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一位位列三公,封侯列傳的巾幗英雄,她是誰?

2021-01-10 集賢院居士2018

秦良玉(1574年―1648年7月11日),字貞素,四川忠州(今重慶忠縣)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將軍。明史中有單獨的列傳記載,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一般都記載到列女傳裡,而秦良玉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平定播州叛亂

明史記載,秦良玉膽智過人,擅長騎射,又擅長作文章,姿態風度嫻靜文雅。行軍治兵,號令嚴明,所領軍隊號稱「白杆兵」,遠近聞名。丈夫馬千乘是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世襲石砫宣撫使(俗稱土司)。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秦良玉跟隨丈夫一起平定楊應龍播州(今貴州省遵義市)叛亂,秦良玉此戰戰功第一,但是她卻不自報軍功。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被宦官陷害,死在獄中,因為兒子年幼,秦良玉代領土司的職位。

抗擊後金

泰昌元年(1620年),後金女真人入侵明朝遼東,朝廷詔令秦良玉出兵援助。第二年,後金圍困瀋陽,秦良玉兄長秦邦屏,弟弟秦民在渾河浴血奮戰,秦邦屏戰死,秦民勉強突圍。天啟皇帝下詔給秦良玉加二品官員服飾,並封秦良玉為誥命夫人。明朝官制,二品相當於六部尚書級別。崇禎三年(1630年),清軍大舉進攻,皇太極進圍京都。秦良玉率秦翼明奉詔到北京勤王,並拿出家中的資產充作軍餉。

平定四川叛亂

天啟二年(1622年), 秦良玉率領部下,多次擊敗在四川叛亂的奢崇明,最後奢崇明兵敗自殺。朝廷於是授命秦良玉為都督僉事、充總兵官。明朝兵制,都督僉事是中央最高軍事長官都督的副職,總兵官就基本相當於現在的軍區司令了。

苦戰張獻忠

崇禎七年(1634年),張獻忠攻陷川東重鎮夔州(今重慶奉節),秦良玉率軍趕到,張獻忠不戰而走。秦良玉率軍追擊,與正好回川的兒子馬祥麟前後夾擊,打敗張獻忠,使之退走湖廣。而後張獻忠受朝廷招安。崇禎十三年(1640年),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造反,秦良玉大敗羅汝才軍。後來1644年張獻忠攻陷成都,秦良玉因為兵少只能守衛忠州,張獻忠到處招降四川土司,卻不敢來忠州。這年北京也被李自成攻破,明朝滅亡了。

南明封侯

隆武二年(清順治三年,1646 年),遠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鍵派使節專程赴忠州,加封秦良玉太子太保銜,封忠貞侯。同時近在西南的永曆帝朱由榔加封秦良玉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討使,仍以鎮東將軍督兵平定川中諸賊。永曆二年五月二十日(清順治五年,1648年7月10日)秦良玉壽終而死,享年 75 歲。

崇禎皇帝曾作詩四首稱讚秦良玉:

其一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

由來巾幗甘心受,何必將軍是丈夫。

其二

蜀錦徵袍自翦成,桃花馬上請長纓。

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裡行!

其三

露宿風餐誓不辭,飲將鮮血代胭脂。

凱歌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時。

其四

憑將箕帚掃匈奴,一派歡聲動地呼。

試看他年麟閣上,丹青先畫美人圖。

錢枚

《金縷曲》這樣描寫秦良玉颯爽英姿

明季西川禍,自秦中飛來天狗,毒流兵火。石柱天生奇女子,賊膽聞風先墮,早料理夔巫平妥。應念軍門無將略,念家山只怕荊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蠻中遺像誰傳播?想沙場弓刀列隊,指揮高座。一領錦袍殷戰血,襯得雲鬟婀娜。更飛馬桃花一朵,展卷英姿添颯爽,論題名愧殺寧南左。軍國恨,尚眉鎖。

相關焦點

  • 她是我國歷史唯一被正史列傳的巾幗英雄
    她是我國歷史唯一被正史列傳的巾幗英雄 大明第一女將軍花木蘭代父從軍,穆桂英掛帥西徵,只不過是民間故事。明末苗女秦良玉才是唯一被載入史冊的巾幗英雄。
  • 秦良玉——歷史上唯一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中的巾幗英雄
    由於戲劇、電視劇的展現,提到花木蘭、樊梨花、佘賽花、穆桂英、梁紅玉等巾幗英雄人物,大家是耳目能祥的,她們的故事大家是有所熟悉的,比如花木蘭代父從軍、樊梨花與薛丁山徵西、楊門女將佘賽花和穆桂英、梁紅玉助夫破敵等。當然在古代的巾幗英雄除了她們還是有不少的。
  • 學就西川八陣圖,鴛鴦袖裡握兵符,唯一列入正史並封侯的女將軍
    萬壽山是以明朝最著名女土司,巾幗英雄秦良玉的兵寨,古戰場為主的歷史文化景區。寨上有保存完好的白杆兵營、旗臺、點將臺、宮廳、練兵場、殺人壩、前中後三道寨門遺址,寨頂清泉,常年不涸。在古代一提起,耳熟能詳的是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楊門女將的餘太君、穆桂英,還有梁紅玉,紅娘子,紅拂女,樊梨花,平陽公主等。
  • 鐵血丹心鑄軍魂,誰說紅顏不封侯
    而服裝上的火鳳凰,是出自明朝的一件鳳袍,這件鳳袍是蜀中罕見的繡品,如此珍貴的鳳袍,它的主人是誰?與明皇室有著怎樣的關係呢?在這次瀋陽之戰中,讓秦良玉又失去一位至親的人。但也正是由此開始,秦良玉手下的石柱「白杆兵」名聞天下。不久,明熹宗下詔給秦良玉加二品官員服飾,並封秦良玉為誥命夫人,封秦良玉兒子馬祥麟為指揮使。因秦良玉智勇雙全,朝廷任命她為把守山海關的主將。
  • 中國歷史上唯一女將,死後有48座陵墓,48支送葬隊全被毒死
    明末有一人,即秦良玉,不在四大巾幗英雄之列,秦氏威名,不及四雄,但她所得殊榮,卻為四雄望塵莫及。她是歷史上唯一一位作為王朝名將,被皇帝正式封侯,被後朝單獨立傳,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
  • 司馬遷為何將淮陰侯韓信寫入「列傳」而不是「世家」?
    張良、韓信、蕭何都在滅秦戰爭及楚漢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漢朝建立之後,漢高祖劉邦也給予他們高度評價,並將他們封侯甚至封王,我們後世也常常將他們以「漢初三傑」並稱。那麼同為漢朝開國功臣,司馬遷在《史記》中為何將張良和蕭何都列入世家,獨獨將韓信寫入列傳呢?
  • 大明王朝的西南屏障,以女將軍的身份封侯,威震轄地幾十年
    而正史中唯一記載的封侯女將出現在明末,她戎馬一生,名字令敵人膽寒,是大明西南最後的屏障。她就是秦良玉,出生於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忠州直隸州,今天的重慶忠縣,火辣辣的川妹子啊。那麼這個傳奇女性憑什麼封侯,憑什麼令敵人膽寒?
  • 歷史上唯一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女子,你知道是誰嗎?
    歷史上有很多女英雄,比如代父從軍的花木蘭,楊門女將穆桂英,都是赫赫有名的女中豪傑,但即使是她們也沒有作為王朝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只有秦良玉有此殊榮。秦良玉是忠州人。她不僅膽智過人,而且還擅長騎射,更擅長作文章,作為一名女子,風姿翩翩嫻靜文雅。
  • 忠貞侯秦良玉,唯一被記載到將相列傳的女性將領,崇禎為其寫詩
    ,她的形象是美好而模糊的。但就在距今不算很遠的幾百年前,中原大地上出現了另一位出色的女性將領,被視為明朝花木蘭。 正史中,古代女性名人都被記載在「列女傳」裡,只有她,因戰功卓著而被單獨立傳記載到將相列傳。記載她的時候,不說賢良淑德容貌如何,而是說「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令,戎伍肅然」。
  • 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封侯的女性!身高1米9,連皇帝都親口讚頌?
    但在世人印象中,這些能夠改變歷史的的英雄們都是男性,但時不時地也會湧現出一批巾幗英雄。 一提到古代的巾幗英雄,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花木蘭、穆桂英這些人。 縱覽歷朝歷代修史,女性名人只會被記載到《列女傳》裡,而有一個人,卻是唯一一位作為名將被單獨立傳,記載到正史將相列傳裡的巾幗英雄——明朝末年的女將軍秦良玉!
  • 小兵冒死搶到項羽大腿,皇帝:封赤泉侯!千年後他的子孫一統中國
    小兵冒死搶到項羽大腿,皇帝:封赤泉侯!千年後他的子孫一統中國中國的封建統治持續了兩千多年,其中有一個家族憑藉不俗的運氣和實力,在中國歷史朝代的更迭中繁榮昌盛了一千多年,這個家族的輝煌可以說是一個傳奇。這個家族本來名不見經傳,我們先來看一看楊家是如何起家的,跨越歷史長河來到楚漢相爭的時代,故事的主角叫做楊喜,楊喜一開始只是一個低級武官,跟隨在劉邦身邊徵戰,楚漢相爭曾歷經過僵持期,又來到了高潮期,在楚漢之爭最重要的階段,劉邦爆發出了驚人統率能力,他為了鼓勵將士,就十分霸氣的對他們說:「若誰能得到項羽屍首,我便封誰為侯」!
  • 秦良玉:身為女子靠戰功錄入將相列傳,崇禎帝寫詩讚美她
    中國歷史上卻存在著眾多巾幗英雄,花木蘭替父從軍,秦良玉替夫徵戰。她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依靠軍功進入將相列傳的女英雄。少年徵程1574年,秦良玉生於一個顯赫的家庭,父親文武雙全,秦良玉在他的教育之下也成長為了一個全面發展的女子。
  • 天水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名!
    唐封少梁伯,宋為鄄城侯。秦州文廟設秦祖祠,祠聯曰「聖績怙行,眺百二河山,不礙春風時雨至;儒宗傳學,數三千弟子,誰攜關月隴雲來。」鞏建豐:鞏建豐,前清教育家,伏羌縣(今甘谷縣)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中進士,歷任翰林院檢討、國史館攥修、雲南學政、侍讀學士。
  • 漢初三傑韓信為尊,為何《史記》中蕭何、張良入世家,韓信入列傳
    洋洋灑灑數萬言,分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本紀、世家、列傳,都是寫人物的,只是側重點不同!如本紀的寫法,就是以記述帝王,及和帝王相當之人物為主,項羽本紀,就是對失敗者項羽當時地位的肯定!
  • 「戰神」白起自盡的真相:成也應侯,敗也應侯
    白起是一位優秀的政治軍事家,與廉頗、王翦、李牧並稱為戰國四大名將,位列之首,作為戰功輝煌的將軍,身份顯赫的大將,他徵戰沙場30餘年,六國軍隊只要聽見他的名號就會嚇得望風而逃,他被稱為「戰神」,為秦國的統一大業立下了不朽之功。但他卻最終含恨引劍自殺,結束了不平凡的一生,他為何自殺?
  • 三國正史六大刺客排行榜:呂布沒上榜,曹操排第四,誰能排第一?
    直到後漢三國年間,很多遊俠還相當活躍,有的還當上了三公九卿四方將軍:粗略一看《三國志》中的個人傳記,就會發現董卓董仲穎、關羽關雲長、徐庶徐元直都曾做過遊俠,董卓像朱家郭解一樣,還當過遊俠中的老大。《史記》中有刺客列傳、遊俠列傳,《漢書》中有遊俠傳,《後漢書》中有獨行列傳,偏偏到了《三國志》裡,獨行俠和刺客都隱身在各本紀和列傳之中了,以至於我們有時候還要頗費心思地去在裴松之注引的史料中去尋找。
  • 蜀國頭銜最高的武將並不是五虎將,而是這一位,看看是誰?
    蜀國頭銜最高的武將並不是五虎將,而是這一位,看看是誰?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古來創帝業成功後的事情,先是封侯拜相,繼而尋釁滋事,兔死狗烹,所以蜀漢政權頭銜最高的武將並不是五虎將,這大概就是時也,運也,命也!
  • 劉禪和劉協退位之後,雖然都是被封為公爵,但為何地位卻相差甚遠
    那三公,即朝廷三公九卿中的三公,是官職,不是爵位,西漢朝廷將其中最為顯赫的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合起來稱為三公,東漢的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四世同堂」是指祖上曾擔任過四代君主的三公官員。而且這裡的公爵更像是西周的貴族,有封國,也屬於諸侯之列。
  • 《當年萬裡覓封侯》—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今日分享:《當年萬裡覓封侯》作者:漫漫何其多主角:鬱子宥&鍾宛書籍介紹:鍾宛是誰?可有誰記得,他也曾少年意氣揮斥方遒,也曾明亮如斯,使得一眾書生低頭,差一點連中三元,成為最年輕的狀元。鬱子宥為何人?其父是當朝唯一一位異姓王,母親是今上的同胞妹妹安國長公主。從小到大,其子秉性佳,沉默少言,規行矩步,行事光明磊落。時光匆匆白駒過隙,七年不見,大家可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