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說形意拳身法和打人的道理,不明白的應該在90%以上

2020-12-19 拳成大藝藝稱形意

19.再說說形意拳身法和打人的道理,不明白的應該在90%以上

接著上一篇的思路往下寫,上一篇講到了非法、得法、拘法的練拳之道,起落高低和進退反側,這一篇繼續往深裡說一說。

還是說一說上法的問題吧,形意拳的上法要求是低進,伏身低進,就是所謂上步低退步高,進退不提枉學藝,不知起落枉靈俐。

形意拳的上法,不是死上,有一個回縮,就是蓄。這個回縮不一定是佔位上的回縮,身形可以是前進,是在前進的過程中,手位不移形成回縮,也就是形成蓄勢。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彈簧可以拉回來形成回縮,也可以往前形成回縮。形意拳也是這個道理,這個回縮與身形的前進後退沒有必然的聯繫,但是你身上肯定有不動的點。只有相對運動才能形成蓄勢。

壓縮後才能打得更狠,我們所謂的輕出重收,實際上指的是這一步。輊出重收不是完結,是開始,是為更重的出手做掩護,輕出要無形,不彼人察覺是為輕,這是上法的關鍵,也是上法的前奏。重收要和更重的出合演,同時作用,一體成形。

做好這個前奏,才能形成有效的結果,上去才能步到人翻。上法和打法連在一起,實際就是一個縮放的過程,沒有這個壓縮,直接上也能打,不乾脆,威力不夠,形不成威脅。

現在練拳的往往少了這一步,他們總是直上,而且往往是平行上,身形並沒有伏低(不是低頭)也沒有回縮的過程;要麼上不去;要麼上去被別人打了先手;要麼形成頂牛。頂牛就是你上去不乾脆,是一種長勁,直觀的表現就是一種推擊。網上所有的形意拳上法幾乎都是這樣的,效果非常的低。

伏身低進的這個蓄勢實際上也是打人,只不過力向是向身內回的,直觀的表現就是使對手有一個前傾失勢。但是一般來說,你的蓄勢令對手形成失勢的情況並不多,所謂手去不空,回空回總不奇。想令人前傾失勢,然後再打,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形意拳所謂的上,手上必須要帶上點什麼東西,帶不上,不硬上,也就是上不去,不打。

就劈拳來說,這個蓄勢非常的活。相對來說,五行拳中,崩拳是一往無前的,勢如連珠,但劈拳可以拉回半步的。這個半步就是那個外撇,這個外撇完全可以在原地踩,也可以往回踩點,當然也可以往前踩,在這外撇一小步,沒有落地之前,後腿支撐不變的,但是一落就得換過來,一點拖泥帶水都不成,這樣就形成了彈簧壓縮之勢。

僅僅這樣做其實是不夠的,雖然形成壓縮之勢,此時沒有形成壓縮的清晰的力向,但這個點要清晰,這個清晰是發力的啟動的根。外撇這一小步的成形,不用看,網上的視頻沒有人做到這一點。有人把外撇(其實也不一定撇多遠,多外,忘了強調了)這一小步,變成後腿支撐著前腿的虛跨或者雙重的實跨,這是要命的,在這種方式下,你還不如直上,就是不要這一小步。

外撇一小步成形是重中之重,重心倒換。動手時是單重,就劈拳來說,做不到單重,不存在動手。雙重看是穩重,支撐一個穩架,但是非常的滯動,同時力向不夠清晰,打人就是勉強為之。頂牛還算好的,事實上是你夠不著,而對手就上來了,你又換步輾轉不靈,往往會實實的挨打,連倒地都是直愣愣得或者是處在原地亂撥啦手。

形意拳的蓄勢不是你意識中的那種先做勢然後打,形意拳的蓄是無形中完成的,而且和發力是連貫的,所謂蓄髮一體,實際上在蓄的過程中就已經打了人了。這裡的打人不是拳頭(手)去夠上去打的這麼一個意義,這裡的打人是打破勢,就是亂勢。亂別人的勢,亂對方的勢,同時形成自己進攻的勢,也就是說在亂別人勢的同時,形成自己的進攻的蟄,同時完成。在對方失勢的同時打他,所以這一切都是需要功力支撐的。

但話還得說回來,外撇一小步是帶著向下的勢得,有向上的反力鼓蕩,踩的越清晰威力越大,起而未起不顯形,自已知道,不是沒有勁,不是軟綿綿,而是蓄在身上,不冒尖,不出尖。

自己一清晰,對方就會感覺到一種壓迫逼,一般會相抗進勢,重手拉帶出擊,他不來也帶他一下,就是一撥拉,借這一撥拉讓自已上勢更足,帶不上就算了,走的是自已的路線,並非一定要帶上,是捎帶,空回點不奇嗎?

如果非要帶上點什麼就壞事啦。能捎就捎上,捎不上也做,有沒有不管,不是針對他是針對我們發力的。同樣的道理能帶死也不帶死,我們只是走這個過程。這是我們發力的獨特之處,前後手撕棉,帶上更好,帶大了不要,帶不上不影響,我做我的,不受你影響。(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如果對方沒有向你這邊的靠,取退勢了,他退勢一出,你上勢就得完成,只是打不著了,不強打了。繼續往前逼迫一步(或等他來),逼迫到他退步不得勁時,他就會往前進勢,然後順他的勢回帶打他,重複上文的步驟。

如果對方輕巧,起身退走,那就追上去打他,追不上就算了,一馬三箭好好練練,下次再說。

需要說得是跟對方始終是一個方向(也有逆向的用法,那個如一般人用,不必講,而且即使是逆向,也有局部的和他同向的蓄勢,只是大勢是逆的,這個常見的用法不說了,唯是你注意有個局部同向)才能打了他,才能打的狠,才能打得巧,才能打他沒跑。

一般人以為行拳打人是相對的兩個力,和對方是頂牛之局來打的,其實這不是形意拳打。人是順著打的,也就是所謂的進也打退也打。

退打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是這個卻是心意拳平常的手段,甚至比進步打更平常。不會退步打,你根本就談不上能用好形意拳。

那麼想要在瞬間形成這種狀態,平上逆上都不行(很難),因為對手已經針對你的身勢做好了進攻或防備的預判,但是你一伏身,就會跑出他的預判意識之外,他就看不住你。他感覺你閃了他了,給了他這種感覺再打他,就是打冷不防,打他思維的空白。

伏身讓他感覺空了,找不著你了,再打他。所以真正有效的防守不是後退躲閃側讓,而是降勢,要搶這個。跟著他的重心的這個點或更下,對手不論怎麼變化,追他的重心,他是閃不開的。

所謂他側身一讓,你空了,他順勢擊你,那就是一句笑話。你一伏身,他整個上身攻勢就沒有目標,空了,因為你是伏身低進,這是同時的,不在原地了。他一出手,手都跑到你身後了,你都進了他的懷了,什麼向側一閃?閃不了,閃了也照打,因為他閃個形閃不開位。退身是可以的,前提是你伏進的同時他就退,或者比你伏的更低,但你走了先手,他就晚了,做不到。

所以動手時要搶一個低勢,搶不住時,立刻長身而退,用伏身的反作用力長身而走。這就是第二個,退步要高。形意拳沒有主動退,搶不到低優勢,在伏身反力作用下退走。連低勢都沒搶住,一下被人進懷了或近身了,不論身形處於何種狀態,在此基礎上長身退,高手能夠借對方的上勢退走,一半的力是對手給的。

如上形意的進退高低的表述下,你應該能看出來了:形意的動手方式,不是站在原地比劃,每一動都是挪地位,形意的比劃是搶地位,中門被佔神手難防。足踏中門搶地位就是神手也難防。

形意的對抗始終是在移動中的,在移動中搶半步,和對手在同向中贏他才高明。用形意總打成頂牛,水平太差,在同向中形成貼身半步打,先同向再變向更歷害,要在半步中形成換勢,能力不行就會打成交誼舞。交誼舞比頂牛的高明,也更有上升的潛力。

形意一旦貼身就要形成勝負,一近身就結束了,一近身也就分開了,進去了分不開,纏鬥在一起了,那就要去練你的發力了。舉個直白的例子,就象鍵子和腳,挨住了不是目的,緩衝也罷順勢也罷都是為了踢開,如果直愣愣地去踢你知道後果。

所以形意動手,步子上沒完沒了,手上卻只是一下。你千萬不要反過來,手上沒完沒了,腳上不動。現在能見到的視頻都是後者,這是沒找到根本,一知半解把演法當成了全部。手法再多再合理也沒用,有了腳才能說手,沒有腳也就沒有手。

就說這麼多,大藝出品,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形意拳總也練不上道,劈拳掌握不好,可能這個道理你不明白
    寫文章說根本的東西,給你點清)有人說這個狀態下直接打人,自己就把手腕給折了,確實是這樣的。但老師傅們沒有一個人把手腕打折的,因為什麼?因為他們不用拳掌打人,形意拳的劈拳並不是用掌根來推劈的。這裡所謂的不用掌根,並非掌跟壓根沒有一點點用,而是它的主要的力點在前小臂骨稜。
  • 形意拳明勁,暗勁,化勁的思考
    學習內家拳的,特別是形意拳的練習者,應該都知道明勁,暗勁和化勁,這也叫形意拳的三步練法。有些老師說,明勁就是明白勁,暗勁就是暗中下功夫,化勁就是見高打高,見低打低的隨機應變。也有一些老師,明勁在前手,類似拳擊的刺拳,暗勁在後手,類似拳擊的後手重拳,類似的,也有人說,明勁在手,暗勁在肘,化勁在走。
  • 健身不是幌子,形意拳不僅可以打人,益壽強身更是不得了
    初識形意拳第三篇, 說說形意拳的健身功能。說到健身有很多種方式,並不是中國武術所獨有的功能。但中國武術的健身功能是獨具特色的,尤其是作為優秀拳種的三大內家拳。 而形意拳作為三大內家拳之一,其健身功能更是獨具其長。
  • 形意拳的說手與實戰
    我隨老師習拳,知道他年輕時練功刻苦,喜歡打架,技擊經驗極為豐富,因此向他討教直拳來了怎麼防;鞭腿來了怎麼防,老師直言不諱的說:「你問的是單操方法,只能在師徒間說手時用用,真到了實戰的關頭一點都用不上,還是在功力上多下功夫,遇到實戰別想應敵招法,他的他的你打你的,輸贏不重要,經驗在於積累」
  • 劈拳之藝‖用劈拳展現形意拳博大精深,管窺劈拳大成之相
    那麼現在幾十年過去翻回頭來再說劈拳,劈拳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仍就不好下定義。有人說心意拳很簡單,劈拳更簡單,三搭五個月就成了。真的是這樣的?我不知道。這個世界上,並不缺少能力出眾的個體。也許像我們這種,一輩子也沒搞不明白一個練拳道理的人,沒有資格評價人家。
  • 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別再瞎跑趟子了
    7.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中西拳到底不同在哪裡?本文給你解惑。本專欄既然以劈拳為名,都寫到第7篇了,也該說一說劈拳了。嗯,但凡對形意拳稍有了解的人,都應該對劈拳不陌生,劈拳是形意拳開門第1拳,是打開形意拳之門的鑰匙,劈拳練不好,你始終都是個門外漢。
  • 從傳統武學內家拳「形意刀」和「形意槍」淺談形意拳之「橫拳」
    這兩年,有些人標新立異,非要考證形意拳橫拳的「橫」是蠻橫不講理的「橫」!衲子要說,這完全是對於形意拳的誤解和曲解。形意拳心正、意正、氣正、形正,至正至剛,講求的是儒家的溫良恭儉讓,是道家的陰陽之「道」,是佛家的大慈悲心懷,怎麼又會出來一個什麼蠻橫不講理的「橫」?這簡直是對於形意拳的詆毀和污衊!橫拳屬土護脾,土生金而克水。
  • 「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
    放眼近年新舊武聞,如公開約架、隔空打人,多見作趣,少與「學」、「術」二字有關。其實,這不是武師們不實在,而是因為功、理是很「身體化」的東西,得身教方能體會得出,講則講不明白,靠著在練武場上喊幾句口訣,即便是古代秘傳真實不虛,做學生的也很難體會。我們年輕時(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武術書,總是標榜「可用於軍營練兵」。
  • 有的人把形意拳練成四不象,不得法,怎麼辦?
    今天接著往下寫劈拳,應該是第18篇了吧,離整個專欄的結束,一步之遙了。咱們先說點題外話。說什麼呢?朋友們,說實話,不知道說什麼。但就是想說點什麼。從開了這個號,寫形意拳的文章,有一年了,文章寫了沒多少,寫的很用心,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著《形意拳譜》。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 形意拳與內外三合,終於說明白了!
    六合訓練的初步是無極式站樁和三體式,進而在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中達到合一的境界。1、形意拳概述形意拳來源於心意六合拳,兩者皆以「六合」為功法。心意六合拳的拳名含義是:用腦子思維整合六合的拳術。形意拳的拳名含義是:形體和思維統一的拳術。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如果對武術都理解分為三層境界,那麼說這句話的人只達到了第二層。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相當淺薄,停留在表面這一層,就好像在幾十年前都認為中國武術天下第一。隨著一系列的傳武大師上了擂臺被摁在地上摩擦的脫皮,武術也同樣都被傳武大師當成墊背的摩擦了。但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並沒有提高,無非是看見和聽到就說誰厲害,所以到現在還有很多人認為李小龍能打贏拳王泰森。
  • 抓住一點你就能練好形意拳
    大部分人講拳都是泛泛的講,要麼人云亦云,要麼隔靴搔癢,如果你在形意拳領域涉獵廣泛的話,這些東西你是看不進去的;如果你對形意拳的了解還停在涉獵新鮮的層度,腦中還有太多的空白,這篇文章對你來說過於遙遠了,如果你非要看,攔不住你,收起你那自以為了不起的腦袋,閉上你的嘴,保持安靜;如果是練健身拳的,或者是接觸的是體委復興規劃的形意拳,不論你是否後來介入打的內容
  • 與形意拳師的一段真實對話,關於武術傳承,他說的太對了​!
    後來研習者在此基礎不斷改革創新,內意和外形形成了高度統一,形意拳由此而來。 形意拳裡面的基本內容分為三體式樁功,十二形拳和五行拳。最基本的是三體式樁功,五行拳是根據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思想,而十二形拳則是模仿十二種動物的動作特徵創編的實戰拳法,長期練習形意拳既能充分調動肌肉的靈活性,也能提高運動系統的整體功能。
  • 當代傑出武林人物傳第十三回:痴少年辭鄉學武藝李小欣傳承形意拳
    原來在一次練武的間歇,李小欣和兩個師兄在一起閒聊。這丙位師兄,一位來自雲南,一位來自廣東。雲南師兄練的是形意拳,有道是「太極十年不出手、形意一年打死人」,李小欣對此曾有聽聞,卻並未見到過形意拳如何,廣東師兄自然也是不信,當下即以手錶作抵押,要與雲南師兄比武,結果雲南師兄只用了五成功力,一拳便將廣東師兄打出一丈開外。
  • 再說一遍應該怎麼說?不要說「Can you repeat」哦!
    沒有聽清楚,如何請對方再說一遍?你是不是總在說「Can you repeat」?一起來看看下面這些地道說法。Icons8 Team@icons8/unsplash1) Sorry?請再說一遍。5) What was that ?你剛說什麼?6) What did you say ?你剛說什麼?
  • 辛巴事件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
    直到近期這個假燕窩事件爆發,說他因為這個事情涉案金額巨大,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涉及到銷售金額達到200萬以上的,就要處以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可以這個事件已經發酵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嚴重的問題那,我們明白了什麼道理那?
  • 為什麼形意拳拳勁打得驚天動地卻不能實戰?
    為什麼形意拳拳勁打得驚天動地卻不能實戰?一言以蔽之,假傳萬卷書,毋庸置疑,中華民族歷史上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科學成果,有的已失傳,有的已消失,甚至消失不見。二、現代舞搏擊中,多以拳擊為主,尤其是阿里舞步,動作速度極快,而且不給重心,而一般的形意拳練拳時,往往左、右腿交替前進,現代搏擊中基本都是上、右腿交替前進,不是左、右腿交替前進。同時要提前移動重心,移動中保持穩定,移動中進攻防守。教拳不教步,教步大師,也許是保守的傳統武術,能把步法練好的,步行比戰鬥重要。
  • 唐傳形意拳的練法——單操法,雙操法及八卦掌法
    曾祖父唐維祿傳授形意拳八卦掌時首先教導弟子注重武德,根據師傳祖訓強調「三教三不教」、「三懼三不懼」,同時常說練拳時要練有練法,操有操法(單操法、雙操法),用有用法。在這三方面,形意拳前輩尚雲祥、薛顛、傅劍秋都各有所長,曾祖父唐維祿吸取各師兄弟的特點,在和師兄弟們交流技藝中取長補短。
  • 在餐廳暴打自己老婆的男人,打人者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嗎?
    因為門外看二十分鐘了,肯定有證據了,也肯定看到有不雅的動作或行為,所以說是男人就困制不住情緒,必須打。從爺們兒,是個帶蛋子的從爺們。不要說後果,不考慮後果。被打人理虧也怕丟人,不敢報警。所以說沒有後果,有後果也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