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新增一批博士後創新平臺

2021-01-09 瀟湘晨報

金山網訊 記者昨日獲悉,鎮江新增一批博士後創新平臺,其中一家為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近日公布了2020年全國新設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單。我市中節能太陽能科技(鎮江)有限公司獲批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同時,省人社廳公布了2020年新設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名單,鎮江的江蘇士林電氣設備有限公司、江蘇希西維軸承有限公司、句容寧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超力電器有限公司、江蘇億能電氣有限公司等5家單位獲批江蘇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博士後工作站是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的重要平臺,是促進產學研結合的有效載體,對企業創新發展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下一步,鎮江將推進設站單位博士後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建設,並積極搭建設站單位與高校間的溝通平臺,做好博士後招引,確保設站單位博士後工作正常高效開展,為鎮江高質量發展集聚更多青年科技人才。 (鄭仁 沈春來)

【來源:金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蘇新增46家國家級博士後工作站,泰州的在這裡……
    記者從江蘇省人社廳獲悉,經國家人社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批准,此次全國新增497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其中包括江蘇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海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等46家來自江蘇的單位。
  • 江蘇新增46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新設站數居全國第一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吸引集聚青年科技人才、促進產才融合的有效載體。江蘇圍繞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提升企業競爭力,科學布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省人社廳副廳長朱從明介紹說,江蘇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載體建設實現了最強市場主體、13 個世界級產業集群以及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三個全覆蓋。
  • 5G為鎮江「智」繪未來
    鎮江5G建設走在全省前列。今年3月,鎮江市政府在全省率先與四大省通信運營企業籤訂了5G網絡建設與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半年時間提前完成5G基站年度建設任務,10個5G行業試點項目初見成效,2個項目入選省首批「5G+工業網際網路」融合應用項目,數量居全省第1。跨入5G時代,立足5G技術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正為「跑起來」的鎮江注入鮮活動力。
  • 鍛造高質量發展的「博士後力量」——中國博士後制度實施35周年記
    因改革而生,為創新而興。  1985年7月,經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倡議,由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親自決策,中國博士後制度破土而出,第一批博士後流動站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建立。
  • 常州新增6家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不要著急一起和小布來漲知識吧~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准可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是產學研相結合、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對吸引集聚博士後人才、提高企業技術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具有重大意義
  • 堅定下好創新「先手棋」 打造世界一流綜合性創新平臺
    這個項目曾獲第四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安徽省企業組二等獎等榮譽。「過去的一年,儘管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的創新研發力度仍然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成果豐碩。」中國科大先研院常務副院長康宇介紹,2020年,先研院智慧財產權新增申請量69件,同比增長53%。強化創新驅動,科技創新是核心。
  • 鶴山成立博士、博士後科研平臺!
    鶴山成立博士、博士後科研平臺!布丁播報12月21日下午,鶴山市舉行了博士、博士後科研平臺掛牌暨人才創新創業項目籤約儀式,副市長潘蕊,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參加活動。廣東華鰲合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廣東省博士工作站,並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成立了廣東省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
  • 鎮江市與東南大學4大合作平臺落戶潤州官塘創新社區
    12月18日下午,鎮江市與東南大學合作交流的重要成果——東南大學校友經濟產業園(鎮江)先導區、東南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雙創基地、東南大學國家技術轉移鎮江中心、東南大學鎮江人才工作站4大合作平臺正式落戶潤州區官塘創新社區。  當天上午,東南大學部分教師及校友代表一行30餘人來到鎮江市潤州區官塘創新社區管委會考察。
  • 鎮江京口區擁有兩所高等院校
    01江蘇大學江蘇大學是2001年8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江蘇理工大學、鎮江醫學院、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合併組建的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江蘇省人民政府和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首批江蘇省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全國本科教學工作水平優秀高校、首批全國50所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首批全國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高校、全國「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
  • 鄭商所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來源:證券日報之聲本報記者 王寧近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發布了2020年度博士後工作綜合評估結果,鄭州商品交易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管理人員獲評「全國優秀博士後管理工作者」。
  • 鎮江高職校創新開設「雲課堂」
    金山網訊 特殊時期,鎮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不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於在線教學中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停課不停育」,把全民戰「疫」中的鮮活素材及時運用到「雲課堂」,實現「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統籌開設、德育與智育齊頭並進的良好態勢。
  • 漯河市中心醫院博士後獲批2020年度河南省博士後科研啟動項目經費
    ,這也是醫院獲批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來第二次獲批省博士後科研啟動項目經費,標誌著該院的博士後培養水平進一步提高。李景華博士在做科研(央廣網發 通訊員張巖 供圖)據了解,河南省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此次共評選出245項省博士後科研啟動項目經費,獲批的人員以高等學校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博士後居多,漯河市中心醫院成為此次獲批此項目僅有的兩個地市級醫院之一。
  • 關於公布2020年我省獲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單位名單的通知
    ,贛江新區創新發展局,省直有關單位,有關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工作站設站單位: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關於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部署,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委會《關於批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等497個單位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08號),江西金融發展研究院等11個單位(見附件)獲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展博士後工作。
  • 鎮江新增7種醫保特藥 新增藥品均為抗癌藥
    記者昨日獲悉,奧拉帕利等7種藥品已納入醫保特藥範圍,目前鎮江特藥已達40種。省醫保局近期發文將安羅替尼等21種國家談判藥納入省醫保特藥管理。據了解,鎮江於2019年已提前將文件中的14種國家談判藥納入鎮江市特藥管理範圍,此次按要求將奧拉帕利等7種藥品納入醫保特藥範圍。新增的7種特藥都是抗癌藥,具體有奧拉帕利片(利普卓)、磷酸蘆可替尼片(捷恪衛)、帕妥珠單抗注射液(帕捷特)、鹽酸阿來替尼膠囊(安聖莎)、呋喹替尼膠囊(愛優特)、馬來酸吡咯替尼片(艾瑞妮)和信迪利單抗注射液(達伯舒)。
  • 集聚青年人才 山東招收博士後突破1.1萬人
    8月3日,在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青島國際博士後創新創業園,朱健鵬對記者談起自己的創業方向時表示,公司首創研發的充氣聚氨酯工程輪胎及巨型輪胎,使用壽命將延長1倍以上。今年38歲的朱健鵬,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後。去年1月,他和合伙人創辦青島慕沃科技有限公司,當年7月進駐青島國際博士後創新創業園。
  • 「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交大入選人數再創新高!
    為保障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的待遇水平,進一步激發博士後隊伍創新創造活力,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於2018年推出上海市「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來源:上海市人社局公示數據)上海交大博士後入選「超級博士後」激勵計劃,薪酬由上海市促進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和我校配套共同組成,年收入不低於34.2萬元。
  • 江蘇面向全球招收6003名博士後青年英才
    吹響博士後青年人才集聚「集結號」在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急需更多青年「血液」湧動。而博士後人才正是國家有目的、有計劃培養的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博士後工作成為培養輸送高層次人才的「蓄水池」。江蘇是全國最早開展博士後工作的省份之一。
  • 創新攜手六大行業 鎮江八佰伴玩轉線上線下融合新方式
    創新攜手六大行業 鎮江八佰伴玩轉線上線下融合新方式來源:聯商網2020-07-21 16:30聯商網消息:全國商業綜合體觸底回升的客流,在五月的持續拉升後,又迎來了6月初的一波兒小高峰。第二季度儘管仍然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但鎮江八佰伴依然持續突圍,零售品牌逆勢同比上漲,呈現良好商業態勢,為進一步協助鎮江經濟乘風破浪、助力全市廣大消費者與廣大鎮江本土企業、加快鎮江經濟復甦步伐,鎮江八佰伴聯合六大行業,舉辦「鎮新八方,佰業興盛——168京喜大市口」惠民活動。
  • 日照的金馬工業集團獲批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公布新批准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名單日照經開區企業>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至此,全區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達到3家省級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4家金馬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新增一批智慧城市應用場景
    原標題:以場景牽引產業發展,以AI賦能數位化轉型  上海新增一批智慧城市應用場景  加速人工智慧在金融、交通、醫療等領域全面應用  正在舉行的2020上海智慧城市體驗周上,張江人工智慧島、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北新涇街道、上海世外教育集團等被正式認定為上海首批人工智慧示範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