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援助的塞爾維亞:沒海軍卻修復百歲鐵甲艦,曾打響一戰第一炮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中國這次在疫情期間大力援助的「鋼鐵朋友」塞爾維亞,是前南斯拉夫的主要成員國。但由於上世紀90年代和本世紀初的國內動蕩,以及西方的幹預,使得這個曾經在亞德裡亞海上擁有強大海軍的國家卻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內陸國。

前南海軍部隊基本上都交給了最後與塞爾維亞分開的蒙特內哥羅共和國。塞爾維亞國防軍僅僅在多瑙河、薩瓦河等內陸河流上保留了一些巡邏艦艇,並從屬與塞爾維亞陸軍河艇巡邏隊。

圖片:在貝爾格勒多瑙河邊的塞爾維亞陸軍河艇部隊巡邏艇,白色是剛剛修復完成的「薩瓦河」號鐵甲艦。

但是就是在這樣窘迫的境地下,塞爾維亞居然在2019年初修復完工了一艘百年前的鐵甲艦,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更加鮮為人知的是,這艘修復好的鐵甲艦還是打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炮的軍艦!

這艘軍艦就停泊在首都貝爾格勒的多瑙河畔。名叫「薩瓦」號鐵甲艦。

「薩瓦河」號是一艘古老的內河淺水鐵甲炮艦,其艦種代號是古老的「Monitor」。1862年1月30日,世界上第一艘配備炮塔的鐵甲艦——「莫尼特」號在南北戰爭時期的美國出現,這是世界造船史上最原始、最具革命性的鐵甲艦,曾經參與了世界上第一次鐵甲艦之間的戰鬥,對後來的戰艦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圖片:美國南北戰爭時候著名的「莫尼特」號是世界上第一種旋轉炮塔鐵甲艦,是Monitor艦種開山鼻祖。

由於這是一種完全定位於內河活動的鐵甲艦,因此其艦種的英文代號就以開創者「莫尼特」號的名字來命名。而「Monitor」本意是「監視者」的意思,也是美國北方軍對南方軍水上力量進行監視的意味,後來則用其代表內河鐵甲艦。

「薩瓦河」號就是這樣一艘內河鐵甲艦,由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奧匈帝國海軍建造,是哈布斯堡家族意志在多瑙河上的體現。該艦原名「博德羅河」號(SMS Bodrog),屬於奧匈帝國海軍泰米斯河級(Temes class)淺水鐵甲艦的二號艦,於1903年2月14日開工,1904年4月12日下水,1904年11月10日完工。

該艦長57.7米,寬9.5米,吃水1.2米,標準排水量440噸,船員86人,採用在內河和淺水中活動的低幹舷,動力為2臺三倍膨脹蒸汽機和2臺鍋爐,額定功率1000千瓦,採用雙軸推進,最大速度13節,在內河炮艦中並不算慢。

圖片:奧匈帝國海軍「博德羅河」號鐵甲艦唯一的一張檔案照片。

艦上裝備有兩門120毫米/L35艦炮,分別安裝在艦艏的兩座圓柱形單炮塔內,還有一門安裝在艦體中軸線上的120毫米/L10榴彈炮和2門37毫米機關炮。

作為最強火力的那門120毫米榴彈炮能夠打擊10千米以外的目標,102毫米艦炮射程則為6.2千米。40毫米厚的裝甲包裹在艦體和艙壁外側,甲板水平裝甲25毫米,炮塔裝甲則厚達75毫米,能夠抵禦陸軍的中小口徑野戰炮轟擊。

圖片:奧匈帝國海軍泰米斯河級首艦「泰米斯」號的艦炮,很宮崎駿風格。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在塞拉耶佛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刺殺,這次事件導致了7月28日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

7月29日凌晨1點,奧匈帝國海軍多瑙河分艦隊3艘內河鐵甲艦順流南下抵近貝爾格勒,「博德羅河」號率先向著貝爾格勒城牆發射出了第一枚炮彈,打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第一炮。

此後,該艦一直在貝爾格勒的多瑙河河口與塞爾維亞和羅馬尼亞軍隊作戰。戰爭後期,她是最後一艘撤往布達佩斯的炮艦,但當該艦航行至下遊一處沙洲時擱淺,最終被塞爾維亞軍隊俘獲。戰爭結束後,新成立的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王國(即後來的南斯拉夫王國)將該艦收歸己用,並改名為「薩瓦河」號。

圖片:南斯拉夫海軍時期「薩瓦河」號罕見的老照片。

這艘古老戰艦的戰鬥生涯並未就此結束。1941年4月,德國悍然入侵南斯拉夫王國,「薩瓦河」號隸屬於南斯拉夫海軍第一內河師。在抵抗侵略的頭幾天裡,她和另一艘內河炮艦「瓦達爾河」號(Monitor Vardar)一起在羅馬尼亞邊境附近的多瑙河流域布設水雷。

兩艘戰艦先後擊退了德國空軍多次進攻,最後成功返回貝爾格勒。由於此時河流水位高,跨河橋梁高度較低,航行非常困難,水兵們不得不於4月11日將「薩瓦河」號鑿沉,再從陸路向亞德裡亞海方向撤退,希望能夠加入仍然在抗戰中的南斯拉夫王國海軍,不過最終均被德軍俘虜。後來「薩瓦河」號被德國扶持的克羅埃西亞偽軍打撈了起來,繼續以「薩瓦河」號的名字服役,直到1944年9月8日晚被擊沉。

圖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出航的南斯拉夫王國軍隊「瓦達爾河」號(上)和「薩瓦河」號(下)戰艦。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薩瓦河」號再次被打撈起來,並於1952年至1962年期間在南斯拉夫海軍中服役。該艦退役後被分配給一家國有公司作為宿舍船,並繼續在多瑙河和薩瓦河邊經歷著半世紀風雨。

2005年,塞爾維亞政府在市民強烈要求下,同意將這艘具有歷史意義的戰艦作為一座漂浮博物館保存了下來,但由於資金問題修復工作一直沒有開展。

圖片:經過百年的風雨,「薩瓦河」號在新世紀來臨時已是河灘上的一艘廢棄鋼船,早已失去當年鐵甲艦的雄姿。

2015年,塞爾維亞國防部和貝爾格勒軍事博物館買下了這艘已經破舊不堪的戰艦,此時的「薩瓦河」號被遺棄在岸邊,所有的火炮和艦橋都已經不知去向,船體也被百年的水汽鏽蝕得不成樣子。

直到2019年初該艦才完全被修復,並被重新設計成一座博物館。人們終於能夠從這艘老戰艦的身上感受來自一個世紀前多瑙河內河鐵甲艦的別樣風範。

圖片:塞爾維亞國防軍派巡邏艇靠泊在這艘廢船邊進行固定。

圖片:重新維修後煥然一新的「薩瓦河」號內河鐵甲艦。

從「薩瓦河」號鐵甲艦這百年的歲月,我們能夠清洗地感受到塞爾維亞人民苦難的歷史和不屈的精神。雖然現在這個國家已經成為了一個內陸國,海洋和海軍雖然已經離其遠去,但對於曾經的輝煌和榮耀,都匯聚在了這艘唯一保存下來的百歲鐵甲艦上!

目前的塞爾維亞正在全力抗擊疫情!希望你們能夠在中國專家組的幫助下,在俄羅斯、阿聯等各國的援助下,成功戰勝病魔!

圖片:南斯拉夫海軍當年國產的科託爾級飛彈護衛艦,這些艦隻目前都歸屬於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相關焦點

  • 一戰老艦打響二戰第一炮,活成德軍最長命戰列艦,後被蘇軍當靶船
    如果把戰場比作舞臺,戰爭比作戲劇,那麼每一名軍人、每一支部隊、每一件武器都是舞臺上的角色和道具,而為二戰這場史上最宏大的戰場大劇打響開幕第一炮無疑是露臉揚名的大好機會。然而,贏得這一角色的並不是什麼王牌部隊或是新型武器,而是一艘服役超過30年的老式戰列艦。■表現「什勒斯維希-荷爾施泰因」號戰列艦在海上航行的畫作。
  • 塞爾維亞渡過難關!曾經被歐盟拋棄總統流淚,如今反援助抗疫物資
    當中國正處於流行病肆虐的時候,許多國家對隔岸觀火根本沒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在袖手旁觀。現在,中國剛剛迎來了抗擊瘟疫的勝利曙光,第一時間承擔起了大國責任,幫助了不少國家抗擊疫情。其中就有塞爾維亞國,面對疫情塞爾維亞國內醫療條件惡劣,中國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援助,幫助其戰勝了疫情。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清朝為什麼要購買定遠號鐵甲艦和鎮遠號鐵甲艦呢?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
  • 英國血統的日本帝國海軍前無畏艦——「敷島」號
    「敷島」號與「初瀨」號是日本帝國海軍首批現代化戰列艦,其中「敷島」一詞是日本國的舊稱,意即「綿延不絕的島群」,「初瀨」則指「蓬勃上湧的早潮」。日本早在1875年便向英國船廠訂造了「扶桑」號鐵甲艦與2艘輕型裝甲巡洋艦,以此為起點,日本海軍開始一步步向現代化邁進。
  • 亞平寧的四重奏,劃時代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默默無聞的安德烈亞
    值得一提的是,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是全世界第1艘採用了艦首對敵設計,對角式主炮布局的鐵甲艦,鐵甲艦的標準外觀由卡約杜伊利奧開創! 兩艘軍艦的現代化改裝 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在服役之初,艦載武裝只有那4門450毫米主炮和三根魚雷管,按照其假想的戰爭模式,這個級別的火力已經足夠應對了,不過義大利海軍很快就發現義大利想多了,當撞角能派上用場的時候,都能打跳幫戰了...沒點小口徑速射炮不覺得睡不著啊?
  • 塞爾維亞總統連續發文謝中國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中國朋友的幫助」,當地時間17日稍晚時候,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在社交媒體上先後兩次發文,對中國在疫情期間對該國提供援助表示感謝。其中一則帖文還配有一張印有中塞兩國國旗的圖片。事實上,就在不久前,武契奇剛剛公開感謝中國為其提供疫情防控物資援助。
  • 塞爾維亞站起來了,曾經被歐盟拋棄總統流淚,現反援助4飛機物資
    據悉,這批物資來自塞爾維亞,是為了感謝義大利在過去所提供的屢次幫助。據悉,在過去的很多年裡,塞爾維亞一直在為加入歐盟而努力,而背後義大利出了不小的力氣。此外,在2014年塞爾維亞爆發特大洪水災害時,義大利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幫助塞爾維亞渡過危機。都說患難見真情,義大利可能也是歐洲國家中為數不多的能做到這一點的國家。
  • 好奇心:一戰中的法國海軍也很強,那麼多戰列艦去哪了
    此時的法國海軍也並非隱形,在地中海方向也參加了海戰,不過戰績上談不上優秀,反而成就了土耳其一艘小艦艇的榮光時刻,另外,此時的法國海軍規模上也無法與英國和德國比較。一戰前,法國海軍主力無畏艦(戰列艦)只有4艘,對比小國海軍算是很強,但反觀日德蘭海戰,德國艦隊中有16艘戰列艦,英國則有28艘戰列艦,數量差距一目了然。
  • 船堅炮利︱未展的雄心:甲午戰後福建船政的岸防鐵甲艦計劃
    馬江之畔的福建船政,曾是中國近代造艦工業的一面旗幟。自1866年創辦以來,這裡建成了中國第一艘國產蒸汽巡航艦「揚武」、第一艘國產巡洋艦「開濟」、第一艘岸防鐵甲艦「平遠」等歷史名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設計概貌2019年,海軍史同好戴維先生發給了我一份法國國防部檔案館所藏歷史艦船圖紙的清單,我並未期望其中會有與中國海軍相關的部分,只是漫不經心地搜索了一個關鍵詞「Chine」(法語「中國」),出現的結果卻大大地出乎意料——兩型由福建船政法籍總監督杜業爾(Charles Doyère)為中國設計的岸防鐵甲艦
  • 俄軍11架戰略運輸機抵達塞爾維亞,兩大國同時援助,華人盼運20來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繼中國大力支持塞爾維亞抗擊疫情之後,俄羅斯的援助也姍姍來遲。不過,俄羅斯援助的力度確實很大,總計出動了11架伊爾-76戰略運輸機,向塞爾維亞運送防疫物資和專家組,讓人不得不把俄軍的這一舉動看成是遠程戰略調兵的一次演練。
  • 龍旗凋零:大清海軍「北洋水師」是怎麼輸掉甲午大海戰的?
    沒了錢,裝備老化,炮彈不足,故障率高,北洋水師從誕生那天起,就開始走了下坡路。1895年11月,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海軍為了討好老佛爺,把本用來購買一艘英國軍艦的錢,挪用去給老佛爺祝壽賀禮了。這艘軍艦是英國為北洋水師量身定做的快速型軍艦(航速高達22.5),彌補艦隊速度遲緩的問題。
  • 鐵甲艦之間的大戰:火炮打不穿,直接撞沉對方
    【話說軍世】蒸汽機的出現,讓海軍戰艦的發展出現了新的走向,曾經純木質風帆戰艦逐漸讓位給新興的鐵甲艦,進入鐵甲艦時代後,曾發生過一次大海戰,雙方炮戰之中,直接使用了撞擊戰術撞沉了了對方。鐵甲艦之間大戰:火炮打不穿,直接撞沉對方1866年,作為當時最強海軍之一的義大利海軍與奧地利海軍,在亞得裡亞海利薩島(現南斯拉夫維斯島)附近海域爆發了一場激烈激烈海戰,在戰艦數量上明顯佔據優勢的義大利海軍不僅敗退,還被擊沉了3艘鐵甲艦,損失了1000人,而對方僅有戰艦受損並無沉沒。
  • 塞爾維亞接收鎧甲-S1:行進中就能開火的防空系統
    【話說軍世】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2020年2月22日,首批鎧甲-S1防空系統抵達塞爾維亞軍用機場。這款已經在實戰中證明了自己的防空系統,將提升塞爾維亞的防空能力。塞爾維亞希望獲得射程更遠的S-400防空系統在2019年的「斯拉夫盾牌」軍演在塞爾維亞舉行,當時俄羅斯軍隊派遣了一個防空營參加了第二階段演習,當時,俄軍帶了鎧甲-S1和S-400兩種防空系統裝備,給塞爾維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保時泰的終結者,最低或不到15萬,將打響新年第一炮?
    相信很多國內的車友都知道,保時捷不愧是BBA的豪車品牌,已經成為了很多國內品牌模仿和借鑑的對象,模仿的比較出格的莫過於眾泰,眾泰的SR7與保時捷Macan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僅10萬起就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但最終因為質量問題,銷量每況愈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另一款國產新車型,它有著保時捷一樣的外觀,號稱保時捷的終結者,最低還是不到15萬,它會打響新年的第一炮嗎
  • 清朝從德國訂購2艘鐵甲艦,引發日本全民恐慌,被視為心腹大患!
    1881年12月22日,第一艘鐵甲艦竣工下水,被命名為「定遠」號,第二年11月,第二艘鐵甲艦竣工,被命名為「鎮遠」號。這兩艘戰艦是參照英國「英弗來息白」級鐵甲艦和德國「薩克森」級鐵甲艦而設計建造的,其中,艦體主要參考「薩克森」級,火力和防護則參考「英弗來息白」級。
  • 為應對疫情 塞爾維亞精銳特種部隊上街巡邏
    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塞爾維亞陸軍第72特種作戰旅的士兵也參與了街頭巡邏,他們手中所持的是比利時FN SCAR步槍,這與同樣在巡邏的普通部隊所用的M21突擊步槍(基於AK-74步槍研發)明顯不同。塞爾維亞曾從比利時進口740餘把SCAR自動步槍,用於裝備特種部隊使用。
  • 國旗「手牽手」、地標披上中國紅……塞爾維亞總統詳解:我為什麼...
    兩國國旗緊緊相連塞爾維亞總統深情一吻令人動容當地時間3月21日19時30分,中國援助塞爾維亞的6人專家醫療隊抵達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國際機場。3月21日和22日晚,位於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勒市的國民議會大廈、阿爾巴尼亞大廈、布蘭科夫大橋、阿達橋等標誌性建築分別點亮了象徵中國國旗的紅色。
  • 歐洲最窮的一個國家,曾接受中國各方面援助,後來卻把中國當敵人
    而現如今人們知道的就只有塞爾維亞,波赫這兩個國家是對中國免籤的,但其實除了這兩個國家還有一個歐洲國家也是對中國免籤的,這個國家就是——阿爾巴尼亞,它位於歐洲東南部,處於巴爾幹半島上。而這兩年來阿爾巴尼亞也一直在大力發展旅遊業,而且還看上了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對中國也實行了免籤政策。雖然對中國免籤,但其實 去這裡旅遊的中國遊客是非常少的,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來了解一下我國與阿爾巴尼亞的歷史就知道了。曾經中國與阿爾巴尼亞關係是非常友好的,而阿爾巴尼亞經濟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在很早的時候是一直在 接受中國的援助的。
  • 第一艘旋轉炮塔遠洋鐵甲艦,炮彈重達320公斤
    【話說軍世】在19世紀下半葉,得益於工業技術的迅速提升,海軍戰艦的能力不斷提升,尤其是1959年,覆有堅硬裝甲的法國海軍鐵甲艦光榮號起航,讓戰艦的發展出了巨大變化,也開啟了主力戰艦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尤其是旋轉炮塔的出現,讓火炮戰艦具有了更強大的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