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星巴克杭州濱江城市之星店在精心的裝修後重新開業。咖啡師楊迪穿著黑圍裙站在收銀臺前,在手寫板的配合下,順暢地為客人點了單,一小會兒,取餐器提示客人,咖啡做好了。楊迪手語比出「謝謝」。一旁的點餐提示牌上寫著:「我們聽不見你的聲音,但我們很樂意為你服務。」
楊迪所在的就是星巴克在中國的第三家,也是全球第七家「手語門店」。門店的聽障和健聽夥伴們期待在這家門店,用咖啡和愛搭一座橋梁,連結起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的世界。
星巴克杭州濱江城市之星手語門店
溫暖而獨特的融合體驗
杭州首家手語門店風格明亮而現代。細心的客人會發現,與其他門店不同,店內隨處可見手語符號:門外品牌標識「STARBUCKS」旁有一行手語標識,門口設有寬闊的無障礙設施、從遮陽傘到聽障咖啡師的圍裙等很多細節,都體現著它與特殊人群的連結。門店內顯眼位置設置了手語社區交流板,一部分內容為手語課堂教學,介紹如「謝謝」、「融合」,「咖啡」等簡單的手語知識,讓顧客也可以學習更多;另一部分,則記錄著門店夥伴們的工作日常和微笑時刻。
為實現咖啡師和顧客的無障礙交流,這家手語門店設計了特殊點單系統,包括用於交流的手持菜單牌、手寫板以及點單雙面顯示屏等。為了清晰傳達顧客需求,門店的飲品及食品都標有特殊編號,讓咖啡師和顧客無需「開口」,也能輕鬆完成點單。同時,下沉式的食品櫃檯,也減少了客人與夥伴之間的視覺障礙,正如星巴克在美國華盛頓首家手語門店牆上鐫刻的那句「I hear better,when you face me」(當你看著我時,我能更好地聽見你)。
在門店內,陳列著手語元素和咖啡文化融合的藝術作品,講述著咖啡、手語和愛的故事。門店內的藝術作品,是由聽障夥伴獨立或參與創作的。其中有一幅咖啡師楊迪的「自畫像」,她把自己幻化成星巴克的雙尾美人魚,憧憬著咖啡醇香中,夢幻的甜蜜。此外,這家門店還延續手語藝術創作靈感,為顧客提供其專屬的咖啡周邊產品。
星巴克夥伴
咖啡和手語,我們的兩種語言
這家星巴克手語門店現有14名夥伴,其中包括7名聽障夥伴,他們大多是今年5月進入星巴克的新人。
楊迪是其中最年長的,她從小喜歡咖啡,兩年前和丈夫一起開了自己的咖啡店,但了解到星巴克手語門店招募咖啡師,她立馬就報名了,「每天學到新的東西,也更多地接觸社會」在星巴克的日子除了學習到更多咖啡知識,家一樣的溫暖讓她積極快樂。
為了讓聽障夥伴得到技能提升,助力他們的職業發展並更好地融入社會,星巴克以原有的咖啡課程為基礎,為聽障夥伴定製了咖啡課程,便於夥伴的實際操作。每位聽障夥伴,都會經過系統的咖啡培訓,成為合格的咖啡師,亦或更進一步。
就在新店開張前,楊迪剛剛拿下了代表星巴克咖啡大師的黑圍裙。手語門店開業當天,夥伴們也做了一個小小的儀式,來為她慶祝。
一杯咖啡,連結寬廣世界
去年5月和今年9月,星巴克分別在廣州和北京開了兩家手語門店,都取得了很好的反響。而在杭州之後,手語門店也將很快在上海、成都、青島等城市開啟。星巴克希望通過手語門店,讓更多人關注到這群優秀的夥伴,同時也為更多聽障夥伴和聽障社群創造融入社會的機會,助力他們突破人生的邊界,用一杯咖啡連接更廣闊的世界。
「『平等、參與、共享、融合』是殘疾朋友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聽障咖啡師與健聽咖啡師相互合作在星巴克快樂地工作,自信地展現自我。」浙江省殘疾人聯合會宣清松副理事長在手語門店開業儀式上表示。杭州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胡紅生也表示,星巴克中國為聽障人群提供了真誠且有效的幫助,體現了高度的社會責任擔當,杭州市殘聯將繼續與星巴克合作,共同為聽障人群提供就業指導和各項支持,持續為聽障人群開展工作技能培訓。
此前,星巴克表示,疫情給星巴克中國帶來了巨大挑戰,但逆境也是在考驗一家企業,是否還能始終堅守核心價值觀,是否還能不忘初心。過去一個季度星巴克開了259家店,這是在星巴克中國21年歷史上開店數量最多的一個季度,更重要的是,星巴克依舊在做踐行企業精神的事,致力於投資夥伴,為夥伴提供更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創造更廣闊的發展機會,關心照顧好每位夥伴及其家人。未來,星巴克將繼續滿懷回饋社會的熱忱和時刻秉承的人文精神,努力為顧客、夥伴、社區帶來更積極的改變。
來源: 中國網 | 作者:江山 | 責編:李斌 電子信箱:18404201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