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汪祥波 實習生/陳子陽)坐在直播臺前,劉健對著手機,熟練地比劃手語,介紹帶貨的產品,不時與網友進行互動,無聲的帶貨直播吸引了不少聽障人士。「普通的直播帶貨,主要通過話語來互動,不合適聽障朋友,而手語直播,解決了這一問題。」劉健說,「健全人能做到的,我們同樣能做到。」
6月6日,為期三天的廣州首屆直播節開幕。為助力殘疾人脫貧致富奔小康,弘揚扶殘助殘新風尚,由廣州市商務局主辦、廣東省殘疾人就業創業促進會協辦的「首屆直播節·公益助殘直播專場」在廣州市黃埔區舉行。專場活動通過「政府搭臺+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模式,組織多家愛心企業,邀請多位愛心網紅,攜手殘疾人企業家和殘疾人主播,在多平臺同步直播帶貨。
殘疾人手工製作的紅木筆、蝴蝶標本等文創品,殘疾人企業家生產的風扇、免洗消毒洗手液,眼貼眼罩、黑糖等公益助殘捐贈產品……20餘款產品亮相助殘專場。一批殘疾人主播通過屏幕,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現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手機另一端,網友們紛紛通過留言、下單等形式,為這些勇敢追夢的殘疾人點讚。
「這款小包裝洗手液非常適合大家出門攜帶!」來自肇慶市廣寧縣的鄧儉輝在直播鏡頭前笑著介紹道。這是他第二次參與直播帶貨,與第一次相比,他感覺進步不少。
在小時候的一次意外中失去雙臂後,鄧儉輝通過努力成為一名殘疾人遊泳運動員,並在多次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退役後,鄧儉輝回到家鄉從事筍乾、蜂蜜加工等農副行業。「今天來參加直播節,就是想學習怎麼直播帶貨,回家以後我也能慢慢摸索,嘗試把產品賣出去。」
31歲的劉健同樣是直播帶貨的新手,今年5月才開始接觸這一領域。他是廣東省聾人足球隊隊員,拿過不少榮譽。近年來,劉健嘗試過不同的創業類型,如開聾人洗車店、開發手語翻譯APP,但都不離「服務殘疾人」這一初衷。「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帶動更多殘疾人有機會就業,幫助他們獲得更美好的生活。」劉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