霑益炎方:發展綠色經濟 打造大健康產業

2020-12-27 曲靖日報掌上曲靖

自撤縣設區以來,炎方鄉農業產業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業生產從「靠天吃飯」向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全面轉變,農業經濟從「以糧為綱」向糧食、經作轉變。2019年,炎方鄉黨委、政府堅持走綠色產業發展道路,不斷找準農業產業發展方向,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按照「東作農田西花園,南植『金豆』北果香」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一草一木三朵花,四片葉子兩個金疙瘩」綠色產業(一草:即中草藥,一木:即紅豆杉,三朵花:即萬壽菊、油菜花、鮮切花,四片葉子:即烤菸、銀杏、工業大麻、蔬菜,兩個金疙瘩:即馬鈴薯、土雞蛋),全鄉形成了以銀杏、紅豆杉、工業大麻、烤菸、山地牧業等特色產業與傳統產業交織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描繪了一幅「漫山遍野紅豆杉、條條大路是銀杏、房前屋後栽果樹」的美麗畫卷,打造了「珠江源頭」天然大氧吧。

堅持市場導向 精準選擇產業

銀杏

紅豆杉

炎方鄉產業發展經歷了從傳統種植業到現代新型、特色農業種植的飛躍,多年前雲南希美康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招商引資落戶炎方,在來遠、青山、劉麥地等村流轉土地5萬畝種植銀杏及中藥材,建成銀杏烘乾、植物提取、中藥飲片、特色食品加工等4條生物資源加工提取生產線,2019年在希美康公司的帶領下,全鄉發展工業大麻種植5000畝。在希美康給炎方產業帶來蓬勃生機的同時,炎方鄉堅持「主導產業規模化,輔助產業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圍繞產業規劃布局,積極開展綠色產業精準招商,突出招大做強、引小做精,引進一批綠色生態、具備一定科技含量農業企業落戶炎方,引進鴻昊實業有限公司在珠江源周邊流轉山林種植紅豆杉8萬畝、核桃3萬餘畝、油橄欖和珍貴樹種2萬餘畝,就地解決群眾就業600餘人;與區農林投公司合作,依託佰康集團在磨腳、磨嘎新增種植銀杏樹1萬畝,初步建成「山上10萬畝紅豆杉,山下5萬畝銀杏樹」的靚麗風景線;青山萬遠野靈果、鐵皮石斛,西河潤爾中藥材,五拐刺梨等特色產業迅速發展。同時,炎方鄉堅持走農旅融合發展道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觀光農業,2020年全鄉新增流轉規模連片土地5000畝,重點發展中藥材、花卉、林果、蔬菜等產業。

堅持龍頭帶動 優化組織方式

白芨

野靈果

石斛

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的思路,採取「黨政主導型」模式,依託公司、合作社,大力推廣「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基地+市場」的發展模式,搭建一條龍的「產、供、銷」服務平臺,逐步探索建立銀杏產業扶貧聯合體,由村黨總支牽頭將全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作為社員加入合作社或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在公司長期進行用工服務的社員有586戶724人,其中有貧困戶52人,人均年勞務收益達3620元。同時,雲南希美康公司發展產業流轉土地4.826萬畝,涉及農戶984戶,其中流轉18戶貧困戶土地397畝,戶均增收11027.7元;潤爾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種植中藥材白芨、花卉、蔬菜等,流轉土地1800多畝,其中種植白芨600多畝,用工涉及貧困戶8戶,120人次,付工時費9600元;青山萬遠合作社流轉土地263.8畝種植中藥材,流轉4戶貧困戶土地9.8畝,每畝租金700元,實現收入6860元,戶均收入1715元,同時這4戶有勞動力8人就近務工,實現年收入25000元,人年均收入2777元;母官村嚮往合作社流轉土地1214畝種植辣椒,其中64戶貧困戶共流轉土地153.4畝,每畝租金700元,到合作社務工收入4000元,戶均增收6000元以上。

堅持「三聯三爭」 完善利益聯結

烤菸

工業大麻

蔬菜

按照突出重點,典型示範,整體推進的思路,實行「三聯三爭」平臺搭建、資源整合、運營模式、利益分配、平臺管理「五統一」。按照發展有產業、收入可持續、兜底能保障的思路,在母官村試點探索推行「三聯三爭」+社會治理扶貧模式,通過土地流轉、發展產業、就近務工、積分獎勵、反承包等方式增加貧困戶收入,落實全員積分管理,激發黨員幹部進取精神和群眾內生動力,協同推動脫貧攻堅、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實現產業帶動提質增效。截至目前,全鄉共建立8個扶貧基地,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戶均3個以上產業覆蓋,人均純收入全達標。通過發展銀杏、工業大麻、白芨、烤菸等農業產業和土地規模流轉,2019年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5萬元以上,村集體經濟不斷發展壯大,群眾增收效果明顯。圍繞「五面紅旗村」爭創,全鄉成功申報13面紅旗,建成15個「綠幣愛心超市」,群眾通過積分兌換物品價值2萬餘元。

2019年五拐刺梨種植

2019年母官辣椒移栽

2019年母官辣椒採摘

回顧炎方鄉農業產業的發展,儘管艱難曲折,儘管發展不平衡、發展程度不高,但在產業結構調整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總結了好的經驗,明確了目標和方向。展望未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炎方鄉一定能夠探索出一條具有特色的產業發展、農旅融合、鄉村振興之路,為霑益發展添磚加瓦。

磨腳村農家樂

通訊員:汪麗娟 竇雁虎 張偉 王博

相關焦點

  • 王勇軍:產業升級助力無極縣經濟發展
    河北省無極縣縣長王勇軍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無極縣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走新路、創亮點、求突破,全縣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動力增強的良好局面。  突出「五個方面」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王勇軍表示,無極縣緊緊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重點從以下五方面發力,全縣經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動力增強的良好局面。  一是抓項目建設。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戰略,強化招商措施,拓寬招商渠道,創新招商方式,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 潤蒼生科技:攜手祿勸打造大健康產業
    (記者 範雲)2020年11月25日,雲南潤蒼生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潤蒼生科技)和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政府成功籤約,攜手打造大健康產業。祿勸縣委書記焦林、縣長李開德、昆明市衛建委主任馬濤、祿勸人大主任張光文、潤蒼生科技董事長焦慧良、潤蒼生科技總經理陳雲等出席籤約儀式。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綠色引領,好思路擘畫產業發展藍圖近年來,南平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出臺七大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培育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回歸經濟、夜間經濟等「四大經濟」,在全國首推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搭建起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引領各縣(市、區)走出閩北特色的發展之路。
  • 「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品牌
    「未來我們想打造一個更大的區域性系列賽事,如環北部灣足球賽、羽毛球賽等,通過賽事推廣更好地促進民心相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面向東協的體育產業開放合作市場  12月19日至20日,中國-東協體育旅遊活力月在防城港市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東協健康運動產業園項目在防城港落地。
  • 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原標題:廈門翔安: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特色載體 培育大健康產業發展新動能)
  • 看阿壩打造綠色發展實踐典範(下)
    守著綠水青山過苦日子,這不是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銀山,阿壩州正是在「兩山」理念的引領下,找尋打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密鑰,在守住生態紅線不放鬆的同時,依託自身的綠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推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清潔能源、生態工業等產業蓬勃發展,帶領百姓脫貧致富。
  • 深挖藏藥潛力 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
    青海帝瑪爾藏藥藥業有限公司是藏醫藥在青海實現產業化發展的一個縮影。可以說,發展藏醫藥既是事業,又是產業,關乎民生,關乎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意義重大。弘揚藏醫藥文化,是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題中之義。黨和國家十分重視藏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黨的十八大提出:「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
  • 史丹:打造工業綠色發展新動能
    這種發展態勢表明,中央關於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正在成為經濟發展實踐,中國經濟這條大船正朝著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然而,我國經濟綠色轉型剛剛起步,生態環境壓力仍然較大。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工業能源消耗、資源消耗、汙染排放的總體水平仍然偏高,現階段我國環境承載能力已接近上限。
  • 綠色健康 集採賦能——第三屆中國精裝修產業發展大會&中裝集採...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與此同時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與此同時我國發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變化,精裝修產業也邁入新發展階段。如何正確認識和把握中長期發展的重大問題,是精裝修產業鏈所有企業必須面臨和認真思考的課題。
  • 江蘇打造綠色產業帶 再現「春江花月夜」美好景象
    沿江地區,也是我國經濟發展基礎最好、綜合競爭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從空中俯瞰,碧帶一般的揚子江串珠成鏈。一個個沿江而興的發達城市,在集群發展的過程中留下越來越多「綠色腳印」,也邁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共識——要堅定不移推進長江大保護,按規劃恢復生態岸線,不斷改善濱江風貌,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綠色產業帶,再現「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
  • 維一精油:國民健康數據不容樂觀,大健康產業發展刻不容緩
    維一精油:國民健康數據不容樂觀,大健康產業發展刻不容緩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健康產業博覽會大健康產業高端論壇上,如何分享大健康產業蛋糕成為業內談論的焦點。據中國科學技術戰略研究院研究預測,至2020年,整個大健康產業的潛力將達10萬億左右。傳統的製藥企業如廣藥集團、江中集團開始邁向大健康產業.大健康產業成為帶動整國民經濟發展的巨大動力。
  • 「一寸淨土一寸金」:綠色產業引領西藏可持續發展
    綠色的瑪卡、橙色的雪菊、紫色的薰衣草、粉色的玫瑰、黃色的食用百合……這裡不僅是賞心悅目的國家3A級旅遊景區,更是「寸土產寸金」的產業園區。這片彩色的土地是拉薩淨土健康產業曲水示範區,園區裡種植的都是經濟作物。這裡產的雪桃品相好的逾百元一個,瑪卡酒近600元一瓶,加工後製成的玫瑰精油和護手霜也是熱銷區內外。
  • 新一代柔性協作機器人xMate助力大健康產業發展
    11月14日,為期4天的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健博會)圓滿閉幕。本次大會以「健康共同體,科技創未來」為主題,由國家衛健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辦,旨在向全球展示中國抗疫經驗,推動疫後經濟重振,支持武漢大健康產業發展。
  • 雲南金平:做大綠色產業 接力鄉村振興
    近年來,雲南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堅持以綠色生態立縣發展理念,以綠色能源、綠色食品、健康生活「三張牌」為重點,大力發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實現了基地規模化、種植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的發展格局,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實現貧困戶脫貧致富,接力鄉村振興。
  • 健康醫療產業成戰略性新興產業 上海打造「5+X」健康服務產業園區...
    中商情報網訊:大健康產業包括醫藥工業、醫藥商業、醫療服務、保健品、健康管理、保健服務等領域,是世界上最大和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從國際大健康產業結構來看,中國的大健康產業仍處於初創階段,產業潛力正在釋放,發展前景無限。我國大健康產業正進入一個高速成長期,尤其是健康管理、專科醫療、健康養生、生物醫藥等領域快速發展。
  • 全國動物綠色生產與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
    為解決優質蛋、肉、奶的供應,加大「綠色動物生產與健康產業融合發展」,破題化藥、抗生素殘留等動物源性食品安全問題,12月15日,由北京農學院、中國農科院飼料所等五家單位聯合主辦的「全國動物綠色生產與健康產業高峰論壇」在京舉辦。來自各級政府、行業部門、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等嘉賓代表近千人齊聚一堂,為探索全新的健康導向型農業發展新模式,建設現代農業新經濟體系共商大計。
  • 奏響綠色發展協奏曲——峽山區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引領綠色發展
    建區以來,峽山區始終以「保護水源、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為己任,大力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生態經濟,改善民本民生。推進產業轉調創,積極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路子。先後榮獲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國家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國家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範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等「國」字號招牌。
  • 中國雲谷攜手愛美蛙淘,共同打造健康產業經濟共同體
    合影留念(左:陳建章,中:任黎明 ,右:尹傳波)愛美蛙淘於今年10月份將公司辦公地點遷址中國雲谷集團旗下江南大健康產業園,佔地面積約為3000平方米,愛美蛙淘於2019年進行戰略轉型升級,目前銷售團隊遍布江蘇
  • 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基地生態化、加工標準化、產品品牌化、產業集群化三大特色產業為普洱打上綠色發展烙印□ 本報記者 鄭建玲「普洱市緊緊圍繞雲南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積極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取得顯著成效。」
  • 清鎮經濟開發區入選《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名單》
    本網訊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印發《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名單》,確定全國31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我省清鎮經濟開發區入選。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辦公廳、科技部辦公廳指出,省級發展改革、科技部門要指導園區所在地、園區管理機構聚焦推動綠色產業集聚、提升綠色產業競爭力、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打造運營服務平臺、完善政策體制機制等重點任務,結合園區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編制《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建設方案》,形成特色鮮明、亮點突出的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實施路徑和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