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幹什麼都是3分熱度,半途而廢、不怕、我來告訴您

2020-12-22 大眼睛媽咪

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

要培養孩子的興趣

在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說孩子總是幹時間三分地熱度,幹著幹著就不幹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很難堅持到最後。幹事情有頭沒尾,其實這是很明顯的缺乏意志力的表現。

關於意志力並非從一出生就有的,意志力的鍛鍊基本都是在後期學習中的得到的,正如蘇東坡所說:「古之成大事者,不乏有超世之才,更有堅韌之志。」這裡就說的意志力對於做事情的重要性。人一旦形成堅強的意志力,這樣才能更容易成功。

如果你們家孩子在做事情上,表現了經常出現猶猶豫豫、做事前半途而廢,虎頭蛇尾,其實這是很明顯的意志力薄弱的表現。

要善於鍛鍊孩子的意志力

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意志力,不管是在工作或者是學習上。都難達到一個好的建樹和成就。因為在生活和工作中也有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慢慢的來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可見意志力的重要性。

如果你們家孩子出現意志力薄弱的情況,建議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1、仔細分析孩子性格,解剖孩子心理

家長們在生活中要善於觀察自己的孩子。有很多孩子因為生成的環境和生活環境不一樣,因為孩子的年齡階段和興趣愛好不一樣,所以在性格上也表現的千差萬變。這就需要家長們仔細觀察並對孩子的心理進行分析,根據孩子的不同性格不同心理,制定鍛鍊孩子意志力不同的方案。

在分析的過程中,家長也要多問一下孩子平時的愛好和孩子的性格取向。在制定計劃的同時建議讓孩子也參與進來。只有這樣在後期的實施過程中,您對孩子的制定的鍛鍊意志力的計劃,才能更讓孩子容易理解和接受。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也參與了孩子的意見,在實施的同時,也會增加孩子本身的自信心。

對孩子的性格進行分析

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孩子也會樂於去參與,去改變自己。同時在參與的過程中孩子對自己也有了一個大概的計劃,這樣本身對孩子就是好的,這樣對孩子也個人性化,在孩子參與的過程中也更有利於親子教育的進行。

在計劃制定的過程中,家長要注意下兩個方面。

①制定的計劃要符合孩子的年齡要求

在您制定計劃的時候要考慮孩子的年齡能否達到,要根據孩子實際的年齡進行制定計劃,計劃一定要具備可實施性。

制定的計劃要貼近孩子的實際情況,不要天方夜譚。例如:您讓一個三歲的孩子去做六歲孩子做的事情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即使孩子很努力做到了,因為困難指數太高,您在後期的孩子提要求的時候會讓孩子有反感,並且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因為孩子不僅僅怕失敗,也怕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太多,反而打消孩子的積極性。

②制定的鍛鍊意志力也符合孩子的性格

很多孩子因為成長環境不一樣,在後期的生活中,遇到事情往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不一樣,所以在對孩子制定計劃的同時也要考慮孩子的性格。

制定鍛鍊孩子意志力的計劃

如果孩子本身是屬於害羞膽怯型的孩子,在後期的計劃制定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性別的培養,但是培養的過程中要慢慢來,這樣讓孩子在後期的鍛鍊中才能有更多的體會。害羞膽怯型的孩子,平時家長可以多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慢慢的去了解外面的世界,培養孩子的說話的情趣。多給孩子看一些卡通的開朗的故事情節,這樣也能讓孩子變得自信,同時有利於意志力力的培養。

2、在生活中給孩子設置適當的難度

家長在給孩子設置意志力的時候,要適當的在生活中給孩子設置一些難度。這樣讓孩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開始積自己的耐力。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可以給孩子做一個鍛鍊,例如,可以規定孩子每天必須做完多少作業。讓孩子每天必須在幾點的時候起床並看書。讓孩子堅持跑步,每天必須寫一篇作文。這樣都是對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磨練。在生活中適當的給孩子設置一些難度。這樣,在後期的鍛鍊中,您會發現事情會變得更簡單。

意志力的培養要符合孩子的性格

3、鍛鍊孩子不服輸的品格

生活中孩子會遇到很多事情,很多事情是孩子做不了的。有的時候即使還在努力做了,也沒有做成,沒有達到目的或者沒有成功。那麼您會不會就安慰孩子選擇放棄了呢?不要這樣,您要給孩子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和品格。告訴孩子慢慢來,自己能行,讓孩子自己激勵自己,別人能做到的,自己一定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自己也要努力做到。不服輸的秉性才是讓孩子成功的階梯。

父母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善於觀察自己的孩子。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孩子能行,他很棒。

4、讓孩子專注一個事情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什麼都會,什麼都讓孩子學。其實這樣是不好的,這樣不僅讓孩子什麼都學了一半,什麼都學不好。而且慢慢在生活中,孩子會養成半途而廢的習慣。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挖掘孩子的潛質,讓孩子專注一個事情去學好。

就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一樣,要抓住孩子最愛的那個興趣進行培養。不要什麼都去培養,哪怕孩子不愛學,也要逼著孩子去學。這樣會養成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您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多功能人才的孩子,但是這樣恐怕會不如您的意。

讓孩子專注於一件事情的培養

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孩子的學習成績也不會上去。那您讓孩子學習的興趣愛好班,恐怕孩子哪樣都學不好。這樣既花了錢又耽誤了功夫,真的是得不償失。所以這樣看來,專注於孩子對一件事情的培養和熱愛是非常重要的。

5、家長的鼓勵和認可非常重要

孩子在意志力培養的過程中,可能在實施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不解或者疑惑。那麼這時候家長對孩子進行事情的分析,並給孩子一個忠實的建議。如果孩子在實施過程中表現得非常好,家長給予孩子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微笑的認可、一個溫暖的撫摸,不管從哪方面講,對孩子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既培養了親子教育的關係,同時也讓孩子有自豪感。這樣會增加孩子的興趣和堅持不懈的品格。

總之,家長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既然是這樣,那麼就讓孩子適當的吃點苦。在生活中對孩子的鍛鍊,也是孩子日後成功的基石。

家長對孩子的鼓勵和認可特別重要

【溫暖寄語】:

在孩子意志力培養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多一點耐心,並善於發現孩子的潛質。讓孩子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走得越來越順。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今日話題:你們家孩子做事情表現出猶豫不決,顧頭不顧尾的情況嗎?歡迎討論。

文‖大眼睛媽咪 文章是原創文章,歡迎您的分享,喜歡點關注哦。如果您在育兒的問題上有不解或者疑惑可隨時聯繫我。願在育兒的路上伴您左右,與您共同見證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是半途而廢?原來是因為這些原因,家長用對方法輕鬆改變
    這句話告訴我們,想要成功就要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話雖簡單,卻需要持之以恆的毅力,由此可見,只有堅持才是決定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不少家長都希望自己家的孩子能夠有堅持的品質,但是結果卻往往不合心意,家長發現,自己家的小朋友做事情總是「半途而廢」。
  • 幹啥都三分鐘熱度,做什麼都半途而廢,四招給你的耐心充點電
    近來朋友向我傾訴,為啥別人能做短視頻賺錢寫作賺錢,自己卻幹啥都不行,都開始懷疑人生了。我問她為何有如此感概?他說:「我自認為很努力,上班做好本職工作,下班經常利用各種碎片時間學習短視頻剪輯,寫作。現在最賺錢的趨勢不就這兩個嘛。
  • 「媽媽,我想放棄了」,孩子做事總是半途而廢,如何教他堅持?
    可是現實很殘酷,很多孩子做事都很容易放棄,比如前幾天說要學跳舞,今天就說"太難了,媽媽,我想放棄",不願再練。面對做事半途而廢的孩子,家長該如何教他堅持呢?培養堅持性是關鍵,以下幾個建議或許能夠給你思考和幫助。
  • 孩子比較靦腆,見人不愛說話,走路愛低著頭,不怕,方法告訴您
    至於對說孩子先天性遺傳性格是片面的,孩子後期的性格學習基本上都是通過孩子後期和誰接近的比較多而進行後天學習得來的。所以說,孩子的性格更多與來源於後天的學習。如果家裡有這一類的孩子,父母在後期的培養應該對孩子的性格加以著重的重視。★案例★小雪今年六歲了,在小雪的這個年紀,充滿了天真,活潑可愛。我相信這個年紀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活潑愛動。這個年紀的孩子就是比較活潑而且好像每天都停不下來。
  • 半途而廢是一個好詞,很多人不理解最終吃了大虧!
    很多人認為,半途而廢是一個貶義詞,今天我們來聽聽,孔子是怎麼說的?快速去嘗試比什麼都重要以上是希望你能明白,快速去嘗試比什麼都重要,不要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因為沒有誰的能力是天生的,你不敢邁出第一步,你就永遠不會有那個能力,另外,同樣重要的是,在嘗試的過程中,你一定要有意識地去降低風險。
  • 如果您的孩子是畢業班還沉迷遊戲,我來幫你罵這個不爭氣的東西
    我現在想問這些孩子:你知道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最主要的事情是幹什麼嗎?那我來告訴你,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生命更有質量和意義。作為一個畢業班的學生,你知道你最應該做的是什麼?你成天整夜的玩遊戲,這到底是在提高生命質量,還是耗費你的生命、年華和青春?
  • 酒局上:「我幹了,您隨意」,笨蛋才這樣說,聰明人都這樣做
    在酒局之前,老王提杯跟大家一起喝了三輪,之後便開始各自敬酒,小林也端起酒杯,開始跟每個客戶相互敬酒,可是由於人數眾多,小林不一會兒就喝醉了,拉著客戶就一直勸酒,遇到不喝的客戶便說:「我幹了,您隨意」,不等對方反應,便一口乾掉,搞的場面很是尷尬。
  • 學才藝總是半途而廢?國際小提琴家蘇顯達傳授3大持續力秘訣
    這是每個家庭都有可能發生的場景:孩子剛上小學沒多久,就吵著說想要學小提琴,父母心想孩子既然有心想學,自然是不會拒絕;孩子剛開始到才藝班上課的時候,果然心情都很快樂,曲目也都很快就能上手,但是幾個月後,隨著樂譜越來越難,練琴慢慢變成了一種折磨的時候,父母最擔心的事果然就發生了。「媽媽,我不想學小提琴了。」
  • 孩子說話分不清「你我他」,語言邏輯混亂?家長要這樣來引導!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相信許多家長都有著被自己的孩子的一些語言弄得哭笑不得的經歷吧,由於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限,許多家長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日常生活中會鬧出許多笑話,在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經常分不清"你我他",導致一些孩子產生了語言邏輯混亂,於是他們就會產生許多主謂語分不清
  • 南寧大學生跳樓自殺,表示來世要去二次元: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
    他在遺書中有這樣一段文字:「自殺只是一時的念頭,不過這次不大一樣,我覺得自己真的太廢物了,現在教的基本都聽不進去,感到很迷茫,為什麼我幹什麼都不行?又一個年輕的生命消失了,令人惋惜。 在惋惜之餘,我試著當一回業餘分析家,對他「考上大學又自殺」進行某種解釋,或許是胡謅,或許被我說中了。
  • 下沉黨員幹部雙休日服務社區 您家有什麼意見建議,請告訴我
    下沉黨員幹部雙休日服務社區 您家有什麼意見建議,請告訴我2020-09-14 08:35:19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記者 宋磊 黃徵 通訊員 朱睿 瀏覽次數:3 次「最近每個雙休日,社區都有下沉的黨員幹部來服務,給了我們不少幫助!」9月12日上午,在洪山區書城路社區瓦灣片區,看著眼前參與「周末大掃除」的下沉黨員,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學芳感慨。
  • 常對孩子說「三句話」,孩子越大越有出息,家長別半途而廢
    文|美芽媽媽 自信的孩子身上有著耀眼的光芒,走到哪裡都讓人刮目相看。很多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變得自信,在生活中經常誇孩子,把各種溢美之詞全都用上了。
  • 別再問學鋼琴有沒有用,一切都交給時間來告訴你
    意思是:父母要真正愛自己的孩子,就要為孩子以後的長遠著想。每一個孩子的降生,在給家裡帶來無限的快樂的同時,作為一個母親,孩子的教育和成長,以及她以後要走的路都成了你肩負的責任! 2009年的秋天,我的雨萱滿五周歲了,開始考慮她應該學點什麼特長了,孩子必須有學有一技,長大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 學醫之後真的就不怕鬼,不怕屍體,不怕恐怖片了嗎?
    骨骼學完了,然後就要向大體老師學習了,剛見大體老師的時候我還真不害怕,因為大體老師和我想像的屍體不一樣,大體老師常年居住在福馬林池子裡,渾身上下都泡成了灰褐色,看起來像牛肉乾一樣,牛肉乾有啥可怕的? 其實比起恐怖,最受不了的是福馬林那個味道,哎!上過一次實驗課,身上那味道,吃十次火鍋都壓不掉。
  • 這部殘酷的3分鐘動畫,告訴孩子疫情的真相!
    我們每一個人,能為戰勝瘟疫做些什麼?這個3分鐘動畫片可以告訴我們的孩子真相!起源於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正在神州肆虐。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的這個動畫片,說的是伊波拉病毒的事,發生在遙遠的非洲,但是疾病對於人類的突襲,從來是不分種族,不分貧富,不分國家。動畫片裡的一些鏡頭簡直觸目驚心,然而這就是一場疫情真實的面目。
  • 是什麼導致您的孩子生氣?
    有監護人哀悼「我的孩子總是很生氣嗎?」您的孩子會因為自己的個性而生氣,也因為他的成長過程而生氣。因此,我將介紹您的孩子生氣的原因,原因和補救措施。您會因為不知道如何表達「理解」和「幫助」而生氣嗎?我很生氣隱藏一些情緒,以覆蓋它們。您是否經常看到有人說「尷尬」或「不想說」而生氣的人?那正是掩蓋情緒的狀態。這樣,您不必承認不愉快的感覺,就可以擺脫它們。對於兒童來說,他們很容易生氣,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我想讓你理解」和「我想讓你幫助我」。因此,當您的孩子突然生氣時,請考慮說些什麼。
  • 女人到底有什麼好?我來告訴你
    文/沐恩佳音今天打開某平臺,看到推薦來的一個問答「女人到底有什麼好?」看見這個問題中特意加了「到底」,身為一個女人的我,心裡有點不爽!我只想告訴提問者:「女人很好」還用懷疑嗎?如果看見爸爸,沒有看見媽媽,也會說「爸,我媽呢?」可見媽媽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有多重要!如果沒有媽媽,孩子的世界將是一片灰暗。英國知名作家William Golding有幾句話很經典:我覺得女人自稱和男人平等真是太傻了,因為一直以來,女人都遠比男人優秀。
  • 長春單親爸爸帶2歲女兒跑運輸,孩子什麼活「都幹」
    據悉,譚先生已離異,不忍心將孩子丟給老人 。譚先生表示,女兒乖巧懂事,在考慮多掙點錢,年後換個工作,給女兒更好的陪伴。說實在的,一個男子漢還幹開車還帶孩子,挺難的。原來,譚先生欠了很多錢,孩子的媽媽壓力很大,所以就選擇了離婚。孩子的媽媽也出去掙錢了。她也是想為孩子的以後提供經濟保障。
  • 絕知此事要躬行,時刻牢記這點,凡事成于堅持不懈,毀於半途而廢
    其實,這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然而有些人即便幹最容易的事,也只能堅持一時而不能堅持長久。是不是會感到非常好奇這是什麼原因呢?只因做任何事時都應該長期堅持,若想有所成就,不可能僅憑一時的興趣就能做到,而是要有一種信念,一種持之以恆的決心,一種堅忍不拔的毅力,一種不勝不休的意態。
  • 那些起初信誓旦旦的日語班學生們,大多都半途而廢了
    她沒有把辭職的事告訴父母,為了瞞住他們,她每天早早出門,或在咖啡館裡坐上一天,或是去商場、公園閒逛。這樣的日子過了兩個月,她父母都沒發現異常。她說上日語課的錢是奶奶給的,奶奶是唯一知道她辭職的人,也是最支持她學日語的人。奶奶原來是幼兒園園長,年輕時也是學霸,總叮囑她不管學什麼都要持之以恆。她不想讓奶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