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24日電 據馬來西亞《光華日報》報導,他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名醫,為馬來西亞柔佛州蘇丹三代的皇室成員開刀配藥,一文不收;他也是一位發明家,為廣大的男士「割包皮」而發明割禮器,造福社會;他更是在柔佛古廟的風雨亭被鏟倒時,親手捧出風雨聖者神像的唯一華團領袖——皇室拿督蕭光麟醫生。
目前醉心於發明事業的拿督蕭光麟,在3年前成立了MEDIGLOBAL ENTERPRISE SDN.BHD.,僱請了5名員工,全力發展和推廣他的發明產品。而最令他滿意的「割禮器」已經和德國一間醫藥公司談妥了合作細節,準備在今年底推出市場,目標是全世界。
壯志勃勃的拿督蕭光麟接受記者採訪時,娓娓道出當年和柔佛州蘇丹依斯邁的一段因緣以及如何在發明界闖出名堂來的點點滴滴……
榮獲3項日內瓦發明金牌獎
他說,在1979年老蘇丹依斯邁因車禍而入住新山中央醫院44天,當時他是6名主治醫生之一,他是唯一為蘇丹動手術的醫生,3次的手術都獲得成功。他說,當時老蘇丹的手不能動,口也不能吃飯,而當時他是以針灸為蘇丹治病,使他恢復健康而獲得蘇丹的信任。
今年已屆68歲的拿督蕭光麟,於1962年畢業於寬柔中學,後負笈日本學醫,於1979年獲日本醫學博士,並曾在日本學習針灸。
由於蘇丹欣賞蕭光麟的醫術,因而在1979年,在當年依斯邁蘇丹的傳召下入宮,在宮廷內接受蘇丹封賜SMJ準拿督,不久又被封賜DSIJ皇室拿督,當年他是全馬被封賜的皇室拿督中第二年輕的一位,當時他才37歲,另一位受封皇室拿督的是何偉賢醫生,當時他33歲。
1980年,柔州政府再次推薦,拿督蕭光麟再獲得柔佛州蘇丹封賜DPMJ勳銜。
最滿意作品——割禮器
甫從日內瓦歸來並獲得2012年日內瓦3項發明金獎的蕭光麟,接受訪問時說,在過去的發明獎項中,最令他深感滿意的作品是「割禮器」,此項發明在2011年也獲得科威特第4屆國際發明獎,榮獲最高榮譽金獎。
做為資深外科醫生的蕭光麟,早在多年前就開始苦研割禮器,這是因為他發現傳統割禮手術的善後工作非常繁瑣。這項發明也比傳統割禮手術大大縮短手術時間,減輕病患痛苦。
蕭光麟說,一般傳統割禮手術需要20到30分鐘,但他發明的割禮器只需3到5分鐘,並且不需要護士從旁協助,醫生一人便可完成整個手術。
此外,在2011年曾獲得日內瓦舉辦的第39屆世界發明獎,「第二代可攜式靜脈點滴夾」在參賽的醫療項目中獲得榮譽金獎,「自動關上衛生瓶蓋」則奪銅獎。
蕭光麟獲獎的另一金牌是「輕可攜式靜脈滴注夾」。發明靈感主要來自他看見許多病患吊點滴時,被限制只能躺在床上。於是他發明了可攜帶的輕便滴注夾,以減輕病患的負擔。
「自動斷電插座蓋」是蕭光麟的第3個參賽發明。他說,大馬有些孩子誤觸電源插座,發生意外。他看了這些訊息很難過,心想:是否可發明有安全措施的插座蓋?於是,經過多次研究、改良,他發明出具有三重保險的「自動斷電插座蓋」,要按才能打開,但即使打開了,也會自動切斷電源。
無論如何,蕭光麟過去所努力過的,都一一的展現出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世事的豁達情懷;不管是在醫學、社團活動、發明產品,事業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問他還會參與社團活動,貢獻力量嗎?拿督蕭光麟莞爾一笑說,「往事如煙了……凡走過的都已留下了足跡,人生就是如此吧?」
淡淡的語氣之中可以看出拿督蕭對往事的懷念,而悠悠的神情之下亦能感受他對未來的憧憬,他——就是這樣的一個和藹可親的長者,讓我在訪談結束時留下了深刻的記憶。(郭祺佳)