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平寧的四重奏,劃時代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默默無聞的安德烈亞

2020-12-25 騰訊網

知道安德烈亞多利亞級戰列艦,那算是對軍事比較感興趣,知道義大利版的地平線級護衛艦應當被稱作安德烈亞多利亞級屬於知識廣博,知道安德烈亞多利亞級直升機巡洋艦就算得上擁有一定的知識深度。

那麼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與安德烈亞多利亞號鐵甲艦呢?

當過一段時間全球一等鐵甲艦的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多少還有那麼一丁點的名氣,安德烈亞多利亞號鐵甲艦,那就是名氣全無了。

鐵甲艦時代的探路者——卡約杜伊利奧

義大利海軍在利薩海戰慘敗之後痛定思痛,總結了義大利為什麼會一敗塗地。認為裝甲不夠厚,因此必須增加鐵甲艦的裝甲厚度。,其次義大利海軍旗艦義大利號是被奧地利海軍通過撞擊戰術撞沉的,也就是說使用蒸汽機作為動力的艦艇,擁有更高的航速。戰艦高速撞擊敵方艦艇側舷是完全可行的,為了增加戰艦碰撞時的殺傷力撞角設計理應復興。

麗薩海戰

戰艦的裝甲越來越厚,炮彈的穿甲能力卻沒有明顯的提高,為了有效殺傷必須要儘可能的增大主炮的口徑與縮短交戰距離,但是敵方為了避免交戰距離過近,必然會開溜,所以說新時代的戰艦,她應當能在最前方爆發出最強的火力!而不是將自己脆弱的腹部暴露在敵方火力之前。

近距離交火時,軍艦對敵模式對火力的影響

在風帆戰列艦與鐵甲艦時代的過渡時期,新式戰艦應該怎麼造?沒有人知道。義大利是利薩海戰的直接受害者,所有國家都在觀察義大利會怎麼做,也就是說義大利的新型主力艦必須能夠和其她國家拉開質的差距,否則的話,義大利將失去向奧地利復仇的機會。

利薩海戰結束7年之後的1873年,義大利傾其所有建造出的最強主力艦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Caio Duilio)開建,1876年下水,1880年服役。

本級鐵甲艦共建造兩艘,二號艦恩裡科·丹多洛(Enrico Dandolo)號1873年開工,1878年下水,1882年服役。

1876年剛剛下水的卡約杜伊利奧,艦艏的撞角非常明顯。

作為寄託著義大利復興夢的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各項性能非常的優越。

標準排水量1,138長噸(11,317噸),滿載排水量12,267長噸(12,464噸)

長109.2米,寬19.7米,吃水深度8.8米

雙軸雙槳推進,總動力為7710馬力,最高航速為15節

最大續航能力為10節情況下的3760海裡(祖傳大號驅逐艦)

艦載武裝為兩座艦面旋臺形式安裝的雙聯裝的450毫米l20前膛炮,以及三根位於水線以下的魚雷發射管。

水線主裝甲帶厚度為550毫米,艦面旋臺的裝甲厚度為450毫米。

值得一提的是,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是全世界第1艘採用了艦首對敵設計,對角式主炮布局的鐵甲艦,鐵甲艦的標準外觀由卡約杜伊利奧開創!卡約杜伊利奧對於鐵甲艦就是君權號對於戰列艦,就是無畏號對於無畏艦!

在卡約杜伊利奧服役之初,她就是毋庸置疑的全世界最強的鐵甲艦,雖然說在那個軍艦快速迭代的年代,杜伊利奧還沒做熱乎就被新型號踹下去了,但是,杜伊利奧至少當過一段時間的世界至強!

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線圖

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採用兩座雙聯裝的艦面旋臺安裝了整整4門450毫米艦炮!將近18寸的艦炮,就是沒有裝藥,一發炮彈砸過去,那也得砸成半身不遂。

但是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的那4門450毫米巨炮是前膛炮!而且每門450MM/L20艦炮的重量高達一百噸!!就是衣阿華的MK7型406也才121.519噸 北卡羅來納和南達科她的MK6才一百噸左右。也就是說,這個性能不咋地的450M前膛炮的艦面旋臺夠裝門MK6上去........

.

Caio Duilio級鐵甲艦炮彈裝填示意圖。

而且卡約杜伊利奧級戰列艦的主炮在射擊之後需要將主炮復位,並且將主炮的俯角調到最低,對準裝彈機,然後炮彈從炮口塞進去。特定位置裝填的裝填方式本身就會嚴重降低火炮的射速,特定位置,特定角度裝填的裝填模式更是會讓艦炮的射速降低到一個難以容忍的程度,因此卡約杜伊利奧的450巨炮的理論射速只有六分鐘一發,實際射速得十分鐘以上一發....

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的服役,讓義大利海軍擁有了世界一流的主戰艦艇,厚重的裝甲,高達15節的航速,人見人怕的450毫米重炮。

問題是六分鐘一發炮彈,實在是射速太慢了,所以在英國的一大票鐵甲艦服役之後,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的桂冠就被剝奪了,而且因為前膛炮的設計,導致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嚴重缺乏改進潛力,將火炮從前膛炮換成後膛炮還能勉強改改的話,裝填設備咋辦?難不成開膛刨肚換一套??等你改完那就不止落後10年了.....所以,放棄治療造新的吧。

卡約杜伊利奧M——魯吉利埃羅 迪 勞裡亞級

1881年8月3日,義大利以杜伊利奧級戰列艦為基礎,將火炮從前膛炮換成後膛炮順帶修改了炮彈裝填模式以後,設計全新的魯吉利埃羅 迪 勞裡亞級鐵甲艦(Ruggiero di Lauria Classe)

勞裡亞級鐵甲艦共建造了三艘,三號艦以安德烈亞多利亞為名

因為各造船廠技術水平不盡相同,所以勞裡亞級鐵甲艦具體的排水量也有略有差別,區別不大。

整體來說勞裡亞級鐵甲艦標準排水量9886長噸(10,045噸)滿載排水量10,997長噸(11,173噸)

長100米,寬19.8米,水線以下長度為105.9米(撞角)

吃水深度為8.3米至8.4米

最大航速為16節至17節,

續航能力為時間情況下的2800海裡

兩座雙聯裝的432毫米27倍徑後膛炮,兩門152毫米32倍徑副炮

4門4.7英寸32徑副炮,4根水下魚雷發射管。

但是勞裡亞級鐵甲艦的知名度遠遠無法和開創鐵甲艦時代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相比,在勞裡亞級鐵甲艦正在籌劃怎麼造的時候,卡約杜伊利奧確實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鐵甲艦,比杜伊利奧更強的勞裡亞將會是下一代的世界最強,所以1880年義大利議會非常豪爽的批准了三艘勞裡亞級鐵甲艦的建造計劃。

問題是義大利的工業能力實在是太過費拉不堪了,安德烈亞多利亞號,1882年開工1891年才下水,什麼概念?

正在計劃的時候,是全世界的一等鐵甲艦,等它建造完畢大英帝國的君權級戰列艦都快服役了.....所以說勞裡亞級鐵甲艦的地位非常的尷尬,還沒服役呢,就被淘汰了這咋整????

單純比較數據的話,會發現卡約杜伊利奧奧級鐵甲艦與魯吉利埃羅 迪 勞裡亞級鐵甲艦數據差別不大。

但是卡約杜伊利奧的火炮為前膛炮,固定位置,固定角度安裝,裝填速度非常慢,實際射速為15分鐘左右1發炮彈,勞裡亞級主炮是後膛炮,,主炮可以任意位置裝填,主炮射速顯著提升,射速是8分鐘左右一發,而且副炮也是速射炮,射速快,彈藥投射量很大。

所以別看兩者看起來長得差不多,實際差距不小。

但是,強弱重來不是縱軸對比,而是橫軸對比,勞裡亞級鐵甲艦與同時代的其她艦艇相比,性能落後,乏善可陳。

兩艘軍艦的現代化改裝

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在服役之初,艦載武裝只有那4門450毫米主炮和三根魚雷管,按照其假想的戰爭模式,這個級別的火力已經足夠應對了,不過義大利海軍很快就發現義大利想多了,當撞角能派上用場的時候,都能打跳幫戰了...沒點小口徑速射炮不覺得睡不著啊?

所以義大利海軍在1890年對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進行了現代化改造,改造的規模很小僅僅是加裝了三門120毫米L40倍徑速射炮。略微增強了近距火力,用來洗甲板。

遙遠的戰爭之後,義大利意識到,軍艦需要增強近距離火力投射能力,但是義大利艦炮產能有限,所以生產出來的速射炮優先供給了正在建造過程中的翁貝託國王級戰列艦,等到了1900年,義大利終於有多餘的產能了,所以卡約杜伊利奧號戰列艦再次進行現代化改造,又加裝了兩門75毫米速射炮和8門57毫米40倍徑諾登菲爾特速射炮,以及4門法國生產的37MM的哈根乞斯11管轉管炮。但是曾經不可一世的卡約杜伊利奧已經落伍了,前膛炮就像是小孩子的玩具一樣,沒有絲毫威懾力。只能看好看。

卡約杜伊利奧號

安德烈亞多利亞號鐵甲艦現代化改裝

安德烈亞多利亞號鐵甲艦的經歷相對來說要尷尬一些。首先這艘軍艦的地位非常的尷尬,在她服役的時候,前無畏的時代已經到來,也就是說,已經屬於不良資產了,但是對於義大利海軍而言安德烈亞多利亞號非常新,畢竟才服役沒幾年的艦艇能不新麼?可是安德烈亞多裡亞能幹嘛?艦艏對敵的軍艦也沒法子改成軸線炮塔拉上戰列線啊?所以簇新的安德利亞多利亞在服役沒幾個月之後,就榮幸的被降級了。

不過作為一艘新船,總不能就這麼直接扔掉,因此勞裡亞級鐵甲艦在1900年陸續接受改造,改造規模為兩門75毫米速射炮以及10門57毫米速射炮,5門37毫米的哈根乞斯轉管炮,和兩挺機槍。常規改造成本低效果顯著,但是增益小無法讓這艘戰艦重歸一線。

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號

淪為鹹魚的卡約杜伊利奧和安德烈亞多利亞

一代目的卡約杜伊利奧和安德烈亞多利亞的服役過程都非常的淡定,沒有遇上什麼大風大浪,也沒有遇上什麼戰爭,更多的就是曬太陽和洗澡。

1882年義大利與德意志帝國和奧匈帝國締結為三國同盟。長期作為義大利海軍假想敵的奧匈帝國海軍,猛然間就成了義大利的盟友,原先關係不錯的法國卻成了義大利的對手,只能說造化弄人。

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的高光時刻,也就是她服役的那兩天,以及1893年的義大利海軍演習,在那場演習當中,杜伊利奧號扮演法國戰艦發動突襲。在那場演習過後,杜伊裡奧過的是一天不如一天,1900年結束現代化改造,1902年就宣告退役,淪為了一艘水兵訓練艦,用於培訓新一代的義大利海軍士兵,但是讓一艘主力艦充當訓練艦,成本太高了,1909年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拆除了全部武裝,改裝為了一艘儲油船,長期系泊與港口。卡約杜伊利奧號具體什麼時候被拆解不得而知。

你們要的艦娘版

而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沒有任何的亮點,知名度最高的時候也就是1899年參加義大利閱艦式,但是誰會關注一條老船??1900年接受現代化改裝1905年轉入預備役,充當戰備艦艇,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在預備役划水劃到了1911年,1911年安德烈亞多利亞號也被拆除了全部武裝,改裝為了倉庫船,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稍微帶了點裝備,在布林迪西港作為警戒船使用,防止敵軍偷家,但是,一戰中的義大利海軍也沒幹啥,所以,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號安安穩穩的度過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結束後被改為了浮動油罐,最終在1929年報廢拆解。

也就是說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至少存活到了1915年,安德烈亞多利亞號鐵甲艦苟延殘喘活到了1929年,這兩個時間段是什麼概念?

安德烈亞多利亞級戰列艦首艦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於1912年3月24日開建,1913年3月30日下水,1916年3月13日服役。

卡約杜伊利奧號戰列艦於1912年2月24日開工,1913年4月24日下水,1915年5月10日服役。

也就是說,卡約杜伊利奧號鐵甲艦廢鐵還沒有賣完的時候,卡約杜伊利奧號戰列艦就已經服役了.....

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倉庫船看著一旁的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戰列艦,長嘆了一口氣,然後繼續搬自己的需要搬的箱子。

等到1929年,安德烈亞多利亞號儲油船看著一旁和自己長得一摸一樣,卻大不相同的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戰列艦淚雨滂沱。

熱那亞的一個老人,看著自家的曾孫講述人生的道理,孩子,你要相信,安德裡亞多利亞是被上帝眷顧的軍艦,在她身上服役的人,很少有人死,她經歷了每一次戰爭,但是她卻從未遭遇過任何無法挽回的損失,

我搞你我高爺爺在安德烈亞多裡亞號鐵甲艦服役(1891);

我曾爺爺在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訓練艦上度過了自己的青春(1911);

我爺爺在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戰列艦上揮灑汗水(1931);

我父親在安德烈亞多利亞號戰列艦上站了最後一班崗(1951);

我在安德烈亞多利亞號直升機巡洋艦上服役(1971);

我兒子伴隨著安德烈亞多利亞號一起退役(1990);

當我們一大家子驚恐的發現我的孫子都已經上大學了,還沒有新的安德烈亞多利亞服役的時候,我慌了,萬幸的是,她畢業以後,正好上在安德烈亞多利亞號護衛艦之上服役。

孩子,我相信你,等你長大成人的時候,你也能夠在新的安德利亞號上綻放屬于于自己的人生,我們家族一直和安德烈亞多利亞在一起。

義大利海軍的艦名繼承意識非常的強烈,卡約杜威利奧從1873~2020,安德烈亞多利亞從1882~2020,整整140年的時間,兩姊妹從未分離。不過卡約杜伊利奧就當了一次姐姐,然後被壓了三輩子的事,這就很尷尬了,也太倒黴了....

例行的勘誤,國內對於卡約杜伊利奧級鐵甲艦的翻譯通常是杜裡奧級鐵甲艦,問題是Caio Duilio的caio呢????Duilio中的i呢???勞裡亞級鐵甲艦搜漢語都搜不出來?搜到的都是卡約杜伊利奧改進型.....

本文的姊妹篇《戰列艦,巡洋艦,護衛艦,安德烈多利亞奏鳴曲,至死不渝的姊妹艦》

別問為什麼第一波寫的時候沒有鐵甲艦,因為盤子也沒想到,義大利的艦名繼承這麼的執著

相關焦點

  • 北洋水師的「定遠」級鐵甲艦,在當時的世界上到底是什麼水平
    因此「定遠」級鐵甲艦服役的時間前後有差不多20多年。而19世紀後期海軍技術進步很快,每6-8年技術就差不多要相差一代。因此「定遠」級鐵甲艦在不同時期內,其在世界上的水平也並不相同。「定遠」級鐵甲艦的設計上總體參考了英國1881年服役的「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採用了和其相同的鐵甲堡式裝甲和斜對角主炮布局。而在炮塔設計上,考慮到「英弗萊息白」的船面旋臺式炮塔雖然防護好,但是過於笨重,一旦機械受損或者故障就無法轉動,因此採用了德國1878年服役的「薩克森」級鐵甲艦的露炮臺式。
  • 北洋艦隊中,「定遠」級鐵甲艦戰鬥力,在當時算不算是最先進的?
    說起北洋艦隊,便不能不提艦隊中,噸位最大的「定遠」級鐵甲艦(海軍將同一型號的戰艦,命名為「XX」級,該級戰艦一般有若干艘),改級艦有兩艘,分別是:定遠艦和鎮遠艦,其中,定遠艦是北洋艦隊的旗艦。軍購從來不是一門純粹的生意,是政治的延伸,「定遠」級最終加入北洋艦隊,其中可是費了一番周折。這個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
  • 鐵甲艦之間的大戰:火炮打不穿,直接撞沉對方
    6月16日,義大利海軍分艦隊11艘鐵甲艦為主力進攻奧地利在利薩島上的防禦工事,奧利地海軍特格特霍夫少將率領艦隊前往支援,不過奧地利的支援艦隊規模數量雖然大於義大利海軍分艦隊,但是主力艦艇不足,只有7艘鐵甲艦。
  • 北洋艦隊「定遠」號鐵甲艦的前輩們
    「英弗萊息白」號就噸位而言,「英弗萊息白」號鐵甲艦就是放在今天也是名副其實的大艦。據史料記載,「英弗萊息白」號排水量高達11880噸,按英國海軍的標準,屬一等鐵甲艦。「薩克森」級艦體長98.2米,垂線間長93米,寬18.3米,吃水6.53米,正常排水量7370噸,滿載排水量7877噸,是當時德國最大、最強的鐵甲艦。動力系統為8座鍋爐和2臺平臥式往復蒸汽機,5600馬力,速率13.5節,可載煤700噸,續航力1940海裡/10節時。造價42.31萬英鎊。清軍北洋艦隊中噸位最大的「定遠」、「鎮遠」號,正是以「薩克森」級戰列艦為藍本建造的。
  • 北洋水師最先進的定遠鐵甲艦,在當時世界是什麼樣的存在
    一艘是定遠號鐵甲艦,一艘是鎮遠號鐵甲艦。它們都屬於定遠級戰列艦,為一級軍艦。北洋水師將定遠號鐵甲艦定為旗艦,懸掛大清龍旗和艦隊司令的將旗。清朝為什麼要購買定遠號鐵甲艦和鎮遠號鐵甲艦呢?原來,1874年牡丹社事件發生以後,清朝看到了現代海軍在國防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決定派遣直隸總督、北洋通商大臣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
  • 第一艘旋轉炮塔遠洋鐵甲艦,炮彈重達320公斤
    【話說軍世】在19世紀下半葉,得益於工業技術的迅速提升,海軍戰艦的能力不斷提升,尤其是1959年,覆有堅硬裝甲的法國海軍鐵甲艦光榮號起航,讓戰艦的發展出了巨大變化,也開啟了主力戰艦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尤其是旋轉炮塔的出現,讓火炮戰艦具有了更強大的戰鬥力。
  • 清朝從德國訂購2艘鐵甲艦,引發日本全民恐慌,被視為心腹大患!
    德國克虜伯公司、毛瑟工廠、西門子等軍火巨頭也先後熱情招待李風苞,並且詳細介紹鐵甲艦相關的一切問題。經過考量,清朝最終選定從德國訂購一艘鐵甲艦,並籤訂了採購合同,幾個月後,有追加訂購了第二艘。1881年12月22日,第一艘鐵甲艦竣工下水,被命名為「定遠」號,第二年11月,第二艘鐵甲艦竣工,被命名為「鎮遠」號。這兩艘戰艦是參照英國「英弗來息白」級鐵甲艦和德國「薩克森」級鐵甲艦而設計建造的,其中,艦體主要參考「薩克森」級,火力和防護則參考「英弗來息白」級。
  • 琥珀四重奏 古典音樂的「演講者」
    琥珀四重奏 古典音樂的「演講者」 琥珀四重奏成都演奏會現場。  雖然有過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琥珀四重奏的每一位成員,都想趁著年輕去努力試一試。古典音樂是一種語言  2013年,琥珀四重奏在「墨爾本亞太國際室內樂比賽」包攬了「比賽最高獎」、「弦樂四重奏金獎」與「最佳現代作品詮釋」三項大獎,實現了中國室內樂組合在國際大賽中「零的突破」。
  • 中國援助的塞爾維亞:沒海軍卻修復百歲鐵甲艦,曾打響一戰第一炮
    但是就是在這樣窘迫的境地下,塞爾維亞居然在2019年初修復完工了一艘百年前的鐵甲艦,實在是讓人刮目相看!更加鮮為人知的是,這艘修復好的鐵甲艦還是打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炮的軍艦! 這艘軍艦就停泊在首都貝爾格勒的多瑙河畔。名叫「薩瓦」號鐵甲艦。
  • 戰列艦進化簡史:鐵甲艦、前無畏艦、無畏艦的時代變遷
    戰列艦雛形期:風帆戰艦到鐵甲艦工業革命是戰列艦進化的一個分水嶺,工業革命前,戰艦防護大多為木質,動力為風帆,而也正是這一時期,「戰列」這一名詞正是出現,當時的海軍戰術要求個分艦隊要將戰艦保持單獨的一線隊列,也就是著名的「戰列線」(英文為line of the battleship),出現在1652
  • 為何能欺負一眾鐵甲艦
    19世紀是軍艦技術大發展的時代,在世紀初期水兵們還在費力地拽著繩索駕馭風帆戰艦,到中期就已經開始擺脫風力的束縛,中後期鐵甲艦馳騁於大海,如此神速的技術進步還不夠,在1890年,海軍進入前無畏艦時代,新式艦艇對鐵甲艦形成完全碾壓的性能優勢,那麼前無畏艦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 怪不得被稱作鐵甲艦而不是戰列艦
    由此可見定遠艦當時被稱為鐵甲艦絕非浪得虛名,雖然這塊鐵甲在經過了一個多世紀的海水侵蝕後,早已鏽跡斑斑,但依舊難掩其敦實的厚度以及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堪稱一流的防禦能力。19世紀末20世紀初,那正是戰列艦興起的時代,而鐵甲艦就是當時海戰裡特殊的存在。
  • 船堅炮利︱未展的雄心:甲午戰後福建船政的岸防鐵甲艦計劃
    5600噸頭等鐵甲艦側視圖、俯視圖總體而言,這兩型鐵甲艦雖然在體量上無法與當時歐美主流的遠洋鐵甲/戰列艦相比,但從技術上而言,與歐美的主流艦艇是處在同一個檔次的,而且其吃水淺,裝甲厚,火炮威力大,也非常符合沿岸防守的需求。應該說,這兩型鐵甲艦杜業爾是在充分考量了中國重建海軍的實際需求後,做出的對症下藥的針對性設計。
  • 沙俄圓盤鐵甲艦: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戰艦
    這是人類海軍艦艇發展史上,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艦艇,即沙俄在重建黑海艦隊時研發的直徑為30.78米,吃水3.67米,標準排水量2491噸,最大排水量2671噸的圓形鐵甲艦「諾夫哥羅德」號。「諾夫哥羅德」號鐵甲艦,裝有8臺鍋爐和8臺往復式蒸汽機,驅動6具螺旋槳,輸出功率為3360馬力,最大航速為6.7節,載煤160噸,續航力400海裡,艦員編制150人。
  • 《凹凸世界》四重奏女團有哪些 四重奏女團角色匯總介紹
    導 讀 凹凸世界四重奏女團需要湊齊嗎?凹凸世界四重奏女團強度怎麼樣?
  • 世界上首艘蒸汽鐵甲艦——法蘭西的「光榮」號
    「光榮」號雖然是世界上首艘鐵甲艦,但「光榮」號並未長久「光榮」:且不說設計更加先進、採用全蒸汽動力的新艦已把「光榮」號遠遠拋在身後,單是木質構件的迅速糟朽便已註定了該艦享年不永,最終,「光榮」號不得不早早地在拆船廠了此殘生,此時距離該艦入役不過20年光景。
  • 李鴻章曾經提出購買12門快炮裝在定遠級鐵甲艦上,這真的可行嗎
    在鐵甲艦問世初期,因為火炮技術一時落後於裝甲技術,火炮對於鐵甲艦的威脅不大。因此海戰中撞擊戰術重新興起,而利於使用撞擊的橫隊戰術也風行一時。所以當時各國設計軍艦時一方面採取較少火炮數量,以增加主炮的口徑,小船扛大炮的現象很普遍,另一方面則是強調艦首火力,側舷的火力相對比較薄弱。
  • 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重18.7噸,是定遠鐵甲艦身份的關鍵證據
    【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重18.7噸,是定遠鐵甲艦身份的關鍵證據】@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院 近日宣布,定遠艦遺址水下考古隊在廣州打撈局的協助下經過10多小時的清淤、穿纜、起吊等環節,最終成功將一塊定遠艦鐵甲起吊出水。經過測繪記錄,鐵甲於9月18日被安全送往劉公島上,存放在專門修建的文保室脫鹽池內進行保護處理。
  • 長沙聖博盾:最硬核的紗窗不是金剛網,是它——亞平寧高強合金網
    但要論最硬核的紗窗,現如今,還有另外一種能夠與它媲美,甚至更加具有優勢的紗窗,那就是「亞平寧高強合金網紗窗」。亞平寧高強合金網紗窗,是現在最新推出,在金剛網的基礎之上新升級的一款紗窗,這款紗窗的主要材質是鋁鋅合金,並在這個基礎之上加入了碳合金,跟304的金剛網比,它的強度更高,防盜、防撬、抗衝擊力、耐腐蝕性以及防重性都更強!
  • 抒情的室內樂——弦樂四重奏
    這個時期是弦樂四重奏形成的重要時期,主要受幾方面因素的影響: (1)歐洲中世紀到巴羅克時期,教堂的彌撒曲和世俗的康塔塔及重唱大多為四聲部音樂,它們恰似弦樂四重奏的四個聲部,四聲部的合唱、重唱為這種室內樂體裁提供了創作上的參照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