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故宮,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我們首都最具有歷史、文化、政治意義的地方,每天去到故宮旅遊的人不計其數,故宮一方面想接納多些遊客,讓更多的人來了解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另一方面又必須考慮到對故宮的維護,畢竟故宮是我們中華民族至高無上的瑰寶。故宮曾經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是帝王生活和執政的宮殿,當時普通百姓是不能隨便進入到宮裡的,因此皇宮在那時被稱為「紫禁城」,隨著新中國的成立,咱們普通老百姓也能進入到紫禁城裡一探帝王生活的皇宮模樣了,故宮不僅富麗堂皇,而且其建築格局美輪美奐,去到首都的人都一定會去參觀一下故宮。
明太祖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之後,便下令修建皇宮,歷經明朝、清朝的時代更替,這座皇宮的規模越來越大,皇宮修建得金碧輝煌,高高在上,小編終於可以理解為什麼歷代的皇子們互相爭鬥就是為了得到皇位的情景了。
自打故宮建成,至今已經6百年的歷史了,故宮不但沒有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湮沒在歷史的塵埃裡,反而更加璀璨奪目,每年總能吸引來自海內外的遊客前來瞻仰,不知道大家去到故宮參觀的時候有沒有發現,在故宮的所有建築物裡,很少看到外來的鳥類或者搭建在建築物上的鳥巢,甚至鳥糞都沒有看見過,這是為什麼呢?故宮的屋頂為何鳥不拉屎呢?其實不止我們,專家們早就在研究這個問題了。
經過研究,專家們終於得出結論,原來鳥類之所以不選擇在建築上築巢是和故宮的建築結構是有著直接的關係的,因為故宮內的每座建築物都是頂拱的結構,屋頂四周建築物的直徑,要比建築物本身小很多,屋面上的構造也很光滑,鳥類根本沒辦法在上面搭建鳥巢。
專家們還發現,建築故宮建築物本上的材料含有一些驅鳥的成分,建築物材料會釋放出一種特殊氣味,這種氣味能讓鳥類避開。另外,皇宮裡的御花園裡面有著各種名貴的鮮花鮮果等綠色植物,這樣接近自然的環境更加吸引鳥類居住,鳥類當然選擇到御花園裡築巢了。原來如此,修建故宮的工匠居然靠這種方式支走飛鳥的。
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在古代物質那樣匱乏的年代,能工巧匠們通過巧妙的手法,讓故宮不僅使得鳥類不會對建築物造成汙染,同時有保證了故宮的使用年限。小編想,這應該就是故宮能夠屹立6百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原因所在了吧。
對此小夥伴有什麼看法呢?你是否被鳥糞滴過呢?你們那裡對被鳥糞滴過有什麼講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