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判斷當前經濟形勢和定調第二年宏觀經濟政策最權威的風向標。自1994年以來,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每年舉行一次。而且,往年慣例在12月召開,一般開會時間不超過四天。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應該就是在為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基調吧。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導致全球經濟活動受阻,各國出臺的財政金融刺激措施、規模和力度之巨大,史無前例。2021年有了新冠疫苗助力,預期經濟走上復甦之路,那麼刺激政策怎麼退出,包括:如何選擇政策退出的時點、退出的步幅、退出的路徑以及退出工具的組合......相信是所有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
最近股市的回調,感覺就有對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從11月開始,陸續有一些國企的債券違約,雖然永煤債最終解決(展期並豁免債券違約),蘇寧電器百億債券提前兌付(拿股權質押在阿里那裡借了錢),但是大家還是比較擔心在貨幣政策不再寬鬆的預期下,銀行有要求年底還錢嗎?
還有,最近A股好多閃崩股都有私募基金在其中,如果僅僅說要兌現收益,至於要5個跌停嗎?只有跑路才12個跌停呢!類似的情況,我們在2018年底也見過,股價下跌跟股票質押需要被強平循環進行。聯想一下,私募股票這麼跌,是哪個資金鍊出了問題?這個疑問解決之前,我想A股的反彈行情都比較弱。
不過要是看大局的話,11日的政治局會議指出,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繼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確保「十四五」開好局。
從這段話來看,2021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還是要看經濟數據行事的,維持信貸的平穩增長,避免出現信用過度、過快收縮應該是主旋律。貨幣政策有望率先回歸常態,積極財政「減額增效」——底線肯定是「六保」和「六穩」了。
2021年不僅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也是兩個百年目標交匯與轉換之年。所以,預期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應該是著眼於如何利用周期反彈的機遇打開結構改革的空間,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至於股市方面,中國經濟的發展需要倚重融資市場,尤其是股市的直接融資功能。
12月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輔導讀本中,以《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為題,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包括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健全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深入推進債券市場創新發展,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基金,大力推動長期資金入市。
相關推薦
12月16日歐股最新消息 歐股收盤最新行情
2021年元旦股市怎麼休?元旦股市什麼時候開盤?
聖誕節利好什麼股票?美國聖誕節對中國股市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