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父母的這3句話,表面是為你好,實際上可能是想操縱你

2020-12-10 心理學與人際關係

如果說世界上什麼關係最複雜,那麼我們與父母的關係肯定是其中之一了。父母與子女的感情,既有天生的一種「血脈親情」,也有長時間陪伴,而自然而然產生的「陪伴情感」,還有基於文化所產生的「道德感情」。

從心理學角度看,這段關係,由於關係過於親密,所以雙方都會經常侵入對方的「個人邊界」。就像父母看孩子的日記不會覺得自己「侵犯隱私」,孩子詢問父母的收入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妥。

過於親密就一定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控制」與「被控制」。在一段親密關係中,平等往往是很難得,絕大多數都是一方強勢一點,一方弱勢一些。如果力量差異過大,就會產生「控制」

事實上,很多父母雖然非常愛自己的孩子,但同樣對子女的控制欲也非常的明顯。

比如下面這三句話,如果經常從父母嘴裡說出來,往往代表著他想要控制你。

(1)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對於有些人來說,可能從來沒有從父母嘴裡聽到這句話。但有些人則恰恰相反,這句「為你好」,其實就是親情中「最不講道理」的一句話。

因為這句話的暗藏邏輯是這樣的:因為我為你好,你就要聽我的。

乍一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仔細思考一下,難道判斷一件事是否正確,一句話是否應該被遵守,難道不是應該根據事實,根據邏輯麼,為什麼要根據「為你好」呢?

通常這麼說的人,往往都是已經在「道理」或「邏輯」層面輸了,只能從感情上佔據制高點,來迫使你聽從對方。這其實就是一種典型的「操控」。

(2)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

這句話其實有一定的邏輯。的確,經驗豐富的人在某些事情上,的確能做出更準確的判斷。不過,我們仍然應該遵循上面的道理:

判斷一件事物是否可行,應該實事求是,而不是基於其他什麼原理。

而且,這種說法很符合心理學上一種控制的方法,叫做「幼稚對話」:把你當成一個孩子,認為你是幼稚的,而「我」則是大人,是有智慧的的一方。

通過這種對話方式,不斷地暗示你很幼稚,因此你應該聽從我的,從而掌控你。

(3)你以後會懂得

這個話就更「噁心」了。這種更像是放狠話,眼看沒辦法說服你,因此寄託於未來的不確定性。

但除了擾亂你心神外,這句話沒有任何作用。就是一句「噁心人」的話。

更加噁心的是,一旦你最後失敗了,他就會跳出來說:「你看看,我早就說了吧」。從而塑造自己英明神武的形象,打壓你的自信,最終達到控制你的目的。

結語:

再親密的關係中,有些底線也是要守住的,保持心理上的獨立和自由,才能算是一個真正的人。

相關焦點

  • 有一種傷害,叫做「我這是為你好」
    《奇葩說》有一集的論題是「我這是為你好,是扯嗎?」想必這句話大家都深有感觸,可能被父母說過,可能被朋友說過,也有可能自己說過。在我看來,」我這是為你好「這句話的確是在扯淡。原因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三個。一、這只是你以為的為我好陳銘在《非正式會談》上提到過,「這句話表面上看起來是站在你的角度考量,但實際上主語還是『我』。」我們不能說「我這是為你好」就一定是虛偽的,但很多時候它的確站錯了角度。
  • 心理學家:總對你說這3句話的人,就是想精神控制你,別上當了
    (1)你太差了,什麼都做不好這是最常見的精神打壓,這個思路的核心就是:不斷地否定你,打擊你的自信心,摧壞你的心理平衡,從而進行下一步動作。長期處於這種精神壓迫下,你的自我意識會被磨滅,信念會被摧毀,他們就可以輕易的控制你,操縱你。
  • 有多少父母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操縱著你的人生
    後來雲圖曾對我說:「你知道這世上最讓人痛苦的事情是什麼嗎?就是有那麼一群人,打著為你好的名義,操縱著你的人生。讓你活得像個提線木偶,沒有任何意義。那真的太痛苦了,多少次我都想到了死。」我看著他緊蹙的眉頭,仿佛感受到了那種窒息的愛。就在那天下午,雲圖跟我講述了他的故事,這是一個關於父子的故事。
  • 領導對你說這3句話要警惕了,不是對你好,而是準備坑老實人
    聽音聽話的意思是,當你聽別人說話時,你不能只看表面的意思。那樣的話,你就會誤解別人的意思,做一些讓對方尷尬的事情。 例如,當你在路上遇到熟人時,他也會帶上另一個人。這時,熟人對你說:「我們一起去吃飯吧。」
  • 一個人對你做這3件事,表面為你好,實為「控制」你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一些人說:「你現在不懂,以後會明白我的苦心的」「我都是為你好,你怎麼就不明白呢」等等這些勸導語,乍聽之下好像是對你好,實際上裡面都包含了強烈的精神控制,意圖通過語言功能來操控我們的行為和意識。
  • 「我這都是為你好」,這句話害了多少人
    一個人在對待他人應該保持一顆友善的心,這沒有錯,可是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不要總是披著「我是為你好」的外衣,因為這會比惡言更具有殺傷力。人生在世,總會遇到很多給予幫助的事情,身為父母要養育自己的孩子,身為愛人要懂得去關愛對方,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這本是人與人之間來往的人之常情,所以在面對這些情感的時候,不妨換一種方式,不要以粗暴的溫柔行善。
  • 李玫瑾教授曾說:父母說的這3句話,將影響孩子的未來,少說為妙
    一位兒童心理學家說。「好父母嘴上都有一條拉鏈,從不對孩子隨心所欲地說話。」父母說的話會對孩子的情緒、智商、修養等產生深遠的影響。明智的父母,知道好話,知道壞話,知道分寸,有三句話,最好不要對孩子說。這件事可以說是「喜劇」的結局。但是實際上,很多有「拋棄」經驗的孩子在心理上留下了長期的陰影。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小時候被拋棄的人成年後「很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 「我都是為你好」,別再對孩子說這句話了!尊重才是父母的必修課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分享轉發)大多數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這點毋庸置疑,父母各有各的方式表達愛,有的父母會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由發展。而大多數父母的愛就是為孩子規劃好每一步,小時候學什麼興趣班、大學選什麼專業、畢業做什麼工作都被父母規劃好了。
  • 「我是為你好」不該成為感情的負擔
    「為你好」是不平等的對話《薔薇島嶼》:不要束縛,不要纏繞,不要佔有,不要渴望從對方的身上挖掘到意義,那是註定要落空的東西。「為你好」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小孩子的時候,經常會說出口的話。父母會覺得「為你好」,是為了讓你少走彎路。
  • 「我們是為你好」父母的這句話,只是想把孩子變成自己的傀儡
    「您還在為沒時間照顧孩子而發愁嗎?還在為錯過孩子的成長而苦惱嗎?只要給他植入這個晶片,一按即停,孩子的人生,將由你掌控……」李楓並沒有注意廣告詞的內容,他只是呼呼地吹著眼前的那碗湯,想儘快美美地喝上一口,心裡期待著,明天兒童節,不知道爸媽會給他送什麼禮物。
  • 領導對你說這3句話要警惕了,不是對你好,而是要坑老實人
    聽話要聽全,這意味著當你聽別人說話時,你不能只看表面的意思。你要仔細的了解對方的意思,不然你會誤解別人的意思,從而為做出讓對方尷尬的事情。例如,當我們在路上遇到一個熟人時,他也帶了一個人。這時,熟人對你說:「走,一起去吃飯!」
  •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孩子:我不需要!
    一句「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實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控制。家長嘴裡的為你好,會讓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變得很沉重。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對孩子各種嘮叨,過後還會補充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領導和你說這3句話時,表面上是照顧你,其實是在把你當傻瓜
    領導和你說這3句話時,表面上是照顧你,其實是在把你當傻瓜隨著我們走入社會,在職場上進行工作的時間越長,我們和領導打交道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多,聯繫的時間就會越來越長,我們和領導的聯繫就會越來越緊密。而其中就有這樣的情況,如領導實際上並不喜歡你,卻會說「十分欣賞你」,領導覺得你的能力不行,卻會說「相信你的能力」等等。領導在說有些話的時候,表面上是在照顧你,但實際上卻是在把你當傻瓜。下面這3句話就十分經典,大家可以了解一下,避免自己被領導騙了也不知道。
  • 有一種暴力叫「我都是為你好」,父母這份深沉的愛究竟有多可怕
    現在,父母口中常說的一句「我都是為你好」,日常生活中開玩笑熱梗。玩笑之餘,細細想想這一句看似包含滿滿愛意的話,究竟給多少孩子帶去痛苦,究竟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心理創傷,這一句話,又怎樣成為孩子心底的噩夢。簡直細思極恐。
  • 父母總說「為你好」算不算是道德綁架?
    我們有太多人,從小到大都活在父母親人「我是為你好」的陰影裡。小時候,家長會拒絕讓你去接觸學習不好或者有不良習慣的孩子,他們會說:「我是為你好,你和他們在一起學習會變差,人會變壞」。甚至結婚的時候,有些父母還會提出反對意見:「我是為你好,你們不合適的,以後你就知道了」。仿佛從小到大你所處的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來自父母親人不同程度的幹預,他們會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而這一句話,卻剝奪了你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該有的個人選擇權利。
  • 媽媽不經意的3句話,最傷孩子
    有位網友的回答滿是心酸:「小時候說別人家誰誰誰多漂亮,誰又學習好,誰又會說話……長大後問我『你為什麼這麼自卑不開朗』。」孩子逐漸自卑,可悲的是造成這一切的卻是媽媽的比較。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說過:「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所說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 常講為孩子好的父母,大多會陷「煤氣燈效應」,孩子遲早會窒息
    電影中的男主角是一個"洗腦高手",特別擅長操縱和心理暗示,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通過不斷的心理暗示,削弱和改變了女主角的自我認知,直到她變成一個神經病人。 "煤氣燈效應"是一種非常消極的心理操縱和暗示,也被心理學家毫不客氣地定義為"洗腦"。
  • 好父母的修煉準則:從不說「我都是為你好」,愛孩子從「懂」開始
    成為好父母是我們的必修課,在這段徵程中,我們要了解,對孩子真正的愛,是從「懂」開始。 「我都是為了你好」,毀了多少孩子 「我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過,也許你的父母曾經對你說過這句話,也許身為父母的你對孩子說過。
  • 父母醒醒吧!你們的「為你好」可能在毀掉孩子,孩子並非提線木偶
    文/蘇墨玥想問在座的父母一句:你還記得你小的時候父母第一次翻看你日記,他們所說的話嗎?「我這是為你好,小孩子家家要什麼隱私?」當時你哭了嗎?你有沒有覺得他們這是不尊重你的行為,你不覺得現在你就變成了他們嗎?
  • 燒毀女兒靈感日記本: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毀了多少個童年
    生活中很多父母也總是因為一句:我都是為你好。而做出很多讓子女傷心的事,比如文中將女兒積攢六年靈感決定高考後動筆的小說筆記全部撕毀。家長的絕招中國部分家長有一個絕招,就是把孩子的成績和自己看不順眼的行為強行聯繫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