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偉藍圖鼓舞人心!
嶄新徵程催人奮進!
在全市上下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之際,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會召開,客觀總結了我市「十三五」發展成就,科學擘畫了黃石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一系列的發展目標、戰略布局、工作部署激動人心、催人奮進,在全市幹部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
回首看,來路崢嶸;抬眼望,未來可期。大家紛紛表示,將按照全會提出的再造黃石工業、再構區域空間布局、再塑綜合功能優勢、再創生態生活品質的要求,同心同德、頑強奮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作出黃石貢獻。
再構區域空間布局
加快全域一體化發展
偉大成就鼓舞人心
新的徵程催人奮進
在著力構建
「一心兩帶、多點支撐、全域一體」的
區域協調發展布局中
黃石正向著全域一體化發展的目標
不斷邁進
17日,天還沒亮,家住黃石港的張東禮早早起床,花1個多小時坐公交到開發區·鐵山區上班。9月28日全線開工的黃石現代有軌電車項目,將把老城區、大冶湖新區、大冶市和陽新縣串珠成鏈,空間距離的拉近,讓張東禮憧憬不已:「有軌電車開通後,再也不用為轉車煩惱了。再幹幾年,在環境優美、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大冶湖核心區買套房,空氣好環境好,出行也暢通。」
全會提到黃石打造「全國先進位造業基地、全國綜合交通物流樞紐、湖北對外開放橋頭堡」「基本建成現代港口城市」「充分發揮大臨空、大臨港優勢」,在大冶市委常委、黃石臨空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還地橋鎮黨委書記王細軍看來,這些既是黃石發展目標,也是對臨空經濟區提出的具體要求。他表示,將全力以赴推進臨空經濟區建設,聚焦主業實現良好起步,補齊短板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高標準、高要求編制臨空經濟區「十四五」規劃,著力打造黃石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在花湖街道鎖前橋地塊,獨棟企業總部樓的建設火熱進行中。這個規劃建築面積70畝,集金融、商貿、文化、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獨棟總部樓建成後,將吸引公司、金融機構、企業財團進駐,也將為黃石港臨空商務產業園起步區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花湖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左華莎說
全會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發展的總體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舉措,給基層幹部梳理自身工作方向和思路提供了指引。
作為黃石港臨空商務產業園的核心區,花湖街道在對接鄂州機場臨空經濟上有先天的地域優勢和要素優勢。目前,商業產業園起步區獨棟企業總部建設已經開始,新地塊的拆遷工作正全力往前推進。按照整個產業園的產業發展布局,花湖街道針對臨空經濟特點定向招商,以此盤活轄區內現有商業樓宇資源。
背靠武漢這棵「大樹」,黃石積極融入全省「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的區域發展布局。10月揭牌的黃石(武漢)離岸科創中心,讓「光谷科創大走廊,向東直達黃石港」的願景變成現實。藉助這一平臺,上達電子、定穎電子、天璣智谷等電子信息企業,已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緊密的產學研合作,惠晶電子與武漢光迅科技、華星光電等龍頭企業建立產業鏈協同機制。
市創新發展中心主任禹愛民說
市委全會強調,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就是要在產業、交通、科技人才、生產要素、社會事業等方面全方位融入。
為深入對接武漢城市圈,黃石搶抓機遇,率先在光谷成立了黃石(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實現研發在武漢、生產在黃石;孵化在武漢、加速在黃石;引才在武漢、用才在黃石,使離岸科創中心成為企業研發實驗中心、企業孵化中心、招才引智中心、資本對接中心、成果轉化中心。
市委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目標明晰,定位準確。我們也將在此目標定位下加快建設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主動融入武漢城市圈。
再造黃石工業
加快打造先進位造之城
市委十三屆十二次全體會議提出
要再造黃石工業
全面提升產業質量、產業能力、
產業鏈條、產業生態、產業規模
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作為黃石「十四五」發展的關鍵詞之一
「再造黃石工業」引發熱議
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斌說
仔細觀察黃石近幾年的經濟數據,工業作為「壓艙石」的作用十分明顯。
近幾年黃石圍繞打造先進位造之城,樹牢「只有落後的產品、沒有落後的產業」理念,一手抓特鋼、銅、水泥等傳統優勢產業「二次創業」,一手抓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實現了工業產品產能和結構的深刻變化,產業能級大幅提升,從某種角度看,黃石的工業經濟在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上已經嘗到了甜頭。
時代在變化,技術在革新,「原地踏步就是後退。」王斌認為,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黃石必須搶抓發展機遇,深度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加速對接長江經濟帶戰略布局,「再造黃石工業、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是必由之路。」
黃石工業如何再造?
從寶鋼股份黃石塗鍍板有限公司
身上可窺見一二
15日,寶鋼黃石塗鍍板團城山區域首條機組啟動搬遷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從表面上看,搬遷是為團城山地區未來生活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從深層次看,是企業退城入園,加快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詮釋。」董事長許為民說,黃石提出「再造黃石工業、加快打造先進位造之城」,寶鋼黃石塗鍍板積極響應,「已經動起來了!」
2018年,寶鋼黃石塗鍍板關停了彩塗機組,新港園區一期項目投產;今年6月,二期開建。關掉落後產品生產線,以綠色、替代、覆合、高強為產品方向,打造國內最具競爭力的個性化鋼鐵產品製造公司,寶鋼黃石塗鍍板實現嬗變。
三豐智能總經理秘書陳鍾名認為
黃石產業基礎雄厚,基礎設備、要素保障等硬體優勢十分明顯,但在發展智能製造、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軟體基礎和人才因素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全會提出再造黃石工業,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讓我們看見了『黃石製造』向『黃石智造』轉變的現實路徑。」
勁牌公司副總裁夏振千說
作為企業發展的驅動力、引領力,技術、營商環境、設備製造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全會提出再造黃石工業、推進產業鏈現代化,補齊發展短板,讓企業未來發展更有計劃和針對性。我們會根據全會提出的發展目標,對企業發展規划進行修訂和完善,實現企業、產業、城市同頻共振。
再造黃石工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是前提條件之一。全會分組討論前,振華化學董事長蔡再華碰到準備進會場參加討論的主要領導。「我還沒開口,他就問我困難解決了沒有,需不需要組織相關部門協調解決。」蔡再華說,之前企業遇到一點小問題,他根本沒向主要領導反映,但知悉情況的相關部門已及時向上匯報,並得到主要領導的關注和支持,「有這樣關心企業家的營商環境,黃石經濟發展必將邁上更高的階段!」
再造黃石工業,具體如何實施?王斌表示,要通過推進質量強市戰略,加強標準創製,擦亮「黃石製造」品牌,實現質量再造,推動產品邁向中高端;通過構建以黃石科技城為引領的創新平臺體系,實施關鍵共性技術強基工程,激發大中小企業融通新動能,推進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智能化改造行動,實現能力再造,增強工業基礎能力;通過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加快健全產業鏈條,構建適應雙循環的供應鏈生態,實現鏈條再造,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通過夯實服務支撐,加強人才引育,強化金融支撐,優化營商環境,鋪實綠色轉型發展底色,實現生態再造,強化工業發展支撐;通過加快引進培育高成長工業企業,積極培育高技術工業企業,支持工業領軍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上市企業,實施企業規模倍增計劃,實現規模再造,壯大工業發展主體。
再塑綜合功能優勢
加快打造現代港口城市
從211萬噸到1908萬噸,這是黃石新港2016年和2019年散件雜吞吐量的數據,4年間翻了9倍,「今年雖然有疫情影響,但我們爭取突破2000萬噸。」黃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馮斌說,全會提出再塑綜合功能優勢、加快打造現代港口城市,新港要加快港口建設和港口供應鏈業務延伸,打造長江中遊多式聯運示範港,建成全國大宗工業產品集散地,實現由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
「『十四五』時期,鹽田港長江平臺公司將落戶河口臨港產業新區,黃石新港將在做大做強港口主業的同時,積極拓展航運、港航服務、商貿物流、網絡貨運、保險金融等港口關聯產業。」馮斌說,根據全會關於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部署和要求,黃石新港將以保稅、口岸、信息平臺等配套服務為依託,擴大開放平臺,實現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在港口和後方產業之間的快速流通,提高黃石的產業吸附力,推動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市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建春對全會提出的「打造全國交通樞紐城市,強化黃石區域化功能」信心滿懷。
吳建春說
「十四五」時期,黃石將初步建成現代港口城市,實現萬噸級泊位26個、公鐵水港口集疏運通道200公裡,港口貨物和貨櫃吞吐量分別達到1億噸、50萬標箱;提質內外綜合交通網絡,建成高速公路350公裡,國省幹線公路860公裡,謀劃時速350公裡高鐵,推進建成貨運鐵路320公裡並實現「零」距離轉運。暢通國際物流新通道,全面對接空港、光谷科創大走廊,航空運輸量超過20萬噸,鐵水公空聯運貨櫃量達到10萬標箱,服務臨空高端1000億元產業集群。
此外,全面服務鄉村振興,農村公路達到10000公裡,實現「四好農村路」通組率、行政村主路「雙車道」通達率、3A以上景區「雙車道」農村旅遊公路通達率、重要景點通達旅遊農村公路率和鄉鎮綜合物流服務站設置率、行政村電商物流(快遞)配送網點覆蓋率「六個100%」,以支撐黃石「旅遊目的地城市」和「網紅打卡城市」建設;建成半小時通達市域及武鄂黃黃,1小時通達武漢城市圈城市,3小時通達長江中遊城市群城市,4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的出行交通圈;建成150萬噸能力重點物流園區20個,「兩核四集群全覆蓋」鐵公水空聯運物流樞紐布局全面形成;建成半天送達市域,1天送達全國,2天送達全球的快貨物流圈。
市商務局局長談國華說
未來五年,黃石將依託綜保區,打造鄂東地區混礦加工、糧食和貴金屬等大宗商品交易平臺;依託黃石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聚區;依託湖北順豐機場,建成區域臨空進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依託黃石新港口岸,打造鄂東航運物流樞紐;依託黃石新港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建設中部地區糧食進出口基地。
「我們將大力支持內外貿企業互動發展,內貿轉跨境、外貿轉內銷,鼓勵企業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市企業及鄂東企業參與國際交流合作,形成開放競爭新優勢。」談國華說,將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中部地區交通物流優勢,吸引全球優勢資源,在黃石投資布局新產業新服務,滿足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需要,促進黃石大開放大融合大發展。
再創生態生活品質
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
隨著網湖水質明顯好轉,湖泊水草持續擴大,引得大批鳥類來此過冬,種群數量在今年實現歷史性飛躍,達到55種79455隻。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景象,在網湖得以實現。這是黃石生態宜居的動人畫面。
全會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實施城市更新行動,紮實推進共同富裕,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質,加快打造山水特色鮮明、功能配套齊全、平安和諧穩定的山水宜居之城,推動生態保護治理向提升生態生活品質轉變。
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張紅珍說
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最終落腳點之一就是改善環境質量。「十三五」以來,市生態環境部門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強化環境監管執法,緊盯重點領域和重點工作。全市2016、2017、2018、2019年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分別為73.0%、75.5%、76.5%、78.4%,今年截至12月12日,全市環境空氣優良率為91.9%,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淨土保衛戰穩步推進,固體廢物汙染監管不斷強化,圓滿完成了「十三五」期間環境質量目標。
全會提出,要繼續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為此,張紅珍表示,市生態環境部門將進一步落實長江大保護戰略,保護山水林田湖草;推動產業、能源、運輸、用地等四大結構調整,促進綠色高質量發展;著力打好碧水攻堅戰,堅決打贏藍天攻堅戰,紮實推進淨土攻堅戰,打好「升級版」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全面推進汙染減排,強化風險防控,加強生態保護與修復,並深化改革創新建設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守護良好生態環境這個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住建部門將再加力度、再添舉措,為黃石再創生態生活品質,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貢獻力量。」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鄧斌表示,「十四五」期間,住建部門將以環大冶湖發展為核心,進一步完善和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加快推進有軌電車建設,開展長江生態修復與岸線綜合整治,依託磁湖、大冶湖和海口湖三大核心水域,彰顯大江大湖的城市風貌特色;實施城市更新、綜合管廊、住房保障、美麗鄉村、智慧城建等版塊提升;結合黃石豐富的山水資源,依託城市總體空間結構布局,突出「一江三湖三山「山水特色,構建「一帶、兩環、三脈、六廊、百園」的公園城市格局。
「推窗見綠,出門入園」,如今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新追求。市園林局退休園林專家汪道明建議,要加快公園綠地間的生態廊道建設,補齊長江沿線的景觀綠化短板。同時按照共建共享的理念,在老城區興建一批山體休閒公園、口袋公園、開放式街心公園,突出人文特徵,滿足全會提出的「實現中心城區市民出行300米見綠、500米入園」的目標。
全會提出的加快改造老舊小區、打造「15分鐘生活圈」等內容,給社區一線工作者帶來了極大鼓舞。黃石港社區黨委書記黃朝著表示,社區一班人將認真學習全會精神,強化「立足社區,甘於奉獻」的責任意識,充分發揮社區的協調職能,在大事小情上做好對居民的承諾服務、跟進服務,解決好居民的身邊事、煩心事,讓幸福成果體現在居住環境的美化上、體現在服務能力的增強上,體現在文化生活的豐富上、體現在整體風尚的和諧上、體現在居民群眾的笑臉上。
編輯丨龍 鳳
來源 | 黃石日報(記者 廖巍巍 易木生 劉佳 羅煒 周巍 )
審核丨仵 佩
監製丨李 磊
出品丨黃石日報融媒體中心
【來源:黃石發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