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到底哪裡的砂鍋最好吃?-虎嗅網

2020-12-25 虎嗅APP


立冬已過,北方部分地區已經供暖。走在街上,寒風掠過落葉,努著勁兒往衣領裡鑽,每每此時,腦海裡最先浮現的,便是一份咕咚咕咚冒著熱氣的砂鍋。


在吃砂鍋這件事上,中國各地可謂「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北方各地,膘肥肉美的家畜、家禽,在砂鍋裡翻騰出一個「快意肉食的江湖」;南方沿海地區,海鮮在加了大米的砂鍋裡遊曳出別樣滋味;南北的米麵主食,也爭先恐後在砂鍋裡一展身手……


而砂鍋,這種人類較早使用的炊具,也以受熱、散熱均勻的特點,成全了不同的食材,一時間滋味千百、熱火朝天,在這寒冷的初冬時節,化為一雙溫厚大手,撫去我們一身寒意。


▲ 中國各地知名砂鍋菜。製圖/伍攀


一、砂鍋肉,初冬的「小確幸」


寒冬時節何以抗寒?一定是燉著肉的砂鍋。


砂鍋店的廚房裡,灶火燒得砂鍋裡泛起泡泡吱吱作響,各種肉與骨,在廚師的菜刀下翻滾著,蒸汽縈繞裡,江湖氣橫生。吃砂鍋肉,首選之地還是粗獷的北方。


1. 西北,牛羊肉砂鍋正暖


寧夏、陝北地區、河西走廊一帶的牛羊,吃了大半年鹽鹼地的草料,早已膘肥肉美。鮮肉割回來,配以土豆、白蘿蔔、豆腐等,加以骨湯,放進一隻砂鍋中,烈火燉煮,還未上桌,吸飽了醇香骨湯肉汁的香就飄了過來。這,就是羊肉砂鍋和牛尾骨砂鍋的魅力。


天寒地凍,再當頭澆上一勺羊油潑就的油潑辣子,香氣和辣味交織著直衝鼻端,令人食慾大增,這是開吃之前最有儀式感的點睛之筆。若能再配上一碗黃澄澄的糝米飯或是酌上一口老酒,那就能足足美上一天。


2. 東北,豬肉砂鍋正香


說到滿足,量大份足的東北砂鍋,在冰雪下永遠升騰著火一樣的熱情。


名震京都的滿族菜砂鍋白肉,已經鮮有人知它源自東北,倒是哈爾濱砂鍋壇肉,如今在東北菜系裡鼎鼎有名。大塊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加碎冰糖炒過後,掛了誘人的慄色,加入老抽、料酒、八角、花椒和香葉等一眾佐料,在小號砂鍋中慢慢燉煮,吃到嘴裡一抿即化,肉質與味道的豐富層次慢慢在味蕾上綻放。


最地道的吃法,是將濃稠的湯汁澆在白米飯上,每一粒米都吸飽了肉汁,變得飽滿結實,也可以配上油餅一同吃,那滋味真真是對得起一句香而不膩。


3. 南方砂鍋裡,湖海同鮮


在南京,鴨子有一千種吃法,但要論「抵擋寒風的能力」,福建泉州、廈門一帶的薑母鴨,一定高居榜首。


吃海藻、啄小蝦、撬貝殼,使得浙江沿海地區的紅面番鴨肉質鮮嫩而不肥膩,砂鍋慢燉最好——鴨油能在其中滲出,為鴨肉增上一味絕妙的潤香。


除了鴨,姜也是這道砂鍋美味的主力軍。三年以上的老薑,洗淨切片,曬乾之後才能稱為「薑母」。鴨肉塊加入麻油與薑母在小火上慢慢燉,直到姜的微辣與鹹味與鴨肉融合,慢慢變成可被細究慢品的美味。


福建往北,浙江人在吃砂鍋這件事上,頗有「千軍萬馬」的「駭人之勢」,骨頭煲、龍鳳煲、鴿子煲、田螺煲、土雞煲等等等等,叫人眼花繚亂,簡直不知道吃什麼才好,直到看到那份老鴨煲。正待舉箸,隔壁江蘇說,什麼稀奇的老鴨煲,跟我們同款,來江蘇吃吧。


到了江蘇,才發現江蘇最好吃的砂鍋,不是老鴨煲,而是天目湖砂鍋魚頭,又叫沙河煨魚頭。「綠色仙境」天目湖以其獨特的自然環境,養成了壯實的野生大灰鰱,肥滿的魚頭油煎至兩面焦黃後,加紹酒大火燒燉,放入豬油煨白,砂鍋裡乳白色的湯就更鮮了。吃進口中,口感瑩潤絲滑,濃鬱誘人,「鰱魚頭味美,三載留餘香」。


若吃魚之興不減,還可以去雲南大理,嘗一嘗洱海弓魚與嫩雞片、雞樅、玉蘭片、火腿、海參、冬菇、竹筍等十餘種鮮臘珍品一道翻滾而成的大理砂鍋魚。


而在「無湯不成席」的湖北,則有湖藕製作成的砂鍋排骨藕湯,厚實的豬胸骨和潔白的蓮藕分兩次放入鍋內,經過兩次大火燒開和小火慢煨,一鍋暖意融融的湯才算是大功告成。清白色的湯上飄著淡黃的油花,肉塊煮至軟爛,連骨頭和骨髓都能一抿即化,清甜的藕更是將糯與脆兩種口感完美交融。


砂鍋很小,只承載一餐;砂鍋也很大,煨著湖海的鮮味。


二、吃米還是吃麵?砂鍋不做選擇


米與面,長期雄霸南北方主食的寶座。到底是吃米還是吃麵,南北方人一直有不同的見解,但一遇到砂鍋這種炊具,爭執就被化於無形了。


1. 在廣東,誰不曾被煲仔飯與砂鍋粥溫暖?


「寒風起,吃腊味」,砂鍋在廣東,有了「煲仔」這個名字,街邊老師傅們守著一排灶頭,在竄起的火苗間穩而不亂,自在地指點美食江山,煲內腊味、燒鵝、燒鴨、滑雞、豆豉排骨......品類多樣,任君選取。


▲ 被矮仔腸加持的煲仔飯,好吃得無法形容。攝影/王宇同


蓋在米飯上的食材,將自身的油脂慢慢融進晶瑩白米中,吸滿了肉汁的米變得豐盈滑口,粒粒飄香。煲仔飯好不好吃,有兩個訣竅,一個是秘制的醬汁要好,一個是火候要到。醬汁好,每一粒米都有香氣,火候到了,才能燒出焦脆酥香的鍋巴。


四川土家族的砂鍋飯,與廣東煲仔飯有異曲同工之妙,只是佐飯的小菜變為了折耳根和牛肉乾這樣更能彰顯本地風味的食物。


廣東潮汕地區的砂鍋海鮮粥,則用「粥」的方式指點美食江山。


大米放在砂鍋中,大火煮沸後轉至文火慢熬,出鍋前加入蝦、蟹、乾貝、海參等食材,開了花的米圍繞擁抱著各類海鮮,最大程度地鎖住味與鮮。一點點潤著熬煮出來的海的味道,再佐以細碎的香芹、蔥末提味,沒有人能拒絕那撲鼻而來的香味。


2. 雲貴地區,砂鍋裡總少不了粉


當廣東的米在砂鍋裡咕咚冒氣時,雲貴高原上的米已經被做成粉,奔赴砂鍋。


酸,是貴州的靈魂之味。貴州人的早晨,便從一碗酸香衝鼻的砂鍋酸湯粉開始。用砂鍋酸湯粉的熱氣和酸味發發汗、暖暖身,最是舒服不過了。酸湯粉的底湯是紅酸湯,濃鬱鮮紅的湯中,盤繞著糯白的粉,酸辣爽口,光是看著就能令人口齒生津。


在貴州安順,還有軟軟糯糯Q彈的砂鍋米涼粉,用豆瓣和豆豉炒出紅油,再放入米涼粉,夾著肉末、小米椒和小蔥翻炒,上桌時放在竹編墊圈上,再盛到小碗裡,讓它一口一口溫柔地拂過腸胃。若再配一碟西紅柿青椒醬蘸料,那才是習得了貴州人的「吃粉真髓」。


至於佔據全國大街小巷、大名鼎鼎的雲南砂鍋米線,早已成了多少學生留在學校門口的青春記憶,成了多少打工人在夜晚歸途中得到的溫暖慰藉。


3. 砂鍋面,北方人的心頭好


砂鍋裡煮上一份勁道耐嚼的手工面,是北方冬天常見的砂鍋美食。


挑起一筷頭面,中間夾著小油菜、豆皮、海帶絲和香菇等常見配菜,湯汁順著麵條滑動,根根晶瑩閃耀,吸溜著送進嘴裡,小麥平和紮實的香味和菜、肉混合搭配,實在過癮。砂鍋面的美味使它俘虜了各地人的胃口:甘肅用牛肉配面、河南放上鹹香酥肉、北京愛澆上芝麻醬……或麻辣鮮香,或清香醇厚,吸口面,嘬口湯,在享受砂鍋面的這一刻,北方人對面的挑剔得到了滿足,只有異口同聲的一句「好吃」。


砂鍋面可以是早餐、午餐、晚餐、宵夜,日日得見。也許,正是因為砂鍋面平實卻最暖人心胃,所以連浙江台州這樣的南方沿海地區,也看得見砂鍋面的影子。


三、一鍋煨,小砂鍋也有「大世界」


在廣袤的中原地區,「老家河南」的砂鍋燴菜,將白菜、海帶、豆腐、豆泡、牛肚、土豆粉、小酥肉等食材燴盡包容。這就是「中原之味」,既留存本味特色,也讓食材在砂鍋中相互汲取、搭配相諧。小小的砂鍋,大大的肚量,就像腳下的中原之地,可連通四方,能廣納包容。


燴菜中的豆腐,更是一味能單獨出道的美食,像河南禹州砂鍋豆腐,鮮嫩可口。最柔軟的食物,往往也最有撫慰人心的力量。


各地砂鍋,如晉地的燴菜、河北的熬菜、東北的亂燉等等,從食材的選取到製作的方式都和河南的砂鍋燴菜很相似。無論是遠方的遊子還是歸途的旅人,吃上一口與老家的相似味道,兒時的記憶,時間的痕跡都會湧上心頭。


上海的全家福什錦砂鍋也夠資格榜上有名。高湯裡的葷素食材,肉圓、白菜、對蝦、粉絲、蛋餃......全力使出十八般武藝,將各自的特色味道發揮到極致。暖洋洋地圍在咕嘟著的砂鍋周圍,一齊動筷子、碰酒盅,這是食物們的團團圓圓,也是人們的美滿長久。


拋卻了條條框框,選料不拘一格,興之所至便取來在寒冬裡犒勞腸胃,這是各地砂鍋最貼心的特點。寒風起時,來上這麼一鍋,看玻璃窗漸漸蒙上一層香氣噴噴的白霧,那該是一份多麼溫暖的人間煙火。


相關焦點

  • 中國到底哪裡的肝兒最好吃?-虎嗅網
    論「最好吃的內臟」,肥腸稱第二,肝還真敢稱第一。人們對動物肝臟的熱愛完全不遜於對真正的肉:汆燙、爆炒、火烤、油炸、酒浸、風乾,有什麼樣的肉,就有什麼樣的肝。「窮人吃不起肉」是對內臟烹飪起源的常見解釋,但肝似乎能推翻這個說法。否則,為什麼「素肝」比素雞、素鴨金貴得多?
  • 中國到底哪種橙子最好吃?
    橙子不是原生品種,是柚子和橘子雜交產品,擁有高貴的血統,在我國有大面積的種植,贛南臍橙、尋烏臍橙、紅玉血橙、廉江紅橙、麻陽冰糖橙......等品種繁多,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橙子,才是最好吃的呢?【贛州臍橙】贛南臍橙是江西贛州的一大名優特產,也是中國的「地理標誌產品」,在"橙子帝國"中,名氣應該是最為顯赫的了。這裡的臍橙種植面積世界第一,年產量世界第三、是全國最大的臍橙主產區,有著「中國臍橙之鄉」的美譽。
  • 網友:砂鍋米線怎麼做才好吃?做不好是你沒放這幾個食材
    在夏日裡,最爽快的莫過於,水中嬉戲,啤酒搭美食。而我更喜歡前者,記得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在讀書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在大熱天裡開著空調吃火鍋,這個是最爽的。中華美食傳遍世界,另無數外國人也舉手稱讚,特別是對中華的經典小吃---砂鍋米線。大家都知道火鍋好吃,其實還有一個自己在家也能做的美味那就是砂鍋米線。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詳細聊聊,砂鍋米線好吃的做法跟需要注意的事項。
  • 中國哪裡的面最好吃?
    甚至還有「中國十大麵條」之說。今日,就來聊聊中國哪裡的麵條最好吃?北京炸醬麵〈 皇城根下的地氣 〉「炸醬麵,穩住!」昨日,專家吳尊友在發布會上稱:「北京疫情已控制。」但對老北京人來說,最好吃的炸醬麵,就是自己家裡的。想怎麼整就怎麼整,豐儉由人。大熱天的時候,大伙兒蹲在胡同口或院子裡,捧著碗炸醬麵,碗裡擱一根黃瓜,邊吃邊聊,還能下下棋,一點也不誤事兒。即使住在皇城根下,也有那股子地氣。「忒兒嘍忒兒嘍」,真香!
  • 跟著小林老師的畫筆 來看看中國哪裡的粽子最好吃
    用鹼水泡的話,粽子剝開就是金黃色的,相當引人食慾,如果是草木灰,就是灰黑色的,是貴州黔南一帶的特色,也很好吃,不膩。4、純潔白糖棕在中國北方,粽子則相當純潔,華北一帶的粽子,幾乎都是甜的。5、南霸天裹蒸粽作為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小林老師最熟悉的莫過於裹蒸棕了。裹蒸棕,肇慶的最有名。作為美食之都,廣東人自然不會對粽子無所作為。
  • 中國哪裡的桃子最好吃?3種有名的桃子,哪種才是你的最愛?
    可是,中國各地這麼多的桃子,那到底哪裡的桃子最好吃呢?這3種很有名的桃子,那種才是你的最愛?安徽碭山黃桃:要說哪裡的黃桃最好吃?那必須是安徽的碭山楊桃了!在這個桃子收穫的季節,碭山黃桃可謂是又火了一把。
  • 贛南vs湘南vs川南,到底哪裡的橙子最好吃?
  • 中國哪裡的包子最好吃?
    吃包子的過程,有種不可預知的期待和驚喜像是一場帶點挑逗的好玩遊戲懂得「探索」,才能吃得不亦樂乎那麼……中國到底哪裡的包子最好吃?「身世成謎」的杭州小籠包到底是何方神聖?可見其美味更有在《舌尖上的中國》裡的出場,雖然時長不足兩分鐘,也是把靖江的蟹黃湯包提高了一個層次。咱可是經過官方認證的
  • 在哈爾濱經緯十二街,就有這麼一家老砂鍋,有近30年歷史的店鋪
    大家好,是星期二中午,我和同事去吃飯,走到經緯十二街時發現了一個砂鍋。他的品牌很特別,上面說這家店已經開了了。同事點了一份醃菜和土豆絲的砂鍋菜,我點了一份麵筋頭豆腐砂鍋,這兩份都是老闆太太推薦的。女房東會給每桌送一個小泡菜,她很善良。砂鍋一上來,我胃口就大了,看這濃湯。先來了一口原汁原味的湯,看上去骨湯,很好吃。吃砂鍋菜胡椒粉必須添加,這一次,是吃砂鍋的靈魂。我有很多肌肉和腦肉,很燉的。
  • 砂鍋好還是陶瓷鍋好 砂鍋挑選看哪些方面
    很早以前,人們對於吃這個方面其實就已經有了很深的研究,而吃之中,不僅要食材足夠鮮美,在於製作的物品上,情況也同樣都得很到位,像是鍋,鍋是主要用來燉煮物品的東西,而粥這種大眾美食,如若想做得很好吃,使用的鍋是陶瓷的,或者是砂鍋,那麼砂鍋好還是陶瓷鍋好?砂鍋挑選看哪些方面?
  • 西安市資訊|西安老牌砂鍋店,麻辣丸子砂鍋30塊,十幾個牛肉丸
    這家店大概是我見過口味最全的砂鍋店了,一口氣點了十幾種口味的砂鍋,拼了兩張桌子都放不下。爐灶很霸氣,十二個爐頭同時開煮,每個砂鍋的味道還不同,看似簡單,其實挺考驗大廚的功力。這邊加湯,那邊什麼時候放菜放肉,哪個砂鍋還沒放鹽,手和腦子並用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靠的是手速和實踐。清燉羊肉砂鍋38一份,羊肉佔了多半鍋,湯鮮肉爛。帶魚砂鍋愛了,一口氣吃了兩碗飯。
  • 中國最好吃的鍋巴到底在哪裡?
    後來,「鍋巴」成了校門口小賣部最受歡迎的零嘴,也成了無數人熬過枯燥學堂的動力。每一種擁有深厚國民基礎的食物,躲不開地緣、黨派之分。鍋巴也不例外。第一個最有可能站出來的是安徽人。關於鍋巴的起源一直有爭議。桐城派晚期文學大家姚永樸在《舊聞隨筆》中寫道:「鍋粑,皖語,謂鍋底焦飯也。」
  • 給我一隻小砂鍋,還你肉肉鋪滿桌!無敵銷魂砂鍋菜,肉菜粥全搞定
    放心啦我放的是最好吃的做法,你少放幾樣也沒啥問題的~但是我十分推薦用砂鍋做!但是忍一下,現在的雞肉還沒有入味,我們還有最重要的一步要做!3、砂鍋燜煮取出你心愛的小砂鍋,肉肉永遠不會嫌多。先把蔥段、薑片和蒜瓣鋪在砂鍋底下,就不用放油了。
  • 肉片怎麼做好吃?大廚用砂鍋不加1滴水做出只香不油膩的幹炒肉片
    炒肉到底加不加水?這是一個問題,常規炒肉的話都是要加一點水避免外糊內生又粘鍋,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非常規炒肉,不光不加一滴水,而且不用鐵鍋用砂鍋。我們要做的就是只香不油膩的幹炒肉片,既簡單又好吃。喜歡焦香口感的人,必須要會做這道菜,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具體做法。
  • 中國辣最好吃的地方在哪裡?
    事實上,在中國長久的食辣歷史中,最早的辣味蔬菜或調料,如「芥」、「花椒」、「韭」、「姜」、「茱萸」等都相對溫和,但自從南美洲的辣椒遠道而來,中國人對於它的喜愛,逐漸由豔麗轉移到熱辣的舌尖體驗上。如今,人們對辣椒的推崇不僅狂熱,更衍生出諸多特色風味。
  • 全國小米哪裡最好吃?
    全國哪裡的小米最好吃?營養價值最高?「中國小米在山西,山西小米數第一」。山西自古以來就譽為中國名米之鄉。山西小米種植面積全國第一,口感極好,營養豐富,尤其是山西廣靈的小米最出名。全國小米哪裡最好吃,當數山西廣靈小米最好!
  • 中國到底哪裡的肝兒最好吃?
    本幫豬肝面,嗲~ 攝影/木兮兮論「最好吃的內臟」,肥腸稱第二,肝還真敢稱第一。出鍋前,慷慨地鋪厚厚一層切得米碎的蒜末,拌勻、裝碗、上桌,配二兩包子,一蘸一咬一口油,味蕾引導靈魂,赴最地道的四九城之約。雲南西北特有一種「吹肝」,不僅考手藝、考耐心,最重要的是,還要考肺活量:取新鮮豬肝,把一根空心竹筒插入肝管,然後深呼吸,使!勁!吹!
  • 中國哪裡的海螃蟹最好吃?
    經過一個夏天的滋養,很多海螃蟹正處於一年間最肥美、壯實的時候。輕輕地掀開螃蟹殼,蟹膏已經塞得滿滿,品過香氣十足的蟹膏之後,將螃蟹對摺開,海螃蟹的蟹肉更多,更容易給人大塊朵頤的滿足感。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哪裡的海蟹最好吃呢?
  • 砂鍋煲湯有什麼好處 砂鍋煲湯和鐵鍋煲湯有什麼區別
    砂鍋是一種傳統的鍋具,它是由不易傳熱的石英、長石、黏土等原料配合成的陶瓷製品,可用來煲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那麼砂鍋煲湯有什麼好處?恐怕很多人並不清楚。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再來看看砂鍋煲湯和鐵鍋煲湯有什麼區別,以及砂鍋煲湯要多久,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砂鍋煲湯有什麼好處砂鍋是一種陶瓷製成的炊具,具有通氣性,吸附性,傳熱均勻,散熱慢等特點,因此砂鍋煲湯的好吃有很多。
  • 怪不得砂鍋那麼好吃,秘密原來藏在這裡
    原創:藍書包說起砂鍋,大家首先想到的便是丸子砂鍋、什錦砂鍋、砂鍋粥、砂鍋肉等等,這種依靠砂鍋的菜譜種類繁多,味道更是鮮美。尤其在寒冷的冬季,被凍得瑟瑟發抖時,吃上一碗砂鍋,一股暖流遍布全身,瞬間寒意盡散。為什麼砂鍋美食能如此受歡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