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娃娃機店觀察臺灣庶民經濟的背後

2021-01-09 中國臺灣網
從娃娃機店觀察臺灣庶民經濟的背後

2019年10月16日 15:4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工商時報》13日發表評論說,目前臺灣市面上充斥著抓娃娃機,不管大街小巷、夜市或是商店街。它反映了臺灣經濟的縮影,包括經濟的滑落、租金的上漲、網絡的排擠效果、青年人創業的困難等。當然它也產生了很多負面的效應,包括學生的沉迷、青年聚集的滋事、治安的死角、娃娃機的作假坑人及一窩蜂設置形成泡沫危機等。但它的存在卻可能是臺灣庶民經濟的縮小版,透露出臺灣服務業的欲振乏力、網絡肆虐侵襲實體店面的實情。

  長期以來,臺灣薪水陷入停滯的困境,臺當局拿不出具體的解決對策,年輕人薪水低,必須靠一些額外收入補貼家用。娃娃機又是創業障礙相對小的行業,只需要每個月5,000元到8,000元(新臺幣,下同)左右就可以租個小機臺自行創業。而對房東而言,店面租不出去即產生租金收入的減損,既然有人要租,而且可預支半年至一年的租金收入,在租金收入無虞下,「無魚,蝦也好」亦樂於出租。

  雖然娃娃機的景氣已自高點滑落,但市面上仍是五步一小店、十步一大店。根據臺當局「財政部」統計,2017年全臺娃娃機店總數6,409家,假設每一個娃娃機店家有30部娃娃機,平均一人擁有兩個機臺,就有96,000多個臺主,代表著有96,000個經營者(臺主、青年人)或工作機會,每一娃娃機店假設有200人造訪,也有120萬個消費者,人數也相當可觀。加上背後供貨商、商品生產者,也是個小規模的產業與群聚。這些經營娃娃機的臺主,或經營整個娃娃機店的場主,多數是青年人、兼差者,或者是經濟上相對弱勢者,他們可說是庶民經濟的一環。計程車、外送食物,乃至娃娃機,皆是經濟低迷和社會型態轉變的一個新的服務方式,可以批評、改進、加值它,但不要忽視它的存在或抹黑它。

  或謂機臺可能遭動手腳而作弊,一般言,消費者上了一、二次當,夾不到娃娃或其他商品自然會棄之而去。當然,當局也可以介入,對於造假的機臺進行取締、重罰或吊銷執照,避免消費者受害,甚至在旅客多的觀光區應嚴格督導娃娃機作假,避免引發觀光客反彈。更進一步,可以降低保證夾取物品的價格上限,使觀光客有賓至如歸之感。

  目前社會上看衰或抹黑娃娃機聲浪高漲之際,不少人建議予以管制或抵制,但沒有配套下抵制娃娃機產業會扼殺很多人的收入,包括業者及背後的機臺、產品供應商,同時臺當局稅收也會減少。加上店面出租受影響,而且閒置店面過高將影響商圈的發展。

  因此,臺灣如能逆向操作,在一片撻伐娃娃機產業又要不喪失娃娃機繳納的稅金之下,制定有效管理,甚至協助其提升附加價值,成為都市景觀之一,又可兼顧青年人謀生、賺取外快。

  更積極而言,如果提出娃娃機店可以融入觀光文創,為其找到商機,創造附加價值。例如結合檳榔攤、娃娃機及珍珠奶茶店的商圈、一條街,即是旅客有趣的逛街街景。娃娃機產業背後商品可以有島內製造商品為主,更能帶動製造業、文創產業的活絡、復甦。目前,娃娃機已紅到島外,如果帶動風潮,也是繼泡沫紅茶、珍珠奶茶的輸出,成為另一項臺灣經濟的特色。

  如果上述作法都不可行,那麼政府應該提出改善經濟,使年輕人可以加薪、經濟無虞,讓年輕人未來可以不再依靠娃娃機維生。目前,不少上位者或政治人物避談娃娃機,就如同過去的檳榔西施一般,它其實是經濟不佳衍生的副產品,應該正視它,減少治安的死角。而更積極的作為則是輔導它,提升它的附加價值,甚至納入文創、觀光,以正面思考來面對它。

  這十幾年下來,M型社會已經成為臺灣一個普遍的經濟現象。上焉者、資金雄厚者炒土地、炒股票、當包租公,經營事業、科技創業。而下焉者、青年人、資金不足者則透過小確幸的娃娃機創業、外送食物、當Uber司機等兼差賺外快,它未嘗不是庶民的一條活路,也是社會雙元性的展現。經由實地的訪察,不少臺主具雙重身分,不少人有一份正職或兼職工作,經營娃娃機只是副業,他們中間也有工程師、設計師、房地產中介、3C、洗車店從業人員、卡車司機、小吃店業主等,和社會的刻板印象並不盡然相同。

  一個大有為的當局,應該以創造經濟的活絡為己任,可以將娃娃機納入文創觀光的一環,使其創造更大的附加價值,進而提升年輕人的薪水。若臺當局志不在此,至少要了解和研究市面上娃娃機店的消長,與年輕人的就業和娛樂是否相關,才能提出有效對策。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焦點

  • 臺灣夾娃娃機店劇增 輿論憂「暗藏警訊」
    中新社北京5月23日電 近年來,臺灣各地夾娃娃機店數量劇增,有不少開設在黃金商業地段、24小時營業。輿論對這一「榮景」多感憂慮,指該現象背後「暗藏警訊」。  根據臺當局財政主管部門統計,臺灣夾娃娃機店數量從2013年的169家增長到2016年的920家,2017年更達到2859家的歷史新高。而且,全臺各地夾娃娃機店數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 6000間夾娃娃機店「點亮臺灣」 網友驚詫:島內經濟20年來最好?
    (圖片來自臺媒) 中國臺灣網8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據臺當局財務管理部門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臺有6678間夾娃娃機店,且持續增加中。有圖資業者根據臺當局財務管理部門的資料繪製出分布圖,網友看後直呼「讓我爬滿雞皮疙瘩!」也有網友質疑:這就是蔡英文說的「臺灣經濟二十年來最好狀態?」
  • 娃娃機店打敗KTV成臺灣娛樂稅徵收家數之冠
    中國臺灣網10月31日訊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地區娃娃機店一家接著一家開。據臺當局財務主管部門統計,累計今年前9月全臺娃娃機店娛樂稅課徵件數達7743家,比去年的4181家,增加了3562家,打敗KTV成為娛樂稅課徵家數最多的類別。據統計,2010年底全臺娃娃機店僅1261家,到2016年成長為2356家,6年翻倍成長;2017年暴增到4181家,今年前9月更達7743家高峰,呈爆炸性增長態勢。
  • 「夾娃娃機」熱潮背後(看臺絮語)
    今年到臺北,驚奇發現「夾娃娃機」店驟然增多,不少甚至開在黃金地段。除了臺北等較為繁華的都會,連鹿港這樣的鄉鎮也有其蹤影。數據顯示,2013年全臺「夾娃娃機」店不到200家,去年增加到1000家,如今已突破2000家。
  • 臺灣夾娃娃機店泡沫化?臺主月賺1萬變500爆逃命潮?
    臺灣夾娃娃機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有些甚至佔據頗為精華地段的店面,2018年底,臺灣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更表示將花費10
  • 臺生:該正視「娃娃機經濟學」了
    近兩年以來,臺灣夾娃娃機正夯,「九合一選舉」結束後,各個候選人的競選總部又再次出現全臺都可見各式夾娃娃機,一層120平米左右的競選總部辦公室擺滿了各種娃娃機臺和兌幣機,看似為臺灣民眾提供一個新的休閒娛樂場所,但實則是臺灣經濟不景氣的一個警訊。
  • 島內興起開夾娃娃機店熱潮 臺媒:經濟走下坡路的警訊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臺灣大街小巷突然到處布滿了夾娃娃機店,仿佛只要有店面一空出來,馬上就會被夾娃娃機佔據,一時間夾娃娃成了全民休閒運動。這一現象在島內引發憂慮,有人直言,「當夾娃娃機都倒了,臺灣經濟整個完蛋了」。
  • 臺灣人夾娃娃夾到失心瘋,精神科醫師分析3大原因,你成癮了嗎?
    臺灣近來吹起一股夾娃娃機旋風,不論是夜市、商店街,甚至是住家巷口,更是一家家開不停!而夾娃娃機風潮,除了反應臺灣房地產、庶民經濟的困境外。相信讓更多人疑惑的是,到底夾娃娃機有何神奇魔法,為什麼總能吸引民眾忍不住掏出口袋的零錢與鈔票而不手軟呢?
  • 你與網紅娃娃機店之間,只差這些
    總結各類網紅娃娃機店,關於網紅娃娃機店面的裝飾與營銷問題,小編為大家帶來各類網紅店裝飾在娃娃機場地上的效果以及營銷方法的作用。目的很簡單,就是想讓大家用最低的裝飾費用,讓場地煥然一新的同時,通過不同的營銷方式,讓你的娃娃機店成為人氣火爆的網紅娃娃機店。
  • 臺生:末端經濟「娃娃機」倒閉潮 臺當局該正視了
    近兩年以來,臺灣夾娃娃機正夯,「九合一選舉」結束後,各個候選人的競選總部又再次出現全臺都可見各式夾娃娃機,一層120平米左右的競選總部辦公室擺滿了各種娃娃機臺和兌幣機,看似為臺灣民眾提供一個新的休閒娛樂場所,但實則是臺灣經濟不景氣的一個警訊。
  • 疫情一再擴大 夾娃娃機店防疫竟無法可管?
    疫情全球逐漸擴散,人心惶惶,至3月4日止臺灣確診人數已達41例,如今夾娃娃機四處林立,卻無人看管相關防疫工作,恐成臺灣防疫漏洞,經發局商發科表示,雖已和同業公會要求加強倡導,並每周進行稽查並提醒,但目前無相關「法令」依據可要求店家確實進行防疫。。
  • 抓娃娃機背後有多少商機?
    東南網記者 林先昌 實習生 陳健 攝東南網8月14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 實習生 陳健 文/圖)爪研會社、蟹爪功坊……記者日前在福州三坊七巷、市區中心商圈等看到線下各色的抓娃娃機店以「攻城略地」之勢迅速搶佔這些人流集中的區域。業內人士分析,今年以來,線上抓娃娃機受到部分資本的追逐,搶佔線下流量入口打造特色獨立IP,成為各大娃娃機品牌爭奪的焦點。
  • 娃娃機「低投入」創業背後的殘酷真相
    來源:投資界抓娃娃機躺賺?深度解析盲盒、泡泡瑪特、夾機佔、咔啦酷、口紅機...為你揭秘「低投入、高回報」背後的殘酷真相。作者 I 蛋解創業編輯部來源 I 蛋解創業每次陪兒子抓娃娃都是我炫技的高光時刻,200塊能抓4個。後來才知道一個娃娃也就值十來塊錢,進得多才五六塊。這肯定是門好生意。
  • 周邊金店面淪夾娃娃機店
    (圖/翻攝Google map)  中國臺灣網12月29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高雄市長韓國瑜走馬上任後,將面臨民進黨長期執政留下的燙手山芋,從高雄觀光產業來看,因兩岸關係急凍、陸客不來而備受衝擊,指標商圈包括三多商圈、六合夜市、新崛江商圈等,皆出現旅遊人潮大幅衰退的困境,「租」字隨處可見,如今高雄漢神巨蛋周邊商圈也爆出招租潮,甚至連位於漢神巨蛋正對面的黃金店面都變成夾娃娃機店
  • 告別「輕賭博」的娃娃機
    自上世紀90年代,娃娃機(夾物機)經由臺灣傳入大陸,這種低門檻、強娛樂、輕「賭博」性質的項目通過遊藝廳和碎片化的線下娛樂場景拓展而風靡開來。歷經30餘年的發展,娃娃機的數量趨於飽和,而夾物機本身,在行動支付、遠程管理、小程序之外沒有產生過本質上的技術迭代。
  • 清華大學臺生看家鄉夾娃娃機「霸街」 引起擔憂
    警訊一:中小業者已現疲態  臺灣的夾娃娃機店這兩年擴張究竟有多厲害?數字會說話。  根據臺「財政部」統計,臺灣夾娃娃機店數量已經從2013年的169家增長到2016年的920家,截至今年2月更是暴增至3600家,是5年前的200多倍。不過,這還只是保守數據。
  • 詳解抓娃娃機背後的「貓膩兒」,這樣抓一定能抓到!但是錢……
    一手抱「戰利品」一手抓娃娃「抓娃娃」火了,它火爆的背後是商家逐利的炒作,還是市民填補碎片時間的消遣?為此,記者帶著疑問走進了多家「抓娃娃」店。店裡更熱鬧。六七十臺的娃娃機八成都有主了。店內,玩家的驚呼聲也是連續不斷。「我瞄準,哇哦!」就在30秒倒計時的最後一刻,一隻被抓的龍貓落入出口。楊秋開心地跳起來,「我可喜歡這隻龍貓了,為了它,我在這足足抓了三十次!」摟著剛抓到的龍貓,楊秋又換了另一臺娃娃機,挨著同伴開始了新一輪「戰鬥」。此時,她背著的袋子裡已裝滿了粉紅豹、輕鬆熊等娃娃,一數足足有7個。
  • 把泛濫成災的娃娃機做成網紅店,日均客流6000流水15萬,粉絲氪金千...
    話說這個小長假,戲哥去三裡屯吃飯,路上遠遠地就看到一家店門口排成S型長龍。走到近前一看,居然是一家娃娃機店?  因為顧客太多,店裡能容納的人數有限(此時店裡幾十臺娃娃機,平均每臺前都有兩三個人排隊),不得不採取限流措施。還有一位店員站在門口,向每一位即將入店的顧客講解玩法,並發給他們一本小手冊。
  • 投資抓娃娃機賺錢嗎?看看娃娃機背後的投資
    夾娃娃機成為了商場標配,已經成為了投資人必爭的一個重要項目,幾乎可以看到很多一線城市各個角落,無論是地鐵還是在商場?又或者是電影院和電玩城,甚至是公園旅遊點裡邊這種野外的場所都能夠看到娃娃機在那裡孤零零地站著,雖然看起來人比較少,但娃娃機的收益卻往往是非常高的,這樣的一門輕鬆的創業生意到底是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模樣,能夠讓人獲得非常好的收益呢,來分析一下它的消費模式。娃娃機本身屬於一個比較良好的個人消費的娛樂方式。雖然說娃娃機是存在於地下遊樂廳。
  • 我們組織了一個「抓娃娃小分隊」,逛了逛北京城的娃娃機
    關於娃娃機,你也許已經見過了我們對娃娃機市場的分析(《中國每700人就有一臺「娃娃機」,我們覺得這比充電寶更像個好生意 | 36氪風口匯》);也讀過了我們對於市場上兩種商業模式的判斷(《你也看到了「娃娃機」的大機會?除了「加盟」你還有這兩種選擇 | 36氪風口匯》)。但不讀這篇,你不會知道,娃娃機的背後,還有這麼多令人興奮和震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