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喝著一個人的咖啡,清咖,沒有任何的添加,座位正好朝向整面的落地窗,視線穿越幾株綠樹的半遮半掩,落在馬路上的行人與車輛之上。無關情調,甚至在這家店,大大的馬克杯,你實在難以僅憑大拇指和食指就將杯耳輕輕悄悄捏起,然後送向嘴邊,更別說木質的攪拌棒難以與精緻的湯匙相提並論了。據說,要判斷一杯咖啡的優劣,只需將湯匙放入咖啡中,咖啡品質好的話,湯匙會反射出光芒;然後舀一湯匙滴下來,會發現咖啡液在滴落的那一瞬間,似珍珠般。
電影《等一個人咖啡》似乎也在借著咖啡敘述著「回去」的故事:老闆娘是個美麗優雅的熟齡女子。不食人間煙火的她,總是沉浸在前一段逝去的愛情之中,獨自經營著與已逝男友合開的「等一個人咖啡店」,每天無所事事坐在固定的座位上懷念著那個為她擋風遮雨、抵刀擋劍的真命天子。如果客人點了「老闆娘特調咖啡」,那麼你就可以坐在她對面,聽她講述故事。電影的感人之處在於,看起來老闆娘在等待那個人,實際上她等的是自己心中的記憶。
帶著「隨便吃吃」的心理,我曾經一這家店的花式咖啡都嘗試了一遍。那些年,坐在咖啡店裡的人各式各樣。頭挨著頭竊竊私語的一看就是約會的小情侶。幾個老外應該是來用下午茶的,嘰裡呱啦說著外語,絲毫沒有違和感。臨窗的一位,桌上擱了一杯咖啡,擺了一臺筆記本,他不時喝一口咖啡,放下馬克杯,在鍵盤上敲擊幾下,然後,再一口咖啡……在咖啡變冷之前,似乎一切都無比熨帖,這份熨帖從指間直抵人的胃部、心坎,屋子裡氤氳的咖啡氣息,讓人對身邊的時間流轉渾然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