘則不然,惟能極似,乃稱與畫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