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在野地中很常見,很多人知道蒲公英是一種中藥,也可以作為一種野菜來食用。
民間很多人盛傳,蒲公英可以治療肝炎,可以改善肝功能,所以很多肝病患者關心,B肝患者可以吃蒲公英嗎?可以喝蒲公英水嗎?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蒲公英。
蒲公英是一種常用的中藥,主要作用是淸熱解毒,利溼。
李中梓在《雷公炮製藥性解》中認為蒲公英味苦甘,性寒,無毒,入脾、胃二經。化熱毒,消惡瘡結核,解食毒,散滯氣。細銼,同忍冬藤取汁入酒,以治乳癰,服罷欲睡,是其功也,睡覺,病已安矣。
朱丹溪認為:蒲公英花黃屬土,宜入太陰、陽明經。有一種花葉莖相類而高碩者,非也。其真者短小塌地,質甚脆,斷之有白汁,其花幹如蔥管空者是也。四時常花,花罷飛絮,絮中有子,落處則生,則其稟天地中和之性可見矣,故治諸毒。又為黃花地丁者,以治疔毒者名也。
凌一揆主編《中藥學》認為蒲公英性味苦、甘,寒。歸肝、胃經。功效可以淸熱解毒,利溼。在臨床主要應用於:
1. 用於熱毒癰腫瘡瘍及內癰等證。蒲公英淸熱解毒,消癰散結作用與紫花地丁相似,且常同用。治癰腫疔毐,常配伍金銀花、紫花地丁、野菊花等,如五味消毒飲;治乳癰可單用,鮮品內服或搗敷;亦可以本品配伍忍冬藤,搗汁服,用於火毒較盛之證。若配魚腥草、蘆根、冬瓜仁,可用於肺癰咳吐膿痰,胸痛等證;配赤芍、牡丹皮、大黃等,可用於腸癰熱毒壅盛之證;與板藍根、玄參同用,則可治咽喉腫痛。 此外,單用本品或配伍菊花、龍膽草、黃芩等,又能治目赤腫痛。
2. 用於溼熱黃疸及小便淋瀝澀痛。本品能淸熱利溼和解毒。前者多與茵陳配伍,後者常和金錢
整體來說中醫認為該藥苦甘寒,歸肝經,胃經,臨床適用於有肝火,胃火的患者,或者肝膽溼熱,脾胃溼熱的患者。
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慢性肝病患者,不管是肝炎還是肝硬化患者,只要合併有溼熱表現的是可以用的。
但是畢竟該藥性苦寒,長期應用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虛便溏,大便不堅。臨床要注意脾虛忌用。
另外該藥苦寒清熱之力不大,需要和其他的藥物配合應用。
民間很多人認為蒲公英可以治療肝炎,實際上蒲公英可以一定程度上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症狀,對於有溼熱的病人來說比較適宜,但不能從根本上治療。肝炎、肝硬化的治療主要還是對因治療,加活血化瘀改善肝纖維化治療。
楊明博,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長安醫學張氏肝病流派第四代傳人。全國疑難及重症肝病攻關協作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分會肝病專業青年委員會委員,亞太肝病診療聯盟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第一屆脾胃治未病與中醫外治法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民族醫藥學會脾胃病分會理事;西安市中醫學會肝病專業委員,陝西省保健協會脂肪肝學組委員。
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中醫藥防治。 先後在國際期刊上發表SCI學術論文3篇,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出版專著《支軍宏臨證精華》1部,《成冬生臨證擷要》1部,榮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西安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目前主持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2項,西安市科技局課題1項,參與陝西省中醫藥管理局課題4項。2017年蓮湖區優秀共產黨員,2018年首屆中國醫師節被評為西安市首屆「最美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