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身薄不拉架,位卑勿評理,無錢莫入眾」是啥意思?

2021-01-11 老胡說三農

與一位老農聊天,聊到了人生的哲學話題上。老農說:一個人要想好好地生存下去,需要講究智慧,否則,就會活得很窩囊。在咱們農村,有這麼一句俗語----「身薄不拉架,位卑勿評理,無錢莫入眾」,講的就是生存的智慧。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疑惑地問。

老農回答說:咱們農村的確是有這麼一句俗語。如果你不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可以給你絮叨絮叨。

緊接著,老農開始給我講解起這句俗語來。老農說:

一、身薄不拉架

所謂的「身薄」就是身單力薄的意思。身單力薄是一個中國漢語成語,表示自己的體格不太健壯,自身的力量不大。身單力薄一詞出自柯雲路所著的《衰與榮》當中,在《衰與榮》當中有這麼一句話:「年輕人,你們怎麼瞎擠?夏平站在後面護他,身單力薄,也護不住。」

既然自己身單力薄,那麼,就不能夠拉架了。否則,自己不但拉不開架,反而容易被打架的雙方誤傷,其結果是不美妙的。

在古代的時候,有三個人在同一面山坡上放羊。其中,放羊的兩個壯漢因為爭奪放牧的區域而發生了糾紛,繼而發展到了打架。而另一位放羊的老者竟然不顧自己年老體衰去給雙方拉架,結果是自己反而因拉架而跌倒,摔斷了胳膊。而打架的雙方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給老者療傷,讓老者痛悔不已。

因此,古人們就常說:身薄不拉架。

二、位卑勿評理

所謂的「位卑」,是指自己的職位很低的意思。

如果有兩位職位比自己高的領導發生了糾紛,自己是不能夠給他們雙方評理的。因為他們兩個肯定存在一方有理,而另一方沒理的現象,一旦自己給他們評了理,那麼,他們中間的一方就會記恨在心,從而在今後的工作中給評理者使絆子,穿小鞋,或者直接打壓,使職位比較低的評理者混不下去。因此,如果自己的職位比較低,是絕對不能夠給職位比自己高的領導評理的。

網上曾經曝光過這一類的事件。其中,有個職位比較低的小夥子因缺乏社會經驗而盲目地給兩位主管評了理。其結果是自己時常被其中的一位主管刁難,最後不得不離開這家單位。所以,這位小夥子對自己的盲目行為非常後悔。

因此,在職場的哲學中,就有「位卑勿評理」之說。

三、無錢莫入眾

所謂的「眾」,是指人群,眾人。如果自己的生活條件很差,就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因為人多的地方什麼人都有,有些人是看不起窮人的。倘若自己在人多的地方遇到了喜歡看不起窮人的人,那麼,自己就會遭受他們的白眼,自己也會感到很傷心,從而影響自己的心情。所以,一旦自己的生活條件很差,就不要經常去人多的地方了,以免自己被有些人看不起。

以上所言就是這句俗語的大概意思。

聽了老農的解釋,我終於算是明白了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仔細想想,這句俗語可謂是「人生哲學寶典」,是非常有道理的。因此,我們都應該認真領會這句俗語的含義,以免在人生的道路上遭受挫折。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聽老人說的俗語「無錢莫入眾,言輕莫勸人」,有什麼寓意呢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一些俗語更是蘊含人生的大道理,包含了古人無上的智慧。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文化知識水平的提高,一些俗語便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中,而有些則留了下來,供後人學習。其中有一句非常適應現在這個時代。
  • 俗語:「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什麼意思?聽聽老梁如何解釋
    在中國古代,有很多很多俗語,我們經常從老一輩人的口中聽到許多,有些懂我們也不明白,就比如小時候,還是特別小的孩子的時候,走路跌倒哭了,奶奶爺爺就會趕緊摸摸你的頭,然後在摸摸地,說一些聽不懂的話,其實現在想想還挺有意思。
  • 民間俗語:「看看她娘腳後跟,斷她姑娘七八分」,究竟啥意思?
    形容一個人貪心,會說他「吃著碗裡的,望著鍋裡的」,意見不統一時,俗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以概括。今天咱們介紹的幾個俗語,或許你沒聽過,但都具有深刻意義,值得認真品讀。一、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這句俗語並不晦澀難懂,咱們從後往前分析,「火不燒山地不肥」應該如何理解呢?
  • 俗語:「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祖輩們的處世之道
    俗語,作為中國民間傳統文化的一脈,是世世代代的農民們根據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總結而來。這些俗語,因為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深受百姓們的喜愛,流傳至今。在古代,俗語在農民百姓的生活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指引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流傳至今。「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你知道這種俗語是什麼意思嗎?
  • 還有5天白露,農村俗語:「白露勿露身」,啥意思呢?答案來了
    導讀:還有5天白露,農村俗語:「白露勿露身」,啥意思呢?答案來了今天是七月十五中元節。也是傳統的祭祀日子。今天村裡的路口又開始堵車,在外的村民紛紛回鄉祭祖,原本寬敞的道路,一下子變得擁擠不堪,也是每年必堵的日子。
  • 農村俗語「男人無妻財無主,女子無夫身落空」啥意思,你認同嗎?
    在農村,你經常能聽到人們用一些對仗、上口的俗語、諺語來回應、評價周圍的人和事、以及天氣、自然現象。其中,有些俗語咋聽之下好像沒啥道理,但仔細想想卻又能獲得一番感悟。我們都知道家庭裡夫妻關係是家庭關係的基礎。對此,農村裡也有不少俗語。
  • 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臘月不建房,七月勿挖塘」。由於在下才疏學淺,雖然我對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仔細揣摩了好久,但還是沒有揣摩出這句俗語的意思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臘月不建房臘月是農曆的最後一個月份。按照《風俗通義》中的解釋,臘月的「臘」有兩層意思。
  •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道盡現實!
    人窮莫入眾,言輕莫勸人。老祖宗給我們的總結很深刻,寥寥數字,道盡了現實。為什麼人窮莫入眾?1.圈子不同別硬融人窮的時候,會被很多圈子排斥在外。2.玩不起就算你能夠躋身進去,別人的圈子有別人的玩法,做為一個窮人,很多很多都是你玩不起的,你在圈子裡只會顯得格格不入,只會讓人笑話,沒有人喜歡在圈子裡做一個異類。3.活成笑話掙著三千的月薪,混在月入三十萬的圈子裡,別人消遣的一瓶酒,可能就是你一個月的薪水,你沒法和大家一樣,你會把自己活成一個笑話,活成別人眼中的笑話,活成活脫脫的一個笑話。
  • 古人云「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是啥意思?放現在一樣適用
    引言古人的很多話都有深意,在年紀尚輕的時候可能不知道這句話的意思,隨著閱歷的不斷加深,人們就越發覺得古人很多名言蘊含著為人處世的哲學。人既然步入社會就面臨著要和不同的人交往,交往中需要懂得為人處世的基本道理,比如古人常說的「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就很有深意。我們在與人交往中要明白這個道理。一、言輕莫勸人一旦步入社會就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值得深交的人很少。一般能走到一起的都是性格以及價值觀相似的人。
  • 白露將至,農村俗語:「白露勿露身」,什麼意思呢?
    白露稱之為「白露」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它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而凝結成的小水珠。古書上記載著「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也」,所以稱之為「白露」。
  • 農村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啥意思?
    如果你身在其中,聆聽那些老人說的俗語,細細的品一品,就會感覺真的很有趣味,而且收益頗多! 比如下面這則俗語「友不交三,婚不結三,錢不借三」你知道啥意思嗎?覺得有道理嗎?
  • 俗語「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古人規勸世人的良藥,值得一看
    這就像詩詞歌賦予俗語一樣,只要可以開啟民智就是文化精髓。「言輕莫勸人,無錢休入眾」,就是發人深省的俗語之一。如果大家能夠真正明白這句俗語的內涵,相信在今後的人生路上,不僅會少走彎路還能避免很多麻煩。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句俗語,單從字面意義上來看就十分扎心。
  • 俗語: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啥意思?老祖宗的人生智慧
    俗語:床頭金盡,壯士無顏,啥意思?老祖宗的人生智慧人們常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想一下,說這句話的通常是什麼人呢?特別有錢的,除了錢只剩下錢的,他未能擁有的只是因為是錢買不到的,所以他會感慨;而另一種人,就是沒錢,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 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下一句更是揭露人性,道破現實
    正如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俗語「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這句話出自《增廣賢文》,講的是為人處世,如何說話的道理,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人窮別說話,位卑莫勸人"的意思很直白,就是說人在貧窮的時候,不要說話,人在地位低的時候,就不要去規勸別人。
  •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是啥意思?立秋下雨好不好
    8月7日立秋,俗語「立秋無雨是空秋」,立秋雨天孬?啥時能涼爽?時間都去哪了?轉眼間,立秋節氣就需要來到!例如,村內的劉大爺,村內的老支書,最善於廣為流傳出來的俗語,現如今立秋節氣到來,劉大爺嘴中免不了有關立秋的俗語,例如,「立秋無雨是空秋」啥實際意義,立秋雨天不太好?許多父老鄉親煩擾夏季的酷熱,也盼望立秋後天性能涼爽出來,那麼,立秋後啥時能涼爽呢?
  • 俗語「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啥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俗語嘛,歸根結底就是古人用通俗易懂的語句,向後人傳達一種生活的經驗,每一句俗語背後所蘊含的東西都不一樣,像「不怕萬一,就怕一萬」,「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等等,眾多的俗語背後都蘊含著濃厚的哲理,而今天我們要講的俗語就是「人不出門身不貴,火不燒山地不肥」,這句俗語背後所蘊含的東西,也是十分的值得我們去深思,值得我們回味。
  • 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看到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抖腿萬事空,皺眉窮一生」。雖然我對這句俗語進行了認真思考,但還是沒有思考出這句俗語的真正含義來。於是,便向一位老農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的意思是這樣的:一、抖腿萬事空抖腿是指一個人在坐下來後其腿部不斷抖動的一種現象。這種現象在有些人的身上會不經意產生,而且,還會形成一種習慣,而一旦習慣形成,就容易形成心理上的依賴,想戒除這個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 俗語: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啥意思?一生至少明白一個
    比如說「酒不護賢,色不護病,財不護親」。這句話啥意思?建議一生至少明白一個。酒不護賢眾所周知,中國的酒文化源遠流長,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聚會都是離不開酒的助興。「酒不護賢」的意思就是說,不管如何賢能之人,一旦沉溺於喝酒,縱然德才兼備,也不能護住名聲。因為,過度喝酒不僅有傷身心,還容易耽誤正事,爛醉之後,只會醜態百出,即便才華卓越,也務必多加注意。
  • 2021是寡婦年,農村俗語「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啥意思?
    今天是2021年經過了一年的奮鬥,筆者本打算在明年把家裡的老房子進行翻蓋,因為這個房子是98年那年建起來的,經過了22年的洗禮,現在也確實破舊不堪了,但計劃沒有變化快,就在和家裡人商量明年要蓋房的時候,家裡人都一致的反對,一是浪費錢不說,第二個就是因為明年是「寡婦年」「無春年」,在農村一直有一個習俗,那就是「寡年不婚嫁,無春不蓋房
  • 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
    導讀:農村俗語「臘月無雪,寡年無春,耕牛停歇」,啥意思?進了臘月之後,人們上街買東西的也多了,小城鎮也熱鬧起來了,很多平時沒空回來的農民工現在回來了,回來後也要馬不停蹄買上禮品去走親戚,把親情給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