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認為查士丁尼大瘟疫被誇大高估,但史料並不支持這一觀點

2020-12-17 魚兒讀書會擺尾

與查士丁尼同時代的作品裡大多或多或少都保留著有關大瘟疫的記載:包括普羅柯比與他著名的作品《戰爭史》、《秘史》;安條克的埃瓦格裡烏斯留下的《六卷本教會史》;以弗所的約翰所著《基督教會史》,阿加賽阿斯所著《歷史》中也留下了詳細的描述,考慮到查士丁尼時代存留至今的可靠文獻材料非常稀少,這種現象說明了大瘟疫的確在當時的人們心中留存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不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以來,一些研究者開始對傳統的觀點提出質疑。在他們看來,因為受到當時親歷者們明顯誇大事實的語氣和誤導性描述的影響,查士丁尼大瘟疫顯然是被高估了。

發表於1989年的《關於六世紀拜佔庭瘟疫的再討論》是這種懷疑論的先驅,這篇論文大大影響了後來關於六世紀歷史的著作。在文中作者讓·迪利亞提出,因為過於依賴文學作品的描述,導致研究者們誇大了瘟疫對東羅馬帝國的影響。迪利亞本人聲稱在關係到喪葬碑刻銘文資料的統計表明,在公元六世紀中的死亡率沒有突然增加,來自埃及的文獻也不存在相關的記錄,更沒有錢幣學方面記錄表明存在任何可能由瘟疫引發的財政不穩定。因此他把記述者們對災難和死亡的描寫歸咎於對疾病的震驚,並在寫作中把刻板印象從一個文本抄襲到另一個文本中去,正是由於這些近乎拷貝出來的、啟示錄風格的災難記載,使得大部分學者只關注文本文獻而忽視了對大瘟疫期間其他存留資料如墓葬銘文等重要證據的研究。

受該論文影響,在新生代拜佔庭學者中有相當一部分對查士丁尼大瘟疫持類似的看法,持反對觀點的學者基本不否認查士丁尼大瘟疫的存在,而主要是懷疑瘟疫是否帶來了現代歷史學家所認定的災難性後果。公元六世紀爆發的查士丁尼大瘟疫在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看來,只不過是這個時期發生的一個邊緣性歷史事件。

如果我們稍加仔細研究就會發現,迪利亞和他支持者們的論點是無法站住腳的——不論是在文獻資料還是在考古證據前都是如此。就像其他學者更傾向於接受那些所謂「言辭激烈和誇張」的材料一樣,畢竟就算把那些頗具爭議的修辭手法放在一邊,同一時代中不同身份、不同地區的人們留下的證詞都具備驚人的相似性,光憑這一點便足以證明大瘟疫的影響不應該被低估。查士丁尼大瘟疫的文獻資料與其他類型的證據的比較,儘管可能被指出具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仍然是當前最有價值的資料之一。

更何況,傳統大瘟疫研究中所欠缺的、來自非文學材料的證據,正好可以用近些年最新的研究成果加以填補。

相關焦點

  • 因為年代久遠,查士丁尼大瘟疫的死亡率無法從表面數據中體現出來
    雖然一般而言,文獻資料總是可以為研究查士丁尼大瘟疫提供最有價值的信息來源,但是那些來自帝國其它部分、與考古學相關的證據也不容忽視,這些信息可以從另一個側面幫助研究者更詳細地了解大瘟疫帶來的影響——當假定查士丁尼大瘟疫可能不會以同樣的方式影響帝國全境時,這樣的信息是極具價值的。
  • 東羅馬歷史學家記述查士丁尼大瘟疫使法蘭克軍隊像蒼蠅般死去
    自皇帝查士丁尼統治第十五年的時候、瘟疫第一次傳遍我們的世界以來,這場災難事實上從未真正停下它的腳步,疾病只是在從一個地方蔓延到另一個地方,這使得那些在疾病蹂躪中倖存下來的人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文內有意地避開了查士丁尼大瘟疫的首次大流行,相信是因為普羅柯比的《戰爭史》已有詳細的描述,阿加賽阿斯認為不用贅述,就如同他在文內所說的那樣:凱撒利亞的普羅柯比已經準確告訴了讀者查士丁尼統治時期發生的大部分事情,自己的任務是記錄下在此之後的情況。
  • 回顧查士丁尼大瘟疫:一場永無休止的鬥爭,自然與社會的雙重因果
    本文旨在從公元六世紀流行的查士丁尼大瘟疫入手,從瘟疫爆發的情況、原因以及對於歐洲社會的影響角度來加以討論。一、 查士丁尼大瘟疫的爆發情況公元 6 世紀,一場世界性的大瘟疫在東羅馬帝國發生,這次瘟疫發生在查士丁尼皇帝統治時期,因此也被稱為查士丁尼大瘟疫。
  • 歷史上的這一次瘟疫,竟被稱為「人類史上最大的種族大滅絕」
    瘟疫在中國史料中早有記載。如《周禮·天官·冢宰》記載:「疾醫掌養萬民之疾病,四時皆有癘疾。」《呂氏春秋·季春紀》記載:「季春行夏令,則民多疾疫。」說明當時對瘟疫的認識已經達到了一定水平,認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發生,原因之一是由於時令之氣的不正常,是由「非時之氣」造成的。但是,你知道人類歷史上最嚴重幾次瘟疫嗎?
  • 【歷史上的瘟疫】摧毀盛世帝國夢的一場瘟疫
    即使是發達的拜佔庭公共醫療救助,對瘟疫也束手無策,醫生無法提供有效的防治,醫護們相繼感染死亡。示意圖。(Public Domain)解不開的謎團——瘟疫傳播無規律現有研究推定,查士丁尼大瘟疫可能是高傳染、高死亡率的腺鼠疫,通過飛沫傳播。最早疫情出現在541年的埃及,通過商路和軍隊遠徵路線,它傳至整個帝國及帝國以外。次年爆發在君士坦丁堡,然後它侵襲了維羅納、馬賽等城市,543年,它侵襲義大利全境和敘利亞等地,此後它傳播到波斯。
  • 聊一聊人類歷史上繞不開的20次大瘟疫
    這場瘟疫究竟是什麼,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學家們爭論的焦點;有人提出了許多疾病的可能性,包括傷寒和伊波拉。許多學者認為,戰爭造成的過度擁擠加劇了這場瘟疫。斯巴達的軍隊更強大,迫使雅典人躲在一系列被稱為 "長城 "的防禦工事後面,保護他們的城市。儘管發生了疫情,但戰爭仍在繼續,直到公元前404年,雅典被迫向斯巴達投降才結束。
  • 古羅馬的瘟疫之殤與希望之光
    這些記述大多簡短,很少詳細說明瘟疫的特徵、範圍、後果及應對;加之古典作家並沒有細菌、病毒的概念,無法對多次傳染病的病原體做出區分,通常把多數難以治癒、致命性強的流行病統稱為瘟疫(「loimoi」或「lues」,意為「死亡率高」),這給後世研究帶來了很大困難。  隨著近年來環境史、疾病史研究的興起以及新近環境考古分子技術的運用,關於古羅馬的瘟疫研究取得了較大的進展。
  • 歷史上最嚴重的5次大瘟疫大流行,是如何得到控制最終結束的?
    查士丁尼大瘟疫(群體免疫的先例) 公元541年至542年之間,地中海地區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瘟疫,歷史上被稱為「查士丁尼瘟疫」。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遭遇的大規模瘟疫,在當時對拜佔庭帝國造成了極為悲慘的破壞,並徹底改變了歐洲的歷史發展進程。
  • 世界名畫裡的八次人類大瘟疫
    史學考證認為,「安東尼瘟疫」是鎮壓敘利亞叛亂後,羅馬軍隊帶回羅馬帝國的。這群鳴金回營的士兵回城時,除了攜帶戰利品,還有可怕的天花和麻疹,隨後在羅馬肆虐。史書描述此病症狀為:劇烈腹瀉,嘔吐,喉嚨腫痛,潰爛,高燒或是生了壞疽,感到難以忍受的口渴,皮膚化膿。
  • 人類歷史上十次最嚴重的瘟疫
    來源 | 新華國際▽公元前430到前427年,雅典發生大瘟疫,近1/2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乎被摧毀。有專家認為此疫即鼠疫。雅典鼠疫是一場毀滅性的傳染病,襲擊了整座古希臘羅馬城。希臘史學家修昔底德對這場毀滅雅典的瘟疫的進行了這樣的描述。
  • 史上三次最嚴重的瘟疫!至少少有千萬人死亡,其中就有中國
    普遍認為是由一種名為鼠疫的細菌造成的,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黑死病開始於十四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中國或中亞,在隨後的數年內由商人和士兵攜帶到俄羅斯南部克裡米亞;在十四世紀四十年代,流行病從克裡米亞傳到西歐和北非。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2、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發生在1885年—1950年。
  • 瘟疫降臨,上帝和科學卻同時缺席
    年的大流感從法國開始蔓延,最後使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2000萬人由於流感和流感引起的併發症喪生。雖然科學家早就知道有一種更小的病原體,但因為大多數病毒只有幾十納米,也就是一毫米的幾萬分之一那麼大,光學顯微鏡拼盡全力也只能看到一兩種大個兒的,所以在20世紀初,病毒就跟遙遠宇宙的行星一樣,一開始都是「邏輯推理」的結果。直到20世紀30年代,電子顯微鏡才讓病毒現了「真身」。 越來越精細的顯微鏡,是人們認識看不見的世界的基礎。
  • 中國第一期盛世和羅馬的中興,都毀於瘟疫
    就是東漢末年的瘟疫大流行,全國人口死亡過半。「醫聖」張仲景全族兩百多口死了七成,其他普通人家可想而知,整個社會徹底大崩潰。 ,直到唐朝建立,這一波慘絕人寰的大動蕩才告一段落。 聖索菲亞大教堂——查士丁尼的豐碑 就在查士丁尼一世要成為羅馬帝國千古一帝之際,突然爆發了一場空前慘烈的大瘟疫
  •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哀鴻遍野,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人類史上最嚴重的4大瘟疫, 哀鴻遍野, 比冠狀病毒更可怕! 1.雅典鼠疫(公元前430- 427年) 公元前430年至公元前427年,雅典發生了一場大瘟疫,幾乎損失了一半的人口,雅典飽受摧殘。
  • 瘟疫肆虐與天使降臨:永恆之城的「末世」記憶
    教宗知道這預示著瘟疫的結束,事實也的確如此。此後,這座城堡就被稱為聖天使堡。——《金色傳奇》(Aurea Legenda),46查士丁尼瘟疫與「世界末日」的記憶中世紀流行的聖人傳記集《金色傳奇》中記載了公元6世紀查士丁尼瘟疫帶給羅馬的災難以及天使降臨結束瘟疫的故事。
  • 回首歷史再看今朝,世界名畫中的慘烈瘟疫依舊曆歷在目!
    (Michiel Sweerts,1618-1664)創作,畫面生動地描繪了爆發於伯羅奔尼撒戰爭期間的雅典大瘟疫(Plague of Athens) ,這場瘟疫發生於公元前430到前427年,導致近1/2的雅典人口死亡,整個雅典幾被摧毀。
  • ...畫家|耶和華|約瑟夫·馬洛德·威廉·透納|鼠疫|大瘟疫|東羅馬...
    首次有明確紀年的鼠疫:雅典城人口銳減一半西方學者將《荷馬史詩》作為重要文獻去研究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9世紀的邁錫尼文明和古希臘社會,導語中所敘述的「阿波羅用瘟疫懲戒人間」雖是以神話隱喻現實,但其瘟疫爆發時間已不可考。
  • 有觀點認為,劉邦只比項羽大5歲,這會不會才是歷史的真相
    無論是哪一種結果,這種10歲以上的年齡差距,都會讓人產生一個刻板印象,那就是劉邦老奸巨猾,項羽少不更事,楚漢戰爭也就成了老油條VS小鮮肉的故事,並最終印證了「薑還是老的辣」「嘴上沒毛辦事不牢」等一系列民間真理。然而,日本學者佐竹靖彥認為,劉邦與項羽之間,年齡並不懸殊,他們之間可能僅有5歲的年齡差距。
  • 7個理由告訴你:為何公元536年被認為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但這一切都無法與公元536年相比較,因為很多人都認為這一年是有史以來最糟糕的一年。而今天小編你就要通過7個理由告訴你:為何公元536年被認為是史上最黑暗的一年。 1、18個月的黑暗
  • 100年前東北爆發的大瘟疫,被一位中國人成功化解,卻鮮為人知
    02 雖然擔任總醫官的大任,但他到哈爾濱後開始並不順利。且不說當地官員對這個三十出頭的小夥子充滿疑慮,他要解剖屍體化驗的做法,就令沒有見過世面的人大跌眼鏡。認為他的舉動是對死者不敬,有違中華傳統倫理,因而紛紛阻擾其工作。 就在伍連德工作一籌莫展之際,有位日本女子不幸感染瘟疫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