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社會、實現尊嚴:「手語咖啡廳」探索聽障人士就業新途徑

2020-12-12 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王曉潔、姚雨璘、邰思聰)北京冬天的午後,27歲的星巴克咖啡師陳子忠正在店裡忙碌著。應顧客要求,他將一塊點心放進微波爐。半分鐘後,他手上的智能手錶震動了一下,他知道,點心已熱好。

這塊智能手錶是陳子忠工作時的好幫手。作為一名聽障患者,他聽不到微波爐熱好點心後「叮」的一聲,取而代之的是手錶傳遞給手腕的震動感。

「我喜歡這份工作,讓自己真的融入了社會。」陳子忠說。因幼年青黴素過敏,陳子忠喪失了大部分聽力,講話也不夠清晰。今年8月,他辭去計算機建模的工作,加入星巴克位於北京西南二環的一家店鋪,成為一名咖啡師。「能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只面對電腦,這種感覺真好。」

12月3日世界殘疾人日前夕,記者探訪了陳子忠工作的星巴克門店。這家門店很特別,這裡的7位咖啡師均為聽障人士,佔店裡咖啡師人數的一半。門店於今年9月開業,是星巴克在全球開設的第六家手語門店。

聽障咖啡師陳子忠在為顧客準備調製咖啡。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在店門口可以看到,星巴克的英文招牌上,印有9個英文字母對應的手語標識,這些符號也繡在了聽障工作人員的圍裙上,印在了門店出售的咖啡杯、筆記本等商品上。

點單處,電子屏幕上顯示出這樣的提示:我們聽不見您的聲音,但我們很樂意為您服務。門店還專門準備了紙質菜單、手寫板,方便聽障咖啡師和顧客交流。

「店裡聽力正常的咖啡師也要學習手語,這樣他們才能和聽障夥伴更順暢地溝通。」店經理陳芳琪告訴記者。

記者在手衝吧檯處看到一塊平板電腦,上面介紹了手衝咖啡的不同類型、口味。吧檯上方掛著一塊小黑板,畫著「謝謝」和「勇敢」的手語標識。

不僅如此,店裡還有一些常人難以感受到的「小機關」。比如,店裡的糕點櫃比其他門店的柜子矮了三分之一,就是為了讓顧客看到聽障店員的手語或手勢表達。

儘管店裡遍布精心設計的無障礙設施,但溝通問題依然存在。

陳子忠坦言,對他而言最有挑戰性的就是在出飲臺的工作:顧客隨時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他常常戴著助聽器也聽不清。這時,他就會叫來聽力健全的咖啡師幫忙,或者建議顧客通過手寫板表達訴求。

在陳芳琪看來,即便是挑戰巨大,她還是要鼓勵聽障咖啡師站到出飲臺:「這樣做,也是對顧客的培養,讓他們逐漸意識到這家咖啡店的特點,教會他們和聽障人士溝通。」

陳子忠說,在這家特殊的咖啡廳,他期待人們以平常心看待自己,不希望大家因其聽障特點而降低對服務的要求。11月中旬,他通過了星巴克的內部考試,晉級為「咖啡大師」,他佩戴的綠色圍裙升級為黑色圍裙。

「聽障咖啡師的世界是無聲的,但他們服務的質量不會打一絲折扣。」陳芳琪說。

北京市豐臺區西鐵營星巴手語門店內的正常咖啡師和聽障咖啡師一起為顧客服務。新華社記者 李欣 攝

據了解,目前,星巴克中國的聽障員工共有120餘位。去年起,星巴克開始在中國開設招聘多位聽障咖啡師的手語門店,以更好地實現聽障人群的社群融合。

「希望通過手語門店,為更多聽障夥伴和聽障社群創造融入社會的機會,助力他們突破人生的邊界,用一杯咖啡連接更廣闊的世界。」星巴克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王靜瑛說。

《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18)》顯示,中國殘疾人總量已超過8500萬人,其中聽障人群超過2000萬。中國聾人協會主席楊洋表示:「目前,80%的聽障人士是能夠使用口語的。他們就業的最大障礙是在信息方面,如果就業環境能解決語音流轉為文字流的問題,那麼聽障人士正常就業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注意到,星巴克的手語門店就配備了語音轉文字的平板電腦,方便聽障人士與顧客溝通。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聽障人士逐步進入各行各業。中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施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鼓勵用人單位僱傭殘疾人,促進殘疾人就業。

在星巴克北京手語門店的牆壁上,掛著一幅色彩斑斕的畫作,許許多多用棕色毛線團做成的咖啡豆被「比心」的手勢包圍,畫作的主題是「平等、勇敢、融合」。在毛線團裡,陳子忠塞進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他的夢想——成為門店主管。

「『融合、尊重、多元、共贏』是當今時代發展的主旋律。希望人們以更平等的視角、更包容的心態關注和理解身障人士,讓他們的生活更精彩,生命更有尊嚴。」北京市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吳文彥說。

視頻由新華社記者夏子麟、王曉潔、邰思聰、曾頔製作

相關焦點

  • 在手語咖啡廳 用心聆聽愛的聲音
    在北京市豐臺區有一家特殊的星巴克門店——手語門店。在這家咖啡廳內有7位聽障咖啡師,佔店裡咖啡師人數的一半。與烤箱關聯的智能手錶、語音轉換文字的平板電腦、顯示點單信息的顯示屏……在手語咖啡廳裡遍布著精心設計的無障礙裝置,協助著聽障咖啡師們工作。
  • 今後聽障人士打官司不會再有溝通、交流障礙!黃浦法院今起試點手語...
    黃浦區法院今起試點手語翻譯服務,聽障人士上黃浦區法院打官司,或通過志願者直接提供手語翻譯服務,或可通過現場配備的手語翻譯在線服務終端進行現場翻譯,讓聽障人士像常人一樣在短時間、快速了解到相關法律問題,辦結上訴手續。
  • 手語常識小問答?我們該如何幫助聽障人士?
    1、我們該如何幫助聽障人士?首先要有一個無聲環境的想像,增加關注聽障人士的切身感受,有時間可以塞上耳機(不許放音樂)或塞一點綿紙,來體會聽障朋友的生活狀態,設身處地的為他們著想,很多事情就有了答案。2、手語是全世界通用的嗎?
  • 員工都是聽障人士 西安這家無聲咖啡館用愛傳遞溫暖
    沒有熱烈的「歡迎光臨」,點單需要依靠寫字或者手語,即使是就餐高峰期,店裡也感覺不到任何嘈雜——因員工都是聽障人士,近日,位於西安市北新街上的一家咖啡店引發不少人的關注。餐檯上一紙「溫馨提醒」訴說著這個店面的與眾不同:「本店員工大部分是聽障人士,需要通過寫字和手語進行溝通,點餐買單時效率可能會降低,希望大家能給予他們些許耐心和關愛。」「我們店裡現在總共有4個人,兩人一班『兩班倒』上班,除了我之外,另外3個都是聽障人士。」
  • 奇聞趣事:日本星巴克首家「手語店」 服務聽障人士
    跨國連鎖咖啡店星巴克(Starbucks)最近在日本東京都國立市開設一家特別的分店,其店員都會手語,可以協助無法以言語點餐的啞巴或聽障人士,而這也是該公司在日本開設的第一家「
  • 暢聽世界聲音 讓聽障人士與社會同行
    為迎接國際殘疾人日,12月2日,開封市聾人協會與開封聯通共同舉辦了「用AI發聲 暢聽世界的聲音」關愛聽障人士主題公益活動。開封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殘疾人聯合會理事長陳樹錦,開封市聾人協會主席鮑冰、副主席周磊、董震及開封聯通市場部副經理胡鵬等出席了本次活動。
  • 6名聽障小夥伴西安創業 無聲咖啡店用心「說」暖話
    2020年,大家認識了聽障朋友在上海的熊爪咖啡,也聽聞了德國夫妻在湖南開的無聲麵包店。12月25日,西安首家由6位聽障人士創辦的無聲咖啡店——心研咖啡開業,幾名「特殊」的年輕人一起通過創業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 聽障人士如何接打電話?鄭州這場公益活動為他們帶來了「科技順風耳」
    活動上,河南聯通用新推出的產品解決了聽障人士接打電話的困難。「戴上助聽器一剎那,聆聽你溫柔的聲音,在我耳畔呢喃低語,你可曾聽見,我的呼喚。」活動開始,4位特殊教育學院的聽障學生用手語為大家朗誦了詩歌《暢聽世界的聲音》。整齊劃一的手語,豐富生動的表情,傳達出聽障人士對聲音的渴求。
  • 杭州首家星巴克手語門店:用一杯咖啡連結兩個世界
    細心的客人會發現,與其他門店不同,店內隨處可見手語符號:門外品牌標識「STARBUCKS」旁有一行手語標識,門口設有寬闊的無障礙設施、從遮陽傘到聽障咖啡師的圍裙等很多細節,都體現著它與特殊人群的連結。門店內顯眼位置設置了手語社區交流板,一部分內容為手語課堂教學,介紹如「謝謝」、「融合」,「咖啡」等簡單的手語知識,讓顧客也可以學習更多;另一部分,則記錄著門店夥伴們的工作日常和微笑時刻。
  • 國際殘疾人日 杭州開了一家手語咖啡館 咖啡師們都超可愛的
    殘疾人作為社會中的特殊群體,如何讓他們享有與普通人一樣的生活、權益,重建美好生活,一直是各界所關注的。2020年12月3日,正值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星巴克在杭州濱江城市之星開出了一家手語門店,據悉這是星巴克在全國第三家手語門店,也是杭州第一家手語門店。
  • 看這位北師大聽障學者的不設限人生!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旨在促進人們對殘疾問題的理解和動員人們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在世界範圍內,殘疾人事業日益引起關注,很多人都在為此努力著,這些故事,也許就發生在你我身邊。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們一起走進北師大聽障學者鄭璇的世界,了解她打破聾人溝通魔咒的故事。
  • 聾人主播靠手語用心帶貨
    南方日報訊 (記者/汪祥波 實習生/陳子陽)坐在直播臺前,劉健對著手機,熟練地比劃手語,介紹帶貨的產品,不時與網友進行互動,無聲的帶貨直播吸引了不少聽障人士。「普通的直播帶貨,主要通過話語來互動,不合適聽障朋友,而手語直播,解決了這一問題。」
  • 服務「沉默的少數」,上海黃浦法院試點增設手語訴訟服務
    聽障人士熊女士12月3日上午就來到黃浦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為同為聽障人士的朋友諮詢有關繼承糾紛案件的立案手續。不久前,當她從黃浦區殘聯得知法院增設手語訴訟服務的消息後,便預約了當日的現場接待。熊女士向當天的手語翻譯志願者李琳表達著訴訟需求。李琳一邊與熊女士用手語進行交流,一邊向法官轉述。「你需要提交起訴狀和證據,這是樣式,你可以按照這個填寫。」黃浦法院立案庭法官蔡妙妙在李琳的協助下,一步步指導熊女士辦理立案手續。蔡妙妙說,增設手語志願者後,法官與聽障人士實現了無障礙交流。
  • 星巴克開中國首家手語門店
    鳳凰網奇點商業訊,5月19日,恰逢「全國助殘日」,星巴克將位於廣州老城區東方文德廣場的一家星巴克門店改造升級為手語門店,並正式開業。整個門店到處充滿了手語元素:在星巴克大門、開放式區域的遮陽傘以及綠圍裙上,均都印有「STARBUCKS」的手語姿勢,一個手勢代表一個字母。
  • 全國政協委員周曄:儘快明確國家通用手語和盲文法律地位
    新京報:殘疾畢業生就業一直是個難題,如何改善這一現狀?周曄:殘疾人就業在不斷出臺的扶持政策支持下,有了長足發展,但招收企業也面臨輸入與產出的實際負擔。所以一些企業即使招收殘疾人,但也難以讓他們真正參與崗位工作,特別是智力障礙和精神殘疾的人士。
  • 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圖集 他用手語教英語,讓聽障生過四級天津理工大學聾人工學院英語教師李子剛和他「只有老師才能體會到的幸福」「李老師是我們學校的『網紅』啊李子剛一點也不介意這個帶點玩笑色彩的「網紅」頭銜,相反,能為聽障學生和聾人教育增加一些「流量」,他覺得很開心。「OK?」
  • 實時字幕看春晚,「今聲優盒」助力聽障人士視聽無障礙
    伴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且每年約有3萬聽障兒童出生,我國目前可以說是是世界上聽障群體數量最多的國家,按衛生系統的統計,約有7200萬左右聽障人士,而且這個數字一直不斷增加。聽障朋友們聽到的聲音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在他們的周圍,聲音世界像是被打上了「馬賽克」。美國著名盲聾作家海倫凱勒說:盲,是人和物之間的聯繫被隔斷了;聾,則是人和人之間的聯繫被隔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