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氣的西方繪畫作品——驚世駭俗那種

2020-12-15 雷語話丹青
拉斐爾《雅典學院》

不久前,幾個畫友閒聊時,就西方繪畫作品哪個最有名氣的問題爭論不休,到最後茶罷人散也沒個最終結論。我感覺西方藝術畫從文藝復興至今,大師級的藝術家幾百位,能夠稱得上傳世名作的也不下幾千幅,如果在這當中說哪些「最」有名,還真就不太好下結論。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

首先說,自文藝復興開始,西方藝術畫發展創立了相當多的畫派,像什麼哥德式、義大利風格主義、巴洛克繪畫藝術、法國古典主義、洛可可藝術、法國新古典主義、法國浪漫派、英國畫派、英國浪漫派、拉斐爾前派、法國現實主義、印象派、納比派、野獸派、表現主義、義大利形上學流派、立體派、抽象主義、超現實主義等等(知識量有限,還有很多)。在眾多流派中,每個流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每個代表人物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不同流派間畢竟風格不同,理念不同,包括創作者的造詣以及畫作對於後世的影響力,這些很難去相互衡量和對比。

達維特《拿破崙在阿爾科拉橋頭》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的「最」有名氣的作品,如果非要下個結論,除非來個世界全民公投才能解決。在我所知的範圍內,自己有很多敬為神作的大師作品,下面就展現出來,大家來品評一下,各抒己見,就像上面的拉斐爾的《雅典學院》裡所表現得那樣。因為在每個人心目中可能都會有自己認為的最有名的西方藝術畫作,那麼看看是否也在其中?

(由於本人列舉的作品中沒有「最」的概念,以下畫作排名不分先後)

一、義大利畫家,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的萊昂納多·達·文西的曠世名作《蒙娜麗莎》。傳奇的經歷,神秘的微笑,迷霧重重,讓世人為之心馳神往。傳說,真品沒在羅浮宮。

《蒙娜麗莎》

二、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文森特·威廉·梵谷的《向日葵》。有人曾經說過:藝術史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和梵谷的鮮黃的向日葵相提並論。

《向日葵》

三、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創始人之一,克勞德·莫奈的《日出·印象》。有了這幅畫才有了印象派。

《日出·印象》

四、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巴勃羅·畢卡索的《格爾尼卡》。二戰時期反對戰爭,呼喚和平的大師巔峰之作。

《格爾尼卡》

五、義大利著名畫家,也是「文藝復興後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拉斐爾·桑西的《西斯廷聖母》。它是拉斐爾"聖母像"中的代表作,它以甜美、悠然的抒情風格而聞名遐邇。

《西斯廷聖母》

六、荷蘭優秀的風俗畫家,被看作「荷蘭小畫派」的代表畫家約翰內斯·維米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世人都稱:唯《蒙娜麗莎》的微笑可與之媲美。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七、達文西的畫作《救世主》。允許一下我的財迷思想,把它放上來,最大的原因是它在佳士得拍賣以4.5億美刀天價成交。

《救世主》

八、奧地利知名象徵主義畫家,創辦了維也納分離派的古斯塔夫·克林姆特的《吻》。新藝術運動劃時代的作品,大大的有名!

《吻》

九、俄國巡迴展覽畫派重要代表人物,伊裡亞·葉菲莫維奇·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大神級的人物。

《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我心目中有名的西方藝術畫遠不止這些,米開朗基羅、提香、修拉、魯本斯、高更、倫勃朗等等藝術大師的名作簡直太多了,如果說西方有哪些藝術名畫,回答起來可能會寬泛些。不管怎樣,這些名畫裡面有你心目中的那幅「最」有名的嗎?大家留言探討一下。

藝術無疆界,明覺羽化蝶,我是雷語,歡迎同道互動關注交流

相關焦點

  • 《讀懂繪畫》:一本理解西方700年繪畫藝術的科普指南
    每個人都能憑著自己的審美,憑藉著自己知識結構,對一件藝術作品進行評價與認知。但是很遺憾,大部分人對畫作的認識都停留在表面上,如果想進一步理解繪畫作品的內涵,理解畫家想表達的思想,還是很有難度的,這已經超出了大部分人的知識範疇。
  • 一口氣看懂西方野獸主義和立體主義繪畫
    野獸派畫家所推崇的理念在於對傳統西方繪畫形式的否定與修正,在於改換對繪畫作品的審視視角與審美習慣,在於以粗放而直率筆法實現對色彩的繪製的解放,達到具有視角衝擊力的強烈而近於炙熱的畫面效果,以至於構建繪畫作品藝術的抽象。法國畫家亨利馬蒂斯是野獸派當之無愧的領袖人物。正是因為有了野獸派和馬蒂斯的出現,才讓後來更多的現代藝術流派登上歷史的舞臺。
  • 簡單聊聊為什麼裸體是西方繪畫藝術的常見題材
    裸體在西方繪畫藝術中確實是常出現的題材,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在各個方向去試圖解答一下,大家看看我說的對不對?首先,我認為我們說西方藝術文化偏愛裸體是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對比而來的。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沒有這個對比呢?我們為什麼不能把裸體作為繪畫的題材呢?
  • 西方藝術史:表現主義明亮鮮豔繪畫作品欣賞 油畫家奧古斯特·麥克
    麥克說:「世界猶如圖畫寫成的詩」,他的作品採用色彩鮮豔的畫面,顏色色域寬廣,既純又亮,對馬爾克的用色產生過較大的影響。麥克的藝術總體上看來是自然而具象的,並不刻意追求主觀精神和抽象化的表現。》1912年《洛可可》1912年1912年,麥克接觸到「立體主義色彩理論」,以抽象化結構以及對色彩效果的強調,開始創作最具標誌性的拼貼色彩風格。
  • 西方繪畫色彩觀與圖式元素在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中的應用有哪些?
    此外,西方現代繪畫的色彩構成因素,也越來越廣泛地被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家利用,當代寫實水墨人物畫家的作品在用色方面往往更注重畫面色彩的設計,講究色彩的搭配,考慮冷暖等色彩因素在畫面中的作用,有時為了畫面氛圍和畫面結構的需要,甚至會在畫面添加底色。由此使得水墨人物畫由單一色彩基調向色彩表現的多樣化發展。
  • 美術研究|晚清時期西方繪畫對中國畫的影響!
    他以後乾脆做了一名繪畫教師,在中國留下了大量為人稱道的繪畫作品。他經常住在澳門,但是只要他得到債權人或者「他一輩子見過的最醜陋的女人」即將到來的信息,就會拎著畫箱躲到十三行或者附近廣州的街落——一般他住在奧地利旗下的「帝國商館」。所以,他被那些有錢的西方商人請去為他們的家眷上繪畫課。錢納利在新的環境中受到普遍的尊重,他受託完成了不少肖像畫和風景畫,同時他還完成了許多反映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繪畫。
  • 欣賞西方繪畫作品中的溜肩技法,視覺柔美和諧
    在西方油畫中,我們會看到很多露肩的女性,露肩衣裙再加上露肩處雪白的豐滿的皮膚,正好和脖頸形成一個個三角形,非常的性感,非常的養眼,視覺效果非常舒服好看!古代相書有云:「將軍無頸,美人無肩」。所謂無肩,不是真的沒有肩膀,而是指肩部宛若無骨!武將無頸,女子無肩,中西繪畫亦有相通。無頸則壯悍,無肩則柔弱。古時候都喜歡窄肩美女,現代人那就未必了!但在藝術家眼中,通常還是喜歡畫溜肩美女,其實這也是一種繪畫技法,主要是從審美觀念出發,顯得性感,比較好看!
  • 西方藝術史:野獸派繪畫的領袖人物 從繪畫到剪紙 亨利·馬蒂斯
    西方古典繪畫在造型上主要以塊面和立體為主,不強調線條,而馬蒂斯的作品恰恰是通過簡潔的線條和醒目的色彩來震撼人心,打動觀眾。馬蒂斯說:"我極為喜歡舞蹈,舞蹈是一種驚人的事物:生命與節奏。對我來說,生活中的舞蹈是令人運意的。"
  • 西方經典繪畫展:與我們失之交臂的「史無前例」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年本應是一個西方經典繪畫展的大年。僅上半年在全球多個城市就有數個史無前例的西畫特展接踵而至。然而,有些特展才對公眾開放即日便被迫關門,更有甚者連開幕都未能實現。鑑於疫情恰好覆蓋了西方博物館和美術館常年規律性的整個春季展期,因此有些特展或許將無法在我們有生之年重現。對於全球所有藝術愛好者而言,可謂是頓足捶胸卻又無可奈何的災難。
  • 羅丹的雕塑《巴爾扎克像》,西方雕塑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偉大作品
    羅丹的作品中,除了家喻戶曉的《思想者》之外,另一件在藝術史上最受關注和議論的就是《巴爾扎克像》了。這件羅丹晚年所作的《巴爾扎克像》,是受法國文學家協會的委託創作的。為了完美地詮釋巴爾扎克的精神風骨,羅丹靜下心來仔細閱讀了巴爾扎克的作品,廣泛研究巴爾扎克的舉止相貌和神態,先後塑造了七個神態各異的草稿,但一直未能找到自己最滿意的表達方式。而最終歷經五年時間才完成的《巴爾扎克像》也並沒有得到法國文學家協會的投票認可,於是羅丹將這件作品安放在自己家中的花園裡,直到羅丹去世後才最終被後人追認為是一件劃時代的偉大作品,並將它安放在巴黎的街頭供世人瞻仰和膜拜。
  • 光影在西方繪畫中的變化,攝影一直在模仿西方繪畫
    詳細講解一下光影在西方繪畫中的變化,我們會知道,藝術家在追求什麼,攝影師該如何去布光。 首先要明白光影跟明暗關係並不是一個概念,比方放棄了明暗關係的莫奈。 布格羅學院派大師,他的作品技術比較全面,作品比較像看到的東西。
  • 西方藝術史:東西合璧的日本近代畫家 竹內棲鳳的繪畫
    並且還研究西方油畫、水彩和攝影技術,把西方繪畫光、空氣的表現手法融入到繪畫中,畫風精妙洗鍊。《宿鴨宿鴉》代表作有《獅子》、《古都之秋》、《雨霽》、《驟雨》、《河口》、《鯖魚》、《宿鴨宿鴉》、《潮來小暑》、《青蛙和蜻蜒》等
  • 西方藝術史:日本最受歡迎的浮世繪畫家之一 安藤廣重
    《名所江戶百景 水道橋駿河臺》代表作品 《京都名所》、《東海道五十三次》、《諸國六國河》等,其他還有《金澤八景》、《莊野圖》、《近江八景》、《江戶近郊八景》、《富士川雪景》、《六十餘州名所圖會》、《木曾街道六十九次》、《名所江戶百景》等作品。
  • 百位世界繪畫大師之畢卡索,藝術設計素材佳品,高清作品,珍藏
    為了給大家更好的呈現,小編將儘可能添加更多繪畫大師的作品,供藝術學習和設計參考。總評:巴勃羅·畢卡索Pablo Picasso,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畢卡索是當代西方最有創造性和影響最深遠的藝術家。
  • 名家賞析:《西方繪畫大師經典佳作 莫奈》
    但其作品你未必熟悉,其生平也不見得了解。學者除外,完完整整讀一遍《論語》的人肯定沒有追《傳聞中的陳芊芊》人多。莫奈,對我來說也是這樣的人。很偶然地,在讀書app裡看到推薦,封面是莫奈經典的印象派作品,短促的筆觸、遠看清晰、近看模糊的色彩疊加……藍色、黑色、橘色、白色、淡紫色……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色彩交織,還挺吸引人的。就是這本《西方繪畫大師經典佳作 莫奈》。
  • 「雲中漫步自逍遙」——金田繪畫作品賞析
    作品《星期天》這種峰迴路轉,行雲推月的畫面,就像蒙太奇鮮活地記錄了生活中某年某月,某時某刻,有現實存在,有往事回放,有想像和夢幻,集結著無數的生命意象,在這超現實、超時空的畫面中,是躍動於迴旋往復宇宙大流之間的生命活力
  • 評佛蘭德斯畫派作品:西方版《清明上河圖》
    作為此畫派最重要的代表藝術家,魯本斯、凡·戴克都曾前往義大利學習交流,確立了各自的藝術身份和地位,同時對巴洛克藝術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西方版《清明上河圖》   前來看展的人中,很多都是慕名而來。若不是需購票入場,想必展廳內將會爆滿,即便如此,現場也是人潮湧動,絡繹不絕。
  • 徐白一先生——繪畫作品欣賞
    對應這六大要素,建立起一套相對應的繪畫形式上的語言表現體系。以宋人繪畫之法理,融合西方繪畫構圖的可視性等要素,用古今中外繪畫的有用之法,潛心研究表現中國東北的平原風貌之景色,開東北大地平原繪畫之先河,尤為善於表現北方平原冰雪,其作品氣勢恢弘、清氣滿天,大氣磅礴、振人心魄。
  • 西方藝術史:德國表現主義畫家中最有才華的恩斯特·基爾希納
    表現主義和新表現主義的藝術表現主義的藝術恩斯特·路德維格·基爾希納(Ernst Ludwig Kirchner,1880-1938年)德國表現主義畫家、版畫家,是橋社最有才華和最為敏感脆弱的一位《德勒斯登街道》在繪畫上,基希納追求簡潔的造型和鮮明的色彩,隨意富有動感的筆觸,呈現三角形色塊和幾何形構圖,通過對形和色的凝練處理而達到其畫面獨特的裝飾性平面效果。而這些表現主義作品上所充斥著的極度緊張的線條與筆觸的形式張力,在某種意義上正反映了基希納自身那瀕於崩潰的精神世界。
  • 西方藝術史:現代繪畫大師 立體主義藝術家 喬治·勃拉克「122」
    他這時期的繪畫統一完整,結構嚴密,色彩的高雅趣味和樸實精美----黑色、灰色、淡灰褐色、綠色、稠膩的白色。在他的哪怕是最不鮮豔、最暗淡的創作中,都有一種微妙的銀白色光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用分析、推斷和外形分解,創作了立體派的人物形象和靜物,精確而和諧。他想像出一種新的空間,找到了幾乎是以立體式的視覺為基礎的新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