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1 14: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原創 瑞金感染科趙爽 瑞金感染科
在「第四屆長三角肝病高峰論壇暨肝臟腫瘤多學科診治學術研討會」上,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副院長、蘇州市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中心主任朱傳武教授作了題為「低病毒血症(LLV)慢B肝患者的優化治療策略」的精彩報告。以下是文字記錄。
第一部分: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新標準「
朱教授首先指出,慢B肝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地長期抑制HBV複製,減輕肝細胞炎症壞死及肝臟纖維組織增生,延緩和減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償、HCC和其他併發症的發生,改善患者生命質量,延長其生存時間。
多項國內國際指南/公識推薦:抗病毒治療HBV DNA越低越好。然而,在HBV DNA高敏檢測項目PILOT中發現,過去中國HBV DNA檢測陰性(指採用常規PCR方法檢測)的患者,再次採用高敏檢測後發現,其實有1/4左右的患者HBV DNA是≥20 IU/mL的,說明這部分患者是未取得完全病毒學應答。這也成為今後的B肝防治工作進一步可提升的空間。
第二部分:低病毒血症(LLV)的危害
研究發現:ETV治療12個月應答不佳的患者,繼續原方案治療3年累計病毒抑制率僅為57.5%,由此可見,ETV治療應答不佳的B肝患者繼續原方案治療的累積病毒抑制率是不高的。朱教授指出這是目前臨床中面臨的一大難點。
一項來自韓國的回顧性隊列研究,共納入130例初治或LAM經治的ETV治療12個月應答不佳患者,維持ETV治療並隨訪34.9個月,ETV耐藥率在初治患者和LAM經治患者中分別為5.9%和21.4%。ETV耐藥發生的平均時間為40.8個月;時間最短的病例在ETV治療24個月後發生耐藥。這項研究提示,ETV治療12個月應答不佳且維持原治療的患者耐藥發生率是相當高的。
另外,研究還發現LLV促進肝纖維化進展。一項關於慢性HBV感染患者的縱向研究,納入了239例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他們均接受ETV治療,其中163人在基線時有明顯肝纖維化。分析發現,將近30%的患者在ETV治療78周後仍可檢測到低水平的HBV DNA(檢測下限為20 IU/mL)。
那麼,ETV治療應答不佳會有什麼後果呢?朱教授接下來分析了一項長期回顧性隊列研究,該研究納入了875例接受ETV單藥治療的慢B肝患者,以分析低水平病毒血症(<2000 IU/mL)對肝細胞癌風險的影響,中位隨訪4.5年,9.7%的患者發生HCC。低水平病毒血症(LLV)患者與持續病毒學應答(MVR)患者發生HCC的風險比為1.98。也就是說,長期低水平病毒血症(<2000 IU/mL)顯著增加HCC風險。
總結:ETV治療應答不佳的B肝患者繼續原方案治療的累積病毒抑制率提升非常有限,應尋求改換藥物治療方案,且越早越好。
第三部分:低病毒血症(LVV)優化治療策略
朱教授總結了目前對於慢B肝患者抗病毒治療的檢測與隨訪策略,如下圖:
朱教授指出,「2019版中國慢B肝指南」進一步明確了應答不佳者的治療時機與方案:慢B肝患者應用ETV、TDF或TAF治療48周,若HBV DNA>2000 IU/mL,排除依從性和檢測誤差後,可調整NAs治療(應用ETV者換用TDF或TAF,應用TDF或TAF者換用ETV,或兩種藥物聯合使用)(C2),也可以聯合Peg-IFN α治療(B1);B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應用ETV、TDF或TAF治療24周,若HBV DAN>2000 IU/mL,排除依從性和檢測誤差後,建議調整NAs治療(應用ETV者換用TDF或TAF,應用TDF或TAF者換用ETV,或兩種藥物聯合使用)(C2)。
接下來,朱教授對相關研究作了簡要介紹:研究發現,慢B肝患者部分病毒學應答,換藥比繼續原方案治療療效更好;慢B肝LLV患者換用TAF後,可提高其完全病毒學應答比例(HBV DNA<20 IU/mL);平均服用ETV 6年後,完全病毒學抑制從開始轉換為TAF治療的91.9%增加到18個月後的98%;患者由ETV轉換為TAF治療後,整體CKD 分期無明顯變化。這些研究提示:從ETV或TDF/ADV的序貫治療轉為TAF治療是安全有效的,且有持續的病毒學抑制。
總結:
1. 抗病毒治療目標為HBV DNA檢測不到(< 20 IU/mL),HBV DNA 越低越好,以降低HCC發生風險;
2. 研究顯示:低病毒血症的患者繼續原方案治療,有病毒學突破、耐藥風險、有肝纖維化進展和HCC發生的風險;
3. 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應該每3-6個月監測以及時發現疾病進展。對於抗病毒治療應答不佳者應該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有研究發現,慢B肝LLV患者換用韋立得(丙酚替諾福韋片)後,可提高其完全病毒學應答比例;
4. 2020 AALSD多項研究顯示,接受長期ETV或其他NAs治療的慢B肝患者轉換至TAF治療後,病毒學抑制以及腎功能得到顯著改善。
瑞金感染科-彩虹記者團:李自強、杜冰瑩、趙 爽、蔡明豪、杜雅楠、尚大寶、張金銘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