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強大競爭力 蘇州工業園區用心當好「店小二」

2020-12-24 光明網

  蘇州工業園區的生物製藥企業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實驗。受訪者供圖

  11月18日,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企業舉辦上市研討會。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的核心區和全市轉型創新的主戰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多年保持20%以上增速。

  在此前舉行的2020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上,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副主任孫燕榮發布了《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

  報告顯示,在2019年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蘇州工業園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獲前三名。

  其中,蘇州工業園區的產業競爭力、環境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和龍頭競爭力5個主要指標均名列前茅,在被認為含金量最高的產業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一。同時,人才競爭力也攀升至第一。這是蘇州工業園區連續兩年在產業競爭力排名中位居第一。

  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自2006年起布局生物醫藥產業。目前,園區已形成從孵化、中試到產業化的完整產業鏈條,集聚了1400多家生物醫藥企業,包括自主品牌企業1200多家、外資企業200多家,2019年實現產值900億元,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幅。

  國內新藥研發的排頭兵

  10月9日,今年國慶長假後的第一個工作日,信達生物製藥集團宣布,其與美國禮來製藥集團共同開發的抗腫瘤藥物達伯華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用於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濾泡性淋巴瘤和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這是繼達伯舒、達攸同、蘇立信之後,信達生物第四款獲批上市的單克隆抗體(以下簡稱單抗)藥物,也是今年6月中旬以來,企業第三次公布其研發的單抗藥物獲批上市。

  成立9年,推出4款單抗;3個多月,3款新藥「扎堆」獲批……作為蘇州生物醫藥產業頭部企業的信達生物,是中國擁有單抗藥品上市數量最多的製藥企業,「信達速度」是當之無愧的全球藥企之最。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目前,在新藥研發領域,園區企業已有9款新藥獲批上市,累計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批件304張,其中一類新藥臨床試驗批件229張,佔比75.3%,47個項目獲國家重大新藥創製支持。在技術壁壘最高的生物大分子藥物領域,園區企業2019年新增生物一類新藥臨床試驗批件24張,佔全國同期的21%。

  在醫療器械領域,園區企業已獲醫療器械註冊證783張,其中三類268張;12個產品進入國家醫療器械創新產品審批「綠色通道」,佔江蘇省進入該「綠色通道」產品數量的39%。分子診斷、植介入高值耗材、高端影像設備等領域呈集聚效應,部分產品實現進口替代,朗潤、飛依諾、康眾等企業的一批高端產品打入「一帶一路」國家及歐美市場。

  在生物技術及新型療法領域,園區已集聚超過100家相關企業,細胞治療、生物晶片、基因測序與合成等前沿領域形成一定規模和技術領先優勢,處於世界先進水平。

  「B村」作為後來者精準突圍

  在園區裡有一個園中園——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但是,企業家們更喜歡稱這裡為「B村」,這一親切稱呼由產業園英文名BioBAY演變而來。

  「B村」的服務團隊則將落戶的人才稱作「客官」,將自己稱作「店小二」,為的就是向客戶表明「產業服務者」的初心不改。

  全國醫藥產業園區眾多,「B村」成立於2007年,從成立時間來看並不算早。作為一個後來者如何突圍?「B村」給出的答案是:精準的定位和差異化競爭。

  對此,派格生物醫藥(蘇州)有限公司CEO徐敏很有發言權。他是「B村」的首批「客官」之一。徐敏這批「客官」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海外科學家,背景雖有所不同,但回國後,他們都選擇在中國創建自己的公司,投身新藥研發。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告別了缺醫少藥的困境,醫藥產業在艱難中起步,如今已迎來爆發式增長。本土藥企從「仿」到「創」,研發投入不斷增加,創新能力穩步提升。然而在10多年前,沒有太多人相信中國生物製藥企業可以耐得住性子做創新,也沒有太多投資人願意投資生物醫藥創新企業。

  但是「B村」和別的園區單純招商不同,十多年前就明確提出「專注做創新創業企業的孵化」的定位,並努力營造一個涵蓋「預防—診斷—治療」全鏈條的高端人才生態圈。

  為了讓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發展好,園區近年來除了推出滴灌式扶持政策、保姆式親商服務,更加注重加強頂層設計。以產業為導向引進真正需要的人才,同時引導人才及其項目實實在在地嵌入園區產業鏈,用良好的產業生態「黏」住人才。目前,園區聚集的各類生物醫藥創新人才的總量已超過4萬人。

  現在,從上遊的供應商、下遊的客戶到中間的第三方服務,「B村」一應俱全;從中試、毒理分析到伴隨診斷,「鄰居」們都能做。「B村」成為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生態的一個縮影。

  全球資源匯聚加速強鏈補鏈

  7月上旬,一場籤約儀式將業界的目光聚焦到園區。亞盛醫藥與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強強聯合,宣布攜手建設「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亞盛研究院」。一個是國內較早專注於原創新藥研發的企業,擁有8個進入臨床開發階段的一類新藥;一個是首批國家血液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擁有全國綜合性醫院中最大的血液學診斷平臺。亞盛醫藥和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這次「牽手」,是園區第「N」次出手為生物醫藥產業強鏈、補鏈。

  「這是雙方合作的起點,也是合作的落腳點。希望我們的合作能呈現院企合作、協同創新的積極效應,共同推進血液腫瘤相關創新藥物的臨床開發,為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亞盛醫藥董事長、CEO楊大俊說。

  無獨有偶,10月下旬,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蘇州)首個技術創新中心——分子診斷技術創新中心正式啟用。該創新中心依託核酸診斷、生物傳感器及SimCell、抗體診斷3項技術,開發醫學、環境及食品安全3個領域的多種快速診斷技術,今後將為專業檢測機構、醫院、社區、海關口岸及普通家庭提供包括感染性疾病、癌症、糖尿病、抗生素及農藥殘留、綜合毒性和環境汙染物等的快速檢測。

  回望來時路,吸引冷泉港亞洲會議中心落戶,引進牛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31所國內外知名高校和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等14家「國家隊」科研院所入駐,每一步都顯示出園區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的良苦用心。

  當前,蘇州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號產業」,園區是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地標的核心區,主動整合高校、院所、載體、企業等優勢資源,以產教融合為支點,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的有機銜接,將助推園區生物醫藥產業立足高地勇攀高峰。(記者 張 曄)

[ 責編:武玥彤 ]

相關焦點

  • 阜新市貿促會努力當好「店小二」 打造營商暖環境
    阜新市貿促會努力當好「店小二」 打造營商暖環境 來源:中國貿易報   本報訊 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外貿企業出口帶來的不利影響,阜新市貿促會下半年以來深入各縣區外貿出口企業調研了解困難,積極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出謀劃策,努力當好「店小二」,幫助企業解決難題,打造親商、愛商
  • 疫情下兩項外資數據增速超100%,蘇州工業園區做了什麼
    10月9日,信達生物製藥集團宣布其與美國禮來製藥集團共同開發的抗腫瘤藥物達伯華®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上市批准。作為國家重大新藥創製專項成果,達伯華®的上市將有效降低相關患者的用藥成本,提升臨床用藥可及性。像信達生物這樣的生物醫藥企業,蘇州工業園區共有1500多家。
  • 吳江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業厚積薄發
    生物醫藥產業成為當下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蘇州已將其作為「一號產業」布局未來十年發展,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地標。位於南蘇州的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聞風而動,積極布局,成色亮眼。——題記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江蘇微康生物計劃投資7億元的二期工程前期工作,開啟加速模式。
  • 加力打造千億新興產業集群 寫在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召開之際
    今天,全市生物醫藥創新發展大會將召開,再次吹響產業躍升發展的號角,彰顯廈門生物醫藥產業追求卓越的品格風範,構築新時代產業發展的戰略優勢,打造出烙上「廈門」標識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依託廈門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優勢,廈門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生物醫藥大項目、好項目加快落地,打造產業升級版。目前已吸引中國科學院蘇州醫工所、恆瑞醫藥前來落戶,建立中科院蘇州醫工所廈門工程技術研究院、福建盛迪醫藥有限公司。鍾南山團隊領銜的廣州呼研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籤約落戶廈門。
  • 系統化支撐 多維度發力 西安高新區打造全球知名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世界各國提升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關注度,紛紛提出各種發展規劃與目標。 11月3日,在2020年陝西省「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啟動儀式上,西安高新區領導向與會嘉賓介紹了高新區醫藥產業規劃和發展情況,描繪出一幅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發展藍圖。
  • 蘇州工業園區的「升級版」,來了!
    如果說二十多年前創立的蘇州工業園區開啟了蘇州近三十年的騰飛史,那麼蘇州正在「激活」一個全新的園區將它的榮耀推入新時代。近日,蘇州工業園區與相城區攜手打造的蘇相合作區正式進入實體化運作,並頻頻按下快進鍵。蘇州園區相關領導表示,將「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更精彩的園區升級版。」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9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2020年第十四屆第二批科技領軍人才名單,評選出138個領軍項目,包括重大領軍項目9個、領軍項目24個、領軍成長項目40個、領軍孵化項目65個,通過深入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牢牢把準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第一動力」,持續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
  • 11月醫藥大事件之榜單篇:個人財富、園區、企業競爭力大比拼
    【製藥網 行業動態】11月份,醫藥行業發布的榜單豐富多樣,既有《福布斯400富豪榜》、《2020胡潤女企業家榜》等與財富值相關的榜單,也有《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榜單》、《上半年城市零售藥店格局化藥前20企業》等與園區或企業競爭力相關的排名情況
  • 桃浦「店小二」讓4位特殊人才安心落「滬」
    桃浦鎮始終秉持著「服務是桃浦第一資源」的理念,用心用情當好「店小二」,並致力於解決企業的實際需求和困難,多年來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紮根桃浦,做大做強上海快行天下供應鏈公司落戶於未來島園區 ,主營冷鏈物流配送,為全國各系統商超賣場連鎖餐飲提供平臺化的冷鏈物流配送服務。
  • 市科技局主動送服務當好「店小二」
    市科技局主動送服務當好「店小二」 2020-11-17 16:5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好消息,兩家蘇州企業入圍國家企業技術中心,企業創新實力強
    蘇州是一座沒有機場的地級市,但是蘇州經濟中國第六、工業製造全球領先。近日國家公布了2020年(第27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認定名單,經專業認定,全國共107家企業上榜,江蘇省入選7家,其中蘇州2家均來自蘇州工業園區。蘇州工業園區的確厲害,不愧是改革開放的窗口、中國競爭力最強園區。
  • 蘇州自貿片區一周年見聞:企業願來又願留
    去年8月,在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畔,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蘇州片區(以下簡稱「蘇州片區」)「呱呱墜地」,在這片將滿1周歲的「老土地」上,不少企業選擇在這裡留下來,「紮根」蘇州。秉持「起跑就是衝刺」的蘇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 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構建!廣西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廣西壯族自治區作為我國的「天然藥庫」、「生物資源基因庫」和「中藥材之鄉」,正著力構建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推動產業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發展,形成產業跨越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加快構建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打造成為 「一帶一路」生物醫藥供應鏈樞紐地區。
  • 被稱為「上海後花園和加工廠」的蘇州,要去往何處?
    秉承著打造「產城融合非凡城市」的發展理念,蘇州工業園區形成了「2+3」的產業格局:以電子信息、機械製造作為兩大主導產業;以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納米技術作為三大新興產業。全面布局商務商業、科教創新、旅遊度假、高端製造與國際貿易五大功能板塊,成為真正的創新源地、產業高地、民生福地和宜居勝地。
  • 生物醫藥「新賽道」 大灣區與長三角競合下半場
    南方網訊 上海浦東新區張江生物醫藥基地(又稱「張江藥谷」),華領醫藥研發生產部高級副總裁佘勁正準備新藥上市申報的材料,上海藥品審評核查中心就設在園區;100公裡之外,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管理公司產業服務部的沈正英剛結束企業回訪,她是園區企業基石生物專屬的「店小二」,為其提供「一站式」服務。長三角是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
  •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召開!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召開!在新加坡—江蘇合作理事會第十四次會議上,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與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經濟發展局共同籤署了關於促進合作共建「國際化走廊」的諒解備忘錄,促進新加坡專業服務公司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 創新研發引領生物醫藥產業逆勢而上
    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增加值同比增長2.1%,巴南、兩江新區、高新區、長壽、榮昌等地生物醫藥產業,以紮實的產業基礎和高效的應對能力,以創新研發引領自身高質量發展,助力全市工業經濟築牢「基本盤」。國際生物城成最大防疫物資生產基地今年以來,疫苗板塊成為新亮點。
  • IN視頻|打造全球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高地,坪山有底氣
    坪山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毗鄰港澳,是粵港澳大灣區向東輻射的重要門戶、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區位優勢」與「交通便捷」雙管齊下,坪山區在深港合作中已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坪山生物醫藥產業在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協同發展中成為「核心抓手」已初窺形態。
  • 參天製藥將在蘇州工業園區建立第二座工廠
    (原標題:參天製藥將在蘇州工業園區建立第二座工廠) 參天製藥株式會社宣布
  • 濟南將高標準謀劃生物醫藥OEM超級工廠,打造醫藥醫械新業態
    WCIICM2020)獲悉,濟南市以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為目標,優化發展環境,拓展發展空間,加快建設醫學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高地,全力構築現代生物醫藥產業體系。濟南高新區是1991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首批國家級高新區,多年來,始終把生物醫藥作為重點發展的主導產業,2019年生物醫藥產業突破千億元,連續三年位列國家高新區和經開區生物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前五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