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新藍圖 邁步新徵程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

2020-12-27 四川省人民政府

剛交答卷,又起宏圖。

2020年12月4日,新改造後的金牛賓館會場,熱烈的掌聲中,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建議》出臺之際,正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期。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徵程即將開啟。

不同於歷史上任何一次,《建議》出臺之際,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餘波未平,外部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顯著增加,要在危機中育先機、變局中開新局。

繼往開來的關鍵時刻,《建議》既全面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又緊貼四川實際;既一以貫之,一張藍圖繪到底,又與時俱進,守正創新;既登高望遠,突出總體設計,又腳踏實地,回應民生關切。

一份《建議》就是一張任務書。進入新階段,瞄準新目標,融入新格局,實現新跨越。

一份《建議》就是一張施工圖。踐行新理念,探索新路徑,拓展新空間,培育新優勢。

一份《建議》就是一次動員令。將黨的主張與人民期盼相統一,戰略與戰術相統一,同頻共振,心凝力聚。

縱橫貫通的再布局

加快把國家戰略機遇轉化為四川發展動能

《建議》起草工作於今年8月24日正式啟動,到最終通過,歷時百天,因此,起草工作被形象地概括為「百日攻堅」。

起草組在省委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開展工作,起草組組長由省委書記彭清華親自擔任。

百日之中,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

也在這一時期,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擘畫未來發展圖景。

兩份重要文件為《建議》的起草提供了根本遵循,精神貫穿《建議》全篇。

為吃透中央精神,百日攻堅中,起草組多次圍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再開專題學習。

「逐字逐句,原汁原味地學習。」起草組成員透露。學習的主題只有一個:吃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提高政治站位,注重思想引領,對把握新發展階段、融入新發展格局、貫徹新發展理念進行系統梳理,而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把四川發展融入到黨和國家工作的大局。

兩個核心議題至關重要——

首先是科學確定「十四五」發展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在加強同國家規劃綱要的銜接的同時,如何把四川的情況吃透,綜合考慮各種因素,提出一個既引導預期、積極進取,又尊重規律、務實可行的奮鬥目標?

其次是如何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一次次的學習和討論中,思路漸漸清晰:

——融入新格局,要厚植經濟腹地優勢。四川消費市場龐大,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相對健全,擁有全部41個工業門類和超過680萬戶的市場主體,在供需兩側都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建議》明確,厚植支撐國內大循環的經濟腹地優勢,著眼的是發揮我省人口和市場規模優勢、工業化和城鎮化後發優勢、科教和產業發展基礎優勢。要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更好發揮投資關鍵作用和消費基礎作用。

——融入新格局,要提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功能。四川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是我國西向南向開放門戶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起點。隨著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四川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面臨新的重大機遇。

《建議》明確,提升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功能,要著眼於強化國際高端要素集聚運籌功能、全國流通樞紐功能、西向南向開放門戶功能。

同時,要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打造全國物流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加強東向北向戰略通道建設,構建國際航線、國際班列、長江水運、陸海聯運等多通道協同運行體系。

——融入新格局,要強化區域發展戰略的支撐引領作用。

《建議》明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舉措,也是四川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引領。

基於此,《建議》明確,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和一體化發展理念,優化完善川渝合作機制,著力打造帶動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經濟中心、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改革開放新高地和高品質生活宜居地。

這在《建議》的文本構架中得到彰顯。整個《建議》分為八大部分。除了帽段和保障措施外,內容結構完全按照「一極兩中心兩地」鋪排。起草組為這種架構方式起了個形象的名字:「貨櫃式」。

如此一來,整個文本構成了縱橫交錯:縱,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穿始終;橫,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確立的「一極兩中心兩地」統領全篇。

整個文本既重點突出,又渾然一體。既有利於加快把國家戰略機遇轉化為四川發展動能,也能突出我省規劃建議的特色和亮點;既體現了規劃戰略的思想性、指導性,又給「十四五」規劃綱要的編制留足了迴旋餘地。

繼往開來的再謀劃

對《建議》和規劃綱要始終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

百日內,彭清華親自謀劃指導、審定工作方案,親自推動文件起草工作,主持召開8場省委常委會會議、7場專題會議聽取意見建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為全會文件起草發揮了凝聚力量、凝聚共識、把關定向的關鍵作用。

系統謀劃、統籌推進,是起草組始終堅持的一大原則。《建議》之後,將編制出臺「十四五」規劃綱要,兩份文件密不可分,從時間上看,規劃綱要的編制起草工作甚至要早於《建議》的起草。

過程中,省委始終堅持統籌推進,在功能、內容上既各有側重,又突出前後銜接。

——統籌的內涵,體現於實現《建議》和規劃綱要兩份重要文件的功能定位和前後銜接。《建議》是突出方向、原則,規劃綱要體現落實、落地。

——統籌的內涵,體現於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八次全會精神的銜接。今年7月,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對加快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出專題謀劃和部署,起草組明確,要保持兩次全會精神協同一致,前後貫通。

——統籌的內涵,體現於四川行動與中央部署的嚴格對標對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擁有9100萬人口的四川如何作答?《建議》一錘定音:錨定到二〇三五年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一個錨定,包含兩種內涵:時間上同步,內涵上同質!

條分縷析,綜合考慮國內外環境和四川發展階段性特徵,統籌短期與長遠,兼顧需要和可能,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發展目標徐徐鋪開——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發展活力充分迸發;社會文明不斷進步;生態環境持續改善;民生福祉明顯提升;治理效能顯著增強。

一個錨定,鎖定一種姿態:作為中國的人口大省,四川堅定踐行「四個意識」,堅定對標執行中央精神,在全國大格局中勇挑重擔,特別是在「雙循環」中經略西部,自我加壓,不打折扣,不講價錢。

一個錨定,反映一種期待:四川面臨的困難挑戰,也需要在發展中跨越,在發展中解決。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共享現代文明成果,不拖後腿,不會旁觀。

一個錨定,展現一種決心:當下,儘管四川經濟總量排名全國第六,但人均GDP等多個指標依然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位置落後而目標一致,如何實現後發而同至?

在反覆研究中,《建議》提出了「四個高於全國」的相對目標:

經濟實力大幅提升,保持年均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高於全國;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提升幅度高於全國;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於全國。

這些發展目標,定性中蘊含定量,既包含增速要求,也彰顯質量取向,換句話說,不僅要快,而且要好。

一個錨定,基於一種判斷:從可能性來看,「時」與「勢」對四川總體有利。四川市場腹地廣闊、發展潛力巨大。

面向未來,國家戰略在四川交匯疊加,新階段支撐我省高質量發展的比較優勢將更加凸顯,實現這些目標是有基礎、有條件、有把握的。

承前啟後的再審視

承的什麼前,啟的什麼後?

在歷史的洪流中,航向的把握至關重要。

不審勢即寬嚴皆誤。科學謀劃「十四五」藍圖,關鍵是對自身時空方位有精準的判斷。

具體來說,站在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要準確回答四川往哪裡去的問題,前提是要明白四川當前在哪裡。

成竹在胸,核心要對四川實際進行再審視、再認識。

承前,是怎樣的「前」?

一份成績不容置疑:

定量有數據——經濟發展「翻倍」: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提前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到2015年底,全省尚有88個貧困縣,近400萬農村貧困人口。今年11月17日,涼山7個貧困縣摘帽,標誌著四川88個貧困縣全部清零。

定性有事實——「十三五」時期,治蜀興川各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一幹多支」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新態勢加快形成,鄉鎮行政區劃和村級建制調整改革順利實施,涼山彝區和涉藏州縣等深度貧困問題得到整體解決……

這一切,都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徵程蓄積了戰略動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一系列挑戰不容迴避:產業體系不優、市場機制不活、協調發展不足、開放程度不深等問題仍然存在,基礎設施、科技創新、公共服務、生態環保仍有短板弱項;社會治理任務繁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自然災害易發多發等特殊省情帶來一系列風險挑戰。

啟後,是怎樣的「後」?

一個判斷非常清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從外部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

從國內看,我國正處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但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

一系列重大機遇疊加:今後五年,四川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一帶一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四川發展的戰略動能將更加強勁。

暢通國民經濟循環帶來區域經濟布局和對外開放格局加快重塑,四川發展的戰略位勢將更加凸顯。

虛實結合的再突破

虛,要提神提氣,鼓舞幹勁;實,要解決實際問題,攻堅破難

《建議》既是「動員令」,更是「任務書」,既要用美好的藍圖鼓舞人心,激發鬥志,更重要的是直面問題,推動落實。

起草過程中,彭清華多次強調,要突出《建議》的方向性、戰略性、指導性和操作性。

他還對起草組反覆叮嚀:「制定編制『十四五』規劃就是遠慮的時候,要把各種問題想深想透,堅持問題導向,這樣才能夠保證我們持續的、平衡的、健康的、較快的發展。」

「簡單來說,就是《建議》要用得上,有效果。」一位起草組成員說。如何用得上,有實效?

首要是情況貼得近。

就是要了解四川真實的情況,突出針對性,杜絕紙上談兵、《建議》與現實兩張皮,考驗的是《建議》的貼近性、咬合力。

為掌握四川的現實省情,早在去年底,省委就提早部署,謀劃了25個「十四五」發展的重大課題,由省級單位分領域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起草組一位成員透露,今年年初,省委又安排部署29個重大問題調研任務。

從去年以來,省委先後集中力量開展五輪重大問題研究,形成調研成果128篇。

這些調研成果,相當於一沓四川新時代的「體檢報告」,而這些報告幾乎全部是用「腳」寫出來的。腳上有多少泥土,報告就有多少地氣。

哪裡去找問題?除了考驗腳力,更考驗眼力。拿電子信息產業來說,雖然發展最快,成績可喜,但和浙江、廣東相比,無論是結構還是效益,四川還有差距——企業家座談會上,彭清華「挑」出問題。

其次是癥結對得準。

就是要找準問題產生的根源。「癥結在哪裡,怎麼導致的」,防止下錯藥,考驗的是《建議》的判斷力、洞察力。

一位來自省大數據中心的成員說,四川遇到的很多問題可以說是痼疾,比如科技創新不足、開放程度不高,貸款難貸款貴,已經持續多年,每次開會都提,但總是解決不了。

背後的原因在於,不了解病因,無法下藥或者用藥無效。

以科技創新來說,為什麼投入不夠?企業為啥不願意創新?是缺錢,還是缺觀念、缺文化?「找準癥結,關鍵在於深挖細摳。」上述成員說。

如何深,如何細?深就是要深入企業、地方,一家一家聊。

「一聊就是幾個小時,很多話,公開場合根本不可能聽到。」上述成員說,正是用這種笨辦法,幾個月來,他先後和10多家企業深入交流,「掏」出了心裡話、大實話。

下足笨功夫,用盡巧辦法,百日攻堅,大部分時間是在調研了解。

第三是辦法給得對。

癥結找到了,如何解決?《建議》的誕生過程,不僅「問診」,而且要「尋藥」。

哪裡去尋?

走下去,到綿陽、阿壩、成都,到中央駐川單位、高校、企業;走出去,到上海、江蘇,讓「他山之石」內化為四川方案。

過程中,「借」字當頭。

向專家學者「借智」,起草組先後請來中科院院士,以及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財經大學、省社科院等院校的學者,還有來自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四川區域協調發展研究智庫等機構的專家,群策群力。

向企業家「借智」,起草組邀請到的,既有五糧液集團、四川航空集團、新希望集團等行業巨頭,也有中小微企業。「無論你是誰,只要你說得對,我們就採納。」

最後是力量堅持久。

制約四川的很多問題是長時間形成的,背後有複雜歷史、自然和文化因素,在此之前,省委已經作出系列部署。

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明確,要實施「一幹多支」發展戰略,構建「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區域發展新格局;要推動「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形成立體全面開放新態勢……這些戰略部署在「十四五」時期要不要堅持?

11月9日,起草組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明確要求,一方面,全面客觀總結「十三五」時期我省實施的新戰略、推出的新舉措、積累的新經驗,在謀劃推進「十四五」發展中堅持和完善,確保新時代治蜀興川事業一張藍圖繪到底。

另一方面,深刻領會和把握我國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重大判斷,深入分析研究我省「十四五」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和機遇挑戰、現實基礎和比較優勢,找準四川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和著力重點。

以「一幹多支」發展戰略為例,《建議》就從三個方面深化拓展「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做強成都主幹和極核功能、建設區域中心城市、促進區域協同。

圍繞做強成都主幹和極核功能,《建議》提出將加快推動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促進全省發展主幹由成都拓展為成都都市圈。

圍繞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建議》給出了更明晰的答案——在環成都經濟圈、川南和川東北經濟區分別形成經濟總量佔比高、綜合承載能力強、創新發展動能強、區域帶動作用強的全省經濟副中心。

圍繞促進區域協同,《建議》提出要構建「一軸兩翼三帶」區域經濟布局,即推動成都平原經濟區一體化發展,強化成渝主軸支撐引領,發揮川南和川東北兩翼帶動作用,加快建設成德綿樂(雅)廣攀、成南達、攀(樂)宜瀘重要經濟帶。

上述成員說,《建議》起草堅持四個原則: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整體謀劃與重點突破相結合、一以貫之和與時俱進相結合、戰略引領與落地落實相結合,「總體來說,四個原則的核心就是要落實。」

冷暖一體的再融合

冷,冷靜思考,理性分析;暖,民生關切,家長裡短

成都市商業街,起草組工作的大本營。

100餘天,從酷暑到寒冬,從熱到冷,變化的不只是氣溫,更是這裡的氛圍。

不同以往,這次起草特別重視執筆力量配置。為了更好完成這一光榮、重大的使命,省委創造性設立起草執筆組。執筆組從省直有關部門、市(州)抽調30名精兵強將,人數之多,力量之強,前所未有。

有時候這裡很「熱」:圍繞某個話題,激烈討論,唇槍舌劍,甚至臉紅脖子粗;有時候這裡很「冷」:就某個問題,大家集體陷入沉思,冷靜思考。

有一種溫度,始終沒有降低:那就是對民生的關切。

《建議》雖然是省委出臺關於未來五年甚至15年的綱領性文件,邏輯嚴密,具有強烈的思辨價值和理性色彩,但它又時時處處展現出對民生的關注。

發展為民,問計於民。一份建議也是一種動員令,一次衝鋒號,建議不僅寫在紙上,也要寫在群眾的心上。

8月31日,在起草組第一次會議上,彭清華書記就指出,「鼓勵廣大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以各種形式為我省『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切實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充分吸收進來,真正把全會文件起草和規劃編制過程變成集中民智、協調利益、凝聚共識的過程。」

作為起草組組長,彭清華為《建議》傾注了大量心血,不僅「定向」「把關」,還深入一線,與企業、協會、群眾親切交流。

「四川鋼鐵產能3200萬噸,四川常年需求大概多少?」「我們現在還有大量庫存積壓嗎?」「現在你們企業大概產能多少?」10月10日,省委召開四川省「十四五」規劃編制企業家座談會,彭清華仔細詢問鋼鐵企業負責人發展情況。

一次次討論,增加了《建議》的厚度。

11月9日,起草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與會人員展開了熱烈討論。「攀西的釩鈦對我們意義重大,希望『十四五』時期有所突破。」「建議將財稅和金融相關內容單獨成段。」……

百日攻堅中,這樣的討論會議,舉行了很多場。每一次,省委都安排起草組成員將收集的意見和建議開展專題研究,並做吸收轉化。

9月7日,起草執筆組制定開門問策徵集意見方案,在省政府、省發展改革委和川觀新聞、省委改革辦改革視界客戶端,開通建言獻策專欄。

這是我省在制定重大文件的過程中,首次通過網絡渠道,面向社會「開門問策」。

消息傳出,激起網友的熱烈討論和熱情參與。而起草組認真梳理分析網友的每條意見建議,讓人體會到誠意和暖意。

網友的意見建議被聽到、被尊重,並被轉化為《建議》的一部分——

一名來自川觀新聞的蘭姓網友建議,「延長城市圖書館開放時間、設立一些區域性的自習室。」《建議》研究吸收,並轉化提出要建設學習型社會。

一名來自省政府網站的舒姓網友建議,「公立幼兒園滿足不了城區和周邊學前兒童需求,希望政府多在學前教育這一塊改善民生。」《建議》研究吸收,並轉化提出要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

網友「三巴浪子」建議:村村通水泥路的目標,已經走進現實。未來五年,我們能否讓已經通了的路更暢通?《建議》研究吸收:要推動「四好農村路」提質擴面。

一次省委社會事業和民生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在談到關於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時,有人談到,現在行動支付的信息系統極大方便了群眾,但是對老人來講多是不方便。為什麼?他不會用。

聽到這裡,彭清華指示,要研究怎麼能夠適應這部分老人的需求,當然也包括對老人社區基本的新的技能培訓。

《建議》最終版中,專門增加一條「加快推動公共場所、網際網路應用等適老化改造,建設老年友好型生活環境」。

截至11月底,共收到省領導、省級單位、市(州)黨委反饋意見818條;匯總梳理專家學者、企業家、基層代表、黨外人士代表、中央駐川單位意見437條;徵集社會公眾留言6000餘條,從中整理出450多條建議。

《建議》初稿形成後,先後7輪徵求各方意見,得到各市(州)黨委、黨外人士的高度認可,以及眾多網友「點讚」。

一份承前啟後,具備紮實基礎和美好願景的綱領;一份承上啟下,把黨的主張與人民意志高度融合的綱領;一份虛實結合,目標導向與問題導向相結合的綱領;一份冷暖相融,將理性思考與民本情懷融為一體的綱領,必將激蕩和凝聚起9100萬四川兒女的力量,推動四川再上新臺階。(記者 梁現瑞 張彧希 徐莉莎

相關焦點

  • 新目標 新格局 新理念 ——解讀《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
    日前,《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建議》)正式發布。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建議》全面分析了「十四五」時期四川發展方位和階段性特徵,深入研究事關全局和長遠的重大問題,就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進行系統謀劃。
  • 彭清華:​關於《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關於《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彭清華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關於《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關於《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彭清華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 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側記:擘畫四川未來的宏偉圖景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一份建議就是一份綱領,一份建議就是一張藍圖。
  • 2分鐘硬核技術流大片,帶你穿越2035新四川
    12月4日,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閉幕。本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四川發展謀劃新藍圖 。川觀新聞推出硬核技術流視頻《穿越新四川》,聯合B站當紅飛手、成都高空攝影聯盟、川觀拍客,用穿越機的獨特視角,直指四川地標腹地,帶你感受半空中霸道飛躍的速度與激情。
  •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
    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2020年12月4日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體會議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分析「十四五
  • 省農水局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
    12月11日,省農水局召開幹部職工大會,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是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新徵程的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全會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擘畫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奮力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宏偉藍圖。會上,黨委書記、局長董軍對貫徹全會精神做好我省農村水利改革發展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安排。他強調,一是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狠抓貫徹落實。
  • 攥緊治蜀興川「新」鑰匙,開啟四川發展新局面
    中國共產黨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八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2月3日至4日在成都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br/><br/>  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是四川未來時期的發展方向。方向已明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全省黨員、幹部和群眾即將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四川的新徵程,牢牢執好四川發展&quot;新&quot;筆,書寫治蜀興川新篇。<br/><br/>  站在四川發展新起點。
  • 黃強任四川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
    ,中共中央批准:黃強同志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尹力同志不再擔任中共四川省委副書記、常委、委員職務。12月1日下午,四川省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傳達中央決定。省委書記彭清華主持會議。彭清華在講話中說,黨中央決定黃強同志擔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員、常委、副書記,這是黨中央從全國大局和我省工作實際出發,通盤考慮、慎重研究作出的重大決定。
  • 【抗戰勝利75周年】四川省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
    經過14年不屈不撓的浴血奮戰,最終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徹底洗刷了近代以來抗擊外來侵略屢戰屢敗的民族恥辱,開啟了古老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歷史新徵程。四川是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大後方,也是遭受日軍飛機轟炸最猛烈、傷亡最慘重的內陸省份之一。
  • 關於《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王國生  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河南省委關於制定河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  一、建議稿的總體考慮  「十四五」時期,是我省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徵程、譜寫更加出彩絢麗篇章的關鍵時期,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由大到強的轉型攻堅期,對處於歷史交匯點的河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擘畫四川未來的宏偉圖景
    原標題:擘畫四川未來的宏偉圖景   極不尋常的2020年,連同一樣不尋常的「十三五」,即將走過。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嶄新的「十四五」即將拉開大幕。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四川省委關於制定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 關於《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關於《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景俊海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吉林省委關於制定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辛湘平:吹響新號角 邁向新徵程
    在「十三五」將要收官、「十四五」時期即將啟航之際,中共湖南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湖南省委關於制定湖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湖南中長期發展藍圖進行戰略擘畫,鮮明提出要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建設現代化新湖南,這為湖南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明確了前進方向。
  • 關於《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
    關於《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說明張國清  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遼寧省委關於制定遼寧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
  • 學習貫徹四川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 聽聽這些在京川人的心聲
    12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專題報告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涼山州普格縣的在京工作人員則麼日歪在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用家鄉話表達了自己的心情。12月1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專題報告會在北京召開。
  • 關於《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
    受省委常委會委託,我就《中共江西省委關於制定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起草的有關情況向全會作說明。一、建議稿起草過程「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四川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提案...
    十一屆省政協以來,廣大委員、各參加單位、各界別和各專門委員會深入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和中共四川省委各項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提案工作方針,圍繞「一個願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四項重點工程」戰略謀劃,積極運用提案履行職能。五年來,共提交提案5760件,經審查,立案5397件。
  • 瞄準新目標為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謀劃藍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
    瞄準新目標為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謀劃藍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①製圖:馬立瑩◤更多報導見大眾日報客戶端□ 本報記者 李子路 趙洪傑 李 振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中共山東省委關於制定山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將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貫穿全篇,聚焦「走在前列、全面開創」,對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進行總體安排,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經略海洋等作出重點部署。
  • 瞄準新目標為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謀劃藍圖——山東省委十一屆十二...
    瞄準新目標為開啟強省建設新徵程謀劃藍圖——省委十一屆十二次全體會議精神解讀①「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是山東省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