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2020-12-24 澎湃新聞

【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2020-12-23 20: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這幾天葡萄、桃子都進入了休眠狀態,工人們正在抓緊時間修剪。再過一段時間,棚裡桃花朵朵,棚外雪花飄飄,別有一番景象。」突泉縣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內,43歲的劉淑輝如是說道。

1998年,為了改變家裡貧窮的生活狀況,太平鄉五三村的劉淑輝在中專畢業後,加入突泉縣就業局勞務輸出大軍,選擇了離家外出打工,來到了天津。

勤勞質樸的劉淑輝從一名保安幹起,幾年間做到了保安隊長、保安公司招生辦主任。2005年,不甘平凡的劉淑輝開了一家手機超市,誠信經營讓他的生意很快佔領了當地手機市場,銷量翻倍增長。

「這幾年的外出打工對我一生影響很大,不僅讓我增長了見識,也賺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劉淑輝說,一次偶然的機會,他發現家鄉沒有裝飾用磚的標準化生產廠,這讓他產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2009年5月,劉淑輝帶著十多年的打工積蓄,回到了五三村創辦了彩磚廠。質量好、顏色正、價格低、品種多……劉淑輝的彩磚在很短時間內就打開了銷路,在突泉以及周邊地區打出了名氣,一時間訂單紛紛而來。

「銷路穩定後,我又成立了施工隊伍,從加工生產到安裝鋪設一條龍服務。」劉淑輝說,他的磚廠長期僱傭50餘人,旺季能安置百餘人就業,這讓鄉親們農閒時在家門口就能賺錢。

創業成功後,看到同村還有很多人依舊在靠天吃飯,劉淑輝心裡很不是滋味。在他看來,一家富不算真的富,讓全村富才是真的致富。

伴隨著城鎮化潮流的出現和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特色鄉村」逐漸成為新興的旅遊打卡地,也為城鄉融合發展構建了旅遊空間新格局,而劉淑輝也抓住了這一機遇。

2014年,劉淑輝在曙光現代農業循環經濟園區承包了24座大棚,搞起了特色化種植採摘園,打造集旅遊、觀光、採摘、餐飲、垂釣為一體的生態園。

「當時資金壓力比較大,我們當地就業局幫忙協調了70多萬元的創業擔保貼息貸款,解決了我的燃眉之急。」劉淑輝說。

毛桃、油桃、葡萄、大櫻桃……如今,劉淑輝這個擁有20多個水果品種的採摘園,年產值超過500萬元,利潤達到179萬元。產業做大了,但劉淑輝依然想著村裡的父老鄉親。在全面開展精準扶貧的過程中,劉淑輝認領了20戶貧困戶,通過大棚種植技術的傳授和指導,幫助他們脫貧增收。

在劉淑輝看來,扶貧要從根上找原因才能真正解決問題,讓貧困鄉鄰掌握一技之長,他們就有了希望,就有了致富的信心。「可以來打工,也可以來學習後自己創業。只有轉變他們的思想,才能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走出貧困。」

從2016年到2018年,劉淑輝吸納了勞動力230餘人,其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7人,人均就業年收入26400元,增加周邊農村勞動力就業收入達607萬元。「我們用工也是首選建檔立卡貧困戶,希望盡我們之力,帶動一方致富。」劉淑輝說。

「政府支持我們,不是讓我一個人富,而是希望我能帶動村民們一起富起來。」劉淑輝說,下一步,他打算發展老年人康養項目,為農村老人打造高品質康養生活的同時,帶動更多鄉親致富。

記者了解到,內蒙古將農村牧區自主創業農牧民納入支持範圍,對貧困勞動者個人創業擔保貸款按3年全額貼息,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05萬元。2016年以來,內蒙古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6.48億元,創業培訓18.21萬人,成功創業11.05萬人,帶動就業36.75萬人。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回眸「十三五」】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外出打工開眼界 返鄉創業富鄉鄰
    1998年,為了改變家裡貧窮的生活狀況,太平鄉五三村的劉淑輝在中專畢業後,加入突泉縣就業局勞務輸出大軍,選擇了離家外出打工,來到了天津。勤勞質樸的劉淑輝從一名保安幹起,幾年間做到了保安隊長、保安公司招生辦主任。2005年,不甘平凡的劉淑輝開了一家手機超市,誠信經營讓他的生意很快佔領了當地手機市場,銷量翻倍增長。
  • 繁城小夥返鄉創業 致富不忘鄉鄰
    繁城小夥返鄉創業 致富不忘鄉鄰 2020-12-23 21: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充拓寬農民工返鄉創業路徑,2800人已返鄉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
    目前,農民工返鄉下鄉創新創業主體規模正不斷壯大,創新創業內生效力持續增強。 精準施策 為返鄉下鄉創業注入鮮活力 西充縣圍繞創新機制促進創業模式多樣化、立足稟賦促進創業業態差異化、以點帶面促進創業發展規模化,不斷為返鄉下鄉創業注入鮮活力。
  • 能人返鄉 帶富一方
    在甘肅,返鄉創業的「能人」越來越多。在外闖蕩打拼後,他們思想開放、視野開闊,為家鄉帶回了資金、技術和產業。同時,生於斯長於斯的他們,對故土、鄉親有著天然的親近感,更了解本地的優勢與短板,在發展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在他們的激發和帶動下,鄉親們振興家鄉的動力更足了。
  • 李德壽:返鄉創業 從沙發起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政府對農民工返鄉創業優惠政策的出臺,激發了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開始選擇返鄉自主創業。2016年,返鄉農民工李德壽回到家鄉湖北省黃崗市羅田縣白蓮河鄉李家垸村,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李德壽告訴我們「在外面打工工資低,自己也不夠用,想幫助家族無能為力。後面還是決定自己創業,因為我自己也在家具廠幹過多年,回來之後就開了這個沙發廠,走上了創業之路。」
  • 「十三五」期間,山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684.2億元,扶持創業
    記者從12月4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三五」時期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省把促進創業作為新的就業增長點,大力構建創業政策、創業培訓、創業平臺、創業引領、創業服務「五位一體」的工作模式,創業逐漸成為就業增長的新引擎,為促進就業形勢穩定、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發揮了重要作用。強化制度創新,加快健全更加優惠的創業政策體系。
  • 黃國洪返鄉創業記
    為了生計,他只能外出務工。2014年,黃國洪家被識別認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黃國洪家被納入「十三五」易地扶貧搬遷對象。「105平方米的新房,我們家只掏了1萬元。2018年11月,我們全家住進了新家。」黃國洪說,「如今下雨天敢出門了、孩子上學方便了、老人看病再也不用愁了……居住環境變了,我的思想觀念也有了變化。」
  • 「外出打工賺了大錢!」
    「外出打工賺了大錢!」「小夥子們外出打工賺了大錢!」這個消息讓裡掌村炸開了鍋。看到別人靠外出打工建了新房,購買了小汽車,越來越多的村民意識到這是一件靠譜的事兒。黨支部結合幾名黨員「吃螃蟹」的成功經驗,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頭作用,幫助村民外出務工拔窮根。
  • 四川返鄉下鄉創業明星和企業是怎麼選出來的?
    四川在線記者 劉春華 燕巧12月17日,省政府在廣元召開全省推進返鄉下鄉創業工作暨表彰大會。會議通報表彰了郭應娟等200名「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以及成都市紅珊瑚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100名企業「四川省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企業」,並向返鄉下鄉創業明星頒發榮譽證書和獎章,向返鄉下鄉創業明星企業頒發獎牌。為什麼要評選返鄉下鄉創業明星個人和企業?
  • 回家鄉 看變化|河北省張北縣老鴉河村:農村政策好 返鄉創業忙
    農村政策好 返鄉創業忙——在張北縣油婁溝鎮老鴉河村「你別小看這頭牛,可不便宜,它肚子裡還懷著牛犢呢,下了犢,養3個月就能賣一萬多塊。」二三十年前,不甘於貧困的五叔李鳳全同村裡其他許多青年一樣,外出打工謀生。當過泥瓦工、技術員,也幹過小包工頭。風雨幾十載,終於在城市置了房,給兒娶了妻。但這幾年,五叔卻頻頻把目光從城市轉向農村。「現在咱們農村和以前不一樣了,交通便利,農戶家裡又有車,從村裡到縣城也就一二十分鐘。」五叔說,他感到現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將來農村的發展大有前景。
  • 動物餐廳怎麼外出打工 外出打工攻略
    動物餐廳怎麼外出打工?動物餐廳外出打工方法。       動物餐廳外出打工方法 動物餐廳手遊中,玩家想要外出打工需要收到別人發來的打工邀請,然後點擊邀請連結就能外出打工獲得盤子。
  • 魯山縣張店鄉:返鄉創業作貢獻 美麗鄉村展畫卷
    當地的群眾反映,幾年前,劉灣村還是一個髒亂差的後進村,在武須臣等返鄉創業人士的鼎力支持下,一步步蝶變為一個環境優美、產業興旺的新農村。武須臣早年在廣東做玉器、陶瓷生意,發家之後,2016年返鄉創業,被推選為村黨支部副書記。
  • 海報|10個數字回眸「十三五」成就,給力!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這五年是奮鬥的五年,也是輝煌的五年。五年來,我國全面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更深層次改革,實行更高水平開放,在糧食安全、脫貧攻堅、學前教育、社會保障、生態環境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一個個數字凝聚起「十三五」成就,化為百姓心中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貼心服務吸引「歸雁」返鄉創業
    「返鄉創業初期,我的啟動資金不夠,在縣人力社保局幫扶下,向銀行貸了一筆錢,還享受了貼息,對創業的資金周轉幫助不小。」 一說起創業擔保貸款,慶元縣劉李芬電子商務服務部總經理劉李芬眼神中充滿著感激之情。
  • 餘慶構皮灘鎮:能人返鄉創業,助力脫貧攻堅
    「能人返鄉創業不僅帶回了資金和技術,更帶回了發展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連日來,在餘慶縣構皮灘鎮齊坡村九洞山茶園,一個個忙碌的採茶身影,一張張洋溢著滿足的笑臉,見證了能人返鄉創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變化。
  • 大學畢業返鄉創業 這對情侶樂當"農場夫妻"(圖)-廣西新聞網
    畢業後返鄉創業,這對情侶樂當「農場主」他們想讓城裡人都來當一回「農夫」1返鄉創業「單車情侶」成為「農場情侶」梁丹丹和韋鍾卡畢業於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梁丹丹從小就對農作物特別感興趣,讀高中時,因為看見姐姐特別喜歡吃果蔬,便說將來姐姐吃的蔬菜都由她承包了,「當時我姐還笑我,說我太天真了。」梁丹丹說。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 | 農房整治「整」出美麗「大花園」
    回眸
  • 大德鎮:返鄉創辦服裝廠 帶領鄉親齊奔富
    王楚元是大德鎮遠近聞名的返鄉創業人士。他創辦了盈進服裝有限公司,為當地村民提供60多個就業崗位,吸納15名貧困戶就業,為大德鎮的脫貧攻堅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今年45歲的王楚元,當初初中畢業就外出東莞打工,做普工做起,到創辦自己的製衣廠。
  • 「回眸十三五」遵義農業:春上黔北花枝俏
    從「富、學、樂、美」早出發,到今天「農民富、農業強、農村美」,從「八大農業」結構調整,到今天鄉村振興「四新一高」新跨越,「糧倉」變「錢倉」,成為遵義農業初心使命徵程的生動詮釋和演繹。「十三五」以來,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206萬畝,農機總動力達到530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44%,預計2020年農業增加值達457.8億元,為「十二五」期末的1.3倍,年均增長6.14%,總量穩居西部非省會城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