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新冠疫苗進入二期臨床研究!三條疫苗技術路線預計4、5月份...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現場

4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新冠肺炎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科研攻關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表示,目前已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其他技術路線也在加快推進,預計將於4、5月份陸續申報臨床試驗。

在藥物研發方面,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在武漢已完成超過200例幹細胞治療,從目前結果看,幹細胞應用於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安全性良好。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採集了超過2000份恢復期血漿,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超過700例,顯示出非常好的治療效果。

孫燕榮表示,科技部還在積極推動自主研發藥物的科研攻關工作,將加快推進包括中醫藥,以及可利黴素、漢防己甲素、阿茲夫定等一系列藥物在臨床方面的研究。

中醫藥在此次疫情抗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表示,日前,清肺排毒顆粒和化溼敗毒顆粒已經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獲得國家的臨床試驗批件。

突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及

其密切接觸者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管理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表示,4月13日,全國新增確診病例89例,其中67例為無症狀感染者轉歸。近幾日,個別省份連續出現本土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要始終做好個人防護和社區防控,突出做好無症狀感染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的流行病學調查和醫學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

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吳遠彬表示,我國布局了病毒的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以及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五條技術路線。目前已有三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該疫苗已於3月底完成了一期臨床試驗受試者的接種工作,並於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試驗志願者,這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

4月12日,國家藥監局批准了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聯合申請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也進入了臨床試驗。13日,又批准了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研製的滅活疫苗開展臨床試驗。

三條疫苗技術路線

預計4、5月份申報臨床試驗

吳遠彬表示,其他幾條技術路線的疫苗也在加快推進,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已經完成疫苗毒株的構建和質檢方法的建立,正在進行質量工藝研究和質量鑑定,中試生產、動物攻毒實驗和安全性評價實驗也在同期開展。重組蛋白疫苗已經完成了毒種的構建,正在開展細胞和毒種鑑定和遺傳穩定性考察、動物攻毒實驗和安全性評價實驗。

核酸疫苗方面,也進入到動物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的研究階段,並同步開展臨床樣品的製備和質量檢定工作。初步分析上述技術路線的疫苗預計將於4、5月陸續申報臨床試驗。

超10項成果被納入診療方案

孫燕榮表示,截至目前,科研攻關組部署的藥物研發與臨床救治的相關科研攻關項目已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其中,獲得臨床批件正在開展臨床的藥物有4項,形成指導意見或專家共識5項,超過10項成果已被納入診療方案應用於臨床救治中。

在武漢完成超過200例幹細胞治療

孫燕榮表示,幹細胞治療一直是高度關注的熱點,在武漢已經完成了超過200例的幹細胞治療,從目前結果看,幹細胞應用於新冠肺炎的臨床治療安全性良好。同時,臨床結果提示,一方面可以通過改善肺部的炎症來提高重症患者的救治率,同時在重症康復期患者肺纖維化方面有比較明顯的改善作用。在臨床可以看到肺部病灶好轉,呼吸功能得以改善。

全國已採集超過2000份恢復期血漿

恢復期血漿治療方面,孫燕榮介紹,截至目前,全國已經採集了超過2000份恢復期血漿,在臨床上的應用也超過了700例,顯示出了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同時,科研攻關團隊還在武漢開展了隨機、雙盲、對照的臨床研究,正在進行數據分析和系統總結。初步結果顯示,在臨床改善方面,應用恢復期血漿治療明顯好於對照組,ICU住院天數的中位數也明顯低於對照組。這樣來看,恢復期血漿在臨床救治方面顯示出一定療效。

已獲得多株靶向新冠病毒的候選治療性抗體

孫燕榮表示,科研攻關組還在積極推動新一輪項目的部署和研究進程。單克隆抗體一直是研究的熱點,在早期科研攻關已經部署了國內多支團隊,瞄準單克隆抗體開展相應的研發工作。截至目前,已經獲得了多株靶向新冠病毒的候選治療性抗體,後續將加大力度推進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加快推動可利黴素等

一系列藥物臨床研究

孫燕榮表示,科技部還在積極推動自主研發藥物的科研攻關工作,高度重視我國自主研發的藥物,加快推進包括中醫藥、可利黴素、漢防己甲素、阿茲夫定等一系列藥物在臨床方面的研究,希望更快產出更多的成果應用於疫情防控。

清肺排毒湯可以避免或緩解炎症風暴

李昱表示,國務院應對新冠肺炎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下專門設立了中醫藥專班,中醫藥專班下設了專家組,其中機理研究組針對清肺排毒湯的機理進行了相關的基礎研究,通過研究發現,該方可以通過多成分、多靶標起到整體調節作用,而且參與到免疫、抗炎、內分泌、信號傳導等生物學過程,抑制細菌內毒素的產生,起到平衡免疫、消除炎症的作用,避免或緩解炎症風暴。

清肺排毒顆粒、化溼敗毒顆粒

已獲國家臨床試驗批件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表示,這一次疫情抗擊中,中醫藥通過臨床篩選出有效的方劑「三藥三方」,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三藥」即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和膠囊、血必淨注射液,這三個藥物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治療中,顯示出良好的臨床療效。

李昱表示,鑑於「三藥三方」,特別是「三藥」在此次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良好的臨床證據,國家藥監局已經批准將治療新冠肺炎納入到「三藥」的新的藥品適應症中。「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三個方劑,日前,清肺排毒顆粒和化溼敗毒顆粒已經國家藥監局批准,獲得國家的臨床試驗批件。(文章配圖由記者車亮攝)

編輯:鄭雅爍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全景式科普為您解惑
    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  74億歐元的承諾,體現了國際社會對新冠疫苗研發的重視。目前全球有多少新冠疫苗正在研發?  WHO官網在5月5日發布的一份題為《COVID-19候選疫苗草圖》的文檔中,列出了全球8個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新冠病毒疫苗,和100個臨床前研究階段的新冠病毒候選疫苗。這是一份不完全統計,但也足以看出新冠疫苗研發的熱度。
  • 科技部:到目前為止,我國3條技術路線5個疫苗進入Ⅲ期臨床試驗
    新民晚報駐京記者 潘子璇 拍攝【新民晚報·新民網】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今天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病毒疫苗附條件上市及相關工作情況。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徐南平表示,12月30日,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公布了新冠病毒滅活疫苗III期臨床試驗期中分析數據結果,其保護效力達到世界衛生組織及國家藥監局相關標準要求。這一成果來之不易,是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智慧和汗水的結晶,也得益於合作各方的大力支持,在此,向參與疫苗研發工作的機構和全體人員表示熱烈祝賀和衷心感謝!
  • 國產新冠滅活疫苗預計12月底上市!兩針保護率100%
    近日,中國醫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接受光明日報時透露新冠疫苗研發、上市進度。據悉,新冠疫苗預計年底上市,兩針價格不到1000元,保護率將達到100%。據劉敬楨介紹,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已經進入審批環節,預計今年12月底能夠上市。
  • 全球第一方陣!中國5個新冠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量產在即
    我國的新冠疫苗究竟到了哪一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健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我國目前已有5個新冠病毒疫苗進行Ⅲ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
  • 中國首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多久能用上?-虎嗅網
    在3月1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曾介紹,疫情爆發後,我國選擇了5條技術路線進行新冠疫苗的緊急研製帶入新冠病毒的話,就是要將新冠病毒通過各種方式處理,削弱或者消滅它的戰鬥力,但保持它的特徵,這樣注入人體後會被免疫系統識別,產生新冠抗體。這樣,真正的新冠病毒來了之後,人體中的抗體就可以迅速反應,殺滅病毒,讓人不得病。這次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就是靠其中的第三種路線,腺病毒載體疫苗研製的。
  • 中國團隊在《科學》雜誌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健康時報記者 王永文編譯)5月9日,健康時報記者從科興生物獲悉,中國科研團隊已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證實在動物實驗中安全有效。此信息也已發布在權威雜誌《科學》(Science)雜誌上。
  • 上半年至少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還有更多正在研發|新型...
    據科技部、國家衛健委6月19日的通報,中國科研攻關團隊按照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和核酸疫苗(mRNA和DNA疫苗都屬於核酸疫苗範疇)等5條技術路線,共布局了12項疫苗研發任務。
  • 目前中國15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中證網訊(記者 傅蘇穎)12月2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冬春季疫情防控及重點人群疫苗接種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介紹,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我國布局了5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疫苗研發工作。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
    隨著成千上萬的人被感染,結束這場毀滅性大流行的疫苗集體競賽每天都至關重要。今天這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如何?分為哪幾個技術路線?有哪些主要玩家?到底哪種疫苗最好?新冠疫苗的保護時長有多久?新冠病毒出現變異,疫苗還有效嗎?我們離全球重啟還有多遠?以及新冠疫苗對資本市場的短期和長期影響等大家關心的主要問題。
  • 學術頭條:中國率先開啟新冠疫苗二期臨床研究,湖北高校就業幫扶...
    我國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批進入臨床試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表示,我國兩款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二期合併的臨床試驗許可,成為首批獲得臨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中國率先開啟新冠疫苗二期臨床研究中國目前已經有3個疫苗獲批進入臨床實驗,其中陳薇院士團隊的腺病毒載體疫苗首個獲批進入臨床研究,已於3月底完成了一期臨床實驗,並於4月9日開始招募二期臨床實驗志願者,這是全球首個啟動二期臨床研究的新冠疫苗品種。
  • 新冠病毒變異,傳染性增強70%,疫苗還有效嗎?|【經緯低調出品】
    疫苗從研製到上市並不簡單,往往需要經歷多個過程。其中,光疫苗研製就需要經歷四個階段:篩選疫苗毒株-臨床前疫苗研製-臨床前研究-臨床試驗(一期、二期、三期)。 據世衛組織統計,疫情至今共有200多種疫苗處於研發中。截至目前,全世界已經有超過80個候選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
  • 中國團隊發布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
    研究者從11名中國、義大利、瑞士、英國、西班牙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出了新冠病毒毒株,包含新冠病毒毒株的11個樣本廣泛分布在所有可用基因序列構成的系統發育樹上。這是首個公開報導的新冠疫苗動物實驗研究結果。此前的4月19日,該論文的預覽版在生物科學預印本論文平臺bioRxiv發布。研究團隊通過試驗規模的生產得到了一種純化滅活的SARS-CoV-2病毒候選疫苗,名為PiCoVacc。他們發現,PiCoVacc能夠在非人類靈長類動物中引發有效的體液免疫應答,對當前正在全球肆虐的SARS-CoV-2病毒株提供完全保護。
  • 為人類戰疫打造最有力的武器——全球合力加速研發新冠疫苗
    臨床一期的安全性試驗最短也要不少於20天;臨床二期是測試疫苗有效性,大概要200至300名志願者,最短需要一個月時間;臨床三期是更大範圍接種試驗並評估副作用,最短也要3個月到5個月不等。也就是說,如果三期臨床試驗一切順利,最後得出疫苗有效的結論,最短估計也需要6個月的時間。
  • 中國新冠疫苗最新消息(持續更新)
    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III期臨床試驗。總體上進展順利,截止到目前共計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  病毒是否發生了變異,對疫苗研發是否有影響?  目前,全球的資料庫中已有近15萬條新冠病毒的基因組序列,涵蓋全球六大洲113個國家。
  • 110個新冠疫苗8個臨床試驗9月緊急使用 河南耀升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新冠病毒研發競賽,走在前列的依然是中美。到5月11日,世界衛生安排的官網上現已備案了110個正在研發的新冠肺炎疫苗,其間現已進入臨床試驗的共有8個。洶湧新聞記者收拾發現,這8個現已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中,4個來自我國研發團隊,3個來自美國,一個來自英國,選用的技術途徑別離對錯仿製性病毒載體、RNA、滅活疫苗和DNA。
  • 【健康界周刊】疫苗有望4月份進入臨床 多家企業入局醫療器械銷售
    >【國內資訊】【預計4月份,部分疫苗有希望進入臨床或者應急使用】3月6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鄭忠偉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說,目前新冠肺炎疫苗5條技術路線: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穩步推進
  • 新冠疫苗十問,為你解疑釋惑
    境外新冠疫情加速蔓延,新冠疫苗研發正在與病毒賽跑。近日,個別國家已經批准新冠疫苗的緊急使用。在我國,也有令人振奮的消息傳出:至今已有6個國產新冠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研究。 有專家表示,「疫苗推廣之時,就是世界重啟之日」。
  • 全球開啟疫苗接種競賽,新冠病毒會被終結嗎?
    多國啟動大規模疫苗接種在全球範圍內,接種疫苗的努力正在以不同速度推進。根據《紐約時報》的疫苗實時監測數據,現在,研究人員在對人類進行的臨床試驗中測試了58種疫苗,並對動物試驗至少86種臨床前疫苗。其中7種疫苗被批准在早期和限制中使用,41種疫苗正在試驗的第一階段,17種處在二期臨床,13種處於三期臨床階段。
  • 浙江紹興新冠疫苗一針200元
    接種安全:新冠肺炎既往感染者不適合該疫苗作為一種全新的疫苗,新冠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直備受關注,而近兩個月發生的阿斯利康、強生等在研新冠疫苗因無法解釋的疾病暫停三期臨床試驗的事件,讓人們對新冠疫苗的安全性更加關注。接種現場負責信息登記的工作人員,此次接種的是由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新冠滅活疫苗,目前該疫苗正在境外開展Ⅲ期臨床研究。
  • 國家衛健委:我國疫苗研發有5條技術路線,總體工作進展比較順利
    12月19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並答記者問。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負責人、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安全有效的疫苗是預防病毒性疾病最有力的科技手段。我們同步開展了基於五條不同的技術路線同時開展的疫苗研發。從4月2日批准第一個疫苗進入I、II期臨床試驗,到6月份批准三個疫苗緊急使用,再到7月份以來多個疫苗陸續到境外去開展III期臨床試驗,總體工作應該說進展比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