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網丨提升服務水平讓殘疾人更好融入社會

2020-12-12 抽屜視頻

提升服務水平讓殘疾人更好融入社會

今年已經改造完成5家三星級殘疾人之家,為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89戶

核心提示:殘疾人一直是社會各界關心關愛的重點群體。在2020年,我縣民生實事項目中提出改造星級「殘疾人之家」4家、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59戶,並為我縣2萬餘名殘疾人提供意外保險等民生實事。記者從縣殘聯了解到,目前這幾項民生實事,我縣均已按時完成。

殘疾人一直是社會各界關心關愛的重點群體。在2020年,我縣民生實事項目中提出改造星級「殘疾人之家」4家、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59戶,並為我縣2萬餘名殘疾人提供意外保險等民生實事。記者從縣殘聯了解到,目前這幾項民生實事,我縣均已按時完成。

12月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東城街道峙口社區的東城街道殘疾人之家,此時殘疾人之家的工作人員正帶著入住的殘疾人跟隨音樂在做操。做完操後,還會有醫生對他們進行身體檢查,隨時關注他們的健康狀況。林雲生是一名視力殘疾人,他告訴記者,從9月份以來他就一直在這裡生活,此前由於視力殘疾,生活不便,也沒什麼朋友,來到這裡之後不僅生活更加便利,也交到了不少朋友。「在這裡生活肯定是方便的,有人照顧。最重要是我們一幫殘疾人在一起,也是挺好的,有共同的語言,有共同的方向,不會覺得孤獨。」

記者了解到,該處殘疾人之家今年改造升級被評為「三星級」殘疾人之家,除了對殘疾人進行日常照護以外,還提供了康復治療和幫扶性就業,帶殘疾人製作小手工賺取生活費。「對於殘疾人來說,獲得了更多的社會參與度,社會價值也體現出來了,他們會覺得自己其實並不是在社會上那麼沒有用的。」東城街道殘疾人之家主任胡明月說,除了給殘疾人帶來社會參與感,還能減輕其背後家庭的壓力,幫助家庭釋放勞動力,有更多的時間去工作,創造收益和社會價值。

「就像是我們宣傳語說的『庇護一人、解放一家、穩定一方』,殘疾人在這樣的環境下會有一種集體歸屬感,會覺得自己被社會容納了。」縣殘聯工作人員周瑤說,我縣共有殘疾人之家12家,其中民生實事項目要求我縣今年改造完成4家三星級殘疾人之家,目前已改造完成5家,完成率達125%。「目前我縣繼續在服務品質上進行提升,在鎮街道全覆蓋,爭取每一個鎮街道都有一個殘疾人之家,而且每一個殘疾人之家的管理員都要進行培訓,提高專業素養,更好地服務殘疾人。」

除了改造殘疾人之家,今年我縣還為困難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189戶。殘疾人柯曉巧告訴記者,殘聯為他專門安裝了無障礙衛生間,洗澡洗衣都方便了許多。「有了這些無障礙設施,我的生活比以前方便了很多,而且政府對我也很關心,經常有來看我,送一些慰問品。」

此外,進一步解決因意外傷害致貧返貧問題,今年還將為21000名殘疾人提供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為9500名重度殘疾人提供護理補貼,為10500名困難殘疾人提供生活補貼,為130名殘疾人提供「助聽、助明、助行」康復服務,均已超額完成任務。

記者從縣殘聯了解到,目前我縣共有持證殘疾人2.2萬人,接下來縣殘聯還會繼續根據實際需求推出更多福利政策惠及殘疾人群體。

來源:永嘉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接受教育更好就業 融入社會成就夢想
    「十三五」期間,我省七點七萬餘名殘疾人獲得就業安置,近十二萬人次殘疾人得到實名培訓接受教育更好就業 融入社會成就夢想就讀於東北林業大學的殘疾人大學生小劉每年可獲得瀋陽市殘聯提供的3000元助學金,智力殘疾人初中生小韓順利地在瀋陽市大東區培智學校就學
  • 山東細化殘疾人託養國家標準 助力殘疾人最大化融入社會
    孫宏瑗 攝中新網濟南12月7日電 (孫宏瑗)山東省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馮雷7日在該省人民政府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日前發布的《城鎮殘疾人居家託養服務規範》和《城鎮殘疾人日間照料託養服務規範》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
  • 融入社會、擁抱陽光——寫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2日電 題:融入社會、擁抱陽光——寫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新華社記者邁出家門、融入社會,是殘疾人群體的樸素願望,更是社會治理難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殘疾人通過康復、培訓以及自己創業,融入社會工作,擁抱美好生活。
  • 宿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十三五」期間,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殘疾人工作取得了新的進步,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殘疾人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生活得到較大改善。在全省殘疾人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監測報告中,我市殘疾人發展指數、水平指數、滿意度分別位居全省第一、第三、第六。
  • 濟南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舉辦2020年殘疾人大中專學生專場...
    濟南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舉辦2020年殘疾人大中專學生專場招聘會 時間:2020-07-30 11:22:18 來源: 市殘疾人勞服中心為切實做好我市殘疾畢業大中專學生的就業幫扶工作,實現就業服務精準化、個性化,讓殘疾人大學生儘快實現就業。
  • 瀋陽市殘疾人服務中心開設手工藝(刺繡)項目培訓班
    為不斷滿足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需求,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瀋陽市殘疾人服務中心依託瀋陽市九鼎職業培訓學校在瀋河區殘聯開設手工藝(刺繡)項目培訓班。培訓班從9月9日開始,為期一個月,共計 40課時,計劃培訓學生27人次。
  • 這家醫院正式啟用讓溫州殘疾人有了更好醫療保障
    溫州市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項目是市委、市政府支持發展殘疾人事業的一項重要舉措,是一項造福廣大殘疾人的重要民生工程。中心位於龍灣區龍水片,佔地約40畝,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是目前全省地市級規模最大的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
  • 國際殘疾人日丨聽我說,謝謝你……
    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下午,蘭州市殘疾人工作「十三五」巡禮暨慶祝「國際殘疾人日」「國際志願人員日」活動在西部創客路演大廳舉行。蘭州市委常委、副市長胡俊鋒,蘭州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孔令利,優秀殘疾人代表、受助殘疾人代表、助殘志願者等近200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活動由蘭州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張軍主持。
  • ...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殘疾人維權工作暨京張、京禮高速公路服務區無...
    、學校、濱河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及冬奧村冬帕運村、冰雪小鎮無障礙建設情況。相自成指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O三五遠景目標的建議》為進一步做好殘疾人維權、組織建設等殘疾人事業各項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 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項讓老年人更好融入...
    原標題:開發有針對性的產品,保留「非數位化」的服務選項讓老年人更好融入數字生活(消費視窗·發展銀髮經濟①)人民視覺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  版式設計:汪哲平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積極開發老齡人力資源,發展銀髮經濟。近年來,我國老年人口快速增長,這一規模龐大的消費群體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養老等老年服務產業也被視為「朝陽產業」,銀髮經濟發展空間廣闊。
  • 世界殘疾人日丨與愛同行,關愛殘障兒童
    每一個殘疾、智障兒童都是一個折翼的天使,他們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關愛和關心。 這些殘障兒童只有得到康復,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實現就業和平等參與社會生活。 「三維一體」醫家康綜合診療體系得到了北上廣多家醫療機構的高度認可,無論是在診療效果、診療時間、康復全面性上,廣州天使兒童醫院的康復體系始終處於兒童疑難疾病康復領域領先水平,成功幫助了30000多例特殊兒童恢復健康。
  • 我省六部門聯合出臺實施意見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
    近日,省人力社保廳、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民政廳、省稅務局、省殘聯等六部門聯合出臺《關於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意見》就全面增進社會支持、更好保障殘疾人就業、大力提升殘疾人就業質量等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
  • 提升地方社科院諮政服務水平
    加強與地方黨政部門的交流合作,提升智庫服務精準化水平是地方社科院加快新型智庫建設、更好發揮服務功能的關鍵。地方社科院與地方黨政部門加強交流合作的重點包括搭建交流合作平臺、開發特色服務產品、建立高效激勵機制以及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提升交流合作質量等。
  • 民心工程巡禮 ▏唐山圓滿完成2020年度貧困殘疾人服務工程「視頻」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今年我市將「實施貧困殘疾人服務工程、提升貧困殘疾人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水平」作為20項民心工程之一,市殘聯建立起嚴格的工作機制,將工程的各項內容落實落細,讓民心工程真正成為貧困殘疾人的福祉。請看記者王猛、魏微的報導。
  • 西昌市殘聯開展2020年度殘疾人免費輔助器具發放工作
    本刊訊(王東東)為做好輔具全覆蓋工作,深入開展殘疾人「量體裁衣」個性化服務,切實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方便殘疾人出行,使他們更好的參與社會生活,融入社會,西昌市殘聯積極採取多項措施,全力推動殘疾人精準康復工作有序開展。
  • 淄博追夢藝術團:「圓殘疾人舞臺夢」,300多名殘疾人登上舞臺
    多年來,一直秉承「熱心公益事業,關愛弱勢群體,紮根基層,服務大眾,奉獻愛心,傳遞正能量」的團隊宗旨,紮根基底層,服務社會,在扶殘助殘、敬老助困、鄉村振興等領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助殘、文化惠民等志願服務,各類公益演出1300餘場次,觀眾達二十六萬人次。
  • 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改」受益面擴大,助力殘疾人脫貧攻堅
    「十三五」以來,中國殘聯將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作為工作重點部署推進,取得明顯成效。建檔立卡,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是脫貧第一步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殘疾人融入社會的基本條件,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更是維護和保障殘疾人等社會特殊群體合法權益的一件大事。
  • 閃電智庫專家談丨劉文濤: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提升山東半島城市...
    今天,推出第一期《劉文濤: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提升山東半島城市群位勢》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9日訊 剛剛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全面體現了省委對戰略把握、戰役謀劃和戰術突破的有機統一。特別是在戰略把握上,會議明確「必須找準定位、發揮優勢,積極探索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效途徑」,同時要求「要以更大力度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
  • 融入社會、實現尊嚴:「手語咖啡廳」探索聽障人士就業新途徑
    「我喜歡這份工作,讓自己真的融入了社會。」陳子忠說。因幼年青黴素過敏,陳子忠喪失了大部分聽力,講話也不夠清晰。今年8月,他辭去計算機建模的工作,加入星巴克位於北京西南二環的一家店鋪,成為一名咖啡師。「能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只面對電腦,這種感覺真好。」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前夕,記者探訪了陳子忠工作的星巴克門店。
  • 智能手環「帶領」瀋陽千餘名智力殘疾人平安回家
    當前,有越來越多因智力殘疾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備受關注,特別是智力殘疾人的走失問題,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瀋陽市和平區為1246名智力殘疾人免費發放定製智能定位手環,為殘疾人及其家屬帶來了安全和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