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科技領軍人才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2020-12-24 東方財富網

9日,蘇州工業園區發布2020年第十四屆第二批科技領軍人才名單,評選出138個領軍項目,包括重大領軍項目9個、領軍項目24個、領軍成長項目40個、領軍孵化項目65個,通過深入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牢牢把準高精尖缺科技人才「第一動力」,持續賦能園區高質量發展。

人才沃土迸發創新能量

新發展階段,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和要求達到新高度,尤其是「關鍵少數」科技領軍人才。著眼未來5至15年,科技自立自強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這給新形勢下全國科技和人才工作錨定了航向。

作為蟬聯四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考核首位的蘇州工業園區,在保持定力抓創新、探路發展新模式的道路上「尋覓人才求賢若渴、發現人才如獲至寶」。蘇州工業園區以金雞湖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工程(以下簡稱「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為切入點,全面探索「小地方」的「大人才」戰略,攢下紮實「人才家底」。

據介紹,科技領軍人才工程2007年啟動實施,目前已經形成特色鮮明的人才集聚效應。50%的園區上市企業和95%的獨角獸企業都是領軍人才企業。以領軍人才項目為龍頭,帶動園區在藥物研發、高端醫療器械、基因治療與細胞治療、第三代半導體、微納製造等多個細分領域形成完整產業鏈條。

目前,園區基本實現「一產業領域、一人才規劃、一重點工程」鏈式效應,複製疊加、以點帶面、覆蓋全局,進而形成「以業聚才、以才興業、產才互促、生生不息」的高質量發展良性循環基底,推動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形成雙輪驅動的優質區域創新生態。

夯實人才引、育、留「家底」

近年來,園區聚焦產業、平臺、政策三個關鍵領域,建強高端人才招引、培育和紮根的平臺,以創新創業和宜居宜業的發展生態厚植人才成長的沃土。

人才集聚與產業升級「兩個引擎」協調互促,是園區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工程的一大特點。根據產業發展需求定期發布緊缺和急需「人才地圖」,引進人才帶動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圍繞產業鏈上下遊配套描實畫細「產業地圖」,進一步以新興產業為載體集聚更多人才,做好「產才融合」大文章。

目前,園區已構建起「2+3」特色產業體系,即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兩大主導產業,生物醫藥、納米技術應用、人工智慧三大新興產業。據統計,13年來園區累計評選科技領軍人才項目超1800個,其中三大新興產業佔70%。

今年6月,規劃總投資200億元、佔地500畝,圍繞材料科學構建的突破型、引領型、平臺型一體化的創新平臺——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揭牌成立,標誌著園區在打造高水平科技創新策源地上邁出堅實一步。得益於眾多海內外高能級創新載體平臺有力支撐,一批批人才引進來也留下來。

為營造與國際接軌的人才發展軟環境,園區還充分發揮國家級開發區與自貿試驗區疊加聯動優勢,超前定位、超前眼光、超前布局搭建立體化人才扶持政策體系,今年先後出臺高端和急需人才獎勵辦法等一系列人才新政,並推出高層次人才智力共享平臺、蘇州市工程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基地、金雞湖合伙人計劃等人才服務新機制,精準對接科技領軍人才發展的多元需求。

「四個再升級」制勝人才競爭

十四年來,園區科技領軍人才工程投入產出績效已經十分可觀。據統計,2019年,園區領軍企業納稅總額相當於十三年來領軍項目財政投入總量的2.5倍;平均每落地1家科技領軍企業,帶動各類社會投資超4500萬元。2020年,領軍企業研發投入預計超85億元,發明專利申請量超2500件。

「獨特的區位條件、優越的人文環境、貼心的政府服務,讓我們紮根蘇州並實現跨越式發展。」2008年落戶園區的蘇州思必馳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目前已成為高盛「全球最具競爭力的人工智慧公司」的中國企業之一,晶片量產和終端設備產值破億元。

「當前,人才競爭已經進入2.0時代,城市之間不再單純比拼政策和財力,而是持續打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創新環境,這樣才能真正留住人才、拴住人心。這意味著,園區也必須保持定力抓創新,推動要素經濟全面轉型創新經濟,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實現人才工作高位起跳。」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科技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說。

今年來,園區緊緊抓住人才工作調整創新窗口期,對標北京、深圳、杭州等城市人才招引最優政策,積極對接科創板等國家創新戰略,全面提檔升級人才工作,部署落實產業創新人才匯聚工程。據介紹,園區下一步將以新發展理念推進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重點做好政策扶持、招引機制、資源供給、服務創新「四個再升級」,以更高的站位、更強的定力、更大的格局、更實的舉措,為建設成為世界一流高科技產業園區、服務新發展格局塑造人才競爭新優勢。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相關焦點

  • 蘇州工業園區領導來訪蘇州諾菲納米科技
    2020年11月23日,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周志剛與蘇州工業園區高端製造與國際貿易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錢鑫一行來訪蘇州諾菲納米科技有限公司,諾菲納米科技聯合創始人、總經理姜鍇博士攜團隊陪同接待。
  • 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周年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一年間,江蘇自貿試驗區建設主動扛起國家賦予的職責使命,積極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率先在變化變局中勇闖新路,對標國內一流國際公認自貿試驗區定位,聚焦「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堅定不移用高水平開放之姿擁抱世界,深化制度創新,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能。
  • 中新蘇州工業園區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二十一次會議召開!
    中方願同新方一道,結合兩國發展新形勢新要求,共同規劃好下一階段合作方向和重點,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深化區域發展合作,提升中新創新合作水平,攜手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開創互利共贏合作新局面。雙方一致同意在「一帶一路」合作框架下,重點推動互聯互通、金融支撐、三方合作及法律司法合作,深挖「陸海新通道」潛力,高質量推進重點項目合作,打造科技創新合作旗艦項目。啟動中新雙邊自貿協定升級版後續談判,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儘快生效實施,為兩國和地區經濟復甦發展貢獻力量。
  •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金田銅業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完善人才培養機制 金田銅業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近年來,隨著以經濟為基礎、科技為先導的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人才培養已然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
  • 2020江蘇蘇州工業園區教育系統事業編制引進高層次、緊缺型人才...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旗艦項目,連續四年在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考評中綜合排名第一,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典範」。自開發建設以來,園區始終堅持科教興區、人才強區戰略,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地位,大力推進教育現代化、均衡化、國際化和特色化建設,開創了全區教育事業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 蘇州工業園區的「升級版」,來了!
    其次,園區的產值很高,走出了一條高質量發展的道路,由園區來主導,將會對整個區域的招商引資、產業轉型和發展起到關鍵作用。「這將是一個雙贏的結果。」另外,蘇相合作的進一步深化也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推測:蘇州的發展格局或將生變。「以往蘇州的發展軸主要是沿著滬寧線東西向發展,南北軸的發展比較弱。然而南邊的吳江開發區域不會很大,如果接下來蘇州想追求更大的發展空間,只能向北走。」
  • 1年上市17家企業,8大體系賦能學員企業,蘇州工業園區上市苗圃培訓...
    編者按:本文為創業邦原創報導,作者獅刀,未經授權禁止轉載。7月17日,由蘇州工業園區金融管理服務局指導、蘇州工業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辦的「上市苗圃培訓計劃開學典禮」迎來了第一批學員。到場領導分別為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劉小玫,金融管理服務局局長朱曉焱,金融管理服務局副局長劉鳴國,金融管理服務局副局長朱燕彥,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主任杜豐,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吳小慶。
  • 疫情下兩項外資數據增速超100%,蘇州工業園區做了什麼
    儘管全球疫情還未平息,外向型經濟特徵明顯的蘇州上半年交出不錯成績單:GDP總量達9050.24億元,其中蘇州工業園區GDP達1290.51億元,同比增長2.1%,增速高於全市平均1.3個百分點。在園區產業結構升級、長三角一體化進入深入推進的階段,蘇州工業園區又將有怎樣的發展路徑?
  • 蘇州新增兩家國家級研發平臺!全部來自園區!
    經專業認定,全國共107家企業上榜,江蘇省入選7家,其中蘇州2家,均來自蘇州工業園區。2020年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擬認定名單(園區部分):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技術中心、蘇州旭創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分中心)。
  • 中國抗體(03681)主席梁瑞安獲「金雞湖科技領軍人才」稱號
    智通財經APP獲悉,近日,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管委會公布表彰蘇州工業園區2019年度金雞湖人才的決定,共340人獲得表彰,其中梁瑞安等245人被授予「金雞湖科技領軍人才」稱號並享受相應的優惠政策。梁瑞安為中國抗體(03681)的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執行長兼控股股東之一,自2001年4月加入中國抗體,主要負責制定集團整體戰略方向、監控科學及臨床研發活動,管理集團整體經營等。據了解,其在分子免疫學及治療單克隆抗體領域擁有近30年經驗,2018年4月起還成為聯交所生物科技諮詢小組首批成員。
  • 中建七局華東分局等六家單位落戶蘇州工業園區
    蘇州市委常委、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丁立新,蘇州市住建局黨委書記、局長張偉,中建集團蘇州總部負責人周愛明,中建七局黨委書記、董事長方勝利,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孫曉惠共同為六家單位揭牌。
  • 蘇州工業園區精準招商結碩果
    今年1月6日,全球知名眼科專業製藥公司參天製藥株式會社宣布,與蘇州工業園區籤署《關於參天製藥建設第二工廠投資備忘錄》,將在園區選地用於參天製藥(中國)公司第2座製藥廠的建設。《備忘錄》籤訂後,蘇州工業園區成立以投資促進局公司為主導的項目小組,負責疫情期間與參天製藥在線密切溝通,在投資計劃、土地掛牌、規劃建設、開工準備等方面做好全面服務。
  • 助力蘇州高質量城市建設 中建八局蘇南公司園區揭牌
    儀式上,吳慶文,張偉,楊曉敏,校榮春共同為中建八局蘇南建設有限公司揭牌,本次揭牌既標誌著蘇州市和中建系統開啟了戰略合作的先河,也為新時代下探索「央地」融合模式起到了標杆示範作用,更為蘇州工業園區高質量城市建設增添助力。
  • 新沂:科技「強引擎」引領產業「加速跑」,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
    新沂人堅信,只要堅持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不斷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區域創新體系,一定能為新沂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優化政策,激發區域創新活力「獲得150萬元基金幫扶後,我們加快新產品研發進度,順利通過客戶考核,解決了企業初創期的關鍵問題。」
  • 蘇州:讓創新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最硬內核」
    近年,蘇州聚焦「強鏈、補鏈、延鏈」需求,全面加強創新驅動,持續完善項目布局,今年集成電路產業逆勢上揚,日益成為國內產業鏈較完整、企業集聚度較高、人才儲備和技術開發水平較領先的重要增長極。12月3日,蘇州市集成電路創新中心正式啟動、一批優質項目入駐蘇州創業園,賦能當地加快匯聚高端創新資源,構建產業發展新格局。
  • 崇仁人才集聚效應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近年來,崇仁縣積極營造引才、留才、育才的寬鬆政策環境和良好服務環境,先後出臺了《崇仁縣變電設備產業人才引進實施辦法》《崇仁縣企業人才引進支持服務辦法(試行)》等引才政策,並設立2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從人才引進培養、作用發揮、平臺搭建、創業扶持、服務保障等方面給予全方位支持。
  • 「十抓十促」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之科技創新
    (記者晏美華 攝)  人才帶動 釋放「第一資源」活力  創新的持續動力從哪裡來?  一股股原動力來自創新政策盤活的「第一資源」。近年來,孝感圍繞「1+2+N」政策體系,不斷完善科技體制改革總體設計和制度框架,破除制約高素質人才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鋪設了一條條廣泛匯聚創新人才的「高速公路」。
  • 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規劃發展專家諮詢會召開長三角發展機遇
    近期,圍繞市委、市政府以及兩區相關要求,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積極履行建設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十四五」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等核心規劃。為了更高水平、更高標準、更高質量編制蘇相合作區規劃,8月22日,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規劃發展專家諮詢會召開,來自各個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為蘇相合作區的發展建言獻策。活動現場,江蘇省規劃設計院、蘇州市規劃設計院分別就蘇州工業園區、蘇相合作區基本情況作詳細介紹。
  • 嘉興科技城高質量發展「乘風破浪」
    衝刺項目:「雙招雙引」、產業高質量發展完成情況:嘉興科技城招大引強已累計引進總投資超百億項目2個、總投資超10億項目2個、總投資超億美元項目4個,國際行業領先企業投資項目1個,國家級領軍人才創業項目12個,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 創新科技魅力之城 蘇州高新區滸墅關經開區走進虹橋高鐵站
    在科技創新、民生配套、文化復興、 全域旅遊等方面的成果, 清新亮麗的展廳和滸墅關科技發展的現代化程度 吸引了無數遊客駐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