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變成了植物上癮者?

2020-12-17 虎嗅APP

出品 | 虎嗅年輕組

作者 | 渣渣郡

本文首發於虎嗅年輕內容公眾號「那個NG」(ID:huxiu4youth)。在這裡,我們呈現當下年輕人的面貌、故事和態度。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古早記憶:

每年回家過年,奶奶給你煮了一鍋香噴噴大餃子端上桌、倒好醋之後,就會洗洗手,跑到陽臺上搗鼓土,把一盆植物從一個盆裡換到另一個盆裡。

坐在餐桌上,吃著餃子,看著在逆光中的奶奶坐在小板凳上,拿著剪子修剪植物的畫面,就潛意識裡把退休生活和植物勾連在一起。

圖片來源:IG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了植物上癮者,他們可能比你奶奶更懂關於植物的這點事了。

如果你細心觀察生活,就能發現,站在潮頭浪尖兒年輕人的OOTD裡:限量的球鞋、新發售的當季爆款Hoodie,早已不再是唯一的道具,植物成了弄潮兒彰顯生活品位的新道具。

儘管乍一看,他們的樣貌跟爺爺奶奶的古早馬蹄蓮、牡丹沒什麼區別,跟爸爸媽媽的功能性綠蘿相比也長得相似;但在流行文化下,它們已經被玩出了花樣,成為了一種生活方式的符號。

這種消費新趨勢:讓植物再次站在了風口上。

圖片來源:IG

有時,或許你會覺得時尚跟植物的關係,離得就像是人民日報和馬應龍那麼遠。但在這個領域,植物,早就成了潮流符號,而且每次企劃搞得都還挺有意思。

比如,最近受潮人喜愛的日本東信花樹研究所,早在2014年就通過把一盆樹齡50歲的盆景和30餘種花材組成的花束用氦氣球升至2.7萬米高空;並拿6臺 GoPro記錄下了植物突破地心引力之後分崩離析的畫面,詮釋了一些有關生命的哲思。

東信把植物送上太空的項目《Exobiotanica》

圖片來源:AMKK東信 花樹研究所

這套玩法,不但讓亞洲潮流教父藤原浩豎起了大拇指,把東信花樹的玩具搬回了家;也讓潮人同志們抿抿嘴,覺得有點兒意思。

AZUMA MAKOTO SHIKI MODEL

圖片來源:IG

再比如,2018年Kim Jones出任Dior男裝創意總監的第一場秀,就拿70000朵新鮮玫瑰和牡丹搭建了一個Kaws的鮮花雕塑。

工人們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才建好

圖片來源:Dior

除了時裝品牌,街頭品牌Supreme也愛用植物表達巧思,比如它們在兩年前也出過一個活體仙人掌鑰匙扣,憑藉巧思,幾乎是掏空了潮人兜裡的錢。

甚至,人們還會拿Supreme發售的東西,經過自己改造,作為展現植物的容器。比如特別有名的長壽大碗,就被潮人改造發到社交平臺上,贏得陣陣點讚。

圖片來源:Unsplash

當然,對於被啟發的潮人來說,有樣學樣肯定不能滿足他們對獨特性的欲求;因此,他們就像哥倫布尋找新大陸一樣,尋找超脫傳統植物之外的新玩意兒。

從媽媽用來泡小油菜心,到表哥結婚放綠籮,再到前兩年的多肉,在新新人類群體裡最流行的植物是「塊根類植物」這類珍奇植物。

所謂塊根,指的就是類似於土豆、何首烏那樣式的植物。它們根部肥大、枝葉孑然挺拔且樣貌特別,有種外星植被的特別奇異即視感。正因此,它們在這兩年變得日漸流行,以至於你總能在社交平臺上看見它們。

圖片來源:IG

三裡屯 Endcall 工作人員 Nigo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塊根植物在國內流行是近一年開始的;而在國外,塊根類植物已經發展了4、5年。

關於這種風潮的狂熱,可以從今年4月份出版的《BRUTUS 特別編集:新·珍奇植物》裡管中窺豹:從馬達加斯加到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各種塊根類植物的特點、樣貌和養殖技巧,都被整齊地歸納整理。

圖片來源:「 BRUTUS · 特別編集 |『新珍奇植物 』」

在書中,把塊根類植物的熱潮歸根於日本街頭品牌 NEIGHBORHOOD 主理人瀧澤伸介自身對於植物愛好的挖掘。

而在他和潮流教父藤原浩的加持下,這種植物已經被賦予了更多潮流附加值,通過細細的網線傳遍世界,成為年輕人的一種生活品位標誌以及一門生意。

圖片來源:「 BRUTUS · 特別編集 |『新珍奇植物 』」2020.04.15 P64-65

瀧澤伸介和藤原浩曬過最多的塊根類植物是象牙宮。

這種植物原產自馬達加斯加中央高原,形態很像是科幻片裡的植物。同時,它是現在塊根類植物裡賣得最好的品類,它們價格不菲,在Endcall裡一般售價在2000元以上,而且基於品相上不封頂。

圖片來源:IG

有趣的是,當代潮人玩植物,玩的從來不是植物本身。

人們會把珍奇植物與花盆、花藝用具視為一個整體,把它們組合起來,成為一個美妙的裝飾物或是潮流圈中一個「人無我有」的炫耀品,擺在家裡或是朋友圈裡,成為獲取精神快樂的多巴胺加速器。

因此,藤原浩和瀧澤伸介聯合發售的花盆價格,因為其獨一無二的潮流屬性,從原價2000多漲到了現在3萬多元(大號)。而印有NEIGHBORHOOD的尼龍花盆墊,價格也上漲至了1200元。

圖片來源:抖音

塊根類植物只是潮流植物中現在呼聲最高的一種,而在它之外的珍奇植物還有蕨類、蘭花類等等形態各異的帥氣花草。

但,並不能揭示出在當下年輕人追逐下植物產業的全貌,在它之外,還有一個更廣大的植物市場。

或許,你會覺得上面那些已經成為潮流符號的植物,是潮流資本拿炒鞋勁頭布置出的陷阱。但事實上,觀賞植物生意在中國並不是一門小生意。

在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中國花卉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就清晰展現了這個上千億市場規模的想像力。

不僅觀賞植物正在中國市場裡狂飆突進,在外國也一樣:英國BBC報導,在2019年下半年觀賞植物銷量同比上漲60%,其中與年輕人對植物的狂熱關係極大。而在美國,千禧一代更是包攬了當地觀賞植物市場三分之一的銷售量。

圖片來源:IG

年輕人對植物的喜愛,正在塑造當代流行文化。

打開網購軟體,打上關鍵詞,點擊搜索,會發現排名第一的不是綠籮就是發財樹,大多是些見怪不怪的植物,似乎觀賞植物市場就是個靜止的空間,你爹喜歡植物,現在還流行,似乎一切都是不動不變。

倘若抽點時間,細心觀察朋友圈或是社交平臺的內容,就能看見一些變化。比如,你能從女孩發的居家照片裡,看見年輕人願意用植物包裹的生活;也可以從桌面透明盒裡的苔蘚中,看出他們對「盆景」的新理解。

但如果只是在家裡擺放的話,風潮不足以稱之為風潮。

在職場工位裡,植物浪潮也在掀起浪花。當然這並不是說HR和小企業老闆批量購買的、沒有獨特性且缺乏護理的植物,而是員工自己購買的小植物。

從和風盆景、多肉植物,到馬蹄木、薔薇果,職場工位上的流行植物早就換了一茬又一茬。它的主人可以是嚴厲的上司,也可能是鬍子拉碴的老大哥。但無論是誰,都會拿經過用心設計的小花瓶來承載。

社交園藝垂類 App GrowIt! 在2019年對自己90多萬用戶內容做過一項專項調查,發現了年輕一代對植物消費的關鍵因素:

跟之前世代的人相比,千禧一代對植物顏色的要求最高,顏色越迷幻越朋克,則越受到年輕消費者的喜愛;而植物的開花與否,則在這項調查中處在末尾。

這一點,在時下受年輕植物愛好者歡迎的兩家植物公司——花治和超級植物公司的銷量中得到印證。在它們的電商頁面中按銷量排序檢索,就會發現數據最高的,就是帶著侘寂味的馬醉木與薔薇果。

薔薇果

圖片來源:MIZU

此外,植物的造型奇特與否、花盆設計與造型,以及伺候植物的難易度,也都摩擦著年輕一代的消費G點。

「苔蘚盆景噴點水一蓋就能活,摸魚時抬頭一看就感覺充滿了生的力量,還有比這容易提高生活質感的東西嗎?」望京新媒體打字員小劉說,「看起來它很普通、單調,但你不知道的是它能夠吞噬巨石,雖然緩慢,但卻能夠改變地貌和世界,就像我們。」

在這個都市年輕人普遍居住環境也就10、15平的年代,你很難期望他們會從自己本就逼仄的小屋裡擠出1平米來種一棵發財樹,畢竟這既不時尚,也不符合經濟學規律。

正因此,小巧與否也成了左右年輕人植物消費觀的重要因素,注意到趨勢的植物品牌也會聚焦於小盆植物進行售賣。從某種意義來說,市場對小盆植物的青睞也是時代背景下的選擇。

圖片來源:IG

《經濟學人》雜誌觀察到,在當代年輕人買房困難的大背景下,追逐植物的熱潮,就是一種妥協的生活方式。

這種環保、廉價且好養活的綠色生命,可以讓都市年輕人獲得成本最低的幸福感;能讓他們感覺自己在繁忙工作之後,疲憊地攤在沙發上看著它們,還有生活的樣子。

或許,有人會覺得年輕人對植物的熱枕,不過是一群韭菜跳進了一個消費主義新挖好的坑。但其實,每一種消費熱潮都在直指人性的關鍵點。

但植物消費之於年輕人,更是一種希望的象徵。

這感覺,就像我的朋友susu告訴我的那句話:「每當我回到家,看見那些植物,就覺得我如倉鼠輪一般原地打轉的生活,有了那麼一點點特別。」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厭惡房地產了
    現實壓力轉化成自己懷疑,懷疑個人能力,配偶能力,遺憾父母幫不上忙,感嘆自己年紀越來越大,高不成低不就,看著新聞裡35就被裁的同行,被裁的老員工,被裁的中層甚至高層。 京滬不知道能不能留下,老家回不去或者不想一切人脈努力推倒重來。眼紅同學同事親戚朋友中的同齡人有房或者無壓力還貸,去別人家有壓力,看別人房子大更有壓力。
  • 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沒有鬥志?
    現在大多數在城市踏踏實實賺錢想攢一筆存款的年輕人,60%都會變成月光族或者負債者,當工作僅僅只是一份能保證溫飽的事情,有多少人會為其努力?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沒有鬥志?當然這不怪社會,也不怪工作,這跟我們這代年輕人的成長環境脫不了干係。
  •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奉承領導了?
    某乎上有個高贊回答,是這樣問的:「為什麼如今的年輕人,越來越不懂得奉承領導了?」大量的人在這個帖子底下留言和進行回復,甚至有的人說,與其說是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不懂得奉承和巴結領導了。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想生孩子?
    為什麼說是好事,稍後揭曉。和平時期生育率的下降原因無非就兩種:1、被動型生育開始減少被動型生育是指在過去,許多年輕人並沒有選擇不生孩子的權利。2、主動型生育意願不強生育權作為每個人最基本的人權,如今開始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保障,生育率下跌的主要原因便是年輕人們開始不再有主動生育的意願了。
  • 為什麼現在社會呈現一種傾向: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為什麼現在現在社會呈現一種傾向: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對于越來越多年輕人不想結婚這個問題,第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沒有錢」,為什麼呢?君不知道,現在多少年輕人網貸,什麼校園貸啊、裸貸、借唄、花唄啊,都導致了年輕人超前消費負債纍纍,還有好多年輕人急功求利,想通過網賭來發財致富,甚至好多人把自己每個月裡工資虧沒有了,就去借錢,借朋友的,借親戚的,借「馬雲」螞蟻借唄、螞蟻花唄的,比比皆是。
  • 為什麼會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猝死
    有時意外就是這麼讓我們措手不及 今天,我們來關注一下,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猝死,在早上上班的路上,晚上加班的時候,運動的時候…… 清華IT男猝死馬桶;33歲女子健身房猝死;90年出生小夥路邊攤吃麵,心臟驟停猝死等等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的消息
  • 是不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厭惡買房了?為什麼?
    可是,命運經歷了三起三落後,他變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佔便宜,吃喝嫖賭,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 他曾經也是個要強的頭等車夫,最後卻沒有掙扎出悲慘的命運。 每次看到網上很多人述說自己買房的艱辛,或者省吃儉用攢首付款的辛酸,我就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祥子。
  • 很奇怪,為什麼現在玩車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年輕人是未來的主人,有關年輕人的話題放在任何一個時代都不缺討論。「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結婚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這麼喪?」隔三差五,我們就能在知乎首頁上接收到這樣的推送。你還真別說,看著提問下的高贊回答,還真有那麼些感同身受。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做外賣員
    每天上下班在路上,小編看到最多的就是騎著小電驢為生活奔波的外賣小哥,為這小編今天中午還特地在一個路口數了一分鐘,一共路過了三十來個外賣騎手,而且這些外賣小哥都是很年輕的,之前據外賣平臺統計,做外賣小哥的年齡差不多都是在二三十歲左右,那麼問題來了,這麼炎熱的天氣,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年輕人選擇做外賣這個行業呢
  • 【健康解碼】為什麼年輕人的記憶力越來越差
    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開始像老年人一樣「忘性大」。這是為什麼呢?又有哪些原因讓年輕人的記憶力衰退呢?一起來聽聽專家詳細的講解吧!健康解碼服務號 更多精彩搶先看 (原標題:【健康解碼】為什麼年輕人的記憶力越來越差)
  • 清鼻堂科普: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患上鼻炎?
    年齡在20-35歲之間的年輕人已經成為鼻炎的高發人群。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會患上鼻炎呢? 生活壓力大 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已經不再滿足於生活層面,開始著手於精神生活,各種高消費讓現在的年輕人工作壓力越來越大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結婚了?
    無論是了解到周圍人的情況,還是諮詢工作中接觸到的來訪者,都會發現現在的年輕人越來越晚婚,越來越不願意結婚,即使結婚了,很多婚姻也挺難長久地維持下去的。是婚姻出現了什麼問題嗎?是男人或者女人出現了什麼問題嗎?
  • 為什麼現在年輕人記憶越來越差?
    為什麼年紀輕輕,記性卻不行了?有人說,現在年輕人的壓力太大了。不過,如果患有早發性痴呆也會年紀輕輕就記憶力減退。但後來陸先生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工廠裡剛開完會,轉頭他就忘了會上說了啥,為此耽誤了好多事,最終因為工作能力下降,最終還是被廠子辭退了。眼見著陸先生反應越來越遲鈍,家人又帶著他來到浙醫一院神經內科記憶障礙專科門診就診。接診的醫師為他做了一系列檢查。
  • 年輕人一代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戰鬥?
    越來越多的小男孩成了「低欲望一族」不打架不搶,不想戀愛,不想學習,不想社交,沒有特殊興趣愛好,甚至想結婚,結婚後不想生孩子,為什麼?有一種聲音說「中國男人越來越配不上中國女人了」,現在女孩獨立了,懂得如何打扮自己,不能靠任何人都能過上好日子,而相應的是,男孩越來越缺乏奮鬥的欲望,男孩越來越不願意打架,越來越多的男孩變成「低欲望一族」。越來越願意相信平衡定律,一切都是平衡的。我們無法逃避這世界,我們承受著這裡的一切,不是完美的,而是真實的。
  •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從事機械行業
    希望國家越來越強大,雄安建設速度越來越快,大保定的步伐也會緊跟其後。我們今天來探討一下,為什麼從事機械行業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們。網絡上對於這個問題也有一些看法。那今天我就來談談我自己通過這幾年工作接觸,我的一些看法跟想法。
  • 為什麼越來越不想回家過年了,年輕人:我太難了
    甚至還有些年輕人越來越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剛畢業的時候,想著要去幹嘛幹嘛,實現一大堆理想。折騰幾年後,發現自己還是最底層的,沒混出什麼名堂來。回家,是給父母丟臉,讓人家知道自己有個不爭氣的孩子。買不起像樣的禮物,給不起像樣的紅包。過年回家會被父母,親戚朋友催婚。
  • 關於「婚檢」,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做?
    但自從03年新婚姻法實施以後,強制婚檢變成了自願婚檢,進而導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結婚之前不願意去做婚檢了。那究竟是為什麼呢?看完後或許你就有答案了。關於「婚檢」,為何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做?其實對於絕大多數年輕人,之所以不願意去做婚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健康意識不足,感覺身體健康沒有什麼問題,而且每年也會定期去做體檢,結婚之前再做檢查就沒有必要了。
  • 初代奧特曼:植物為什麼會變成怪獸?這是有原因的
    比如在這集中,就以科學家進行放射實驗為藍本,講述了一株普通的食蟲植物,因為經過放射而變成了怪獸的故事。科學研究,如果不尊重大自然,也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本集的初代奧特曼,留給了我們深刻的思考,但往往也常常被人所忽略。在本集的開頭,我們就看到一輛失去控制的車在路上奔馳。等司機下車之後,就被恐怖的植物殺害。而且,此類事件還不止這一個人,而是相繼出現了多人。
  • 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結婚了?為什麼丁克家庭也不斷增多?
    不婚族也越來越多,據統計,全國單身者高達2.4億,這個數據超出了我的想像。為什麼這麼多的人不急著結婚甚至選擇不婚?離婚率越來越高使年輕人對結婚失去信心。為什麼這麼多年輕人到了適婚年齡但卻選擇了不結婚?相比過去的一代人,現在的年輕人學業負擔重,大學畢業已經23歲左右,如果再讀研究生的話,等畢業也就超過26歲了,等工作穩定下來,至少得兩三年,晃晃悠悠也就到了30歲了。
  • 當下中國年輕人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結婚了?
    如果大家仔細觀察過都能感覺出,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普遍都越來越不愛結婚,甚至是一些年輕人開始尊崇不婚主義。這種現象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開始越來越流行,而在數據上中國的結婚率也在不斷的走低。甚至到了2018年全國的結婚率甚至只有8.2%,刷新了近十年來中國最低的結婚率。而且這種現象和地區聯繫得很緊密,經濟發展越好的地區往往結婚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